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英 秦开禄
(凉山州宁南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宁南 615400)
为了提高烤烟种植区单位面积的产值,20 世纪90 年代初就在烟区试验、示范、推广种植秋豌豆。但由于品种更新换代、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等方面的缺失,其轮作模式的效益发挥不出来。为此,宁南县农业农村局与宁南烟草公司联合,于2019 年在六铁镇中坪村、树基村等开展了“烤烟—秋豌豆”轮作模式标准化示范,取得了一定实际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以期在生产中推广。
本示范安排在宁南县六铁镇中坪村6、8 社,树基村2、3、8 社。海拔1710—1943m 之间,土质为砂壤土和红壤,交通便利,水源条件一般。
烤烟品种为云烟85(由宁南县烟草公司提供),秋豌豆品种有中豌6 号、中豌9 号、田丰9 号、双丰9 号、紫叶6 号等(由种子经营户提供)。
本示范共设烤烟—秋豌豆+标准化生产(简称标准化)、烤烟—秋豌豆+标准生产(简称标准生产)、烤烟—秋豌豆+常规管理(CK)等两个处理一个对照。其中标准化安排在树基村3 组赵窝崇、赵窝宗家烟地中进行,面积7.5 亩;标准生产安排在中坪村、树基村吉李日初、阿西友吉等15 户农户的烟地中进行,面积158 亩;对照常规种植户共计98 户,面积764 亩。
标准化采用技术是:秋豌豆于9 月上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2.5 kg,采用小窝点播和小厢撒播,在播种时,每亩用25kg“烤烟专用肥”作底肥,在10 月中下旬开始,按苗架强弱,分别对二、三类苗作根外追肥,每次每亩尿素用量控制在2.5—3.3kg 范围内、磷酸二氢钾控制在0.1—0.25kg 的范围内,每隔10d 喷一次;同时,从10 月中下旬开始,每采摘一批(鲜荚)豌豆后,按病虫监测情况,每次每亩用0.15kg 乐果+100g 粉锈宁兑水50kg 预防蚜虫和白粉病,每隔7d 喷一次,共计防治1-2 次;标准生产方法:秋豌豆于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2.5 kg,采用小窝点播和小厢撒播,在播种时,每亩用25kg“烤烟专用肥”作底肥,在11 月上旬,按苗架强弱,分别对二、三类苗作根外追肥,每次每亩尿素用量控制在2.5—3.3kg 范围内、磷酸二氢钾控制在0.1—0.25kg的范围内,每隔10d 喷一次;同时,从11 月上旬开始,每采摘一批(鲜荚)豌豆后,按病虫监测情况,每次每亩用0.15kg 乐果+100g 粉锈宁兑水50kg 预防蚜虫和白粉病,每隔7d 喷一次,共计防治三次;常规(ck)于9 月下旬至10 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2.5 kg,采用小窝点播和小厢撒播,在播种时不施底肥,在结荚期和采摘期不根外追肥和病虫防治。
一是收集示范区2019 年烤烟面积、产值和成本;二是按(秋豌豆鲜荚)采摘批次,分别记载标准化、标准生产和常规对照的鲜荚采摘日期、重量、单价、销售收入等。其整理数据列入表1、表2、表3、表4 和图1。
表1 标准化生产示范结果记载表
表2 标准化生产对秋豌豆产量影响测定表
表3 标准化生产效益核算表
表4 品种比较表
经生产示范结果表明:由于标准化的播种期提早了20 天左右,其采摘销售时间相应提前,从表1 中可以看出,标准化采摘销售时间能保证在12月底前结束,即在收秤(1月1 日)前结束,其商品率达到了100%,而标准生产、常规的第二批次或三批次采摘时间均在收秤后,其商品率在33%以下。从上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生产对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效果明显。
从田间测定结果(表2)统计表明:在秋豌豆品种、底肥及用量、追肥及用量、病虫防治等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化的鲜荚采摘批次、鲜荚平均亩产、鲜荚商品率分别为三次、601kg、100%;标准生产的鲜荚采摘批次、鲜荚平均亩产、鲜荚商品率分别为三次、526.9kg、30.8%;以常规对照(ck)的鲜荚采摘批次、鲜荚平均亩产、鲜荚商品率分别为二次、337.4kg、33.4%相比,鲜荚单产分别增产了263.6kg 和189.5kg,说明采用标准化及标准生产对秋豌豆鲜荚产量都有明显的作用,但秋豌豆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不仅要看产量,关键还要看市场价和商品率,经计算可知,标准化的商品率分别比标准生产、常规提高了69.2%、66.6%,从而说明标准化达到了种植秋豌豆的目标,换言之,达到了烟区轮作的目的。
经采摘、销售结果(表2、表3)统计表明:标准化生产的商品量、商品率、产值、纯收入分别为601.0kg ∕亩、100%、3101.2 元∕亩、2820.4 元∕亩,与标准生产的162.3kg ∕亩、30.8%、1027.6 元∕亩、746.8 元∕亩相比,分别提高了438.7kg ∕亩、69.2%、2073.6 元∕亩、2073.6 元∕亩;与常规112.7kg ∕亩、33.4%、789.5 元∕亩、639.5 元∕亩相比,分别提高了488.3kg ∕亩、66.6%、2311.7 元∕亩、2180.9 元∕亩。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标准化生产对提高秋豌豆的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作用。
