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视角下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2022-06-27 01:56彭静瑶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诗路钱塘江诗意

文/彭静瑶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诗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延续血脉的情感线索。浙江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历代文士骚客来此游学,为古越诗韵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2020 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1]。《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通过以诗串文、以路串带的途径,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带[2]。随后,《钱塘江诗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六大文化主题,建设出诗路带“风雅钱塘,诗意画廊”的文化内涵[3]。

1 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发展现状

1.1 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概念与范围

经钱塘江溯游而上,诗路文化带空间涵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等主线干流(图1),包括新安江至安徽黄山市支线、浦阳江支线、义乌江至东阳江支线,是浙闽赣皖四省通衢水运要道。名篇画作描绘的诗情画意绵延古今,承载了“浙”文化的精华。钱塘江诗路既是经济城镇带,也是山水休闲带、人文风情带。与其他三条诗路带相比,是内涵最丰富、功能最综合、辐射面最广的一条诗路。基于钱塘江沿线文化资源及诗意诗境,开展总体全线空间场景设计,提升钱塘江诗路的总体文化空间格局。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4]。

图1 钱塘江诗路主干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诗路文化带建设的问题

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郑栅洁提到“诗路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5],因此,在探寻建设之路上应从问题意识出发。(1)在诗路文化带中,特别是古建筑古街区的保护、修复、改造中,破坏性保护如刻意仿古、毁真造假等问题频发,不可逆转地破坏文物遗存;(2)因为文献记录不详实导致各地区不断出现争“名人”“名地”的乱象,也阻碍了四条诗路带间的区域合作大局的形成[6];(3)诗路文化带作为一条黄金旅游带,文化和旅游融合度在实践方面并没有达到要求,缺少知名度、群众接受度高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4)在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持下,存在重设施轻文化的现象,对场景背后的文化意义、价值观重视不够,基因解码不足,场景层次不够高,IP 打造提炼不充分;(5)目前诗路的研究群体主要是文学诗词、地理历史领域,诗路文化带是文学方面的“诗词带”更是空间方面的“文旅带”,研究建设群体应该还包括区域规划、艺术设计等;(6)在建设过程中人作为主体角色的参与度不足,表现主要有投入建设的人群类型单一、空间场景融入度不高等问题[5]。没有主体的参与,情感如何召唤?诗意如何形成?

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的学术研究仍然不足,对于钱塘江诗路带的研究更是鲜有。分析的角度也主要集中在文旅融合方面,空间营造方面的几乎没有。因而,从文化空间营造的角度分析如何将诗意融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田野调研的方法,用诗意栖居来解读空间中的文化性,以指导空间品质提升。

2 诗意栖居与空间品质研究

2.1 诗意空间理论分析——空间景、情、意

受黑格尔和现象学的影响,诺伯特·舒茨在《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了“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概念[7]。他认为客体的意义在于它与其他客体的关系,即“结构”,并形成内在的“特质”。柯布西耶在《走向建筑》中提到:具有物质的本质、形状、质地和颜色等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综合组成并决定了一个“环境特征”,即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所表达的“空间”概念是一种人的记忆的对象化和空间化,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地方情感关联所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在西方随着建筑现象学的提出,学者们开始意识到“诗意”的出现离不开人的参与。《身体、记忆和建筑》中说“人们的身体和过去的记忆对于感知建筑空间非常重要”。建筑师应该首先理解人的意识,然后感知建筑中的氛围。这里的“气氛”是抽象的概念,指人在环境中看到的景象与产生的情绪,是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某种东西。从空间来看,氛围是一种暗含人情与景观交融的意境,这种氛围正是诗路规划中空间所要表达的诗词的景、情、意。

2.2 空间营造方法分析

建筑环境美学[8]所提出的“四美”对应环境美[9]的三种模式——艺术模式、参与模式、环境模式。首先景作为审美客体,风景画式的观察性景观与有地域文化符号植入的交融性景观,本身具备一定的美的特性。这种特性刺激主体(人)感官达到表层审美,因此是由景物产生的意象美;其次,主体在特定的文化场景中,主动投入审美活动中,调动感觉与知觉关联,形成相应的情感召唤,从而达到中层审美境界,在情感上感受周围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带来的意境美;最后,主客体相互融合,激发主体深层的意识观念,对自然抱有理解与敬畏之情,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意蕴美的产生必是人作为主体参与到环境客体中,情景交融才是诗意的体现,在深层审美中怀有道法自然才是中国山水诗意栖居的内涵所在(图2)。

