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明 李琪
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作为拥有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盐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近年来,盐城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色经济新格局。
控源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将26%的陆域面积纳入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全面落实“三线一单”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项目环评审批的各项准入条件和标准。严格执行排污总量管理要求,2021年排污权交易总额居全省前列。
转能源。盐城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广的滩涂,有着丰富的“风光”资源。近年来,盐城积极推广“新能源+”综合开发模式,科学开发“风光”资源,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2021年,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32.61%,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的59.28%。
调结构。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并聚焦细分领域,梳理排出23条产业链,用“链式思维”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规模均突破6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以上百分点。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盐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大执法和治理力度,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严格执法监管。严格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构建“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新模式。2015年以来,先后组织化工企业、“散乱污”企业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改环境隐患3.26万个。
打好三大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编排年度重点减排工程项目,推动市区高排放车辆限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为全省最优。建立“河长”“断面长”“警长”三长并行的河湖管护责任机制,对51个国省考断面逐一制定水质提升方案。2021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达94.1%,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成功攻克化工废盐绿色循环资源化技术装备的难点,推进废盐类危险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全省推广。
加快突出问题整改。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标准、最有力措施,坚决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首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0项具体问题和532件信访件已全部销号。长江经济带国家和省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实现“当年清零”,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省市人大执法检查交办、专项审计反馈等环境问题整改均达序时要求。
生态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擦亮生态品牌,夯实美丽盐城的“生态基底”。
放大世遗效应。盐城擦亮世界自然遗产“金名片”,切实扛起时代担当。成立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不断提升遗产地保护管理水平。积极倡导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成功举办五届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向世界响亮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推进文明创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2021年,盐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江苏第四个获此殊荣的设区市。盐都区成为苏北唯一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的县(市、区)。
加强湿地修复。加快国际湿地城市建设,获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黄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科研基地。持续推进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项目,2021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12%。深入实施沿海滩涂湿地、西部湖荡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2%。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百佳案例。
群众生态获得感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盐城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着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打造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为群众提供优美生态环境。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围绕补齐短板,启动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提升、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等十大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项目50个,实际投资75.4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打造美丽乡村。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农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与治理,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干净行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前两年达到100%。持续推进农房改善,累计改善农村住房8.8万户,55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发展“生态+”经济。高标准推进黄海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推广丹顶鹤、麋鹿、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文旅IP,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的旅游空间格局,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康养小镇项目成功落户盐城。2021年盐城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515.3万人次。
沿海地区是江苏“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盐城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空间所在。应坚定不移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推动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是以更强的定力持续推进生态盐城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添绿、调绿、变绿”,提高以海洋经济为主导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调轻调优产业结构,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扩大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世界自然遗产为纽带共建美丽家园,参与全球滨海发展对话、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二是以更实的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坚持着力培育循环经济,更大力度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未来发展的“碳汇空间”。積极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循环减碳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环境友好协同增效。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三是以更高的标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行跨沿海区域和跨淮河流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环境管理能力。加强大数据监管,建设“一张网、一中心、一驾驶舱”的智慧新模式,构建现代风险管控体系。积极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作者单位: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盐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任编辑:霍宏光524AF094-C47C-4EAF-BFBC-7AC68EA36B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