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闫长禄
迁安矿区位于河北唐山迁安市,这里是首钢生产命脉、亚洲第二大露天矿区,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市公安局最远的派出所——迁安矿区派出所就坐落于此。这里坚守着一群“白头老兵”,平均年龄54 岁,从20世纪70、80 年代来到这里工作以后,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丁瑞海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今年56 岁的丁瑞海现为石景山公安分局迁安矿区派出所民警,1985 年参加工作,2001 年加入首都公安队伍。从警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 次,荣获个人嘉奖5 次,还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丁瑞海所管辖的水厂社区总面积达19.4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88 人,他所在的警务站距离北京城区227 公里,是北京市公安局最远的警务站。这里地处深山,条件艰苦,情况复杂,辖区内不仅有工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还有排土厂、油库、变电站等多个重点部位,安全要求十分高,而丁瑞海在这里一干就是36 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丁”。
老丁的家距离警务站30 多公里,他总是早出晚归,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辖区的工作上。他每天穿梭于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不仅要承担日常的巡山检查任务,还要入户走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矿上职工还是辖区百姓都对他爱戴有加。在当地人的眼中,他就是性格随和、质朴的“丁大哥”,大家都愿意和他拉家常、说心里话,有事也都愿意找他给出出主意,矿区保卫科的每个巡逻员、辖区18 栋居民楼的所有住户都有他的联系方式。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群众基础,丁瑞海所管辖的水厂社区从2001 年开始,连续20 年三类可防性案件“零发案”,辖区零涉毒、零诈骗。
从企业保卫职工、铁路警察、内保民警到如今的社区民警,老丁的身份经历过很多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心中这份坚守和对矿区土地深沉的爱。有人曾经问过老丁为什么能在这里坚守30 多年,老丁感慨地说:“其实,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当初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建设来到了这里。现在一晃30 多年过去了,青丝变白发,我们这群人最好的青春都在这里了,好多人好多事好多情感都是难以割舍的,放不下。”
水厂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有着目前亚洲第二大露天铁矿——水厂铁矿,因此地而得名,这里还属于另一个区域——首钢迁安矿区。“迁安矿区”是北京几代人都知道的名字,它距离天安门广场近260 公里,地理位置虽是河北,管辖却属于北京,这里曾是建设祖国的主场之一,如今在水厂村有七成以上的常住人口在矿区工作。
20 世纪80 年代,农民家庭出身的老丁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念完书就扎进了工厂,但他选择的是迁安矿区,19 岁的他一腔热血:“当时来矿区工作不光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是建设祖国的时期啊,谁都愿意给国家献份力!”
老丁没想到,这份力一直坚持了36 年,他从生产线上的普工转到了保卫科户籍工作,又转到了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最后又回到保卫科。经历了几次岗位调整,他成为了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但兜兜转转,这几十年,他一直也没有离开水厂矿区这个地方。
老丁不是不能离开这里,而是他离不开这里。老丁说:“年纪大了,这几年我有二十多个老战友已经调回城区了,但我就是舍不得,不想离开这儿。”对于离不开的原因,老丁的儿子说:“因为认真吧,他们这一辈人身上带着一种有始有终的开拓精神,特别执着。”
老丁的同事说:“是因为老丁当年立下过‘军令状’。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矿区和周围的村民没少闹矛盾,正常来讲谁闹事找谁解决就可以,但是老丁说不行,这种方式解决不了根本上的矛盾。为了从根源上调解矛盾,老丁又去帮居民解决生活问题,又去找矿区各个厂子协商生产问题,每天还接着巡山。老丁也跟矿区和居民保证过,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张罗的事,一定会盯着,一定得看着这块地方变好,让大家伙踏实放心。”
迁安矿区被称为百里矿区,丁瑞海所管辖的水厂铁矿素有亚洲第二大露天铁矿的美誉,这里矿产资源的丰富可想而知。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偷挖盗采铁矿石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丁瑞海一手抓巡逻打击、一手抓普法宣传,三十多年间,为国家挽回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巡山,是老丁的日常工作,每次驱车巡山的时间都要4 个小时,勘察监控覆盖不到的区域和重点单位徒步则要走上一整天。8 号巡逻勘察点是丁瑞海每次巡逻必经的地方,这里毗邻周边村落的地方小铁矿,又是矿渣排放的重点部位,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偷挖盗采事件。一年夏季的一天夜里,丁瑞海带领矿区保卫科巡逻时发现偷挖盗采铁矿团伙,该团伙有十几个人,有的人还手持钢刀、镐把子。老丁手中的强光手电扫过去尽是一片寒光,大家都明白一旦发生冲突肯定是凶多吉少。可没想到50 多岁的老丁没有丝毫畏惧,大喝一声,第一个冲了上去。犯罪团伙一时竟被老丁的勇猛气势震慑住了,扔掉手中的盗采工具仓皇而逃。事后有人问老丁,50 多岁的人,了图什么?老丁轻描淡写地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咱穿着这身警服,就不能让国家的一矿一石在咱们面前被抢走。”针对偷采情况,丁瑞海协调相关部门在矿区周边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周边百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矿区偷挖盗采的案事件逐年减少。
