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成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啦!这是同学们最欢乐的时刻,一顿美味大餐、一次游乐园之旅、一件新玩具……这都是父母会带给同学们的惊喜。说起快乐的童年时光,相信电视剧《西游记》是很多同学假期的“标配”,神通广大的大师兄孙悟空、贪吃可爱的二师兄猪八戒、隐忍坚毅的三师弟沙悟净……无一不让大家印象深刻。本期,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经常出现在南京城里的“大师兄”“二师兄”以及其他一些小动物。
“大师兄”“二师兄”大闹南京城
自2020年2月以来,南京城区再次出现野生动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主角之一依然是“二师兄”——野猪。近年来,野猪在南京现身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在繁华主城区的马路上、居民区、奶茶店里也出现了“二师兄”的身影。而最近这次,“二师兄”出现在主城区的八字山公园。新鲜的是,这个“二师兄”竟然一改凶猛的形象,每天温驯地享受人们给它的投食,这更引起了附近市民的兴趣,不断有人专程来投喂它。
投喂野猪?相当危险!成年野猪身体硕大,体重可达200千克,雄野猪还有锋利的獠牙,倘若遇到威胁或受到惊吓而冲撞、攻击围观人群,后果不堪设想。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二师兄”发起飙来,可不得了。
无巧不成书。在“二师兄”的出现地直线距离约4千米的清凉山公园一带,“大师兄”也来了。今年4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频频出现在这一带的公园、高校及居民区等,还潜入居民家里偷吃东西、搞破坏,甚至抓走小猫、抓伤居民。“大师兄”凭借着“飞檐走壁”的本领四处流窜,让附近居民既新奇又担心。
为了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有关部门把“二师兄”麻醉捕捉,准备择日放归远离城区的野猪自然栖息地。然而,“大师兄”身手矫健,每每在抓捕人员到来前就跑得无影无踪,至本文发稿时仍在南京城里游荡。
身边的“邻居”真不少
野猪、猕猴接连出现,野生动物为何频繁现身城市?原来,大闹南京城的“二师兄”本就是南京的野生“原住民”。野猪会游泳,有人曾经在长江中的洲岛上目击野猪的身影,或许它从长江北岸老山一带的自然栖息地泅渡长江来到了南岸主城区。
城市本来就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窗外不时传来的鸟鸣声、夏天树丛里的阵阵虫鸣声,都是野生“原住民”存在感的体现。在马路边、行道树上、草坪中、公园的树丛里,我们常常见到诸如麻雀、喜鹊、灰喜鹊等鸟儿。
在城市中的景观湖、湿地公园、河边,我们常见到一种像小鸭子的鸟——小䴘(pìtī),刚刚它还在水面游弋,转眼又潜入水中消失不见。在水面上游的还有黑水鸡,黑色体羽、红色的嘴和额部、黄色嘴尖,这是它的显著特征。它的名字里之所以有“鸡”字,是因为它属于鹤形目秧鸡科。比起雉鸡类,它与鹤的亲缘关系更近呢!
在河道旁、池塘湖心岛的树上,如果你们有心留意,很可能会看到细长腿、尖长嘴的鸟儿矗立在那里。黑色的嘴、白色体羽的是白鹭;嘴灰色、背部黑色、腹部灰色,站立时看着好像胖到“没脖子”的是夜鹭。你们也别忘了,还有水下的世界,那里有小鱼、小虾、水生昆虫和各种软体动物。
城市中的山林更是野生动物的乐土。一棵死去的倒木中,有正在成长的昆虫幼虫。在落叶丛中窸窣作响的,或许是宁波滑蜥、铜蜓蜥。忽然,眼前飞过几只外形像鸽子的鸟,看它们颈部,有着像斑马黑色条纹的,那是山斑鸠;有着像一颗颗珍珠斑点的,那是珠颈斑鸠。
春天,形形色色的野花绽放,引来了形态各异的蝴蝶和蜂;杜衡舒展开叶子,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虎凤蝶将在上面产卵。夏日夜晚,树丛中纺织娘在“歌唱”,蝉在“鸣奏”。仔细聆听树林的这首“交响乐”,说不定红角鸮的叫声就在其中。打开手电筒,你也许会看到身上有一个个“环”的燕山蛩,“尾巴”像鞭子似的、遇危险能喷射酸味液体的鞭蝎出现在山路旁。
大自然的夜晚没有手电筒,却有萤火虫的光亮在暗夜里闪烁。泥土上留下了兽类的脚印和粪便,它们的主人可能是野兔、狗獾、豬獾、貉、鼬獾。被南京城区环绕的紫金山上还生存着一种头上没有角、尾巴短到几乎看不出来的小鹿——獐,它们相当机敏,往往隐身在树林、灌丛、洞穴中,让人难得一见,却可能躲在某处警惕地注视着人们。
还有一些动物虽不是“原住民”,却也在野外自由生存,如小区、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猫。这类动物原本是人工饲养的,后因逃逸、被人抛弃或放生在外面,适应了本地环境,逐渐繁衍壮大。
本文开头提到的“大师兄”就极有可能是人工饲养的猕猴,因为南京没有野生猕猴分布,动物园也没有猕猴逃逸。那么,它可能就是在外地养殖单位运输途中逃逸,也可能是被人非法养作宠物而后被遗弃或逃逸的。
正确看待这些“原住民”
