万容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成渝地区的发展被赋予越来越宏大的使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一、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分析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创新环境良好、创新资源相对丰富、创新平台比较完善的区域,历来是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核心区域,也是引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具备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基础和经济基础。
(一)从创新环境来看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决策部署,四川和重庆两地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创新氛围持续向好。此外,成渝两地为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的市场体系,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公平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四川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1+4+N”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技术交易市场的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从创新资源来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要素条件逐步增加,成都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优势,与重庆、绵阳等地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共同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项目、工程等在成渝地区布局,加速集聚人才、企业等创新资源。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1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11万人;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90万人,技能人才387万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8160家(其中成都6120家),重庆高新技术企业4222家。
(三)从创新平台来看
成渝地区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0余个,涵盖生物医药、材料、通信、汽车、轨道交通、大数据等众多领域。此外,成渝地区拥有天府新区、两江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10所“雙一流”高校、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在重庆市璧山区正式成立,这是服务成渝两地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汇聚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生物工程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
尽管成渝地区拥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基础,但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城市群相比,成渝两地在协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投入、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成渝地区共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二、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挑战
(一)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在跨区域协同创新上,成渝地处相对偏远的西南地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相对较少。在成渝两地内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其中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具有丰富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门类也相对比较齐全,科技创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许多地级市科技创新基础还较为薄弱,科技创新资源供不应求,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还不强,区域协同创新的引领能力有待增强。在各类创新主体协作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存在合作程度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瓶颈有待进一步破除等问题。
(二)科技创新投入有待加强
科技创新投入方面,R&D经费投入强度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四川和重庆R&D经费投入分别为1055.3亿元和526.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17%和2.11%。同期,陕西省R&D经费投入632.3亿元虽低于四川,但R&D经费投入强度2.42%高于成渝地区,成渝地区与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方面,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基础,《2020年四川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和《2020年重庆市科技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四川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6%、13.7%、80.7%,重庆市的占比分别为4.4%、12.7%和82.9%,两地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都偏低。同时,成渝两地部分企业还存在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高、模仿创新多、原始创新活动偏少等现象。
(三)创新资源要素有待充实
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质科技企业等孕育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机构数量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但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成渝地区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存在不匹配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不多。以两院院士为例,在川两院院士有63位,在渝两院院士有16位,川渝地区顶尖人才队伍规模落后于国内多个省份。
三、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璧山实践
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和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功能区,近年来璧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通过抓改革、强供给、搭载体、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等组合拳,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不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科技创新水平。5FCECB51-85B4-416C-930A-CA53EB361B86
(一)在抓科技改革上铆足劲
深入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加强科技资讯收集发布,完善科技决策资讯制度。聚焦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修订印发《璧山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设置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3个类别项目,加大科研立项支持力度。出台《璧山区“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实施项目经费“包干”、项目分配“赛马”等制度,赋予科技人才更大经费自主使用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加快攻关重点发展的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生成及应用。出台《璧山区科技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履职、敢于担当、勇于突破。
(二)在强要素供给上出实招
高标准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力度,统筹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出台“1+7”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不断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等大力支持全社会创新创业。采取市区联动、政银合作等方式建立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八大资金池”,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累计支持企业719家次、发放贷款919笔、资金合计48.8亿元(其中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支持科技型企业326家次,突破6.5亿元),2021年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奖配套等政策1573万元,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5%。建立健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政企互動机制,发挥好“企业之家”平台作用,定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机构建设等业务培训,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纾难解困,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对国家、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快速响应,及时对接、主动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上级项目奖补资金。
(三)在搭空间载体上提速度
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建设机遇,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中新(重庆)科技城建设,突出“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强化与其他片区联动协同发展,创新生态社区应运而生,配置完善研发实验、中试生产等基础设施,目前已投用13万平方米,完成2条中试共享生产线、12个专业中试平台、9个研发实验室打造,入驻企业团队50余家。持续优化璧山高新区功能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专精特新”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厚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沃土。
