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庆元县域楠属植物野生资源调查

2022-06-28 06:41:42周生财吴仁超吴伟健吴小林张东北楼炉焕童再康吴颐伟赖晓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居群楠木人为

周生财,吴仁超,吴伟健,叶 青,吴小林,张东北,楼炉焕,童再康,吴 青,吴颐伟,赖晓琳

(1. 庆元县实验林场,浙江 庆元 323800;2.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3. 浙江农林大学 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300)

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植物通称楠木,约94种,分布于亚洲及热带美洲,在中国有34种3变种,多数为高大乔木[1]。楠木材质优良,树形高大端庄,枝叶繁茂,材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浙江植物志》[2]记载,浙江产野生楠木3种,即浙江楠P. chekiangensis、闽楠P. bournei和紫楠P. sheareri。因过度砍伐利用,近年来楠木野生资源已近枯竭,其中浙江楠、闽楠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为渐危[3-4]。野生楠木在浙江天然分布数量、面积均少,所存林分多系历史遗存的风水林和景观林,常存庙宇、村舍、公园、庭院等处[5-7];浙江楠、闽楠天然林尤其稀少,多以野生单株或三五成群零星分布,仅在少数保护区才有结构合理、更新良好的天然种群,风景区、寺庙及村庄风水林中保留了一些古树,但更新差,人类活动仍不断侵蚀着楠木生存环境,偷砍偷伐现象时有发生[7]。因此,需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有效解决楠木资源濒危问题。本研究对浙江省庆元县域范围的浙江楠、闽楠、紫楠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分布数量、分布格局、生境及居群状况,旨在为楠木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并提出资源保护对策。

1 自然环境和植被概况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面积为1 898 km2,森林覆盖率为86.12%,植物区系靠近华东区系南缘,为华东、华南区系的交汇地带[7],植物物种多样性高,特有珍稀物种多[8],是中国32个内陆陆地及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属浙西南中山区,东、北部为洞宫山脉所踞,主峰百山祖海拔1 856.7 m,为浙江省第二高峰;西南部和中部是仙霞岭—枫岭余脉,地势较东、北部平缓,谷地较宽,全县最低点竹口镇新窑村海拔240 m。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8.0 ℃,降水量为1 746.9 mm,相对湿度为77%,无霜期255 d。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地带性明显,海拔1 0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1 000 m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

2 调查方法

2.1 分布点调查

通过咨询林业工作者和乡村居民,确定已知的楠木野生资源分布点;查阅县林业资源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判断潜在分布点,初步理出重点调查区域;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核实和确认,记录树种、分布点、海拔和经纬度。

2.2 居群调查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分别记录3种楠木居群大小、更新情况、生境特征等信息。对胸径3 cm以上的楠木植株,采用每木检尺,记录胸径、树高和冠幅;选择相对完整的楠木群落调查伴生树种,采用森林群落样方调查法[9],按恩格勒系统统计伴生树种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庆元县楠木野生资源分布及生存现状

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发现:庆元县楠木野生植物有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种,与《浙江植物志》[2]记载一致。共调查到楠木野生资源分布点23个,其中闽楠4个、浙江楠6个、紫楠13个,分布于松源、於上、安南、隆宫、竹口、黄田、左溪、张村、贤良等9个乡镇街道。分布点范围为27°30′34″~27°45′57″ N,118°53′33″~119°23′12″ E,海拔 350~1 250 m。生境地人为活动频繁,野生资源总量稀少,多保存于村旁风水林或人为干扰较少的保护区,多沿溪或沟谷分布,次生紫楠林多见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人工林,偶见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总体看整个县域的楠木资源分布破碎化严重(表1)。

表1 庆元县楠木野生资源分布点及居群状况Table 1 Distribution areas and population status of wild Phoebe resources in Qingyuan County

3.2 县域楠木居群现状

3.2.1 闽楠居群植株及径级分布 全县域共发现闽楠居群4个,分布在3个乡镇街道,海拔为350~725 m,均为风水林和保护区,人为干扰较弱,各居群植株数量及径级分布见表2。居群面积最大的分布点为竹口镇新窑村风水林,海拔为350 m,分布点面积为62 698 m2,保存有县域内最大和第二的闽楠单株,其胸径分别为99.4 cm和75.0 cm,近年人为活动减少,胸径3~10 cm植株达517株,占比68%,林下更新旺盛,为增长型种群。贤良镇新庄村风水林海拔为530 m,分布点面积为9 949 m2,最大闽楠单株胸径为51.7 cm,胸径3~10 cm植株仅10株,占比10%,胸径为10~20 cm植株37株,占比37%;更新植株均与毛竹混生,受近年竹林经营强度降低影响,1~4年生苗或幼树较多,但竹林外或闽楠林缘幼苗更新少,可能是光照因素不利造成,总体存在种群更新扩展现象。贤良镇石川村风水林位于溪边社庙旁,海拔350 m,人为活动频繁,胸径3 cm以上仅9株,最大单株胸径64.0 cm,生长势弱,林下更新差。安南乡五岭坑分布点位于百山祖保护区五岭坑山谷溪旁,海拔为725 m,分布点面积为725 m2,为核心保护区,无人为干扰,但乔木层茂密,林下更新差,胸径3 cm以上植株仅12株,最大单株胸径为38.0 cm。

