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黎闻 程耀庭
衢州高站位谋划部署和高标准组织推进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平台创新、要素引聚等多种举措,构建了具有内陆城市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
拥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美誉的有礼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是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美丽生态幸福之城。然而,长期以来,衢州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鲜为人知,区位、文化和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直至高铁时代、消费升级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衢州站上了发展的强劲风口。
近年来,衢州迎风起势、顺势而为,高站位谋划部署和高标准组织推进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平台创新、要素引聚等多种举措,构建了具有内陆城市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衢州展现出了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衢州市在2020年、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的各项核心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且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站高定位:天地犹嫌隘
时间回溯到2017年,衢州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双高”城市,市本级及辖区各县(市、区)全部开通高铁和高速公路,“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浙西山区”的交通劣势全面扭转;随着杭衢高铁项目的加速推进,衢州与大湾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极大缩短。互联网时代、高铁时代、消费升级时代和逆城市化浪潮的到来,使衢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道路上,衢州市立足浙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方面,牢牢把握信息互联网到消费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的趋势,大力推进全产业链互联网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化、“互联网+”彻底解决方案,不断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市,围绕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桥头堡”的定位,在配套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对接、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实做细做深做优,努力以更开放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更好的成效,让衢州成为一座“永不掉线”的数字城市。
理念创新还需要有突破的载体。衢州借势借力、引智引才,牵手阿里巴巴、华为、海康、浪潮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着力构建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高效衔接的发展格局。以阿里巴巴为例,双方分别于2017年7月24日、2018年3月26日、2019年2月25日签订了三轮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通过持续深化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战略合作,合力打造浙江省首个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示范市,争创全国与阿里巴巴全方位合作样板市。多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已在基层治理、未来社区、全域旅游、数字乡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效。
获得中央综治办“具有历史性意义”评价的“雪亮工程”、目前衢州市点击率最高的基层治理应用——“邻礼通”、“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试点等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衢州模式”先后在浙江省以至全國引起关注。从产业创新到社会治理,从微观的点到宏观的面,衢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具备可复制、可链接和可拓展等特性。数字经济为衢州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格局,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正可谓“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
“伸臂”拓宽:挽弓如满月
理念创新是崛起之基,崛起离不开实干;实干,则要审视现状。夯实基础,不懈创新,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破茧而出、蝶变升华。
纵观衢州,推进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并无太大的优势,底气何在?发力早,行动快。
衢州数字经济也并非凭空而起。上世纪90年代,农民信箱走在全国前列,随后,依托巨化集团的中国化工云商网、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创办的中国粮网,先后崛起。
与时俱进,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方是真正担当。随着与阿里巴巴、华为、浪潮、中电海康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与衢州实体经济逐渐加速深度融合。
衢州是“产业结构偏重的生态敏感区”,传统企业的发展壮大面临生态承载力的诸多限制,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传统工业需要主动对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获得更多红利;新兴企业需要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避开“红海”进入“蓝海”,实现弯道超车。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一旦寻找到数字经济这个出口,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企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2018年,衢州市开展工业企业智能提升咨询诊断全覆盖行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引导以装备制造为主的离散型企业实施工厂物联网改造。上市公司开山股份推广使用3DCAD软件(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搭建PDM(产品数据管理)平台,推动研发设计部门数字共享与互动,实现研发设计协同化;红五环集团通过机器换人和MES(制造执行系统)应用,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元立集团应用高炉热风炉自动优化系统,降低煤气消耗5%以上;常山县与新昌陀曼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开展轴承行业智能化改造等。
“要搞就搞大一点。”毛泽东主席在上世纪50年代为衢州化工厂定调。历经60年发展,当年的衢化已经成为60年不倒的“化工航母”——巨化集团。2021年,巨化集团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以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管理智慧化两条主线,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巨化数字化车间是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的基本单元,制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数字化车间改造标准14项,通过实施全流程“0”手动操作、100%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全员精准定位与立体防护、关键设备智能诊断与预测性维护、高风险装置无人化自动巡检、危险作业全过程线上监督、安全风险动态评估与智能预警、安全事故高效应急联动指挥、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等数字化改造,对风险点进行全面逐项打补丁,确保没有漏点和弱项,实现全流程、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发展为了人民,成果共享惠民。在衢州这个历史上移民汇集的城市,“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以鲜辣出名,走出三衢,在杭州、宁波等地拥有众多追捧者。“如今衢州升级到了‘四头三掌’,还有‘城市大脑’,以及掌上办公、掌上办事。”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技术对接会上,浙江衢州市代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全球嘉宾会心一笑。
2021年,在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衢州召开。袁家军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聚焦“高效协同、整体智治”,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全面总结和复制推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衢州经验”,全省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加快推动“15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努力打造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浙江样板”。
凭借数字经济的宽度,全球数字变革高地这张“金名片”,衢州能说的还有很多!
