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煜磊
清洗中
原始状态
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西方不断进行文化、科技、贸易等双向交流。由于古代航海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海难沉船事件频频发生,如“华光礁一号”沉船中,无数外销贸易瓷器被遗留在大海深处。随着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践,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蓬勃发展,古代沉船不断被发现,大量古代瓷器从海洋中打捞出水。水下考古事业方兴未艾的发展,唤醒周边海域大量在潜的文化遗产资源,就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水文物已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出水瓷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就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海洋考古工作者针对出水瓷器修复逐渐形成如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修复前
修复后
首先将海洋出水瓷器的表面附着物主要为碳酸钙质贝壳等各种污垢、杂质清理去除干净。瓷器表面附着物一般采用竹片或手术刀片等物理方法去除。海洋出水器表面受海水侵蚀与铁锈侵蚀,有开片、裂缝、破碎等损伤的部位更为严重。海水侵蚀会使开片、裂缝、破碎部位呈现出深棕色或者黑色的物质附着,铁锈侵蚀会呈现出土红色斑点状。该类情况一般使用10%的草酸溶液浸湿脱脂棉,覆盖在受侵蚀的部位,用保鲜膜进行包裹,敷两到三个小时后侵蚀较轻者,侵蚀会消失,严重的需要多次反复敷、擦拭。如未有显著效果,则应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敷拭。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红色会侵染到瓷器,可使用10%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反应,紫红色会消失。病害处理结束后,草酸或高锰酸钾会残留于瓷器之上,需要将瓷器完全浸泡于去离子水中,以达到去除残留的化学试剂的目的,否则会再次对瓷器造成损害。清洁除垢是为后续脱盐处理及下一步修复工艺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修复后局部
目前,采用去离子水浸泡是达到脱去海洋出水器中可溶性盐的有效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已经除垢干净的海洋出水器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并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检测电导率数值,定期更换去离子水中,直至海洋出水器的去离子水电导率数值基本恒定,且电导率值已经达到预期要求(低于0.35mS/cm)时,将其捞出用纯净水冲洗后自然风干。如果遇到釉上彩等彩瓷色彩发生脱落,褪、变色现象严重的情况,为了防止釉上彩等彩瓷在采取以去离子水浸泡脱盐的处理过程中,彩绘和釉层发生进一步变化,可先采用表面封护加固处理,用羊毛笔将比例为1%~2%的B72溶剂涂刷在釉上彩器物表面欲剥落的彩绘和釉层上,进行预防性加固保护;接着,用3M医用敷料和裁成长条的保鲜膜将彩绘和釉层需加以保护之处封护、固定,其他部分用湿润的纱布包裹敷贴;随后,将应处理瓷器装入大小适宜的带盖塑料箱,采用注水流淌处理,流量应控制在20滴/分钟为宜,以滴注的方法进行釉上彩稀释浸润处理,使海洋出水器达到脱盐目的。
海洋出水器在打捞过程中,难免发生磕碰,造成缺口、冲线、裂缝、破碎等损伤,这就需要通过配补来复原文物缺损部位的原貌。如何挑选和调制配补材料,可根据海洋出水器修复目的要求而定。一般缺损配补的材料可分为单一配补材料和多种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单一的材料配补法:石膏粉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石膏作为传统考古研究性的填充配补材料,在研究修复中广泛使用。其特点是:可塑性强、固化时间短、易打磨、环保无毒等特点。缺点是:固化物的机械强度低、质地脆弱、受潮后容易粉化。不适宜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
复合材料配补法:一般选择环氧树脂胶,普遍使用于高温陶瓷的补缺和粘结,它是一种液体的环氧树脂,由粘结剂与固化剂调配而成。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填充料滑石粉或色粉等,混合调成膏状,软硬度视修补需要而定。优点是:粘接强度可靠,固化后质地坚硬、机械强度高、耐酸碱、耐收缩;操作简单灵活方便。缺点是:不具可逆性,在光照作用下易泛黄变色;固化前流动性大,容易流动变形。这种复合材料配补适合各种陶瓷器修复,目前广泛使用在古陶瓷修复中。
水性陶瓷修复釉调色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白色调色盘上准备的颜料以不同的比例,按照特定修复需要进行调制、调匀、并置、点彩、碰撞等方法得出合适的修复色彩。调色可以使用各种羊毛笔、尼龙笔、刀等工具。上色下笔要稳、准,每画一笔均要紧挨均匀涂抹,起落笔不能迟疑,要轻快。上色过程中,操作者要秉持锲而不舍、不厌其烦的精神,千百遍地描绘,由浅入深循序进行。虽然“笔涂”上色方法为纯手工,复杂、繁琐、耗时,但其特殊修复方法有诸多优点:它可以大范围缩小海捞瓷修复面积,可以用笔将本体修复面积控制在最窄范围。由于手绘修复都要在本体部位画上数百遍,故使用手绘修复上下层色层之间“编织”在一起具有紧密牢靠,颜色层的粘附力强等特点;上色颜色细微差别,可在手绘“笔涂”修复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完成。水性陶瓷修复釉材料色彩稳定、不易变色,所以,把水性陶瓷修复釉薄涂于海捞瓷上,可以充分利用水性陶瓷修复釉的干燥时间。上色第一阶段,相对短暂,它可以在釉料表面形成一层表皮。这是修复釉达到“干燥到能够触碰”的时间。此时,流向表面的水量不再足以保持釉料膜的湿润。非常薄的膜能在几秒钟之内达到干燥,而厚的膜则要花几天或更多时间结皮。二次上色阶段。一次不能得到满意的色彩效果,就继续第二次上色,先要等一层色干透后,才能加上别的颜色。这种调色方法,大多以层层罩染形成修复画面,细腻工整,不露笔触,但色彩的冷暖关系不明显,对比也不甚强烈。整个修复膜达到完全干燥的时间即是水性陶瓷修复釉蒸发和离开薄膜所需要的时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段,因为诸如粘合力、硬度和透明度等最终的物理特征在薄膜彻底干燥时才会完全形成。对那些非常薄的膜来说这段时间可能是几天,而更厚的膜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用这种材料,具有不破坏文物的本体原始状态,易于去除,环保,干透后又很牢固,色彩较稳定。
海洋出水瓷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积累,是减缓或控制海洋出水瓷器病害发展、蔓延的主要方法。在修复实践中,对传统修复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使用新材料与新工艺,采用无损、安全、环保的修复保护方法不仅能够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焕发文物新的生命,也能充分体现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及其他学科研究保留重要信息资料。
文物保护是一门跨学科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各学科知识的积累,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应当有意识地研究各种病害形成所需要的条件,实现文物的安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