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拓 彭亚宇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高发人群为青年女性,临床主要以免疫系统紊乱导致机体发生多种自身抗体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男性和女性患病率比例约为1∶10[1]。由于SLE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会累及多脏器、多系统,导致自身产生抗体,与自身抗原相互作用后产生免疫复合物,并逐渐沉积在血管基底膜、脑部、关节、肾小球、皮肤等多个系统、器官,清除难度高,且能激活补体,造成组织炎症或损伤。对于病情较轻的SLE患者而言,SLE仅仅影响其正常生活,但是对于病情重的SLE患者会造成全身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各器官衰竭、病死,故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SLE病发的重要指标为补体C3、C4,其水平会伴随疾病的进展而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同时与自身抗体等各项指标呈相关性,该研究结论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早期SLE患者的组织、器官等损伤较轻,故尽早治疗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最关键的一环。当前,临床诊断SLE患者主要依据美国风湿协会在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和诊断标准[3],但在实际中由于SLE病情无特异性,且复杂多样,为此常常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探究自身抗体和补体C3、C4联合诊断在SLE中的诊断价值,旨在为日后工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能够更好地为SLE患者服务现报道如下。
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我院收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为应用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比组。应用组年龄27~52岁,平均(38.5±3.5)岁,男4例,女41例。对比组年龄27~53岁,平均(38.3±3.6)岁,男5例,女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年龄18~65岁;(2)应用组SLE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在2020年颁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4]中的标准;(3)应用组患者存在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情况;(4)应用组白细胞计数<4.0×109μL;(5)应用组血小板计数<100×109μL;(6)两组研究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合并非常严重的肝脏、肾脏、心脏、肺部等器官疾病者;(2)在本研究检验前7天内曾服用过影响检验结果的免疫抑制剂等药物;(3)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4)年龄<18岁或>65岁;(5)精神疾病者或者认识功能障碍者;(6)依从性差或者中途退出者。
两组研究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方法检测血清C3、C4,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M、IgA水平。两组受检者在检验前应确保在空腹状态下(>8 h),在清晨采集血液样本(静脉血5 mL),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取得血清应放置在-20℃的环境下保存待检。蛋白分析仪器由美国贝克曼库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型号:IM-MAGE 800,同时选用其配套试剂。以上各指标的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进行,以此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对两组研究者的IgG、IgM、IgA水平和补体C4、C3在不同活动度中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C3正常水平值在0.70~1.28 g/L;C4正常水平值在0.16~0.47 g/L[5];IgG正常水平值在7.0~16.6 g/L;IgA正常水平值在0.76~3.90 g/L;IgM正常水平值在0.40~3.45 g/L[6]。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wa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SLEDAI积分在0~4分表示无活动;SLEDAI积分在5~9分表示轻度活动;SLEDAI积分在10~14分表示中度活动;SLEDAI积分≥15分表示重度活动[7]。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率(%)和()表示,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组补体C4、补体C3低于对比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补体C3、补体C4、IgG、IgM、IgA水平比较(g/L,)
表1 两组补体C3、补体C4、IgG、IgM、IgA水平比较(g/L,)
组别 例数 C4 C3 IgM IgA IgG对比组 45 0.19±0.02 0.89±0.15 1.60±0.45 1.62±0.35 12.53±1.16应用组 45 0.07±0.01 0.28±0.04 3.95±0.75 4.26±0.96 19.67±3.41 t 值 - 36.000 8.365 18.024 17.332 5.914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轻度活动度补体C3、补体C4水平值要远高于中度活动度和高度活动度,不同活动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度IgA、IgM、IgG水平值要远高于中度活动度和轻度活动度,不同活动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应用组SLE在不同活动度补体C3、补体C4、IgG、IgM、IgA水平比较(g/L,)
表2 应用组SLE在不同活动度补体C3、补体C4、IgG、IgM、IgA水平比较(g/L,)
活动度 例数 C3 C4 IgG IgA IgM轻度活动度 15 0.32±0.09 0.09±0.02 1.60±0.45 3.37±0.41 2.03±0.11中度活动度 21 0.27±0.02 0.07±0.01 20.15±1.89 4.18±0.39 3.92±0.21重度活动度 9 0.21±0.01 0.05±0.01 22.01±1.97 5.01±0.15 4.82±0.05 t/P轻度活动度和中度活动度比较值 - 2.475/0.019 3.957/0.000 7.343/0.000 6.015/0.000 31.792/0.000 t/P轻度活动度和重度活动度比较值 - 3.621/0.002 5.562/0.000 9.263/0.000 11.462/0.000 71.316/0.000 t/P中度活动度和重度活动度比较值 - 8.495/0.000 5.020/0.000 2.440/0.021 6.141/0.000 12.586/0.000
SLE在疾病早期无特异性,但伴随疾病的不断进展,会缓慢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组织,该病虽然在早期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疗逆转,但早期无特异性,致使早期很难发现,甚至还会出现误诊、漏诊和延诊的情况,因此寻找标志性的抗体意义深远[8-9]。一般认为SLE的发病机制因机体效应性、调节性细胞在功能上出现异常,可造成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发生失衡现象,自身反应性T细胞明显增殖,B细胞功能呈亢进状态,有大量的自身抗体产生,体内抗原和抗体促免疫复合物形成,并在脏器沉积,进而引发各种临床症状,随疾病发展,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可出现异常变化,在血清中,可对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大部分患者经对其补体C3和C4进行观察,均有较为异常的改变[10-11]。
应用组补体C4、补体C3低于对比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度补体C3、补体C4水平值要远高于中度活动度和高度活动度,不同活动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度IgA、IgM、IgG水平值要远高于中度活动度和轻度活动度,不同活动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12-13]。探究原因,人体免疫系统构成非常复杂,主要由免疫活性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构成,而免疫因子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属于抗体活性球蛋白,又分为两类,即膜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后者在血清中只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方能发挥作用[14-15]。肝脏与巨噬细胞合成补体C4和C3,通过转化酶的作用,运用裂解在旁路激活途径以及经典激活途径发挥作用,主要在传染病早期、急性炎症期中常见,而SLE患者补体C3和C4水平下降,与合成补体能力下降相关。其次与补体被大量消耗或者丢失、合成原料不足、皮肤基底膜沉积有关[16-17]。为此在诊断SLE患者时,可以将其作为观察SLE患者不同活动度的重要指标和依据。IgA的作用是抑制细菌黏附在宿主细胞,在人体黏膜免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IgM为分子量最大的免疫蛋白,由淋巴结和脾脏合成,主要在血清当中,占总血清的10%左右,具有激活补体、杀菌、凝集、免疫调节的作用,亦能参加身体免疫病的病理过程[18-19]。IgG是唯一一个可通过胎盘的Ig类型,主要作用于组织、器官,达到抗感染的功效,一旦机体被感染后,会大量分泌免疫球蛋白因子发挥抗感染的作用[20]。在临床工作中,运用C3、C4对SLE患者疾病的活动度进行判断,性价比较高,患者更易接受快捷、价廉、简单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SLE患者血清当中的补体C3和C4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且与免疫球蛋白关系密切,故C3、C4联合免疫球蛋白在诊断SLE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