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于1979年3月,由王大珩、杨嘉墀等科学家发起。现有个人会员5.7万余人,单位会员近1500个,分支机构54个。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百家学会等多项荣誉,多次入选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与改革工程支持学会。被民政部评估为5A级社会组织,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一、以党建为统领,党建会建互促发展
学会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系,以政治引领、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三要素”為基础,着力推动党建会建互促发展。创建以党建+“专家报告+专题座谈+实地指导”模式打造“科技服务民生”“科技进基层、到厂矿”“幸福工程”和“红色教育”等党建品牌特色活动,先后在贵州遵义、仁怀、山西忻州、河南汤阴、山东临沂等地开展数十次助力地方扶贫脱困、“一对一”爱心捐赠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奉献,用大爱情怀践行社会责任。
二、求真务实,精准服务科技工作者
(一)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学会官网开设“科学家精神”专栏,为纪念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奠基人、学会第三届理事长王大珩院士逝世十周年,联合光明网编写《从“八个大件一个汤”到“两弹一星”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华之光”》原创文章,联合制作《了不起的军工人之王大珩》视频;组织召开王大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追思先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品格。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学会官网“会员风采”专栏、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对优秀会员、一线科技人才、女科技工作者、青年人才、奖项获得者和获奖项目进行广泛宣传。
(二)打造教育培训品牌,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
将社会需求与教育培训相挂钩,先后在哈尔滨、深圳、北京、昆山、上海、重庆、广州等地设立10个培训基地,凭借培训基地的设备优势、专家优势,助力地方科技推广,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先后在北京、天津、榆林等地就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制药、食品等行业,开展110余场技术交流及教育培训系列活动,为1.6万余名基层一线技术人员带去最新的技术法规、标准规范及前沿技术。
(三)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行业技能水平
学会承办国家级二类赛项6项,国家一类赛项1项,累计举办行业技能大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20余场,为全国300余家单位的700余名选手提供高规格的交流技艺、展示才能的平台,其中18名选手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名选手推荐评选“五一劳动奖章”。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牵头制定《仪器仪表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5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四)广聚仪器仪表英才,构筑青年人才高地
学会实施“全职业生命周期会员及科技工作者服务计划”,建立行业青年人才储备库,开展面向青年人才的奖励,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扎根深耕,设立仪器仪表奖学金,累计表彰奖励15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累计发出奖学金300余万元。经由学会推荐的3名科技工作者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累计推荐32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五)打造科技期刊集群,开展多维度学术交流
学会主办科技期刊8种,其中英文期刊1种、中文期刊7种。其中,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1种、E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2种、北大中文核心收录期刊2种、CSCD收录的期刊2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逐年提升,其中《仪器仪表学报》和《光学精密工程》长年位列《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仪器仪表技术类前两名。为打造专业领域精品期刊,加快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Instrumentation》与国际编委合作,组织专栏,由国际知名专家担任执行主编。每年主办、承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世界传感器大会、智能制造发展高端论坛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00余场,其中品牌国际会议10余场,自主品牌会议20余场、学术论坛50余场。
三、探索多元化产学研对接模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以供给导向型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累计完成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项目100余项,经过学会评估的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在业内的认可度大大提升。学会汇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资源,成立仪器仪表科技服务团,重点围绕科学仪器、传感器、智能制造三大方向,与产业集聚地地方政府联动合作,先后助力包括“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在内的40余个城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专家讲座、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系列活动,高效、务实地为企业对接解决技术需求。
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2018年以来,学会共设立10个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百余支科技志愿者队伍,1000余名科技志愿者参与学会科普工作。针对企业员工、科研人员、社区居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等重点人群,以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普作品创作、科普竞赛等形式,有效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院士进校园系列科普讲座、参观及体验、小课堂、科普宣传等50余场活动,现场参加人员3000人次;原创制作系列主题科普视频,参与受众统计已有500万余人次;学会先后在重庆、北京、上海举办“科学仪器服务民生”互动体验科普培训活动,涉及食品、药品、医疗、环境、膳食、农残、核技术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
五、建立多元智库网络,打造科技服务品牌
学会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专家咨询组”成员单位唯一学术团体,是首批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先后承接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门战略咨询项目40余项,完成6个新兴产业领域专利与创新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和专利检索指南,建立3个领域的专利数据库,完成10余个方向行业等发展及研究报告,征集仪器仪表领域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难题44项,最新世界智能制造技术进展、中国智能制造技术进展16项。聚焦学科前沿关键技术,开展学科技术预见、学科基础方向研究、技术路线图、中国大百科全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自动化仪表)发展史编制等工作。
作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秘书处单位,全国已有74个高校的仪器专业通过认证,超过全国高校仪器专业总数的20%;从2017年开始,为通过专业认证且成绩合格的高校毕业生颁发见习工程师资格证书,累计申请的学生人数接近1万人。学会制定发布的团体标准有30%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20%获得地方政府的质量或标准化工作奖励;2项学会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1项学会标准成为国际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International)国际标准修订项目。
供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32AE2E04-2F70-42C8-BD2B-33B05293A6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