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娟 宋纯亮
摘要 麻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药用价值,种植实践中能创造出十分理想的效益。从阐述麻栎的树种特征、主要分布范围及用途着手,探讨了麻栎种实的开发利用情况,解读种实的使用价值,概括麻栎利用现状并分析相关问题的成因,探究了促进麻栎低产林改造目标实现的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土地的选择与整顿、科学疏伐、去除主干、病虫害防控等,希望能与同行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提高麻栎的实际开发利用效率。
关键词 麻栎;树种特征;分布范畴;种实的开发利用;低产林改造
中图分类号:S792.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4–0187–03
麻栎属于一种能源型树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麻栎种植对土壤环境并没有特殊要求,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在荒山瘠地造林范畴中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麻栎木材的强度很高,且弹性与耐腐蚀性较好,可以将其作为家具、地板、乐器及运动器械的制造材料。麻栎种子内的淀粉含量较高,在工业酒精生产领域被广泛应用。在麻栎低产林的改造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扎实掌握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这是实现麻栎优质、高产的基础。
1 麻栎的介绍
麻栎属于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部分生长高度可能超过30 m,胸径达1 m,树皮呈深灰褐色,冬芽圆锥状,覆盖着柔毛。叶片外形多样化,以长椭圆披针形为主,叶片边缘带有刺芒状锯齿,叶片两个表面同色,叶柄幼龄时期覆盖柔毛,后期逐渐掉落。雄花序经常多个集中生长在当年生枝下方的叶腋、带花,花柱壳呈斗杯形或扁条形,朝外反曲,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绒毛。坚果以卵形或椭圆形为主,顶端圆形,果脐明显突起。3—4月开花,翌年9—10月结果。
麻栎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如辽宁、山西、山东、云南等。生长在海拔60~2 200 m的山地阳坡上,成小片纯林或者混交林。这种品类的木材是环孔材,边材呈淡红褐色,心材为红褐色,气干密度0.8 g/cm3,材质较硬,纹理呈直行或斜行分布,耐腐性较强,气候干燥时局部容易发生翘裂;可以将麻栎加工成枕木、坑木、桥梁、地板等材料;叶片含蛋白质约13.58%,可以将其作为柞蚕饲料;种子淀粉含量56.4%左右,可以作为饲料与工业用淀粉;可以从壳斗、树皮内提取出栲胶[1]。
2 麻栎种实的开发利用价值
2.1 种实的价值
整个麻栎是十分宝贵的,树干是家具加工生产时的优质原材料;果实、树皮、树叶都可以用于中药工业生产,其功效以止泻、解毒消肿等为主,果实在医治乳腺炎疾病时能取得特殊效果。麻栎果实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对人体能起到收敛与调理脾胃、排毒、减肥等作用,可见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结合现代科学检测结果,麻栎果实淀粉含量高于50%,氨基酸类型高达18种,包括人体无法合成的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均较高,在人体中以上2种氨基酸对细胞新陈代谢活动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诱导脑垂体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改善机体微循环,明显提升机体活力水平。肥胖者如果能长时间坚持服用麻栎种实,可能会取得良好的减肥、降脂、养颜排毒效果,继而对人体衰老过程起到良好的管控与延缓作用[2]。
利用麻栎果实加工制造出的食品有清除体内有害成分的功效,减轻或抵抗铅、镉等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还具有清凉解暑、降血压、改善机体免疫能力的效果,提升儿童群体的智力与躯体发育水平。近些年来,麻栎种实食品成为国际上大力推行的一种绿色食品,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一种天然食品。
2.2 种实的应用现状
在20世纪,麻栎的用途以薪炭林为主,山区居民利用其烧柴与烧炭,经济价值整体较低。进入21世纪,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麻栎已经不再仅仅作为燃料被使用,人们逐渐关注其果实(橡子)的加工应用情况。近些年来,山东省借助麻栎资源富足的特有优势,主动摸索新方法、新途径,把麻栎种实加工制作成粉丝、面条和凉粉等食品,持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度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开发出的橡栋食品不仅具有特殊风味、口感、营养价值,还含有很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属于药食同源产品的范畴。
当下,山东省多家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积极从事橡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行业,年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部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作出了显著贡献。
2.3 问题分析
一是山东省境内多数麻栎资源处于野生状态,树种管理十分粗放,直接增加了采收果实的难度,回收效率长期未见提升,资源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是品种混杂,这种情况增加了种实加工难度,也弱化了其商品价值。
三是鲜果干燥后长期使用传统日晒办法,干燥速度十分缓慢,干燥效果差,容易造成被回收的果实发芽、生虫或者发生霉变等。
四是果实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加工出的产品档次偏低,质量波动性较大,实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直接造成果实收购价格低,农民采收的积极性差,弱化了果实淀粉的部分附加值[3]。
五是虽然麻栎果实食品类型较多,但是以传统产品为主,创新型深加工、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并且产量整体偏低,市场供应量明显不足。