图2 环境美学理论与审美层次建构(图片来源:作者参考《建筑环境美学》与《环境美学》自绘)

3 钱塘江诗路带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3.1 空间资源梳理

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是以诗词文化为主要代表,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文化。从文化遗产角度,钱塘江诗路文化浸润了整条钱塘江文化带,涉及钱塘江诗词的历史、文学、艺术、景观、建筑等各个领域。钱塘江作为浙江的“母亲河”,水皆缥碧,山皆轩邈,沿线分布江郎山、烂柯山、仙霞古道等名山古道;滋养了严州古城、婺州古城、南宋皇城、兰溪古城与南宋皇城遗址公园、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孕育了海宁皮影戏、南孔祭典、东阳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沈括、李渔、苏轼、李清照等大家前来踏歌而行;更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李嵩的《钱塘观潮图》等传世名画。诗词曲赋水墨书画等传世名作,青瓷丝绸茶道曲艺等江南气韵,虾灯、龙舞、十里红妆、庙会、班春劝农等传统习俗共同形成浙江历史文化遗产风物图。钱塘江流域的资源特色包括历史古迹、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显性遗存;诗词文化、诗人传说、民俗习惯等隐性遗存,都是能很好展现钱塘江诗路文化的载体。

3.2 区域特色与定位

3.2.1“一带”串联辐射

以水系为纽带,构建出沿着钱塘江、富春江、兰江、衢江的东西向发展带。保护提升钱塘江山水自然本底,融合提炼钱塘江流域人文资源,还原山水情趣和人文雅趣。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旗帜统一各区、各县市零散的文化标识、文化序列,“一带”在钱塘江上绘制出钱塘涌潮壮怀地、富春山居诗画高地、宋元婺学高地、南孔文化圣地(图3)。通过诗人在钱塘江留下万余首诗词歌赋,寻找诗的内涵和情怀,融进自然资源开发和文学艺术创作中,营造游客诗意生活氛围,提升游客美学感受,谱写成今日的“钱塘江诗路”。

图3 钱塘江诗路东西向发展带“文化高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2“五境”特色定位

根据钱塘江全流六段主线地理信息以及文化高地所辐射范围,提炼文化内涵与诗词意境,形成五处特色场所,建设“一带五境”的文化空间的整体格局。一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五境——钱塘文化段(潮)、富春文化段(隐)、新安文化段(修)、兰婺文化段(遗)、衢江文化段(儒)(图4)。每段节选代表性诗词,通过诗词所描绘的景、情、意,定位空间特色。

图4 钱塘江诗路“五段”特色定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潮:“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①“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②。钱塘文化段体现了“高阁耀江,钱潮汹涌”的诗词意境,看潮赏桂代表了杭州典型性景观。隐:“沿江无数好山迎,才出杭州眼便明。两岸蒙蒙空翠合,琉璃镜里一帆行。”③“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④富春文化段“缓水云树,梳阔江山”之境映入眼底,神游于心。修:“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⑤“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⑥新安文化段与富春文化段“奇山异水”并重但略有不同,诗人们更强调“水清”,素雅的墨韵山水,形成“群山夹江,森林如盖”诗韵与意境。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⑧“古城遗风,桃坞映晓”,咏史明志、咏景抒情的精粹之作,给平静的兰婺文化段激起了一波涟漪。儒:“道出夷山乡思生,霞峰重叠面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⑨《开化县志》提到“朱、吕、张、陆⑩听雨轩诗,则叶寅旸以为讲学于常”,开辟南孔文化落地衢州之举。衢江文化段“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朱程理学之道,也是衢江文化之魂。

