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安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农业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方面日益展示出巨大优势,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的领头者[1]。我国农业问题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企业不仅是作为向消费者提供基本生存所需食物的主体而存在,同时也发挥着维系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关乎社会利益的重要作用。农业企业兼具现代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及农业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双重性质的特殊性,具有有别于普通企业的特征与规律。因此,对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借鉴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及行为,可以将其分为社会义务、社会响应与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义务认为,企业最根本的责任在于自身经济利益的满足,对社会仅仅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社会响应更进一步强调企业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中,对社会呼吁进行回应;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则会主动采取一系列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主动承担起超越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数字化水平提高及生产力方式的深刻变革,企业不再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消费者、政府、相关企业等利益相关主体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也在不断加深。农牧企业作为农业企业的重要一分子,也具有农业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因此,本文立足农牧企业的社会经济双重特性与运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概括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模式,为广大农牧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价值相统一提供经验借鉴与路径参考。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管理桎梏,揭示了工业管理所承担的人性与社会双重性质[2],推动了各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讨论。Marcus Wagner 研究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对经济绩效带来正向影响[3]。同时,张宏与唐非凡也得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会对产品市场竞争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要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4]。
当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主要包括:第一,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按照“优化生产、完善制度、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通过对企业自身、客户、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价值与生产的理性考量和恰当安置[5],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者群体做出的良性反应。第二,价值共创理论。该理论认为解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获得并不冲突,而是能够通过挖掘社会问题中的商业价值,同时为社会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6]。第三,自我决定理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受到主动与被动两股力量的驱动,心灵满足、企业形象、经济利益等因素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压力、政府制约等因素则会促使企业被动承担社会责任[7]。
当前关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分析方面。马少华、黎友焕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归纳为盈利性动机、关系性动机和道德性动机3 种内生性动机[8]。莫少颖从企业社会责任四层次理论出发,认为农业企业也要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经济、法律、慈善和环境等多方面的义务[9]。刘婷认为农业企业会从道德诉求、提高知名度、税收、传递利好信息的角度考虑是否履行社会责任[10]。周路则揭示了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一般性与服务三农的特殊性[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机、社会责任对企业影响等问题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大多研究以盈利为主要性质的商业企业社会责任,而鲜有对农牧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如今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时期,企业参与扶贫行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而农牧企业作为农业企业中的重要主体,对促进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基于对大北农、正大、新希望社会化服务实践的研究,参考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和共享价值创造理论,分析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独创模式,并为农牧企业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提供指引,为政府构建一系列激励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提供借鉴,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文以农业龙头上市企业大北农、新希望、正大三大农牧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大北农是一家迅速崛起的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农业高科技企业,产业布局涵盖饲料动保科技产业、养猪科技产业、作物科技产业、农业互联网多个领域,不仅具有典型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特征,而且是数智农业的头部企业,始终把“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理念。新希望是一家以农牧与食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集团,拥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饲料产能,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之一。正大是以农牧食品、批发零售、电信电视三大事业为核心,同时涉足农牧食品、金融、生物制药、供应链等10 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3 家公司都兼具着现代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及农业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双重性质。近年来,3 家农牧企业也主动开展了一系列扶贫行动,在彰显自身企业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为帮助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探索3 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独有模式,总结经验规律,为企业实现价值共创、更好发挥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优化建议。
