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北京盛唐司法鉴定所,北京 100049)
印文是印章的印面在沾附印泥、印油等介质后或直接在文书等物品上盖压所形成的印迹[1]。
印章印文检验是以同一认定的理论和物理化学为基础,运用形态特征、习惯特征,借用仪器分析、理化分析等多种检验技术对印文及文书进行检验,从而解决可疑印章印文的真伪、印文与文字盖写的先后顺序、显现和辩读模糊不清的印文以及认定伪造变造印章印文的方法等专门问题的一种科学技术活动[1]。
印章印文鉴定是文件检验中重要任务之一,初学者往往认为印章印文检验相对于笔迹鉴定更容易些,无非是图像比对图像。现代化计算机都有Photoshop 软件,进行检材与样本印文进行重合比对,能够重合是真章盖印,不能重合即为假章盖印。经过这几年对印章印文检验的书籍学习以及参与印章印文检验实践,深刻认识到软件比对并不是万能的,而是细节决定一切。
在印章鉴定的规范和标准中,指明有三个步骤。首先检验印文形成;其次是规格检验;最后是细节检验。通常,印文形成通过放大镜解决问题;绝大多数人最重视的是软件比对,它既检验规格又检验刻字细节;印章印文最重要的细节是印章磨损而形成的历时痕迹,其检验价值最高。
我国的公章按不同的部门指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最主要的管理规范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其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印章规格和印章的使用规定。政府对各类公章、专用章制作的规格、式样有明确规定,各个印章厂家的制作技术、方法、和技巧不尽相同、选用的字体、图案等布局有所差别,所以规格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规格特征存在本质性差异,即可认定检材与样本非同一枚印章形成,如图1 所示。
图1 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字体不同
在检材与样本比较检验中,无论透光比较法、比较显微镜法、软件比较法都是将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重合后检验有否错位。现在Photoshop 使用非常普遍,自动将检材与样本印文重合。检材与样本印文用不同颜色标记,清晰地反映比对细节。利用软件进行印文比对既快捷又直观,很多鉴定中心将其当作印章印文检验的鉴定依据。将检材与样本印文经软件重合比对,可以将规格和细节检验同时进行,印文内容、形态、直径、布局、边框、字体等规格特征,以及细节检验中包括的印文间距、笔画比例和形态等。
在检验实践中发现,依赖于软件比对的做法是要不得的。软件比对重合度高,只说明规格特征相符,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如果重合度不好,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很多人在此阶段即认为是假章印文,但实际上必须有足够证据证明差异是本质的。
图2 中印文为光敏印章盖印,软件重合图显示检材与样本在边框和个别内容文字上无法完全重合,但经放大观察检验,检材和样本上的防伪线完全吻合。
图2 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的防伪线完全吻合
印章变形导致了软件对印文进行比对图形不能重合,下文将阐述变形的成因。
在我国,印章经历过许多阶段,由石材、木质、塑胶、金属印章、渗透印章、原子印章、光敏印章,由硬质到软质、又到硬质。石材和金属印章不变形外,大多数材质或多或少都有变形问题。如果作为艺术品无所谓,作为公章使用变形,银行支票就会出问题了。尤其使用最多的材质,红色塑胶印章和光敏印章材质较软,前者时间长了变形、后者注油多少膨胀收缩。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制章方法所产生的细微特征也会反应在印文中,形成不同的印文盖印特征;在一定条件下,盖印出的印文会反映出各自的特征,由此可作为判断印章材质和方法的依据。它们的这种特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区分印文的特征是判别印章类型的关键所在。对于形成的印文而言,它一定是每种类型的印章印面结构的反映,代表着各自的形态特征,因此在正常盖印条件下,只要盖印清晰完整,具有独特的特征反映既可判别印章的类型。如果检材与样本印章类型不一致,证明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不是同一枚印章盖印,达到鉴别真伪的目的[2],如图3 所示。
图3 检材与样本明显印章材质不同
经常用于制作公章的塑胶和光敏印章属于热塑性材料,热胀冷缩使其特性,印章保存条件要求在室温,严寒冬天没有暖气的地方收缩是必然的。