(四)在育创新主体上下功夫
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完善“双高”企业扶持政策,不断壮大企业创新优势力量,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301家、1489家。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70余家企业、高校组建璧山区企业科技创新联盟,首期成立新能源汽车等3个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大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力度,成立科创板上市专项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并向重庆市企业科创板上市储备库培育推荐企业7家。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出台《人才政策十条》,累计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4629名,入选重庆英才计划20人,其中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2支,评选“璧山英才”“企业创新型人才”“璧山工匠”244名,人才总量突破9.3万人,科技人才加速集聚。璧山区在“积极壮大创新主体”上政策措施成效明显,获得重庆市政府办公厅重点督查激励。
(五)在建科创平台上求突破
聚焦初创企业团队成长关键环节,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服务链条,累计引育创业黑马、中关村e谷等创新孵化平台12个,实现孵化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力合清创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4家获得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级及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33个。围绕企业研究开发所需的重大科研设备、科技人才等资源,充分借智借力,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璧山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研资源共享共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六)在促成果转化上做文章
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累计培育独立法人研究院31家。其中,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转移转化类研究院,建成共性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技术项目咨询三大平台,探索出“三项管控”“四个体系”“五大链条”的成果转化运作模式,与全国20多所高校、30多个实验室、50多家单位组织达成合作,孵化落地平创等21家高科技企业;着力打造“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康佳模式和“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园”的比亚迪模式,康佳已完成1200余件有效知识产权提案,成功研发P0.375全球首个玻璃基板上最小间距的Micro LED显示屏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比亚迪聚焦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刀片电池”实现量产、“云巴”首发,“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被评为年度7项“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之一;以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院,靶向推动原始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已遴选30余个科创团队。推动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在璧山注册落地,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四、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研究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还需从深化区域协同、加大科技投入、集聚创新要素等方面探索破题。
(一)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不断凝聚创新创造合力
一是实施外向型国际化战略。巩固区域科技创新联盟与合作,在产学研融合、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园区共建、科研设施共享和技术市场建设等方面与西部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深化合作,联合建立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器。推进成渝地区科研机构、企业联手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产业合作,共建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产业园区。鼓励成渝地区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境外技术研发中心、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城市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价值链。二是完善双城协同创新体系。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引导力度,探索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建设推进工作小组,高水平编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定位、科技要素布局和财政税收等相关领域政策。优化科技创新功能布局,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做好系统布局,强化成都、重庆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以及其他大中城市的承接与扩散作用。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进国内外优秀大学、科研院所等资源来成都、重庆设立分校分所,探索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联合高校、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鼓励成果共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形成良好的创新链、产业链互动机制。加快建立两地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汇聚重大科研设施设备、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等,推动形成互为补充、共建共享的研发格局。5FCECB51-85B4-416C-930A-CA53EB361B86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持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完善基礎研究稳定支持计划。宣传落实好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鼓励成渝优势科研力量参与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积极争取省部级、中央财政资金,强化地方配套政策支持。探索通过组建成渝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等方式,丰富两地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体系,支持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深入推进地方科技项目计划,发挥好财政引导作用,探索采取“事前资助、事后补助”相结合等方式支持各单位实施科技项目。结合两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联合攻关,通过财政和发榜方共同投入,加快破解技术难题。加大财政科技融资担保力度,积极推进与创投资本、保险等金融资源合作,加快出台科技保险等创新政策,推进科技风险投资工作,借助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服务。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推动设计多形式、多种类科技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全社会创新创造。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推动两地科技金融服务对接,完善天使投资、债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不断改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环境,积极探索组建专业化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推动优质科技企业赴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深入激发创新创造潜力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通过战略研发合作、技术许可等方式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持续扩大独角兽企业规模。建立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引导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遴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加快培育助企成长,做大做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数量扩张和创新能力提升并重,促进创新型企业梯度发展。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二是建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进一步完善区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配套性措施,加快汇集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及时出台人才流动配置政策,打通人才流动渠道,消除人才流动中的行业、区域、部门等限制。聚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提高对两院院士以及行业顶尖人才的吸引力。积极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创新合作,为各国科技人才来成渝地区干事创业提供便利。三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打造“菁蓉汇”“智汇两江”等品牌活动。积极联合申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共同筹备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高水平赛事论坛,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促进更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向成渝地区集聚。
作 者: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常委、璧山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
责任编辑:马 健5FCECB51-85B4-416C-930A-CA53EB361B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