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清
看遍良田万顷,湖水万丈,夕阳一方,家仍是释怀与放松的天堂;听完鱼虫鸟鸣,乡里余音,麦浪和音,家仍是宁静与思念的港湾。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自古有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揭示了“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之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述了平凡之善的伟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明责任、担当的重要。可见,家风是人潜移默化接受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流淌在人血脉和骨髓中的记忆。而家是国的最小单位,家风是星星之火,能够照亮家的前路,家风之于国家就是燎原之火,可照亮国家的命运。因此,振兴家风文化,传承良好家教,是当下的应有之义。
传承家风精神,用“情”打动下一代。家风是一个家族独树一帜的文化,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还能激发家族成员的社会担当意识,逐渐使其眼光从小家的一屋一室转换到家国天下,这就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丈夫的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离家时是青葱少年,归来满身伤痕。爷爷退伍回来,一进家门,一声“妈,我回来了”让多年望子心切、担惊受怕的老母亲哭得撕心裂肺,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虽然他因残疾艰难地度过了后半生,但对自己当年参军报国的选择无怨无悔。到丈夫这一代,虽然都是普通人,但都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到女儿这一代,我们经常用父辈的故事教育她——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种对国家的担当精神、爱国之情代代相传,便是对家风的最好注脚。
建设家风文化,用“心”引导教育。有些干部落马,初始不是因为自身问题,而是家风不正所致。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要求家人勤俭朴素,不搞特权。可见,家风能使人严于律己,也能严格约束家人。家长在教育孩子有爱心、良心、同理心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及时纠正孩子的不恰当行为。这种好家风养成的好习惯,是孩子夯实立身修德的根本,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石。记得在女儿上幼儿园小班时,有次上课班里新来的同学没有得到老师奖励的小贴片,她不仅观察到了,还把自己得到的拿来送给这位同学。当时她这小小的举动让老师非常感动,想必也让新来的同学感到暖心。得到贴片的孩子都把這份小荣誉视若珍宝,而她能看到别人的需要并愿意提供帮助,这份同理心和爱心,是天性使然,更是家庭教育日积月累的结果。拥有了爱的力量,孩子们就能爱亲人、爱朋友、爱国家,也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爱家人,拥抱幸福。
坚守家风文化,用“力”以身作则。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人对金钱的欲望过于强烈,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家风就像一场及时雨,洗去不良风气。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只有家长远离手机,拿起书本,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才会有“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学习精神;夫妻和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快乐地成长;家长在为人处世上言而有信、为人正直,孩子才能有商鞅重金“立木为信”的契约精神。
千年以来,家风和国风相互影响,家风亦是国风,国风之本是家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能够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亲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编辑 耿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