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 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2022-06-25 01:40吴明建冯炳尧
智慧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疗法

吴明建,冯炳尧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广东 高州 525200)

0 引言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病情危急、致残及致死率较高,即使患者存活,也有较大的概率出现后遗症,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1]。有研究表明[2],超过75%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以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步行功能障碍、上肢功能障碍等表现,且诱发抑郁、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的风险较高,影响患者预后。临床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法,以常规治疗为主,虽然能够改善偏瘫症状,但治疗时间较长,同时需要规律治疗,以致效果并不理想[3]。而作为康复易化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能够强化肌肉力量,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运动想象疗法则是在心中通过反复排练、模拟肢体运动,从而强化肢体运动功能。因此,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则可以考虑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通过对40例脑卒中偏瘫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61.59±8.2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1~77岁,平均(61.72±8.4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参考《脑卒中诊断与治疗学》[4];②经MRI、CT确诊,伴单侧肢体偏瘫;③具有偏瘫症状;④生命体征相对稳定;⑤意识清醒者;⑥具备运动想象能力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②病程超过3个月;③恶性高血压者;④合并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⑤合并有骨关节疾病者;⑥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肌肉的牵伸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等。治疗时间2个月。

(2)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

PNF技术:①首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上肢D2屈模式,由肩关节引导患侧上肢通过伸展-内收-内旋位做外旋-外展-屈伸等运动;②运动模式为双侧上肢D2屈模式,即外旋-外展-屈伸-内旋-内收-伸展双上肢运动;③运动模式为单侧下肢D2屈模式,内旋-外展-屈曲-外旋-内收-伸展髋关节运动,外翻-内翻并跖屈踝关节,屈或伸膝关节,向内侧外展-屈曲脚趾;④运动模式为双侧下肢对称D2屈模式,内旋-外展-屈曲-外旋-内收-伸展双下肢。康复技师在患者治疗期间需对肌体肌肉灵活实施收缩、放松、牵引、拮抗等,以本体感觉输入、明确简短口令、徒手接触等督促患者连续、有节奏地开展运动,每种模式2次/d,45min/次,重复20遍,每两周坚持5d。

运动想象疗法:在常规治疗完成10min后,便开展运动想象疗法,需要保持环境安静,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并指导患者使身心放松,行深呼吸等。随后治疗时向患者示范动作并讲解相关内容,协助患者进行健侧肢体训练:

(1)上肢训练想象动作:①想象屈曲及背伸腕关节、屈曲及伸展肘关节、外展及内收肩关节等;②想象用患手盛饭、端水杯、拿筷子、抓取乒乓球等;③想象患手写字、打羽毛球、用筷子进食、用毛巾洗脸、用梳子梳头、提重物等。

(2)下肢训练想象动作:①想象在床上翻身、卧床状态转变为坐位、坐位转变为站立姿势,15s后转变为坐位;②想象由坐位转变为站立姿势,随后将健侧肢体抬起,使身体倾斜,维持15s;③想象自己处于站立状态,将健侧下肢抬起,维持15s;④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想象保持正常的步态行走;⑤想象自己处于楼梯旁,并上下楼梯。每个动作想象10次,在想象下一个动作前可休息15s,训练25min,4次/W。治疗时间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共14个条目,每项0~4分,总分56分,0~20分需要轮椅;21~40分需要辅助步行;41~56分完全独立,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高。

(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6],分为上肢部分(66分)、下肢部分(34分),共50项,每项0~2分,由不能完成到能完成,分数越高,肢体运动能力越强。

(3)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三维步态情况,包括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

(4)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7],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项总分100分,生存质量总分为4个维度的平均值,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BS评分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BB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BBS评分比较(±s,分)

2.2 FMA评分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的F M 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FMA评分比较(±s,分)

2.3 三维步态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的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3。

表3 两组三维步态比较(±s)

表3 两组三维步态比较(±s)

2.4 GQOLI-74评分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4。

表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率大约为0.5%,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据较大的比例,3个月内死亡率超过9.0%,对患者危害严重[8-9]。脑卒中患者不仅具有意识障碍、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临床表现,且并发症诱发风险较高,更易出现后遗症,包括心理功能、认知、语言障碍等,运动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引起偏瘫[10]。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且难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身心皆损,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多采取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肌肉的牵伸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等,但治疗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恢复较慢。徐博然[11]等研究显示,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神经功能受损,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导,以致中枢无法控制、调节下运动神经元,进而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而运动想象疗法通过对特定动作进行模拟,但不采取实际行动,却能够促进部分大脑区域激活,作用于大脑内部,能够促进受损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与重建,并使未激活的突触发挥代偿功能。通过运动想象,可使与真实运动相关的神经区域兴奋,同时增强程序性运动记忆,并对中枢产生刺激,进而改变脑皮质重塑。官娉[12]等研究显示,与实际运动关联的肌肉、神经通路均能够由运动想象激活,进而促进患者手功能、上肢功能恢复。PNF技术则是由正常运动发展而来,通过施加阻力、牵张、压缩、牵引等对机体产生作用,刺激患侧肌肉,完成同一运动的不同功能,使患侧肌肉力量增强,并提升肢体活动度,强化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BS评分主要用于患者平衡功能的评估,在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中,PNF技术是柔韧、速度、力量的结合,对肌肉之间,肌肉与神经的协调均有调动作用,通过施加不同角度的力,使其与关节运动方向保持一定的角度,使肌肉更加高效地控制关节运动,不仅能够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能够增强关节的稳定性[13-14]。通过PNF技术,在拮抗中达到平衡,其中反向运动能够使拮抗、平衡的相互影响重建,在拮抗肌、主动肌缓慢而规律的活动中使肌肉协调收缩,对抗痉挛肢体,通过牵伸、拉长等方式保持身心放松,缓解肌肉痉挛,使运动更加协调。运动想象疗法同样能够提升患者的平衡功能,治疗师通过语言指导,使患者重复想象特定的动作或运动状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运动技能,还能够控制情绪[15-16]。在运动想象中,想象行走时的状态,并在脑海中重复排练,例如前进、后退等,同时想象迈步时的状态,重心的移动等,进而增强盆骨的控制能力,提升身体的稳定性。通过运动想象疗法,使患者的姿势得以纠正,恢复下肢本体感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并减轻肢体痉挛。另外,还能够通过运动想象反馈双足负重能量、双膝关节活动度、站立角度等,再次调整训练内容,进一步强化平衡感,提升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刘珏[17]等对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并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FMA评分提升更加明显,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PNF技术中,通过牵拉作用,引出肌肉牵张反射,从而促进弱势肌群的兴奋,强化肌肉的协调作用。同时强化α、β运动神经元活动,提升关节肌力,促进肌肉活动,并能够预防关节粘连、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进而改善神经肌肉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运动想象则能够改善脑血流灌注量,进而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重建,恢复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通过运动想象激活的大脑区域与真实动作类似,能够激活运动网络,帮助患者恢复步态。而PNF技术能够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升运动的协调性,进而促进步态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加肢体活动范围,强化肢体功能,恢复步态,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通过运动想象还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改善情绪,放松身心,促进气机畅通,保证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强化患者的平衡功能,提升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步态,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疗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