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2-06-28 20:48葛和丰
考试与评价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劳动高中生

葛和丰

基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业生产力得到不断提升,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极高专业能力的人才,更需要道德素养高的人才。为此,劳动教育必须与思政教学进行科学结合,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帮助高中生形成敬业意识和劳动意识,使之带着正确观念走入不断变化的社会,能够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那么,在高中思政课堂中,教师应放眼未来并紧抓时代特色,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的思政课堂,同时对所遇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中生的真实需求来设计融入方案,使高中生在全新模式下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一、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中生所具有的劳动意识并不强,需要教师通过多元引导,才能使之带着正确意识成长,同时规范自身行为,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但部分教师未能对各阶段劳动教育目标进行科学明确,也没有将其与思政教学有效结合,从而暴露出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现实问题,更是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不利于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的科学结合。还有部分思政教师对劳动教育知识的传递呈现出单一性,学生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不能带着热情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失去劳动主动性。

(二)学生劳动意识待提升

劳动意识需要在经验积累中形成,劳动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是应以实践活动为支撑,才能让高中生对劳动有全新认识,从而走出劳动即体力劳动的误区。但在思政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通过科学与合理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使之薄弱的劳动情感得不到增强,出现劳动意识不坚定的情况,影响其劳动观念的形成,阻碍素养水平提升。部分学生因为认知偏差而不能带着正确态度参与实践,暴露出劳动意识待提升的严重问题。

(三)教学方法创新力缺乏

在高中思政课堂中,部分教师依旧选择标签式的解读来完成知识的传递,学生往往是选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所以对劳动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未能形成劳动价值观念。部分教师还以劳动为惩罚,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未能体会到劳动价值。可见,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可以将劳动教育巧妙融入思政课堂,让教学途径呈现出丰富性,让课堂极具吸引力,更是让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水平获得同步提升。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重要性

(一)树立正确观念

基于时代进步,劳动教育内容发生改变,呈现出延伸特点,能够为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夯实基础。但高中生自身未对劳动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缺少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不利于其习惯的养成。此时,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时增强体验感,对劳动内涵有全新认识。在此基础上,高中生能纠正以往有偏差的劳动理念,走出认知困局,从而带着正确观念成长为有智慧、会创新和爱劳动的全新人才。

(二)夯实复兴基础

部分高中生对劳动较为抵触,不利于其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易抵触各种劳动,从而出现拖延劳动的问题。那么,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后,学生可以在正确引导下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从自我服务开始,走入公益劳动和生产活动,从而强化其服务意识与劳动意识,能够掌握劳动技巧。可见,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堂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劳动实践活动呈现出系统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中磨炼意志,形成极强的劳动情感,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夯实基础。

(三)形成敬业意识

劳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形成极强的耐挫能力,使之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能够体会坚持的可贵,有利于其形成敬业意识,成为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撑。由于部分高中生是家庭中的太小阳,父母溺爱使之无法体会到何为艰苦奋斗,从而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带着积极态度走入社会环境,更经不起困难的检验。那么,劳动教育若能融入思政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形成工匠精神,也能带着奋斗精神参与各项工作,强化其敬业意识,为新时代的发展带来推动。

(四)提升核心素养

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让高中生认识到劳动是不存在高低之分的,能够带着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乐于参与各种劳动,培养出高中生热爱劳动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大力发展工业,有很多知识青年参与工业生产,在第一生产线参与劳动,与劳动人民一起工作的场景。或是为学生播放新中国劳动楷模视频,比如植树楷模:马永顺;机械楷模:马恒昌;工人先锋:许振超等光荣事迹,让学生了解劳动楷模背后的付出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从而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这样学生在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中能够站在不同角度考虑,对自身价值做到实现,提升其核心素养,从而获得全方位成长。

三、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对策

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教师若想将其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将劳动资源巧妙转换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带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走上成才之路。但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才能发挥出劳动教育的真正作用,也让思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讲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科学的融入对策,力求培养出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复合型人才。

(一)深度教育资源,融入劳动教育

正常来讲,教师若想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需要考虑内容与方法的有效性。因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果缺少带有深度的内容,是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的,反而会出现形式化,不利于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思政教学。为此,教师需要借助先进技术对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将其与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完美结合,让劳动教育极具高效性。例如,在解读《法治社会》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给出三大议题:一是法治社会的内涵;二是法治社会的建设方法;三是法治社会的意义。其次,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对议题进行分析,同时借助生活资源让学生意识到劳动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带来极大程度的推动,也意识到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無私奉献精神,而劳动可以传承雷锋精神,让学生在探索所学知识时,能够接触到与劳动相关的各类知识,使之从哲学、政治与文化等多个方面感受劳动价值,对劳动知识全新认识,从而形成一定的劳动意识。

(二)丰富劳育文化,发挥教育作用

以往通过打扫教室和校园卫生来强化高中生劳动意识的方式已呈现出单一性与盲目性,无法将劳动内涵做到科学展现。那么,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劳动教育,结合高中生压力大等特点对校园文化进行丰富,借助社会与家庭力量来保证劳动教育能够有效融入思政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植树节带领高中生参与植树活动,使之锻炼自身体力,感受劳动的不易,也可以在雷锋月带领学生走入养老院,通过打扫卫生和照顾老人来奉献爱心。教师对劳育文化进行科学丰富,学生在多样化的思政教学中感受劳动的伟大与平凡,激发出其劳动热情,使之爱上劳动并善于劳动。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看到我国分配制度的优势,同时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明白劳动具有的价值,形成正确劳动意识,带着积极性参与劳动与政治生活,也产生政治认同,明白多劳多得,从而对按劳分配意义做到充分理解。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借助家校合作,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周末活动设计,同时根据家庭收入来设计每周、每月消费计划表,在创造性活动中感受劳动价值,培养其热爱劳动的终身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依托社会支持,培养高中生的劳动品质。例如,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学习中,教师从各国所有制的对比入手,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解读,并且在安全的前提下将课堂延伸至企业发展,学生能够参观真正的劳动生产过程,意识到创业的不易,经济发展更不容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能够带着正确劳动价值观参与实践活动,形成劳动品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劳动意识

由于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不多,教师在思政教学中需要创造校内与校外的劳动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更多实践活动,从而强化其所应具有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极大程度的创新,解决高中生鄙视劳动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极强的劳动意识,使之在参与活动时获得劳动情感,从而形成劳动认同感。在具体授课中,教师需要改变标签式的知识解读方式,而是做到古法新用,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整合,实现1+1>2,学生能够在掌握政治课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进行科学转化,形成勞动能力,获得劳动精神的科学培养,养成劳动习惯。教师考虑到高中生面对枯燥内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看到立体化的知识,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吃透理论知识,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感受到劳动价值,对劳动重要性做到全新认识。例如,在解读与新发展理念相关的内容时,教师结合高中生成长特点,从生活入手来保证劳动教育可更好地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变化中感受劳动的作用,也认识到何为新发展理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带着劳动意识成长为全新人才。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堂的有效结合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在高中思政课堂中,教师应从多角度考虑,结合高中生的成长特点和真实需求,将劳动教育巧妙融入思政课堂,将艰苦奋斗精神做到有效传承,通过多元引导让学生形成踏实肯干的精神,使之依托劳动实践来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那么,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借助多样化方式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的结合带来切实有效的促进,让课程教学彰显出科学性与可行性,为劳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有力推动,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XB20—1006)。

猜你喜欢
思政劳动高中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