水厂铁矿副矿长吕志国谈到:“这些年随着公安机关巡逻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强,矿区偷挖盗采的情况已经得到了遏制,这都离不开老丁和公安同志们的付出。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保卫矿区安全、守护国家财产的支柱。”
由于过去粗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之间存在着一些没有妥善解决的矛盾隐患。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老丁跑遍了矿区周边的20 多个自然村,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把突出的矛盾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一一列出,下定决心要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曾经有村干部对老丁说:“资源归属、环境保护,这些大问题哪儿是你一个普通民警能解决的?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面对群众最初的不信任,老丁没有反驳,而是默默地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用数十年的努力和坚持,默默付出,一点点推进问题的解决。
“其实矿区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这里是两座山之间的一道沟,开山采矿被填成了一片一千五百多亩的渣土山,环境问题、资源归属问题也引起了很多矛盾。后来20 世纪80 年代咱们就有了绿化植树的想法了,我就去协调工厂,带着人在排土场种树,这样企业能继续发展,村民也能改善生活环境,可以减少矛盾。”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首钢矿业公司启动植树造林计划以后,老丁首当其冲加入了植树造林的大军中,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难,全力支持荒山绿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原本荒凉的矿渣山现在已经变成了满眼葱绿的小山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他守着这片荒山30 多年,见证了风沙扬起的岁月,也亲眼见证了今天的绿水青山,他把最好的岁月都献给了这里,又在这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问及老丁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老丁说:“难,非常难。开始是大家都不相信一个普通民警能解决这个事,后来好不容易人协调好了,可树却种不起来。这个渣土山都是矿里的废料堆起来的,土质差得不得了,树怎么好存活呢?但我们只能一年一年地种,就希望它有能扎住根的一天。只要我们一直种下去,一棵一棵地种,总会长成树林。”
30 多年来,老丁和同事不论日夜轮转,不论春秋雨雪,都要到这片“荒山”上巡一巡。而这片“荒山”上的巡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废料排土场目前还在使用中,因此每天通往山里的路都在变化,每次出发前,老丁都要先给矿区打个电话问路。“渣土填的路没有规律,走着走着可能就到了悬崖边,也可能走着走着车就陷住了。如果不提前问问,很有可能就走不出来了,山里也没有信号,别说手机,就连电台都没反应。”天黑时排土场是最恐怖的,没有光源的地方即是一片漆黑,完全找不到方向,唯一的光源就是呼啸而过的重型卡车,迎着车走看不清路,顺着车走难以躲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卡车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会碾压而过。
“过去我们骑着自己买的摩托上山,现在可以开着单位给配的车,但是很多地方车也上不去,我们还是得靠走,每天差不多凌晨四五点出门,晚上七八点才能从山上下来。”每周,老丁都要上山三四次,天气不好的时候更要勤一些,熟悉老丁的人都知道,他几乎就住在这矿区里。矿区警务站距离所里有将近一小时的车程,而距离老丁的家也有30 多公里,要巡山的日子里他下山晚就住在警务站,不巡山的日子里他还要去看看水厂社区里的几千个群众,一走又是一天。
老丁有写日记的习惯,从1985 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写了满满50 多本日记:“要说里边具体记了什么也想不起来,很多年了。反正差不多每天都记,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有趣的事都记一记。”很多年了,在远山深处,老丁就像和挚友攀谈一样,独自记录着这一天天的生活,很多年都是这样;记不得了,在远山深处,老丁的记忆也会像时光一样褪色,只有巡山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他身体里的一项机能,很多年都会这样……
首都公安队伍中有很多民警都和老丁一样有着相同的经历。曾经,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建设祖国奉献青春,将土山变为矿山、金山;如今,他们寸步不离,为持续发展而执着坚守,见证荒山变青山,见证从黄沙废土中长出了一株株茁壮的希望。每次巡山,老丁都会去种树的地方看一眼:“自己种下的树,怎么也想让它把根扎住了啊。”
这是一句承诺,也像是一句写照。
在这片看似寂静的山里,陪伴老丁和战友的其实不仅是遍地的渣土,还有那些把根扎在渣土里、奋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发出的歌唱,有草木在风中的舞蹈,还有每一天的朝霞和晚霞映射出的层层斑斓……听!老丁又听到了那声呼唤,那声来自远山深处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