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凉山州部分地区近期传达学习凉山州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治理蹲地用餐深化移风易俗的通知》文件精神,其中,“彻底改掉席地而坐、蹲地就餐等陋习”的提法在网上引起较大反响,成为网友质疑的焦点。(7月4日澎湃新闻)
作为一名卫生健康工作者,我看到这则新闻后,对凉山州的做法举双手赞成,因为蹲地就餐不但有损健康,而且会使饭菜受到污染,必须得改!
在有些农村,一到吃饭的时候,村头树下、房前屋后,大人小孩们都喜欢聚在一起蹲着吃饭,十分热闹。不过,热闹归热闹,细究的话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会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还容易使饭菜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从口入”。
蹲着吃饭,腹部受到挤压,除胃肠不能正常蠕动外,还会使胃肠中气体不能上下畅通,造成上腹部胀满,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人在进餐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血液用于胃部的消化,蹲着吃会导致胃供血不足,直接减弱胃的消化功能,易引发胃部疾病,例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同时,长时间蹲着吃饭可能会造成身体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在突然站立的过程中血压会突然降低,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頭晕、头痛等多种临床症状。
最重要的是,蹲着吃饭时把碗碟放在地面上,人们走来走去或遇刮风时,会使尘土扬起来再落到饭菜上,尘土里的脏物及其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便会污染饭菜,极易引发疾病。
其实,吃饭的时候人体应该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坐在椅子上面,让身体垂直,这样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不受阻,胃肠功能有规律地正常工作,对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蹲地就餐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要想彻底改变确实不易。但若漠视不健康、不卫生习惯的存在,蛮不在乎,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可真就“积习难改”了。老舍在《鼓书艺人》中这样写道:“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08%、农村为20.02%。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既需要开展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有赖于移风易俗,培育文明健康的乡风。期待各地向四川省凉山州学习,勇于向一些根深蒂固的陋习发起挑战,帮助村民树立健康卫生的生活理念,让健康生活成为乡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