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光宪 令狐福涛
摘要 商品大蒜苗种植密度越大,蒜苗越纤细柔弱,种植密度越小,蒜苗越粗壮,商品外观受到影响,为探索商品大蒜苗种植最佳密度,设计5个密度梯度进行试验,进行数据记载和方差、极差等比较分析,初步结论为在同等条件下,商品大蒜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9万~10.7万株/667 m2。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建立种植密度与商品销售量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y=889.98+0.0082x,以供参考。
关键词 商品大蒜苗;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4–0181–03
长期以来,大蒜苗都是被当作调味蔬菜,大蒜苗生产周期短,45~60 d即可分批上市,种植效益好。据市场反馈,每年10月—翌年2月属市场旺季,价格高,种植效益高。2018年以来,桐梓县开始在坝区规模种植大蒜,由于没有技术集成,种植的前两年,都是按照采收“蒜薹+蒜头”的模式种植,适期抽部分大蒜苗销售,但种植密度小,效益不高。因此,需要有效探究大蒜苗的种植密度,总结最佳种植密度、最适产量以及田间管理技术,为技术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方案设计
1.1 试验材料
大蒜种:本地红皮大蒜,用种蒜瓣均重2.8 g左右。
1.2 试验地点
该试验点在桐梓县小水乡石场村枣树组种植大户地块,海拔560 m,土壤为黄沙壤,肥力中等,播期为2021年9月6日。
1.3 试验方法
1.3.1 小区设计 试验小区设计为长10 m、宽1.5 m,小区面积15 m2,小区内设0.3 m操作沟和1.2 m的播种垄,小区播种垄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15个小区 ,小区外围设0.3 m走道,四周设1 m保护行。
1.3.1 密度设计 密度设计为5个种植密度梯度,分别用C1、C2、C3、C4、C5来表示,C1行株距15 cm×6 cm,折合667 m2栽植密度约5万株;C2行株距12 cm×6 cm,折合667 m2栽植密度约7.1万株;C3行株距12 cm×5 cm,折合667 m2栽植密度约8.9万株;C4行株距10 cm×5 cm,折合667 m2栽植密度约10.7万株;C5行株距10 cm×4.2 cm,折合667 m2栽植密度约12.5万株。
1.3.2 试验测产和性状观察设计 试验小区以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3次采收销售商品量之和来折合每667 m2销售商品苗产量,再以每667 m2销售商品苗产量比较销售净效益。采收上市的商品苗标准设计为假茎长15 cm以上且茎粗(周长)1.5 cm以上,3次采收完毕后,不再继续监测剩余田间小苗,可以將之清除,也可以继续管理采收蒜薹和蒜头。设计播种期为9月6日,3批采收蒜苗上市时间分别为播种后60、75和90 d。采收时,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株商品大蒜苗,测定其假茎长、假茎粗和单株重等均值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1.4 栽培技术
1.4.1 加强肥水管理 试验种子选择在0℃~4℃的环境下低温处理30 d左右后,选用丰满无伤无虫害无霉变蒜瓣按大中小分级后,用80%的多菌灵1 000倍液浸种12~16 h,捞起晾干直接播种[1]。试验小区基肥统一按1 m2施硫酸钾复合肥(N∶P∶K =15∶15∶15)1.5 kg、有机肥5 kg;播种垄面宽1.2 m,用自制钉耙在1.2 m宽的垄面上开8~12条深5~6 cm栽植沟,按照密度设计播种,大瓣种适当稀植、小瓣种适宜密植,栽植时注意将蒜瓣背面朝着一个方向,且背腹连线与行方向平行,播种深度3~4 cm;追肥用1 000倍夜水溶性肥料(N∶P∶K=19∶19∶19)淋施3次,从苗2~3片叶时使用第一次,过后每采收一次淋施一次;也可以每次追肥量为每667 m2尿素5 kg,一共需要追肥3次,同时要每隔7 d对蒜苗叶面表面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一共需要喷3次,有效避免植株发生早衰问题[2]。
1.4.2 加强对大蒜苗病虫害绿色防控 生产商品大蒜苗主要做好软腐病、疫病、叶枯病和蒜蛆、葱蓟马等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1)大蒜苗病害防控措施。大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大都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缘或中脉出现黄白色条斑,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一是加强轮作,清除田间秸秆、叶片等病残体,栽植时开沟排水防涝。二是在病害发病初期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0%噻菌酮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交替防控,每隔7~10 d喷施1次,采收15 d前停止用药。
大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尖或叶片中部出现白色至黄色水浸状斑,湿度越大,发病扩散越快,导致半片或整个叶片发病枯死。在疫病发病初期采用霜晴(30%烯酰吗啉·甲霜灵水分散粒剂)750~1 000倍液或喜瑞(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呗靓(5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喷雾交替防控,每隔10 d喷施1次,采收15 d前停止用药。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发病,病斑呈水渍状,后期呈不规则的条斑或椭圆形,病斑表面上有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在叶枯病发病初期采用喜瑞(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倍液或硕道(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或呗靓(5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喷雾交替防控,每隔10 d喷施1次,采收15 d前停止用药。
(2)大蒜苗主要虫害防控措施。生产大蒜苗蒜蛆在冬前以幼虫蛀食大蒜假茎,使假茎腐烂,造成蒜苗叶片枯黄、萎蔫或整株死亡。一般幼虫从10月上中旬开始危害大蒜苗,拔出蒜苗受害株可见蒜蛆幼虫。一是精选无伤、充实丰满、大小均匀蒜瓣为种;二是栽植时用敌百虫粉1.5~2 kg伴25 kg细干土,均匀撒在栽植沟后,浅栽蒜瓣;三是在9月下旬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根或用速众(10%联苯菊酯·虫螨腈)500 g/667 m2兑水灌根,每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即可。