六是与麻栎果实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研究不够深入,成熟、先进的加工生产技术明显不足。
3 低产林改造技术
为了全面提高麻栎资源的管理成效,提高种实产量,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摸索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新渠道,进而帮助广大山区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曲阜市国有石门寺林场以本区域麻栎资源较丰富的林班为依托,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麻栎低产林改造试验。当下试验前期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麻栎种实的产量与质量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1 种子的选择与处置
在每年的10—11月,当麻栎种粒成熟以后,种粒会从壳斗内自然掉落,此时要采收种粒,以防老鼠或野生动物采食。回收种子后,挑选出病种、残种及劣质种,留存下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關于麻栎种子的处置问题,建议将种子放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 h左右,然后密封0.5 h,再使用清水冲洗、阴干,实现消毒的目标。同时,要把种子浸泡于0.002%的GGR6号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内2 h,随后混合新鲜河沙合种子并进行堆藏,在观察到种子露白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3.2 土地的选择与处理
麻栎的种植土地要在海拔500 m下,并维持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充足的水源供应。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选用土壤肥沃,排水畅通的荒地,呈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可以作为种植地,但尽量不选用常年耕作的熟土。在确定种植土地后,要对土地进行以下的处理:一是在秋季,要全面清理掉土壤内的杂草,同时对土壤进行翻垦处理,并配合使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二是在翌年的3月,要耙耕种植土地,并施加适量育苗基肥,最后整顿土地且要作床处理,确保床面的高平整度,并结合实际地形创设排水沟[4]。
3.3 播种
在整治好种植地后,就可以开始播种。播种时建议使用开沟点播方法,将播种的行间距调控在30 cm左右,播幅以3~4 cm为宜,开沟的宽度10 cm,深度3 cm,播种量控制在1 500 kg/hm2左右。播种完成后,要在种粒表面覆土,厚度以2~3 cm为宜,随后适当地填压、耙平。
3.4 科学疏伐
麻栎属于喜光树种,林分要维持科学密度,通常以2 250~3 000株/hm²为宜,借此方式使林中通风性、透光度等均能得到保障。通常依照2 m左右的间距进行间伐,间伐过程中遵循“三砍三留”的原则,实质上就是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砍密留稀[5]。
3.5 截除主干
与其他常见树种比较,麻栎比较耐修剪,萌芽、萌蘖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抽梢发枝
速度相对较快。为了能显著提高栋实产量,可以尝试在距离树根60~100 cm的位置做截干处理,借此方式使麻栎尽快萌发出新枝,提前结实。采用合理的方式维持截口的平滑,截干时间最好选择在秋、冬两季进行。
3.6 合理施肥
麻栎截枝处理结束后,为了能确保树体能达到营养化生长,种植户要尽早施肥。具体施肥方法:在树根周边挖出环形沟槽施放适量肥料以后再覆土,建议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复合肥,其中农家肥和复合肥的用量分别是800~ 1 000 g/株、200~300 g/株。
3.7 除萌去枝
在春季新枝萌发后,种植人员要及时剪除多余的细枝或者衰弱枝条,建议把每株留存下4~6个枝条作为标准,除萌以后尽量保持合理的树形。第一种是自然圆头形。基部以主枝为主,通常存在4~5个骨干枝,使用科学修剪方法,使整个树冠呈现出自然圆头状。修剪后各个主枝长短尽量不影响阳光照射效果,下层留存3~4个主枝,上层保留主枝数量以2~3个为宜,上层主枝数量大概是下层的1/3,树体高度控制在2.5~3.5 m之间。第二种是自然开心形。主干高度控制在40~60 cm之间,均匀分布3~4个主枝,不留存中心主干,主枝之间要互相错开,间距以25 cm为宜,各个主枝都要保留下1~2个侧枝,控制侧枝与主枝之间的距离60 cm左右,位置分布上要做到互相错开,树高控制在3~4 m之间[6]。这种树形树冠呈开张状态,光照条件优良,内膛结果数量较多,树体相对较矮小,这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另外,在立地条件偏好的种植地可以尝试进行密植栽培。
3.8 苗木的栽植和管理
首先,为麻栎造林选择土地时,应结合麻栎的生物特性选择使用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土层厚度要大于50 cm,将土壤pH值维持在5.5~7.5之间。
其次,关于苗木的栽植,建议选用高度50 cm,地径大于0.5 cm的苗木。在1—3月时,建议选择在阴天或初晴天气内进行栽植,尽量确保整个苗木端正、紧密,并浇洒足够的定根水。为了显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建议用0.005%的GGR6号生根粉溶液连续浸泡树根2 h,并配合应用新鲜的黄泥浆拌根。完善苗木管理。苗木栽植以后,当苗株高度达到60 cm以上时要进行定干处理。定干以后要在不同方位留下3~4个侧枝,确保其能均匀分布,各处间距大于20 cm。骨架枝定型以后,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树体的平衡和枝条的分布情况,维持树体的平衡状态,确保其长势均匀,具有良好的通风性、透光性。
再次,合理进行混交。以往大量的实践表明,在混交林内麻栎能快速生长,干形良好,油松、辽东栋、紫穗槐等均适宜与麻栎进行混交的树种。可以尝试以油松混交为主,以块状或带状混交模式最为适宜。既往有一项关于麻栎、油松混交林的调研发现,林地0~20 cm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和油松纯林相比增加了166.6%[7]。
最后,加强抚育管理。造林本年的6—7月之间进行1次松土除草,第二、三年分别于5—6月、7—8月时各进行1次松土除草,如果培育用材林时,建议在休眠期进行修枝,先修剪掉枯枝、病虫害枝、衰弱枝及竞争枝,修枝强度不可过高,否则会对林木生长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苗干形体较差,可以尝试在造林以后3~4年平茬,以上操作一般要在麻栎停止生长季节进行,翌年选留一株直立粗壮的萌芽条抚育成株,砍掉其他所有萌蘖,并且要封山封牧。
