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宝麟
骊山上本没有亭子,只因蒋介石在那匿藏过,于是后人在那里修了个亭子。
1936年10月和12月,蒋介石两次飞抵西安督战。12月10日,蒋介石举行会议策划发动第六次对红军的“围剿”,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17路军的“剿共”任务。为民族大义,张、杨决定联手于12月12日对蒋介石发动“兵谏”:东北军包围华清宫,活捉蒋介石;17路军负责控制随蒋介石同来的军政要员。
当时,陈诚、蒋鼎文、邵力子、卫立煌、朱绍良等军政要员住在西安市内尚仁路(后更名中正街,今解放路)与崇信路(今西四路)夹角的西京招待所。这是上海银行、中国旅行社1934年修建的,是西安最好的接待宾客住处,因当时西安正值筹建西京陪都,故名“西京招待所”。蒋介石的行辕则在临潼华清宫内五间厅,此处是华清宫环园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系前清临潼知县沈家桢1878年所建。五间厅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曾在那里驻跸过。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了达官贵人下榻之处。
蒋介石骊山藏身处
1 2 月1 2 日,天 还 没 亮,东北军进攻华清池的枪声打响。蒋介石被枪声震醒,惶乱中以为红军来袭,慌忙逃逸,只穿了件丝绒睡袍,连桌上的假牙也没顾上戴。他在随员的搀扶下,从房间后窗跳出,攀上后面的院墙,向屋后的骊山上逃避。另据蒋介石身边人回忆,当时看不清路,蒋介石掉进了围墙外的乱草沟中,脊椎跌伤了,后来被几个侍卫背着上山,匿藏于荒僻的虎斑石隙中。天色微明时,搜山的官兵发现巨石缝隙中蜷伏着一个人,便喊道:“是不是蒋委员长?快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蒋介石听士兵的喊话,料定不是红军,是“把兄弟”的东北军,一块石头落了地,态度顿时变得强硬起来:“我就是蒋委员长,你们不得放肆”“我不出来,叫你们张副司令来见我!”但官兵不由分说,扶掖着蒋介石下山,送往西安。有意思的是,在蒋介石被两个官兵强扶着一脚高一脚低的下山过程中,军营里竟响起一阵阵“嘀嘀,嗒嗒”的“接官号”,悠长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不绝。与此同时,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都被17路军扣留在了西京招待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为了给蒋介石“歌功颂德”,按照戴季陶、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建议,将12月25日,即蒋介石的专机离开西安飞往洛阳那天定为“民族复兴节”;华清宫后面蒋介石逃跑时穿过的“中山林”改名“中正林”;从华清宫后门外向东南劈石筑路,直通蒋介石藏身处;那块藏身的虎斑石命名为“民族复兴石”,在石上镌刻了不少颂词,并且在石前辟出平台建造了一座亭子。1952年一位临潼老人曾告诉我,肇建的亭子为砖木结构,取名“正气亭”。
1946年3月,胡宗南令属下桂永清,在亭子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西式的四角亭,高4米,宽2.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亭子的柱子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材料从美国进口,资金由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捐款而来,匾题“蒙难亭”。亭子落成后,陈诚、戴季陶、陈立夫、陈果夫、胡宗南、卫立煌等先后至此瞻念颂蒋,并分别题写了“蒋委员长蒙难处”“虎谷龙岩”“天地正气”“仰之弥高”“精诚为国乃开金石”“正气浩然”等手迹,镌刻在周围的山石上。
1949年5月22日,临潼县城解放,“蒙难亭”未遭损毁。到了9月,杨虎城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杀害的消息传来,临潼人按捺不住满腔的怒火,便上山砸毁了“蒙难亭”上的匾额,并插上了“蒋贼被擒处”的牌子。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整修了亭子,并改换了名字,径直叫“捉蒋亭”。
1952年10月,我第一次携妻儿参观了“捉蒋亭”。亭子前额上的匾文已被凿去,左边柱子上方悬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捉蒋亭”,亭侧石壁上国民党要员的题刻犹存。
1986年12月7日,在“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捉蒋亭”改名为“兵谏亭”。一块精美的蓝田玉匾额,被镶嵌在亭子的正上方,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宫葆诚书写的“兵谏亭”三个隶书大字。“文化大革命”中被剔除的题刻也恢复了原貌。
回顾沧桑,抚今思昔,把视点转移到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大义凛然的决断上来,终于将这座纪念亭命名为“兵谏亭”。这一改,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开明,也反映了长期对峙的两党及海峡两岸关系的解冻和对历史的尊重。从国家民族的角度看去,它所蕴含的智慧,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