生产秋冬大蒜苗,葱蓟马主要在大蒜出苗后开始危害,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嫩尖和心叶汁液。一般成虫活跃,可借风力扩散,畏强光,以早晚取食为主,多在背阴和叶腋间取食危害,若虫不甚活跃,初孵若虫不太活动,多集中于叶片基部危害,稍大才分散危害。被害叶片上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形的灰白色斑,叶尖枯黄,严重时叶片扭曲枯萎。一是清洁田园,集中毁掉前茬作物枯枝残叶和杂草,以减少虫源,适时中耕适锄草和灌水,可减轻危害。二是在1~2龄若虫危害期进行施药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2 500~5 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10 000~15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50%敌敌畏乳油、50%巴丹可溶性粉剂各1 000倍液,或40%二嗪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各1 000~2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即可,采收15 d前停止用药。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1)商品大蒜苗植株主要性状记载结果见表1。
(2)不同密度销售商品大蒜苗量结果见表2。
2.2 结果分析
(1)性状观察记载数据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密度间商品蒜苗假茎长、假茎粗和单株均重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大商品蒜苗假茎逐渐增大,处理C5与C1的差异最大,相差3.3 cm;假茎粗和单株均重逐渐减小,处理C5与C1的差异最大,分别相差1.5 cm和8 g。
(2)不同密度销售商品大蒜苗量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2、表3可以看出,5个密度处理间,销售的商品蒜苗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区组间F值大于1%小于5%,说明区组存在差异。处理间F值远远大于1%,说明密度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新复极差分析得出,处理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在单位面积耕地上,不是种植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净效益越高。表2中,处理C3与C4、C5间,种植密度相差1.8万株和3.6万株/667 m2,但单位净效益相差只有1.7%和0.7%。因此,在同等管理水平上,由于单位面积种植密度越大,种子成本投入越大,销售的商品苗率也逐渐下降,表明在单位面积上生产商品大蒜苗的净效益与种植密度有很大的关系。
(3)种植密度与销售商品量直线回归分析。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同等管理水平上,不同种植密度销售的商品大蒜苗量存在差异,蒜苗长度与种植密度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3]。种植密度越大,销售的大蒜苗商品量越大,处理C1的销售商品量与处理C5的差异达614.6 kg/667 m2。根据表2数据,设计y表示蒜苗销售量,x为种植密度,通过数据计算,建立密度与商品销售量的直线回归方程:y=889.98+0.0082x,便于实际应用中参考计算。
3 结论
在单位面积上种植商品大蒜苗,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密度越大,銷售的商品大蒜苗量越高,销售净效益也越高,但不是一直呈正比增长关系,因为商品大蒜苗销售净效益还受投入成本、商品质量、上市销售时间和销售单价等因素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计5个密度梯度,对比分析商品大蒜苗植株性状指标,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方差、极差比较分析,初步结论为在同等管理水平和销售的情况下,商品大蒜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9万~10.7万株/667 m2,在这种植密度下,大蒜苗假茎长、假茎粗和商品苗单株重适中,商品受市场欢迎,同时获得的销售净效益相对较好。试验还通过种植密度与商品销售量数据计算,建立种植密度与商品销售量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y=889.98+0.0082x,便于实际应用中参考。
本试验是在同一管理水平上总结结果,大蒜苗生长受光、温、水、肥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高密度栽培,蒜苗间对环境因素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提高环境因素的管理水平来增加种植密度,获得更高的销售净效益还需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 张乐,宋振启,孙华之.大蒜(青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3(2): 36-37.
[2] 苏卷利,马亚敏.大蒜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4): 53-54.
[3] 袁玉娟.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6):41.
责任编辑:黄艳飞
Preliminary Report of Commercial Garlic Seedling Planting Density Test in Tongzi County
QIAN Guangxian et al(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of Tongzi County, Tongzi, Guizhou 563200)
Abstract The commodity garlic sprout planting density, the greater the garlic sprout more slender tender, planting density was smaller, the thick the garlic sprout, commodity appearance affected, to explore merchandise large garlic sprout planting density, best design 5 density gradient experiment, data record and variance, poor, such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 wa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most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of commercial garlic seedlings was 89,000 ~ 107,000 plants /667 m2. By calcula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establish and y=889.98+0.0082x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ing density and commodity sal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mmercial garlic seedling; Planting density;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