4 空间场景塑造

4.1 山水格局与城乡空间

从魏晋时代起,对自然的审美在艺术层面逐渐萌发。艺术创作和规划营造中,建造者有意识地与山川之美相联系,把山川之美的特质施之于城乡、建筑、园林等空间,使它们在内在神韵与外在风采上相互契合,形成一种山水美学。山水美学从此成为典型性的东方文化代表元素,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普遍表现形式,故而“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空间”的营造中,山水美学不能缺席。在城乡人居营建过程中,自然山水被赋予了道德伦理、风水取向、地理标识以及山水审美等文化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山、水、田、城、林一体的山水风景系统。相关山水城乡设计策略有:分级划定山水资源的保护界限,优化景观视线;打通城中主要节点的望山视廊,将重要的山峰、滨水岸线通过开放廊道的形式引入城市内部;控制山体周边建筑高度,保证“山-水-城”之间的视廊,构建山体景观眺望体系;以城乡山水脉络作为坐标与骨架,控制城乡形态,关键节点处布置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空间场景,通过对峙、联立、互望、并列等方式,将诗词所表达的情、景、境融入文化空间。利用诸多营造方式来丰富空间实体,产生虚实相接、意蕴深远的美感,山水美学浸润下的城乡环境展现出韵高而意深的意味[10]。在建设原则上应当遵循人文优先、山水关联、历史接续、融汇共生,共同建构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4.2 建筑街巷与园林空间

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街巷的营建过程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地域特征与人的情感,表现出强烈的“诗意”内涵,是一种“诗意之美”的实现。是一种“中国式园林建筑”(图5)。设计师和建设者“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素材,探索“自然”的方法。例如,建筑造型和高度需要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出的重要的造园法则:“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中国园林空间的建设依据此理,践行“自然之理”,实现“自然之趣”,而形成一个“木兴春涓”的诗意世界[11]。在诗学智慧启引下,使设计之“意”与空间之“境”相会,在人的思想感情与建筑空间环境产生共鸣之后,经过提炼进入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层次,以情真意切为特点,再天人合一、情境交融。如采用杭派、徽派、婺派(图6)等风格适度统一钱塘江沿线的建筑,强调新建筑既尊重既有的建成环境,又是延续文化特色的现代演绎,江南城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无不让人感受“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幽然遐思的画境。“中国式营造”下的古城名镇、历史街区、建筑遗址应呼应地域特色,延续历史地理文脉,这也是中国式“诗意栖居”的展示。

图5 自然造园之景——高庄(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 杭派建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3 展示陈设与活动空间

在展示与活动空间上,提取中国式文化符号,进行“诗学点化”。展示装饰中可以借助象征、比拟、借代、隐喻与谐音的方式去传达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一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器物、文字、动植物、装饰纹样等形象,以打散重组的方式来表现所选题材的内容,体现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12]。如提取“雨打芭蕉”“卧听秋雨”的字样,用于匾额、楹联、题碑、字画上,并将其设立在空间场景中,既能在空间表现出典雅的装饰效果,构成空间情景的一部分,更能有韵境点景的意义,或点明四季晨暮,或借景抒情、怀古畅今,或诉诸审美想象、勾起万千思绪。通过它们,空间中有限的可见可触的“具象物”,被赋予无限的想象,因而,空间内涵与文化品位得以提升,意蕴深远。在空间品质提升中,借助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如虾灯、十里红妆、班春劝农等传统习俗,海宁皮影戏、南孔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活动场景,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增强虚拟场景“在场感”,使人与诗词空间深度互动。大面积使用巨幕投影营造山水,利用感应和多媒体装置,模拟种田、划船,给西湖“变装”等,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意境所在。

结语

中国是诗学文化之国,通过“诗意”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得天地四时之变化又达人性情感之抒发,是中国诗意空间营造的至高境界。它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个性性情的表达与对自然的尊重统一起来,使空间的营造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建筑、街区、园林在经营环境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环境绿化与治理,而在于对自然高度复现,并传达出借景抒情、感物咏怀的诗学氛围,是中国特色的诗意栖居。纵观全文,作者倡导在诗路文化带的规划设计与营建中,秉持复现“诗意”文化,不仅是让诗词文化和美学精神停留在展览观赏层面,而是使之成为当代山水城乡、建筑街巷、园林空间、展示陈列营建的源泉。挖掘钱塘江诗路文化的内涵,增强钱塘江文化的保护、继承以及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文化的区域影响力。以期对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提供思路,推动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助力浙江建设文化高地。

注释:

①柳永《望海潮》

②白居易《忆江南》

③纪晓岚《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四首》

④袁枚《桐江作三首》

⑤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⑥孟浩然《宿建德江》

⑦李清照在《题八咏楼》描写金华胜景

⑧戴叔伦《兰溪棹歌》

⑨朱熹《仙霞岭》

⑩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渊

猜你喜欢
诗路钱塘江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冬日浪漫
文旅融合视角下浙江诗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诗路义乌”诗词曲大赛启事
浙江省新昌县七星中学诗路文学社
诗路历程(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