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 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四种语文实践方式: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其中“梳理与探究”在义务教育阶段第一次出现。所谓“梳理”,是将已经学习的零散知识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结构化,经历回顾、辨析、整理和归类,由散到整、从点到类、由孤立到联系的过程。所谓“探究”,则重在发现生活、学习中的语言文字运用问题,通过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判断、合作等语文或跨学科学习手段,探究原因、查找资料、寻求对策,最终解决问题。在复习阶段,创造性地使用“梳理与探究”,可以有效破解多年来复习阶段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教学困境。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的复习单元为例,探索素养导向下的“梳理与探究”单元设计与实践路径。
本册教材包含了8 个单元、28 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习作、生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等诸多内容。如何对如此丰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历程进行结构化的回顾和梳理?如何让梳理与探究发挥多重教育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提炼一个具有统摄性、引领性的单元主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对教材中的8 个单元进行了有机整合,设计了各单元的主题任务,构建了8 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见下表)。进一步梳理整合发现:第一,从单元主题情境上划分,8 个单元可以分为探秘自然、智慧故事、传统文化、科学实验、奇妙想象、童年生活六个主题,涉及了自然、生活、社会、文化等多种情境,为学生认识世界、表达世界提供了多元路径。第二,一、三、四、五、六、七单元都涉及到了“观察”或“想象”的语文要素,经典的古诗、智慧的故事、优美的散文,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发现的丰富载体,打开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也明确提出有助于小学生观察发现与想象的方法,习作领域大多围绕观察发现与想象的要求展开。第三,识字写字领域进一步凸显中年级学习特征,强化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重视难点字、多音字的辨析以及识字方法的总结,关注学生对新鲜优美词句的品味和积累。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创设了“建个语文回忆体验馆”的学习情境。首先,游览展馆常常依据导览,从一个场馆进入另一个场馆的设置,与学生依照单元学习的过程类似,帮助学生强化单元整体意识;“回忆体验馆”紧扣复习回顾任务,在具身体验中自主梳理本册所学知识,体验回味、强化和创造的乐趣。其次,游客在参观展馆时观察展品、开展想象的过程,与三年级下册重点强调的“观察”与“想象”的体验方式类似。最后,和一般博物馆、展览馆不同,“回忆体验馆”更强调人与“展品”的互动,借由创建体验馆的形式,将真实的物化环境和活动情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回顾的兴趣和自主性,为学生以更加自主、鲜活、开放的方式展开期末复习提供一个典型的学习场景。“语文回忆体验馆”,这个贯穿单元学习全过程的真实情境,是“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是一个为完成合作学习、共同梳理、探究创造等学习任务而打造的重要桥梁。
在这个富于挑战性的大情境中,学生走进一个个单元学习场景,自主梳理个性化的阅读经验,探索汉字词语的奥秘,欣赏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活的趣味,感受文化的灿烂,领悟故事里的道理,享受发现与想象的乐趣……通过对语文学习中的细致观察、丰富想象以及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拥有自己真切的体会和经验,获得语文学习成果发布与分享的成就感,体现了以核心素养为纲、以任务为载体,成就儿童自主、自由、自觉的学习理念。
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应整合多重教育价值,体现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体现相应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同步发展。本单元明确了如下目标:
1.能在整合的主题情境中,运用多种方式整理学过的课文和积累的语言材料,并用朗读、讲述、图表、文字等多样形式表现学习成果,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能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巩固生字词语的学习;在积累的基础上梳理有新鲜感的词语,并有意识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在梳理和探究中丰富语言积累和文化积累。
3.能依据自己阅读和习作的经验,梳理“观察”和“想象”的语文策略,并愿意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对生活和成长的感悟。
上述目标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业质量要求,聚焦独立识字能力的提升、重难点字词的辨析、优美词句的积累品味、课文主题情感的体悟、“观察”“想象”策略的把握等重点内容展开整理。每一条目标都是素养型的,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为单元任务的设计和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整合性、一体化的导向。
以“建个语文回忆体验馆”为大情境,整合“三个任务、六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梳理与学习,将本学期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快乐读书吧等内容有机融合在单元主题情境中(见下图),支持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中学习自主梳理和探究的方法和习惯,初步形成结构化的学习图谱。
何谓语文学习任务?文艺、崔允漷认为:“作为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需要涉及主体行为(要做什么)、达到结果(做成什么)、人际关系(与谁一起做)、时空情境(何时何地)、语言文字(用什么做)和育人导向(有什么用)六个要素。”本单元依据任务的六要素,设计从积累到梳理再到探究表达的进阶型学习任务。
