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及VOSviewer的“互联网+”门诊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2-06-30 13:32张亚南
医学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发文门诊聚类

张亚南,余 江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诊部,重庆 400037)

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人工智能及5G 等新兴技术正在影响着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医疗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产业的新形态。对医患双方来说,互联网医疗在改变医疗服务模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诊疗体验。因疫情的影响,我国互联网医疗在政策推广、用户宣传及医院服务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数量在2020-2021 年有明显增加,在医保支付、在线复诊、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也逐渐细化。门诊作为医院的基础单位,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先面向患者,其管理效率的提高及流程的优化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及医院价值的增值。目前,“互联网+”门诊被定义为利用互联网与传统门诊系统进行结合,系统性的整体改善门诊流程,使患者就医过程互联网化,从而实现医疗服务高效便捷的目标[1]。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机构已实现如预约就诊挂号、费用支付、报告查询等多种基础信息业务的在线化,大大改善了“三长一短”的局面。但是“互联网+”门诊于院内不仅限于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还覆盖了候诊、输液、医技、传染病报告快速传报、手术等多个环节;于院外对于分级诊疗的促进、健康管理的追踪、药品供应的便捷化、医患关系的协同等大有帮助[2,3]。我国在“互联网+”门诊方面的研究以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主要探析该领域相关主题的现状、难点、路径、策略及发展趋势等。本文基于CiteSpace 及VOSviewer 对2001-2021 年“互联网+”门诊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客观分析我国“互联网+”门诊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为“互联网+”门诊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分析来源数据库,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范围限定在2001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 月5 日,检索日期为2021 年1月5日。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以“门诊”并含“互联网”“信息化”“智慧”“智能”等词检索文献,每次以Referwork 格式导出500 条文献,分6次导出全部文献并重新以download_***命名,初步收集到2924 篇文献。经数据转换并借助Excel 进行2 次人工筛选,最终剔除1839 篇无效文献,纳入1085 篇文献。

1.2 方法 使用Excel 软件对CNKI 数据库中2001-2021 年发表的与“互联网+”门诊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研究作者及发文机构进行初步计量分析。再利用CiteSpace[4]及VOSviewer[5]对文献中的科研网络合作特征、关键词、突变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近20 年来的研究图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在Citespace 中设置时区分割(Time Slicing)为2001-2021 年,时间跨度分段长度(Years Per Slice)为1 年;聚类词选择名词短语(Noun phrases);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关键词;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选择g 指数(g-index),为确保中心性计算,g 指数选定为23。剪枝方式选定Pathfinder(寻径网络算法)和Pruning slice network(修剪切片网)。在VOSviewer 中分析单位(Unitofanalysis)选择作者(Authors)、机构(Organizations)。运行后:①对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通过VOSviewer 软件选择发文量4 篇以上的作者进行统计、绘制密度视图知识图谱;②利用CiteSpace 对2001-2021 年截取每1 年排名前100 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6,7];③选取频次18 以上的高频关键词;④在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统计“互联网+”门诊研究2001-2021 年的前23 个突发词。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互联网+”门诊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 年之后年度发文量均超过50 且发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随着门诊互联网化的普遍存在,各学者提高了对“互联网+”门诊的研究,研究热度总体呈现快速上升状态,见图1。

图1 “互联网+”门诊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2.2 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 在发文量方面,去除重名情况(谢娟,陶霞各1 篇),2001-2021 年发文数量4篇以上的作者共11 人,其中李力、刘德海、姚峥、张晓祥、胡敏、缪丽燕发文数量最多,均为5 篇;在作者合作方面,共形成了9 个聚类,显示4 个聚类中有合作情况,但均只有2 人合作且均属于同一机构,其中刘德海,姚峥合作次数最多,为5 次,见表1。

表1 作者分布与合作统计表

2.3 发文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互联网+”门诊研究领域解放军总医院发文量最多为27 篇,其次是浙江大学26 篇,首都医科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同为23篇,发文排名前10 的机构见表2;机构合作方面,研究机构合作较多的医院或大学有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以上机构合作大多见于机构内部,机构间的合作较少,见图2。

图2 发文机构共线密度视图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机构分布(n,%)

2.4 关键词聚类图谱 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两项指标均在允许范围内(聚类模块值Q=0.6077,聚类平均轮廓值S=0.8469)且聚类效果是令人信服的。通过对数自然比算法共形成了12 个聚类,将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见表3。

表3 2001-2020 年我国“互联网+”门诊研究聚类主题梳理

2.5 高频关键词 选取频次18 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共25 个。关于“互联网+”门诊的研究由从主要涉及医院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门诊药房、门诊服务、预约挂号等研究热点向流程再造、满意度及智慧门诊等新兴内容发展,见表4。

