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大咖”

2022-06-29 22:40江春葆
红岩春秋 2022年6期
关键词:试验室皮革重庆

江春葆

抗战期间,一批顶尖的科研技术能手会聚盘溪的皮革厂,为重庆制革业的发展埋头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后来,他们被业界誉为皮革“大咖”。

这座皮革厂时称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厂,隶属中央工业试验所(简称中工所),战时随中工所由南京迁至重庆。

1939年7月,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厂入驻盘溪庙溪嘴,与中工所的皮革试验室共用一套人马,杜春晏任试验室主任兼实验厂厂长,王毓琦任实验厂副厂长,马燮芳任厂工务课长。实验厂下设鞣料、制革、涂料等工作部,有30多名科研人员和200多名一线生产员工。

面对重庆制革业原材料供给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窘境,尤其是制革的关键材料矿物鞣剂和黄牛皮货源奇缺,杜春晏等人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一方面确立了“国产植物鞣料的调查与研究、皮革鞣制技术的研究与改良、利用国产青杠提制栲胶”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着手本地资源水牛皮、山羊皮和兔皮的开发利用。

自1940年起,制革鞣料示范实驗厂和皮革试验室的全体员工夜以继日,克服重重困难,一批成果相继问世。如利用五倍子、青杠子和青杠树皮提制植物鞣料,利用川产桐油提炼乳化剂,利用金藤根制作棕色染料,还研制出特种革制作加工所需的各类黏结剂,有效缓解了重庆制革业原材料严重不足的现状。

同时,他们为“重革”军需皮件如马鞍、驼鞍、军鞋、皮腰带、掷弹筒皮套、各式军用皮箱等生产研制开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渝数年间,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厂的科技人员深入重庆各制革工厂做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攻坚克难,为重庆工业机器的皮带轮、民用皮器具的开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这批科技人员帮助下,战时重庆的制革业得到良好发展,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厂在皮革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资料记载,这座工厂是当时重庆本埠实力最强的制革企业,“1944年,重庆一地计有制革厂180家,但具有机器设备的不过7家”,而上规模上水平的仅此一家。

因此,每年到此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1944年10月6日,国立艺专就组织新生参观了工业试验所皮革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盘溪皮革厂的科技人员大多数成为了制革工业的学术科研生产带头人。他们在渝期间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被载入史册,如杜春晏、马燮芳、魏庆元等人的“四川橡碗鞣革性能试验研究”,马燮芳、袁光美、符之耀、杜仁等人的“利用四川山羊皮制作粒面与绒面鞋面革和服装革”,马燮芳、杜示俊、符之耀、王公理的“川兔皮的鞣制与染色”,黎煜明的“植物油硫酸化油(皮革加脂剂)的试制”等。

猜你喜欢
试验室皮革重庆
重庆客APP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皮革回潮
如何加强公路工程试验室管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