任务一:绘制语文回忆导览图。引领学生在回顾、积累、梳理、整合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将所学知识关联起来,通过合作学习,创作体验馆的“导览图”。活动一为“整理每个展馆的语文珍宝”。先按照八个单元的主题进行整合,在班级里设置六个主题展位:探秘自然馆、智慧故事馆、传统文化馆、科学实验馆、奇妙想象馆、童年生活馆。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每个展馆具体语境中的生字词语、优美句段、经典古诗,生动鲜明的人物、故事,奇妙美好的自然万物,喜欢的表达秘诀等等,体验具体语境中梳理的魅力,以绘制主要游览路线为呈现形式,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结构化的整体认知。活动二是“镇馆之宝:发现与想象”。引导学生聚焦“观察”与“想象”这两个重点语文要素,梳理多样化的表达策略,如“调动不同的感官、捕捉事物特点、发现事物变化”等观察方法,“反着想、变变变、想谁是谁、做做梦”等想象策略,并尝试在新的任务情境中学以致用。
任务二:好玩的词语故事展览。基于三年级学生学习新鲜感词语的需求,在词语积累的基础上分类整理,活化运用,创造一个互动式的词语故事展厅,体验探究想象和创造的快乐。活动一为“巧做词语盲盒”。盲盒,原指主题明确,但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一定的随机属性,也因此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学生设计若干个词语盲盒,运用多种方法,对词语表中出现的近300 个词语进行归类,如:第一类是表示故事主人公的,如人物、动植物、事物等;第二类是表示故事背景的,如环境、地点、节日等;第三类是表示人物、动植物、事物状态的,如动作、心情、神态、样貌、颜色、形状等。在分类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创编故事做准备。活动二为“词语故事达人秀”。学生从三类盲盒中各抽取一个或几个词语,获得代表“主人公”“背景”“状态”的随机词语。组合不同的词语,运用平常观察所得,联结想象,尝试创意编讲(写)故事,并将自己满意的故事写下来,贴在词语故事展览墙上,同学之间互相阅读、互相点评,既锻炼了学生词语活化运用的能力,又帮助学生体验了联想和创造的乐趣。
任务三:介绍我的语文纪念品店。在梳理的基础上,选出最能代表自己学习成果的作品,体验成果展示分享的成就感。活动一为“‘有声有色’的文创”。文创,指运用创意的方式将文化元素融合进产品中。当下,文创产品往往参考展览馆最珍稀的展品元素,体现出展馆的核心理念。“梳理与探究”中的“文创”,旨在引领学生运用语文的方式,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方式,聚焦“观察”“想象”“新鲜词语的创意表达”等元素,将自己一个学期学习中最满意的作品,运用不同媒介,个性化地综合呈现出来。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用朗读、课本剧表演、续写等方式并且做成音频或视频呈现出来。再如,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习作,修改、画上插图,朗读习作,同时做成音频二维码等等,让作业成为“文创作品”。活动二“推荐我的代表作”,则是为自己的文创作品撰写推荐词,在小组、班级内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作品开一场小小发布会,也可以发布到班级的平台或粘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互相推选,在同伴学习与相互借鉴中修改完善,获得正向、丰富的语文体验。
三个任务六个活动以语文体验为主线,从以单元为场域的多角度自主梳理,到跨越单元的“观察发现”和“想象”的梳理,再到聚焦新鲜感词语的梳理和创造性运用,最后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进行创意表达和展示,呈现了逻辑关联、不断深入的进阶要求。学生在不断进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运用整理、归类、朗读、背诵、讲述、书写、编创、介绍等语文实践方式,将积累的丰富语言材料和“观察”“想象”等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
在一系列开放而进阶的学习活动中,评价监控与介入指导必不可少。如果要使用课堂评价来帮助学生学习,那么收集信息和表达评价必须成为持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收集信息和表达评价不再是学习结束后的纸笔测验,而是将表现性评价有机嵌入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问题在哪里,并给予即时性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教学。
本单元的三个任务中都嵌入了表现性评价的因子,如“绘制语文回忆导览图”考查学生全面梳理基础上的结构化认知与表达水平;“好玩的词语故事展览”考查学生梳理、重组新鲜感词语,发挥想象的创意表达;“介绍我的语文纪念品店”考查学生元认知与跨媒介呈现作品的综合表达素养。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情,还要制定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和量规。如任务二的活动一是“巧做词语盲盒”,学生按照类别梳理词语表中的词语,如将“荷花、国王、蜜蜂”等词语归入“人物、动植物或事物等主人公”类,将“赵州桥、春日、海底”等词语归入“背景环境”类,将“变换、吹拂、争奇斗艳”等词语归入“行为、状态”类。随活动嵌入了综合理解、梳理和表达三个指标的星级评价量规:
一星级:能基本按照三个类别梳理词语表中的词语,每类词语数量达到5~10 个,能大致说出选择的理由;二星级:能较为准确地按照类别梳理,每类词语数量达到11~20 个,能清楚讲述自己选择词语的理由,并尝试说出一类词语的明显区别;三星级:能准确按照类别梳理,每类词语数量达到20 个以上,能清楚、有条理地讲述自己选择词语的理由,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一定的规律对每类词语进一步分类。
在活动二“词语故事达人秀”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从三个盲盒里随机抽出词语,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运用想象的方式编故事,可以独自讲故事,也可以和同伴合作讲故事,根据评价标准互动点评,选出“词语故事小达人”。这一活动中,嵌入了综合理解、想象和表达三个指标的星级评价量规:
一星级:能发现词语有关联,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词语运用基本准确,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二星级:能根据词语间的关联,尝试运用学过的想象方法创编故事,词语运用准确,情节合理、完整;三星级:能根据词语间的关联,有意识运用学过的多种想象方法创编故事,词语运用准确恰当,情节合理、完整、有趣、有创意。
评价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过程中,看到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对挑战时的表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什么样的。基于评估的适时指导,又让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梳理与探究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