一手资料:2021年期间多次前往大北农、正大、新希望开展实地调研,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项目员工进行充分交流沟通,获得了案例研究所需的大部分资料。
二手资料:以企业内部资料、互联网数据、微信公众号、相关杂志刊物为主。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信息和数据进行精简与查证,以确保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随着科技水平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农业已成为发展大势,各大传统农业企业纷纷开始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开发出新的经营模式,以促进线上线下市场协同发展。大北农作为一家农业高科技企业,其未来发展思路也从单纯的提供饲料、动保和种子等初级产品,转变成为一个集科技、信息、金融、人才四位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服务型平台企业。农信互联就是“智慧大北农”战略下的一个以“数智+交易+金融”为底层业务、极具代表性与发展潜力的数智农业生态平台,是大北农发展“数字农业”与服务社会的成功实践。
农信互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自身核心产品“猪联网”构筑的生猪产业生态优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高效、优质、安全和外向型现代畜牧业为目标,联合地方政府及企业,以“猪联网”为抓手,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既可帮当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又可带动当地畜牧产业的持续发展(见图1)。
图1 农信互联“猪联网”扶贫示意图
具体而言,就是贫困户依托“猪联网”平台所提供的生产、交易、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克服作为市场信息不对称中弱势群体的劣势,获得生猪养殖的各种技术、资金、信息支持,实现养殖、交易、流通全过程的在线化、数据化,与生猪养殖的全过程追溯、质量监控,并最终在“猪联网”平台上形成完整的生猪产业链大数据体系。
生产指挥:首先由“猪联网”平台统一进行种苗采购、喂养管理、药品监管、产品管理与收购,为各地建立特色统购统销方案。农户依托“猪联网”平台提供的生产过程指导、操作预警提醒,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在恰当时点做出喂料、配种、防疫的正确决策,降低管理与信息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切实提高养殖效益。
金融支持:“猪联网”利用养殖户在平台上积累的养殖过程数据形成征信报告,为每个具有良好征信的农户个体提供精准的产业金融服务。帮助贫困户解决购种苗、购饲料等各类资金短缺难题,确保农户养殖的稳定性。同时,近年来,政府也开始通过“猪联网”平台为养猪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多方力量的介入,不仅可以丰富产业资金来源,还能有效地监管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资金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交易指导:“猪联网”线上交易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实时生猪交易数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作为信息获取与市场应对的弱势群体的地位。在“猪联网”的交易平台上,无论是农业企业、农户还是养殖场等生产主体,都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出栏,规避市场风险,极大化养殖利润。
2017年,农信互联联合四川天王牧业先后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石桥等地开展以“猪联网”和养猪场为依托的精准扶贫。直接帮扶建卡立档贫困户1.2 万户,辐射带动11.2 万农户养殖生猪脱贫增收1 000 万余元。2018年,农信互联与雷州市助农养猪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利用农信互联“猪联网”的猪管理、猪交易、猪金融和猪服务等优势开展生猪助养,带动当地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总额232 134 元,于2019年全部脱贫。此外,农信互联还安排已脱贫的贫困户按猪场生产需要到猪场短期工作,帮助已脱贫贫困户增收总额184 134 元,增收比例10%。2019年,农信互联联合贵州科普园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福泉市开展以“猪联网”和科普园为抓手的精准扶贫项目。在项目所在地陆坪镇带动贫困户98 户,帮助253 位贫困人口脱贫。
为解决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难题,正大集团首创“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组织”的四位一体模式,通过正大平谷蛋鸡项目整合政府的政策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和组织资源,共同搭建起多方共赢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平台,带动低收入农户和残疾户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多方共赢(见图2)。
图2 正大“四位一体”产业扶贫项目投融资模式
该项目中,农民成立绿色方圆合作社,作为土地出租方为生产活动的进行提供物质基础;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正大集团下属企业)和谷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平谷区政府成立)共同成立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合作社委托投融资平台进行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确保平台实现稳步成长。
项目建设过程中,北京银行为项目提供商业贷款,平谷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向银行进行全额贴息。项目建成后,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将项目租赁给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双方签订不可撤销、照付不议的租赁协议,让农民没有任何投资风险,仅有的养殖和市场风险也由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全部承担。每年,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向谷大农业投融资平台支付资产租赁收益,该平台按年度计划用部分租金偿还银行贷款,其余收益全额付给合作社,用于农民土地租金的支付及分红。另外,农民还可以在这里工作,使他们既多了一份收入,又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学会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养殖技术和全套管理技术。