盖印时握章方式的差异和变化、力的大小、握章角度的不同或变化会影响印文的清晰度和尺寸。如果力太轻,则会导致印文整体墨迹分布、线条变浅、变细,甚至中断或消失,从而导致印文不够清晰。如果力过大,则印文墨迹的整体分布将更加浓重,图形线条将会变粗,这也会导致原本分离的图文线条,间距变窄或桥接或造成图文局部变形等现象。拿光敏印章来说,盖印时,作用力大,印文会出现边框和笔画的线条变粗,印文中心图形和文字中空白区域则会出现变小甚至消失的现象。当作用力的方向和角度发生显著变化时,会导致印面所受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印文墨迹变化不均匀。盖印的印文颜色一侧浓重,另一侧浅淡,或者一侧清晰,另一侧模糊。受力太重或太轻,部位图文线条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会导致印文的位移,并且印文线条在某些方向上会变宽。模糊或产生重影等现象,致使印文特征不能准确地辨识,也给鉴定带来了困难,失去了鉴定的条件。当然,印面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也会影响盖印作用力对印文产生的特征,较软的印面材料影响会较明显,较硬的印面材料影响较小。
盖印时的衬垫物厚薄、软硬、有否弹性等直接影响印文的尺寸。衬垫物的不同或者衬垫物不平对印文的形态特征都会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光敏印章,当衬垫物较软时,印迹会较浓,印文笔画较粗,部分图形会出现露白现象;当衬垫物表面不平时,印文中的笔画或图形容易出现部分残缺现象[3]。
光敏印章印油消耗殆尽印章章体收缩,重新注油后热塑性章体内部空隙充满印油,体积自然增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印油逐渐减少,盖印形成的印文颜色逐渐变的浅淡,文字逐渐变细,图案变得不清晰,图案和边框也就逐渐出现露白和断裂现象[3]。
印章印油材料不同性能不同,印泥色料颗粒较大,使用的油脂粘度大盖印印文笔画粗犷,有立体感尺寸会比印油印文大一点。像光敏印章这类需要注油的印章,如果添加了不同种类的印油,轻者会堵塞微孔,形成露白特征,重者会引起整个印章的整体堵塞和变形,盖印时印文就出现油晕特征[3]。
塑胶印章印文出现局部笔画或五角星中心有空白,这是因为个别笔画或五角星中心向内收缩盖章作用力或盖章的沉淀物较硬所造成的。收缩后的印章印文尺寸小一些。
塑胶印章被磕碰、用力挤压圆形印章变得不圆了,印章印文随之变形。
以上八个方面均会使得印章印文变形,实践证明即使同一枚印章的印文,在不同时间盖印,印文之间软件比对图,经常出现不重合现象。所以,并不能在对检材与样本的印文比对出现不能重合现象时立即认为否定同一。光敏印章刚出现时,其印文清晰度高,自带印油,很受欢迎。现在,北京市规定刻制公章一定为铜制印面,原因在于光敏印章变形问题。在印章检验中,同样测量法、透光法、软件比对法均为检验方法之一,但都不是唯一。对图文布局差异需要认真分析,必须有细节检验的验证,才可知晓是否为本质还是非本质差异。
印章印文的细节,包括字间位置、距离、笔画方向、形态、比例、五角星形态、印文边框、编码数字、疵点缺损、防伪纹线、印文墨色分布、瞎字位置形态等,有些在软件比对中可以分辨出符合还是差异,由于纸张原因、印章精细度以及印油颗粒细度等也影响印文图形的精度,因此将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分别放大,对每个细节进行比对,综合评价判断鉴定结论。在这些细节特征中,各自作用不同,在比对中要分清细节特征的性质和作用,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磨损形成的、暂时的、有些在认定同一时价值高,有的则在否定同一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们的鉴定价值在于,在不同案件中所处位置不同。不管如何,细节的价值高于规格价值。细节中所表现的符合,才是真正的同一,哪怕只有一处价值很高的相符,即使印文比对图存在局部差异也不是本质差异。
图4 为检材与样本进行软件重合比对,二者可重合,但在同期样本及前后期样本中发现,在中心五角星花纹、文字的细节特征及边框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图4 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细节比对
虽然每个案件都不同,但是给出鉴定结论的标准应该相同。认定同一结论,必须是符合点多、价值高,且为本质符合,不存在本质差异点,所发现的差异点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如果否定同一,必须差异点数量多、价值高,且为本质差异,不存在本质性符合,发现的符合点可以给出合理解释。在检验中一定把握认定同一的差异点和否定同一的符合点来源,做到检验结论经得起出庭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