3.9 虫害防治
(1)栋掌舟蛾:其属于鳞翅目舟蛾科的虫害,以幼虫形式去危害麻栎、栓皮栎、板栗等树种。在山东省部分县区1年发生1代,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过冬,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会羽化成虫。5月中下旬时会孵出幼虫,幼虫3龄之前基本上是群栖取食,4龄后开始逐渐呈分散特征危害树木,白天黑夜都会取食,大面积发生时会啃食光叶片,这是当下山东省麻栎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类型。可以采用的防治方法较多,一是应用幼虫的群集性开展人工捕杀活动;二是在5—6月时利用灯光诱杀成虫;三是在幼虫期喷洒敌百虫、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加以防治[8]。
(2)栗实象鼻虫:在业内这种病害被简称为栗实象,属于鞘翅目象甲科范围,目前发现其在山东省大部分县区内每隔2年会发生1代,被公认为是麻栎种实的主要害虫。通常以幼虫的形式蛀食果实,麻栎果实中充满了虫粪,此时树木果实的不可以食用,也不能被作为种子繁育,且其霉烂的概率很高,很难被有效贮藏。防治方法如下:一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盛发期使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稀释进行喷杀;二是在秋、冬两季幼虫没有爬出麻栎果实之前,全面采集并清理掉前期掉落下的果实;三是针对新采收的果实,使用50℃~55℃温水浸泡15 min左右,也可以于90℃热水内浸泡10~30 s,使用上述方法的杀虫率高于90%[9]。
3.10 果实采收
在确认麻栎果实成熟以后,其通常会自然脱落到林下空地。为了能显著增加种实产量和提高质量,要安排人员及时捡拾且晾晒干燥并存储,以防时间过长引起霉烂变质问题,也能规避鼠害。
4 结束语
麻栎低产林的改造实践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定要全面掌握该树种的生长习性,明确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麻栎相关技术应用效果,提高麻栎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创造出最理想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中流,毛云飞,谢爱香,等.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36-38.
[2] 苗利峰,马贯羊,马克义,等.洛阳地区适生核桃品种在低产林改造中的应用[J].果农之友,2022(1):22-24.
[3] 詹炳坤.安溪县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23):81-82.
[4] 赖庭林.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9):119-120.
[5] 邓子春.宿松县油茶低产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1(18): 154-155.
[6] 李璇,薛美玲,胡榮,等.麻栎与栓皮栎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差异性及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7):9-15.
[7] 张维伟,赵忠,刘金良,等.桥山林区3种麻栎群落类型的种群动态与幼苗特征[J].林业科学,2021,57(7):1-10.
[8] 徐海东,熊静,成向荣,等.麻栎和闽楠幼苗叶功能性状及生物量对光照和施肥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41(6): 2129-2139.
[9] 余景松,付若仙,俞元春,等.氮沉降对北亚热带麻栎林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40 (4):1029-1037.
责任编辑:黄艳飞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Quercus acutissima Seed and Low Yield Forest
KONG Xiangjuan et al(Qufu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Qufu, Shandong 273100)
Abstract Quercus acutissima had high ecologic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and can create ideal benefit in planting practice. From Quercus acutissima tree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and main purpose,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Quercus acutissima kind of solid, interpret the use of real value, Quercus acutissima utilization and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ow yield forest Quercus acutissima objective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planting land and consolidation, scientific thinning, remove the trunk,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tc., Hoping to share practical experience with peers, improve the actu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Quercus acutissuma.
Key words Quercus acutissima; Tree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categor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eed and fruit; Low-yield forest 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 孔祥娟(1979—),女,山东曲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保护森林资源、护林防火、果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