一片栖息地中生存的野生动物种类越多、越丰富,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就越健康、越生机勃勃。城市里野生动物出现得越来越多,反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恢复和改善。但是,有的“原住民”,比如野猪,它们大闹城市,会带来安全隐患。这样的野生动物回归城市是一件好事情吗?如何正确对待“二师兄”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大自然里,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每个物种都有独特的作用。一片森林中,各种树木、野花、野草、灌丛,包括落叶堆等,都会成为很多动物的家园。它们或在草丛中躲藏,或在树洞里做窝,有的在叶子上产卵,有的在树干上生存,有的以植物为食。
杂食性的野猪在寻找食物时,喜欢用鼻子拱开土壤,挖出地下的植物根茎和土壤动物。经过一番连啃带刨,好好的一块地被践踏得不成样子,然而这正是大自然所需的:在它拱泥土的过程中,枯枝落叶被翻起来的土壤盖住,经过土中蚯蚓等摄食分解,释放出养分,改善土质;被吃掉的植物,为其他植物的生长腾出了地方;有的树木被它啃断,使得阳光照射地面,让底层的植物得到了生长的机会;未消化的植物种子,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扩散到了更多地方生长……野猪既吃了植物,也为植物的生长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植物被动物吃掉,又通过动物回归泥土,分解后释放能量,继续滋养植物的生长……大自然通过这样的循环,保持着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野猪对保持生态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如果野猪来到农田刨地,那么就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近年来,野猪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类地盘,进入农田、闯入城市,确实也带来了一些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野猪的栖息地逐渐被人类占据,这迫使野猪与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今,经过多年保护,一度被猎杀锐减的野猪的数量有了恢复和增长,有的野猪到了更远的地方开拓新的活动空间,这才进入了人类地盘。
猎杀野猪,用人为手段来控制它们的数量增长,这是解决人与野猪冲突的好方法吗?其实,虽然野猪的数量比以前多了,可是这片区域共有多少只野猪,其中老年、青壮年、幼年野猪各有多少,这都需要进行科学的摸底调查,还要计算这片区域能承载多少野猪,判断野猪是不是真的超出了其所能承载的数量。如果盲目捕杀,那么,野猪很快又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没有了野猪刨土的森林,许多植物的生长将受到影响,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躲藏、做窝、产卵等生存环境也将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到这一整片森林的生态环境。
“偶遇”野生动物,避免“互相伤害”
当我们遇见野生动物时,不要惊吓、伤害它们。它们对环境中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可能我们的跺脚、叫喊声就会让正在觅食、休憩的它们落荒而逃。我们更不要随意捕捉野生动物,很多野生动物都是国家保护动物,随意捕捉、伤害、买卖都可能触犯法律。
池塘里的小鱼、小虾、小蝌蚪也不要随便捞走,如果很多小朋友都想把它们捞走,那么很快,这片池塘就没有这些小生命了。倘若小朋友们真的想从水中捞上来仔细观察,那么就在观察完毕后将它们放回家园。
如果遇到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我们可以拨打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电话或报警求助,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协助救护,千万不要擅自处置。
保持距离,不要过分接触
本来,野生动物对人应当是警惕、躲避的,但有的城市公园、景区引进猕猴散养,常有游人投喂食物,久而久之,獼猴变得不怕人,便肆无忌惮地向人讨要食物,甚至公然抢夺,抓伤、咬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见到蛇这样的野生动物,因为害怕便要打死它们,这样做也不可取。如果我们在山路上遇到蛇就绕开走,相安无事便好,主动打它们,反而容易使它们受到惊吓而自卫,致使我们被咬。
不要放生动物,不要遗弃宠物
城市里司空见惯的流浪猫最早都是人类养的宠物,后来因为被遗弃或逃逸,才在野外流浪。流浪猫是著名的“生态杀手”,即便吃饱了,也会出于玩的目的捕杀小动物,许多“原住民”命丧猫爪。另外,菜市场买到的某些鱼类、小龙虾都是原产国外的外来物种,如果被放入野外环境,没有天敌、繁殖快、竞争力强的它们便会抢夺“原住民”的食物、家园,导致“原住民”消失殆尽。这种“弱肉强食”并非自然的选择,而是人为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应当避免。
人与野生动物的相处之道,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最终实现和谐共处。毕竟,城市既是人类的家园,也是野生动物的家园,我们和野生动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