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中的“松、运、生、正”

2022-06-26 13:29杨赵天悦
健身气功 2022年3期
关键词:活动度牵拉表层

杨赵天悦

健身气功的健身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述:即“松”“运”“生”“正”。

“松”,即“松筋肉”。所谓“筋肉”,是指人体内的软组织,也就是肌肉、韧带等。大家可以发现,经常练习健身气功的人群,柔韧性较好,肌肉耐力较强;但是,他们看起来却并不显得像用杠铃来练习绝对力量的人群那样强壮,因为他们的肌肉都是纤长的、松软的,而不是粗大的、僵硬的。所以会给人带来一种错觉。最近网上有一个搞笑视频,在健身房中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大妈,想要打扫跑步机下面的灰尘,一个好心的健身男士看大妈瘦弱,可能抬不起跑步机,就连忙过来帮忙,用双手抬起跑步机让大妈打扫,结果到下一个跑步机的时候,男人还想帮忙,大妈拒绝了他,然后一手抓起跑步机边缘直接抬了起来,另一只手拿着扫帚打扫,旁边的男人都看呆了。这虽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视频也有可能存在摆拍和虚假的嫌疑,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像视频中这种“四两拨千斤”的例子,在现实中是可以实现的。健身气功中有不少是抻拉动作和伸展动作,例如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牵拉了胸腹部和肩前部,易筋经的“青龙探爪势”变掌下按的动作牵拉了大腿后侧。这些动作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拉伸肌肉和韧带。锻炼肌肉和拉伸肌肉穿插并举,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够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而且也能够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正所谓一箭双雕。而那些表层肌肉粗大的健身人群,虽然力量增强了,但是却发现他们的身体显得笨重了,也就是肌肉丰厚的关节处,活动度变小了。举一个例子,也就是在我身上发生的,本来我可以轻松做到双手背后交叉的,但是在练习一段时间的俯卧撑之后,双手背后交叉就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这是因为锻炼俯卧撑导致的胸肌力量增强,它向前牵引着肩关节,导致肩关节难以向后伸展。简单总结一下,健身气功在锻炼力量的同时,牵拉了肌肉和韧带,增大了关节活动度,也更有利于疲劳状态下肌肉的生长和恢复。与此同时,青少年经常锻炼也会对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即“运气血”。脱俗点来讲,气,就是从我们鼻中吸入的氧气;血,就是我们体内不断循环的血液;血携气走,气推血行,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气血,催生了我们的运动和生存。一旦气血停止运行,我们便无法延续生命。在锻炼完健身气功后,我们通常会发微汗,感到身体透热,手心发红,这就是气血运行所产生的效果,而后调和气血也就顺理成章,我们锻炼过之后会感到身心舒畅,呼吸均匀,正是这个道理。健身气功所催生的气血运行,依我来看,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向深层。健身气功锻炼了深层的稳定肌,稳定肌与表层原动肌不同,它负责的是稳定和耐力。例如八段锦中的抱球桩、马步,以及大舞中的抻腰式,这些动作都锻炼了大腿深层的稳定肌,更有利于下肢的稳定,增强下肢肌肉的控制力。第二个方向是向表层。手心发红,全身透热发汗,这就证明气血携带热量来到表层,促进了肢体远端以及皮肤表层的血液循环,从而对日常中出现的手脚发凉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生”,即“生津液”。健身气功中所要求的“舌抵上腭”,要从预备势到收势全程保持,这个动作的作用就是滋生津液。津液,也就是口水,唾液。我们在饥饿的时候,会生发口水,这说明唾液和食欲是相关联的。在此层面上理解,健身气功有促进食欲的作用。此外,在中医理论中,“舌抵上腭”这一式动作是沟通任督二脉的桥梁,可清醒头脑,生津润喉。

“正”,即“正骨架”。骨,是人体的框架,一旦骨关节出现了问题,则人体的框架就会失去平衡和稳定,不仅会影响体态的美观,还会造成各种骨关节疾病。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因低头和久坐而产生的亚健康状况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由此而滋生出一系列颈椎和腰椎上的问题。健身气功中,也有不少脊椎正位的动作。例如,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通过刺激大椎穴,左右扭转颈部可减轻长期低头对颈部带来的伤害;八段锦中所要求的下颌内收,可以有效纠正颈部前伸的不良体态;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通过转动颈部和骨盆,改善久坐对腰椎的不良影响;易筋经的“九鬼拔马刀势”,通過扭转、抻拉脊柱纠正脊柱间的微小错位……

随着全民健身和体医融合的推广,健身气功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逐渐被重视起来。它的创造不仅体现了前人的智慧,而且也能对人的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当将它发扬光大,而不是让它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猜你喜欢
活动度牵拉表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表层
牵拉孩子请温柔 当心引发牵拉肘
台风对长江口表层悬沙浓度的影响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保证体育课训练效果的灵丹妙药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小儿“牵拉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