表2 庆元县闽楠野生资源及居群植株径级分布Table 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of wild P. bournei resources in Qingyuan County

3.2.2 浙江楠居群植株及径级分布 全县域共发现浙江楠居群3个,单株分布点3个,位于6个乡镇,海拔为401~638 m,多为风水林和毛竹林,人为干扰强,各居群植株数量及径级分布见表3。居群面积最大的为於上乡蒲潭隧道口,海拔为446 m,面积为14 420 m2,为次生常绿阔叶林,受毛竹林经营影响,胸径3~10 cm植株有118株,占比86%,种群更新旺盛,更新苗和幼树主要分布于沟谷两旁及竹林经营强度较低的区域。黄田镇崔家田村湾里居群海拔为401 m,面积为2 023 m2,居群受毛竹林经营影响大,最大植株胸径为52.0 cm,生长势弱,林下更新差。左溪镇岱根村风水林保存有县域最大的浙江楠单株,胸径为66.0 cm,生长旺盛;由于村庄整体搬迁,人为活动减少,林下更新良好,胸径为3~10 cm植株达29株,占比63%。张村乡大桥头、隆宫乡里地村路下和安南乡五里根村路下分布点均为单株存在,且都位于溪边大路旁,人为活动频繁,未见林下更新。

表3 庆元县浙江楠野生资源及居群植株径级分布Table 3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of wild P. chekiangensis resources in Qingyuan County

3.2.3 紫楠居群植株及径级分布 全县域共发现紫楠居群10个,单株分布点3个,位于6个乡镇街道,海拔为398~1 250 m,垂直分布范围广,为风水林、人工杉木林或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各居群植株数量及径级分布见表4。居群面积最大的为左溪镇高崇坑村风水林,海拔为430 m,沿溪谷分布,分布点面积为6 818 m2,保存有县域内最大的紫楠单株,胸径为40.5 cm;由于村庄整体搬迁,人为活动减少,胸径为3~10 cm植株达45株,占比67%,林下更新旺盛,为增长型种群。安南乡上余村至下滩湾、黄田镇崔家田村杉木湾、黄田镇陈边村后和安南乡南坑村梅树脑湾居群均为人工杉木林中次生紫楠群落,人为干扰严重,多为天然萌芽幼树。安南乡五岭坑分布点地处百山祖保护区核心区,无人为干扰,海拔为753 m,更新良好。松源街道巾子峰公园和百山祖保护区清凉亭、生态百年之路及卧龙瀑分布点均为保护区控制区,植被较好,天然更新差。其中,百山祖保护区卧龙瀑分布点为调查到的紫楠最高分布点,海拔为1 250 m。左溪镇砚头下村风水林、湖边村路旁风水林和濛州街道姚家村镜山林分布点均为溪边大路旁,人为活动频繁,林下更新差。

表4 庆元县紫楠野生资源及居群植株径级分布Table 4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of wild P. sheareri resources in Qingyuan County

3.3 楠木伴生树种分析

3.3.1 闽楠群落主要伴生树种 闽楠群落的伴生树种有87种(含种下分类等级,下同),其中常绿树种62种,占71.3%,隶属于40科64属。科内种数排前7位的分别是壳斗科(7种)、樟科(7种)、茜草科Rubiaceae(5种)、桑科Moraceae(5种)、蔷薇科Rosaceae(5种)、杜英科Elaeocarpaceae(4种)和豆科Leguminosae(4种),单种属树种占比56%(表5)。闽楠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有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猴欢喜Sloanea s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和华南樟Cinnamomum austrosinense等。

3.3.2 浙江楠群落主要伴生树种 浙江楠群落的主要伴生树种有42种,其中常绿树种23种,占比54.8%,隶属23科35属。科内种数排前7位的分别是壳斗科(6种)、樟科(4种)、蔷薇科(3种)、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2 种)、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2 种)、榆科 Ulmaceae (2 种)和大戟科 Euphorbiaceae(2种),单种属树种占比74% (表5)。浙江楠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为青冈、枫香、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苦槠、红皮树Styrax suberifolius、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和杭州榆Ulmus changii等。

3.3.3 紫楠群落主要伴生树种 紫楠群落的伴生树种有52种,其中常绿树种38种,占比 73.1%,隶属24科41属。科内种数排前7位的分别是壳斗科(7种)、山茶科Theaceae(4种)、金缕梅科(4种)、蔷薇科(4种)、樟科(3种)、杜英科(3种)和杉科Taxodiaceae(2种),单种属树种占比78%(表5)。紫楠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为枫香、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var.sinensis、杉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i和杭州榆等。

