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疾病预防意识的不断深入,胃镜检查和治疗已经成为消化内科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在近几十年消化内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递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先进手术的推广,一些早期微小胃癌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在内镜下就能切除甚至根治,极大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与创伤,渐渐消化内镜技术体现了比传统外科手术更明显的优越性,现如今人们对健康及亚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胃癌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它已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40%,因此要积极提倡患者进行胃镜早筛查,定时胃镜检查体检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恶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然而胃镜检查属于一项侵入性检查,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紧张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直接影响检查的成功率,本研究在胃镜检查中积极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行胃镜检查,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为(41.7±3.34)岁。试验组有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5.7±2.9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8年《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1]的标准者;(2)首次进行消化内镜检查者;(3)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严重肝肾损害者;(2)有较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3)进行全部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4)不积极配合治疗、扰乱护理工作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检查前健康宣教,简单介绍消化内镜检查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试验组在对照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的操作: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具体如下:
耳穴埋豆:(1)选取穴位:选取胃、神门、交感;配穴:肝、脾穴[2]。胃穴位于耳轮脚消失处;神门穴位于三角窝后1/3上部、即三角窝4区;交感穴位于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肝穴位于耳甲艇的后下部;脾穴位于耳甲腔的后上方;(2)操作方法:首先用75%酒精消毒皮肤,用探棒探出敏感点,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7 cm×0.7 cm大小的胶布中央并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用拇指和食指按压,手法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分别采用对压、直压、揉按法,询问患者有无麻、酸、胀、痛的感觉,每个穴按压4~6次,按压1~2 min,若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可缩短贴压的时间,按揉宜轻柔,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穴位按摩:(1)选取穴位:取合谷、内关[3]。(2)定位: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定位即“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合谷位于手背第一掌骨、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稍偏食指处。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按压有一种酸胀感觉。(3)操作方法:准确定位后,用拇指指腹以肘部为支点,放松手腕部及前臂,轻柔移动拇指指腹施加压力,使其感觉酸、胀、麻为宜,力道由轻到重,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 min,接着逆方向按揉1 min。操作中用力要均匀,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按揉的手法及力度或者停止操作。
1.4 观察指标 (1)患者不良反应及检查成功率:无反应:内镜进入成功,未出现恶心、呕吐、皱眉等不良反应,肢体肌肉无紧张;轻度反应:内镜进入时,患者出现干呕2~3次,时有憋气,躯体与四肢摆放良好,内镜安全进入;中度反应:内镜进入时患者出现5次以上干呕、憋气严重、双手紧握、四肢肌肉紧张,但可以完成检查;重度反应:内镜进入时,患者呕吐严重、显著憋气、面紫红、躯体紧张,无法完成检查[4]。反应发生率=(中度反应+重度反应)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的满意程度:检查结束后,以问卷的形式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00分制,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0~30分为不满意、31~60分为满意、61~100分为非常满意[5],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11/80),低于对照组的43.75%(3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行胃镜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78/80),高于对照组的67.50%(54/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行胃镜检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2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比较 试验组检查成功率为100.00%(80/80)高于对照组97.50%(7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行胃镜检查患者检查治疗成功率比较
在中医理论上说胃镜检查可损伤脏腑气血,影响脏腑气机传导运化功能,导致腑气壅滞,气机运化失常,多属本虚标实,且以标实为主[6]。《黄帝内经》中记载十二正经都与耳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故将其概括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因此耳朵与全身经脉息息相关。耳穴埋豆正是运用此理论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耳廓特定区域产生相应的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敏感点就能通过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取胃穴、神门、交感为主穴配脾穴、肝穴为辅穴;且《灵枢·五邪》中也曾道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
穴位按摩是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手法对体表穴位进行刺激,以激发人的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目的。
胃镜检查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予以取合谷穴能舒筋散风,通降肠胃;取内关穴理气活血,安神定志。且内关及合谷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为宽中利嗝、降逆上呕之要穴[7]。即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双管齐下”联合操作,各自发挥作用,使其可以达到缓解胃肠痉挛、和胃降逆之效从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镇痛、调理胃肠气机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恶心呕吐的目的[8]。
综上所述,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明显减轻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呕吐反应,提高了胃镜检查的成功率,改善了护理满意度,且此项中医护理操作既经济又实惠,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