这一模式改变了政府长期采取的直接补贴的支农方式,通过搭建投融资平台、贷款担保和贴息方式对农民合作组织提供支持,变“输血”为“造血”,变“主导”为“引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途径缺乏、缺少抵押担保物、抵御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其主要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模式内部各参与主体关联程度高,权责明晰、利益透明;第二,农民当老板,企业来打工,帮助农户实现收入稳定并提供多种增收途径;第三,通过整合农村土地、企业技术品牌和银行金融资本,撬动了社会金融资本,使政府支农资金有了新的、更有效的着力点,放大了财政的支农资金效益;第四,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打造了资本进入农村的新模式,创造出一条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新希望对于社会责任的践行深深扎根于其所坚持的“企业越大,责任越大”的CSR 理念,坚信企业发展的实现是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自企业成立以来,新希望不断探索创新,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赢得利益相关者信任,践行了对消费者、员工、社会的承诺,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并行,成为农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价值、引领社会发展的榜样。
对社会“责任共担”显风范:新希望集团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一直秉承“阳光、正向、规范、创新”的价值理念,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自企业成立起,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光彩事业”“五五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极大地展现了作为一个合格农业企业的责任担当。
新希望集团的“五五工程”即五年计划投资500 亿元,重点布局以生猪养殖、肉制品深加工为主的肉蛋奶产业,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治理的数字乡村发展,以及冷链物流、生态环保、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及中小微企业发展。5年在生猪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数字城乡建设等领域新增5万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5年推进乡村绿领培训工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公益培训5 万绿领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5年服务5 万涉农主体,依托旗下多家企业、产业研究院、金融科技服务等主体,提供涉农技术、产业咨询、供应链金融、数字科技服务等,助力农户和中小微企业成长;5年在北京、四川、浙江、山东等地建设5 个现代养殖、绿领培育、科普体验、数字科技、乡村旅游、生态环保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数字化乡村振兴样板。新希望按照“输血惠农、造血惠农、活血惠农”的乡村振兴三部曲,创造1 000 余个就业岗位,培育新农人100 余位,农户年均增收4 万元,让农户切实享受到产业振兴的福利。
对客户“客户本位”优产品:新希望始终坚持以产品为先,推动有质量的发展。以严格的态度面对当代产品品质与客户需求,不断精进产品细节与客户体验。作为一个农牧企业,其产品质量与人民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必须立足的根本。新希望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来推动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引进高新技术设备与人才,为产品生产、质量检测保驾护航;定期调查消费者市场,更好满足客户产品需求。
对员工“以人为本”促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对消费者的质量负责和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还体现在对员工需求的关注与满足。新希望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丰富福利矩阵,为员工提供一系列养老、医疗、卫生保险及社会福利,努力实现员工在薪酬分配与福利获得上的“责任与利益一致、能力与价值一致、业绩与收益一致”的目标,并通过“管理培训生计划”“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选拔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员工培训体系,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关注员工成长与价值感获得,让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
对股东“利益共享”创共赢:股东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中极为关键的主体。新希望自成立以来,不断创新产品、挖掘企业潜力、深度开发市场、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也兑现了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2021年新希望发布了10 亿的史上最强股权激励计划,涉及161 名高管和业务骨干,覆盖4 000 名核心骨干员工,再一次为新希望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与人力基础。
当前时代下,无论是生产的顺利进行还是社会责任的顺利履责都需要数字技术为依托。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农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数字技术也便于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信息平台对企业责任履行进行监管,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企业行为作出评价等,这些手段都有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全过程更加透明,促进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责任履责当中去。
价值共创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与经济效益实现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界定。企业能够在社会责任中寻求到商业目标,将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化为具体可实现的商业目标,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社会与经济价值的双丰收。正如正大“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以产业为依托,帮助农户实现了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推动了自身企业的发展。因此,农牧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嵌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安排,并实时更新企业战略,使企业生产活动与责任履行需求相匹配。
新希望集团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企业的长期发展框架内,重视社会责任将对核心竞争力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应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构建企业战略布局及价值规范的源泉,成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与行为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