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群
摘要:小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本文簡要的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通过研究教材,开发本地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整合学校、家庭的实践资源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如今,在社会各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因此,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现状,就要从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着手。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性、普遍性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有利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设置不精确,教学方式单一;有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不一致,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低,“知行不一”的现实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研究教材,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本。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合理设置精确的教学目标。下面是对教材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进行整理,分为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和生态文明行为教育两大类。低年段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到中高年段主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自然规律,进而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小学生认知规律。
因此,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有机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领域之中,能强化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生态文明素质、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二、关注学生生活,挖掘本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源
由于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有部分脱离的情况,因此需要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生态文明行为事例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使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体验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环境污染大搜索”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时事热点,让学生观看本地流溪河被污染而上了新闻的视频,并巧妙设置时事问题情境:如何保护流溪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客观分析该时事热点事件中污染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性、参与性、实践性特点,课堂仅靠传统的讲授法来实施显然是不足的。所以,我们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教学法、问题中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特别是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落实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时,教师创设了“我是小小生活专家”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生活周边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不按照垃圾分类乱扔垃圾的情况进行播放,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进行判断,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让学生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知道垃圾的危害,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四、开发第二课堂,在实践中提高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将生态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加深课上所学的内容,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开发学校德育活动第二课堂
开发学校德育活动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参加学校各种德育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实效性。①参加“垃圾分类进校园中”活动中,能让学生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让他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与减量的习惯,为人类创造更良好的环境。②以我校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在浓厚的生态文明育人氛围中,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积极让学生参与绿色学校的建设,让创建“绿色学校”成为联通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外的桥梁。③学生积极参与“我为校园添点绿”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建设,纷纷从家里拿来绿植,共同建设绿色学校。
2.开发家庭教育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只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家庭教育来巩固和实践。教师可以布置课前调查,课后作业这些实践性的作业,带动家庭去实践环保。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时,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制订绿色低碳行动计划(如:光盘行动、节电行动,节水行动等),每天做好活动记录,通过督促学生日常反复地实践低碳减排、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生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因此,教师可以开发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第二课堂,整合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通过实践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实效性,促成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本地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开发学校、家庭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珊珊.山东省沾化区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2]赵霞.初中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问题探究—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依据[D].信阳师范学院 2019
[3]李兴发. 海岛农村小学生生态意识及其培养研究 [D]. 广西师范大学 2018
[4]刘甜甜.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