挺进长度:自觉长江波
会挽雕弓如满月,衢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已从一企一厂的努力上升到行业产业的齐头并进。2020年、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各项核心指标,衢州市均位列全省前列,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勉励衢州要成为全省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的衢州,正以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长度,接长江融大海,辐射四省!
在距离江山港、常山港双江交汇的信安湖不远处,金庸笔下的石梁溪畔,一座名为衢时代创新大厦的高楼成为浙江以至全国数字经济的关注点,这里云集了阿里巴巴、中兴、华为、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知名院企。作为山海协作的重要载体,衢时代创新大厦是衢州“两园一楼一镇六飞地”创新创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大厦正汇聚着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创新人才,吸引着一大批来自杭州等发达地区的高科技、信息技术项目入驻。2020年、2021年衢时代创新大厦从业人员连续两年突破4000人,税收超过亿元。
新中心,新引擎,一座衢时代创新大厦,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个城市浓缩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荣光。衢州具有传统农业大市和重工业城市的双重特征,同时和大多数传统农业大市和重工业城市一样,也有着“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
平台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石。衢州市立足“市内市外打通、政府企业打通、直接间接打通、资金基金打通”的四个“打通”,让衢州数字经济智慧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
2020年1月,衢州市和电子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9月,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正式落户衢州。长三角研究院、研究生院、大学科技园和国际联合学院“四院”同步,办学、办平台、办产业。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成为衢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发动机。2021年,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已有副高级以上专家教师40余名,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150余名,组建科研团队8个。
打造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衢州)是衢州市从“无”到“有”的一次产业创新。2021年,衢州市在浙江省经信厅的指导支持下,依托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率先启动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经过短短一年时间,已形成《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并经衢州市政府、浙江省经信厅、电子科大三方联合正式发文实施;现已引进中电海康智慧交通总部、阳光照明虹芯微电子、华澜微电子等20余个无线电产业项目;并初步梳理形成无线电产业招商地图、产业政策等。
2021年,衢州市智造新城备受业界关注,新引进项目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794.8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49万美元,连续5年利用外资额全市蝉联第一。通过全链招商、特色招商、资本招商,成功推动华友、金瑞泓、一道新能等龍头企业扩产增能,精准引进一批特色“链主”企业,产业韧性进一步提高。总投资达479亿元的浙江时代锂电产业园项目,成功列入浙江“省长工程”、省重大产业实施类项目,成为推动衢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属于数字经济产业,或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
“实现共同富裕,工业是最大的支撑,产业是最大的增量。”时任衢州市委书记汤飞帆在2022年衢州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表彰大会上鸣响集结号。数字经济智慧产业作为衢州市两大战略性产业之一,正以更贴近民生的项目与试点、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更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更大规模的交流输出、更智能坚强的产业结构、更浓厚的发展氛围,做大做强衢州数字经济,造福257万人民!更繁荣美好的未来,渐行渐近!
(作者邢黎闻单位: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作者程耀庭单位:衢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道路上,衢州市立足浙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牢牢把握信息互联网到消费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的趋势,大力推进全产业链互联网化、产品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化、“互联网+”彻底解决方案,不断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雪亮工程”“邻礼通”“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试点等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衢州模式”先后在浙江省以至全国引起关注。从产业创新到社会治理,从微观的点到宏观的面,衢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具备可复制、可链接和可拓展等特性。数字经济为衢州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格局,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