表4 “互联网+”门诊研究领域排名前25 的高频关键词

2.6 突变词 突变词研究显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门诊医师工作站、门诊药房等词权重较高,最高为12;同时互联网+、智慧门诊、智慧医疗及智慧医院等词权重均大于3,是当下及未来的研究热点,见表5。

表5 “互联网+”门诊研究领域突变词

3 讨论

3.1 “互联网+”门诊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21 年,我国对“互联网+”门诊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互联网+”门诊关注度的整体上升与“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的驱动,简化就诊流程带来的效率,患者就医需求的上升,分级诊疗的实施,机构层面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国家层面卫生总费用的增长等密不可分[8-11]。但是科研网络的合作结果表明,作者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较少,作者发表的文献数量相对较低,最多5 篇,总体较为分散;机构间的协同力度比较欠缺,大多为机构内部合作。令娟等[11]及熊晶晶等[12]的研究表明,未来多学科、多中心协同研究将有可能成为一个主流的趋势,建议作者或机构之间应有意识的加强相互合作。

3.2 “互联网+”门诊将更注重诊疗的智能化及以人为本的理念

3.2.1 “互联网+”门诊突出强调诊疗的智能化 权威专家指出,智慧门诊应包括分别针对患者、医务人员和医院经营管理层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以及“智慧管理”。本研究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门诊不仅涉及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还涉及候诊、护理、医技检查、分级诊疗、慢特病管理、医患关系等,提示门诊是智慧医院建设情况的综合体现。但根据突变词结果显示,智慧管理在“互联网+”门诊中还没有发展起来。此外,高频关键词及突变词显示,目前对于“互联网+”门诊的研究集中在门诊信息化建设、门诊流程再造、门诊药房、门诊服务及管理,并向智慧医疗、智慧门诊、智慧医院等方向发展,提示“互联网+”门诊由信息化及部分在线化建设向信息化及在线化升级、智能化建设方向发展。高频关键词结果显示,智慧门诊、智慧医疗的中心性远低于0.1,提示我国智慧医疗、智慧门诊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近年来,有学者在智慧门诊的布局、门诊服务流程、门诊服务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建议[13-15],但是仍然存在着信息整合度及使用效率低、用户接受和使用理念低、安全与隐私等诸多问题[16,17]。建议在智慧门诊发展的初步阶段,在医疗机构层面要加强与信息科的合作,加大信息化的投入;在门诊方面应做到“快、便、宣、满”,即流程快且便捷并注重特殊用户,加强宣传及健康教育并重视医院特色产业和品牌的建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另外,在用户层面,建议患者要有自主的健康管理意识及安全隐私意识,对于缺乏安全性的智能设备要有辨别能力,在隐私泄露时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2.2 “互联网+”门诊注重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以就医体验为中心的关键词数量最多,且主要通过流程优化、医后付、预约挂号、在线诊疗、智慧门诊及门诊服务等方式提升患者满意度,提示“互联网+”门诊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并利用互联网优化服务流程满足患者需求。在门诊患者体验研究方面,要区分患者体验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与不同[18],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信度较好的测评工具并能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门诊信息技术层面,应关注患者全流程的就医体验与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智慧服务并逐渐加强智慧门诊的后勤管理;在医院人文关怀层面,要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强调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尊重患者、关注患者需求、加强医患互动及细化文化准则,使其具有可执行性及传承性,从而逐渐转换医务人员理念。此外,WHO 于2014 年提出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转换为“以人为本”综合卫生服务。即除了关注患者之外还关注所有非临床患者,包括健康的社区人群、医疗保健人员、医疗服务管理者、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因为医疗机构与医学服务体系是由医患各方共同组成的,医务人员满意度与医院的发展及患者满意度密切相关。他们的需求应被纳入到考量之中,以使所有参与者都受益于这种“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之中。

3.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20 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但由于CiteSpace5.7.R2 及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软件的限制,多个数据库去重导出后的文献格式,CiteSpace 及VOSviewer 无法识别进行可视化操作,因此选择对CNKI 数据库中近20 年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这可能会出现偏差。另外,未与国外研究进行对比,在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但本研究将我国近20 年来“互联网+”门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集中地呈现在了知识图谱上,客观地呈现了研究的图景,热点和发展趋势。期望在智慧门诊的初步发展阶段,可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指明方向,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学者探索和推动智慧门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需求、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最终不断推动智慧医院的建设和智能化进程,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体验,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发文门诊聚类
门诊支付之变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