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虎
“砰!”象征最后一棒起跑的枪声在微热的气温中响起,热闹的运动场瞬间沸腾,呼喊声如炮弹炸裂般四射,火力全开。
“加油!加油!”
“快点,向前冲啊!”
“啊!后面快要追上来了!”
高分贝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各班的啦啦队喊得震天价响,他们在跑道四周另辟战场,喊声交织,弥漫空中,久久不散。班上身穿蓝色背心的最后一棒选手,从队友手中接到接力棒后,奋力迈开沉重的步伐,迫使自己在人群夹道欢呼的跑道上,一步步地逼近终点线。
他——同学口中的“凯哥”——是班上的星星(自闭症儿童),体重达七十公斤,走路缓慢,步伐沉重,表达能力不佳,却是同学们捧在手掌心呵护的星星。
校庆运动会前几个月,班上微微有些“声音”出现,几位学生私下向我提议,大队接力是否可以让凯哥一起参与。当时我碍于尚未取得大多数同学的同意,尽管身为班主任老师,看似有决定权,却也认为自己不能独断专权地一口答应或回绝。不过孩子们这番心意着实令人动容,于是我暗中释放讯息,不动声色地静观班级风向的变化,并等待“出手”的时机。
眼看校庆在即,全校师生总动员,齐心为校庆做准备。班级大队接力训练迫在眉睫,选手名单不可再拖,酝酿多时的话题需要正式讨论,终究还是到了该亮出底牌的时候了。于是,班级召开班会,经过民主程序,全班一致通过让凯哥加入大队接力的阵容,并担任众所瞩目的最后一棒选手。此外,还附带一颗“彩蛋”,让想跑大队接力而从没跑过的同学,在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场校庆拥有优先选择权。
这是个冒险但无私的决定!冒险的是,这样的安排等同于将得奖机会付诸东流,希望渺茫;无私的是,同学们愿意在毕业前夕,“成全”他人上场比赛的心愿。于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几位跑得快的同学自愿退让,将位置留给其他圆梦者;而获得比赛资格的选手,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将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如此一来,我们把这次的大队接力定调为“全班共同完成一件快乐的活动”,而非以争强得奖为目标的比赛。
得奖虽已非必要,但赛前练习绝对必要,尤其是凯哥,需要通过更多次的练习赛,才能从中习得比赛规则。
第一次练习,凯哥还没接到棒子,就兀自冲了出去,健壮的身躯任谁也拉不回来;第二次练习,凯哥看到队友接近,兴奋得从接力区跨步急冲,不管后方无力的队友怎样努力也追不上;第三次练习,同学叫他不要助跑,拿到棒子才能出发……看似万无一失,他却在接棒后转换到外跑道,绕了个大圈。对不熟悉比赛规则的凯哥而言,别人能够轻松学会的技巧,他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实境教学,才能慢慢体会并修正失误。兴奋又认真的他,尽管练到额头已滴下豆大汗珠,仍面带微笑,乐在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班同学不分男女、不计成败,在每一次练习赛中,都温柔相伴,不厌其烦,也从无怨言。
彩旗飘飘,鼓声隆隆,校园处处呈现一片喜气洋洋的新气象。校庆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流畅紧凑地轮番表演着。数个钟头后,织着毛毛细雨的天空逐渐晴朗开阔,大家殷殷期盼的压轴高潮——大队接力也在此刻登场。
各班选手各就各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难得方向一致地朝向裁判,等待鸣枪的剎那。大家屏气凝神的专注程度,将现场的紧张气氛推升到极点。
“预备——”裁判拉了长音,选手们个个犹如满弓上的羽箭,蓄势待发。
“砰!”弦上之箭接到发射讯号,瞬间强势飞出。班级首棒选手率先取得先机,后续选手也不遑多让,如疾风,如野马,步履轻盈,默契十足。虽偶与其他班级有难分轩轾之时,但大抵在前半场,班级都还维持在第一名的佳绩。我在场中看着激烈异常、互有消长的比赛,心里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如此拼命冲刺,无非是为了多争取一些距离,好让凯哥可以“尽情地慢慢消耗”。
班上善跑者众,具有夺牌实力,却无得奖野心,我们心里很清楚,“快乐圆梦”才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果不其然,后半场开始,班级选手的冲刺力道逐渐减弱,名次也节节败退。尽管局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但场上每一位蓝色背心选手无不使出全力、态度认真地拔足狂奔。直到堪称“班级飞毛腿”的第十九棒“宝宝”将接力棒送到凯哥手中时,我们班已处于倒数第二名的状态。
“凯哥加油!凯哥加油!”颁奖台上的司仪老师,手握着麦克风,忍不住激动的情绪,忘情地帮凯哥加油。凯哥脸上带着微微笑意,时而望向身旁在草坪上陪跑的同学,时而低头冲刺,距离目标就剩十多米了……同学及裁判屏息等待着凯哥逐步抵达终点,没想到却在临门一脚前,让始终在后头猛追的其他班选手,早一步在终点线“捷足先登”,我们班成了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
最后一名!我们在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场大队接力比赛得到最后一名,但为什么没有人感到气愤、沮丧、泄气、难过?为何裁判会擎起双手賣力鼓掌?为何家长会守在终点线记录比赛的历史时刻?为何跑道上的星星笑了?陪伴在他身边的同学们也都彼此互拍肩膀笑开了怀,张张笑靥如同夜空灿烂发光的星星,闪耀而迷人!
而我,因着这群孩子的友爱与互助,同感欢乐,深受感动。原来,名次以外所带来的快乐,是这么真实,这么深刻!
畅读畅想:“凯哥”是自闭症儿童,但是同学们并没有排挤他,反而创造机会,让他担当大队接力赛的最后一棒选手,这是同学们给予他的鼓励和信任。他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全力以赴地奔跑,并成功完赛。这是一个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集体,感受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