表5 庆元县野生楠木群落伴生树种组成Table 5 Genera composition of companion plants in wild Phoebe community in Qingyuan County

4 结论与讨论

调查显示:浙江楠、闽楠、紫楠在庆元县域均有分布,分布点覆盖9个乡镇街道,整个县域均为楠木潜在分布区;浙江楠和闽楠多分布于800 m以下,紫楠分布范围较广,垂直分布达1 250 m;3种楠木的居群间隔距离较大,居群内植株数量较少,分布区域不连续,仅分布在人为保护的风水林和保护区以及人为活动较少的偏远山区的沟谷地带。

推测3种楠木的间隔分布特征可能与县域内传统香菇Lentinus edodes生产、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杉木人工林营建以及木材采伐利用相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庆元香菇产业快速发展,大量阔叶树被砍伐以营造大面积松、杉商品林,可能是天然次生阔叶林遭到破坏的原因,该结果在楠木其他分布区也具同样的情况[9-11]。竹口镇黄坛风水林的闽楠群落、於上乡隧道口浙江楠群落、左溪镇高崇坑风水林紫楠群落等呈数量增长态势,可能与这些地区近年来人为活动急剧减少有关。楠木在各居群中属优势种,结实正常,人为干扰的减少可为其自主更新创造条件,居群能迅速成长为增长型楠木居群。吴大荣等[12-13]对福建罗卜岩闽楠的居群调查认为:闽楠居群有丰富的幼苗储备,种群呈稳定增长型或成熟型,种子库巨大,罗卜岩自然保护区现存生境适合闽楠居群繁衍。本研究发现:贤良镇新庄村风水林居群周边的竹林抚育管理活动使居群中的闽楠幼苗、幼树数量减少,而胸径10 cm以上植株数量保存较多,形成了完整的闽楠龄级结构;同时毛竹林的林内光照适宜,野生楠木种群得到有效扩展。安南乡五岭坑闽楠居群位于保护区核心区,植物群落以闽楠、刨花楠、苦槠为建群种,人为干扰较少,但闽楠植株极少,尤其是幼年植株少,致濒危状态。推测:除人为砍伐外,楠木群落分散、植株少,更主要的成因为幼苗期需庇荫,随植株年龄增长需光量逐年增加这一需光性变化有关[14-15]。

对闽楠、浙江楠和紫楠野生群落伴生树种分析发现。楠木群落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为壳斗科和樟科树种;闽楠和浙江楠、紫楠没有伴生现象,紫楠和浙江楠的伴生也仅出现在黄田镇崔家田村浙江楠群落;3种楠木伴生树种总计94属137种,闽楠群落与浙江楠群落共有的伴生树种13种,闽楠群落与紫楠群落共有的伴生树种19种,浙江楠群落与紫楠群落共有的伴生树种20种;3种楠木共有的伴生树种共8种(占比5.8%),即青冈、枫香、苦槠、毛竹、笔罗子Meliosma rigida、华杜英Elaeocarpus chinensis、南酸枣和葨芝Maclura cochinchinensis。认为3种楠木的生境差异较大。闽楠和浙江楠为大乔木,可竞争超过伴生种而成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但紫楠树干尖削度大,高生长显著低于浙江楠和闽楠,极难成为群落优势种,可能是紫楠虽分布范围广,但居群植株数量少的原因[5-6]。

由调查结果可知,楠木重点居群亟需保护。年龄结构较好的居群应加快建成保护小区,减少人为活动,扩展种群生长边界,保障更新空间;有毛竹、马尾松和杉木生产的居群,应及时停止人工经营,进行林分疏伐以利于楠木生长;楠木植株数量较少的居群可采用人工移植林下幼苗并加以培育,快速扩展种群;乔木层茂密的居群(如竹口镇黄坛风水林)则需适当疏伐伴生优势树种,以满足楠木幼苗随着树龄的增长增加对阳光的需求,促进天然更新。同时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禁止砍伐野生楠木。快速精准培育珍贵树种楠木资源是有效保护天然资源和高效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采集多种群资源培育2年生优质容器苗,选择优良立地环境营建楠木珍贵树种林以应对未来潜在的气候变化[16-19];利用现有杉木林采伐迹地营建楠木-杉木混交林,采用集约化经营,缩短成材周期,营造康养林[20-21]。

猜你喜欢
居群楠木人为
燕山地区不同居群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初步评价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国土绿化(2022年4期)2022-05-10 05:33:26
茶盘洲的楠木王
江西画报(2021年6期)2021-08-19 02:09:39
基于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的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研究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老友(2020年7期)2020-08-28 21:07:33
山高人为峰
3个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耐盐性比较研究
草地学报(2018年5期)2018-11-07 02:25:00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山高人为峰
诗歌月刊(2014年1期)2014-03-11 17: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