经田间测定结果(表4)表明:从产量角度来看,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中豌6 号、双丰9 号、中豌9 号、紫叶6 号、田丰9 号、疏域9 号,即位次分别为1、2、3、4、5、6,但从秋豌豆品种的选择角度来看,秋豌豆品种不仅要看它的产量,还要看它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价。经示范结果和销售结果表明:紫叶6 号虽然产量排第三位,但单价、亩产值排位第一,因此,在生产中推广紫叶6 号为宜。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
经示范户销售记录结果(图1)统计表明:秋豌豆在每年11 月下旬开始采摘(鲜荚),其收购价从12 月10日开始达到峰值,并平稳运行到12 月27 日,平均单价稳定在每公斤7.0 元以上,到12 月底后,其单价逐渐向下运行。因此,秋豌豆鲜荚采摘结束期尽量安排在12 月下旬前为宜,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换言之,才能发挥烤烟轮作秋豌豆的最大效益。从标准化示范户记载结果(表1)来看,均在10 月中下旬开始采摘,到12 月下旬采摘结束,完全复合市场变化要求,而标准生产则是在11月下旬末才开始采摘,到2月底才采摘结束;常规(对照)仅在11 月下旬末采摘一批。从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标准生产和常规(对照)均错过了收购价峰值期,没有达到推广烤烟轮作秋豌豆的真实意图。因此,根据秋豌豆生育特点和烟区山地特点,为提高烟区轮作模式综合效益和鲜荚豌豆经济效益,建议烟区广大种植户采用标准化生产,重点是把播种期安排在9 月上中旬为宜。
经统计,2019 年六铁镇中坪村6、8 社、树基村2、3、8 社共计种植烤烟2139 亩,实现产值417.2 万元,即亩产值1950.5 元,扣除成本,亩纯收入为 1380.5 元。因此,烤烟+秋豌豆标准化的亩纯收入为4200.9 元,以标准生产的亩纯收入2127.3 元相比,其纯收入增加了2073.6 元,即增了97.48%;以常规的亩纯收入2020 元相比,亩纯收入提高了1.08 倍。由上计算结果显示:“烤烟—秋豌豆+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标准生产、常规。从而证明了标准化轮作模式在烟区生产上推广的可靠度。
宁南县烤烟轮作秋豌豆的面积常年保持在5000 亩左右,占烤烟面积的10%。由于秋豌豆品种更新换代、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等方面的缺失,其轮作模式的效益发挥不出来,广大种植户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烟区秋豌豆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做大做强秋豌豆产业,提高烟区轮作模式综合效益,2019 年在宁南县六铁镇开展了标准化示范。示范结果表明:采取标准化生产,延长了秋豌豆鲜荚的采摘期,保障了收购价峰值期采摘结束,使单产、商品率、亩纯收入、模式综合纯收入分别达到了601kg、100%、2820.4 元、4200.9 元,以标准生产的526.9kg、30.8%、746.8 元、2127.3 元相比,分别提高了14.1%、69.2%、277.6%、96.47%;以常规337.4kg、33.4%、639.5 元、2020 元相比,分别提高了78.1%、66.6%、346.4%、107.9%。从上示范结果表明:标准化模式可以向广大烟农推荐,同时也为烟区冬闲地改制提供了依据。
虽然标准化模式示范效果明显,但模式的综合亩产值、亩纯收入不高,建议引进高产、名优品种在烟区进行试验示范,如大力推广紫叶6 号、水果豌豆等高产、优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品种;其次是加大烤烟、秋豌豆栽培技术改进和创新,如把秋豌豆的播种期调到9 月上中旬,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另外要加强水果豌豆不同海拔区域、不同播期的试验,达到延长产业链条、销售链条、填补烤烟移栽前的空档期、发挥水果豌豆价格优势、烟农增收的目的。是做大做强烟区轮作模式的关键。
在烟区的轮作模式中,把秋豌豆的传统播种期从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调到9 月上中旬;把“白种白吃”转变为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技术改制,使烟区的轮作模式的单位面积的纯收入从2020 元∕亩,提高到了4200.9 元∕亩。已得到广大烟农的认可,建议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
参与示范的秋豌豆品种中没有水果豌豆。目前水果豌豆单产、市场竞争力、单价、产业链条、销售链条等均比传统秋豌豆品种更有竞争优势。建议在烟区进一步搞好水果豌豆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