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俊 李析男 潘燕 王梦琦
摘要:为研究贵州省水利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分析了2012~2020年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及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随着贵州省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力度不断加大,在2016~2017年间,水利建设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效率高(η>1),水利建设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新发展阶段要求,在制定相关措施时要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做好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同时要强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利信息化发展,深化水利改革。研究成果可对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同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关系和制定地区水利建设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建设; 国民经济; 相关关系; 发展措施; 影响分析;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2.06.018
文章编号:1006 - 0081(2022)06 - 0099 - 06
0 引 言
水资源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提升了水安全的保障能力,进而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如何系统地、高质量地促进水利工程发展成为新发展阶段水利建设的课题[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期水利发展必须重视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为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在总结、学习前期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下,还必须将二者有效衔接。为明晰水利绿色发展概念的内涵,以提供解决新时期水安全的路径建议,栗欣如等[2]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比较法对水利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沿线地区水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左其亭等[3]提出了现状-目标-方案-实施-保障的水利专项规划结构;为提高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水平,方卫华等[4]从补短板和强监管两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細节;为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提高水利工程的决策水平、效率和效益,针对水利投资绩效的特点,杨俊杰等[5]建立了水利投资绩效评估体系;为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利投资效率,曹文英等[6]构建了水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中国各地区水利投资投入产出效率,付强等[7]计算了31个省区5 a间水利投资相对效率,总结了其空间分布规律。作为西部贫困问题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省主要任务是加快发展,但受到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的制约。为加强新时期贵州省水利建设发展,根据贵州省宏观经济数据库及近几年贵州省水资源公报,分析了2012~2020年期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结合2009~2017年水利建设投入情况,说明了水利建设投入对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的作用;并结合同时期水利建设政策与新发展阶段水利建设的重难点,讨论了贵州省水利建设发展措施。
1 贵州省近年水利建设发展情况分析
为克服雨多库少、丰水又缺水的水情特征,加快补齐水利短板,贵州省注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骨干水源开工总数156个,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1 526.09 km2;“十三五”期间水利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民生水利全面发展:骨干水源开工总数达336个,在建水库465座,740多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3 361.45 km2,建成贵州首个大型水利工程,即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截至2020年10月底,自“十二五”开工建设的水库中,已有161座下闸蓄水验收,包含60座中型水库、101座小型水库。
1.1 地区生产总值
贵州省2012~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如表1所示。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6 878.84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7 826.56亿元,增幅达159.15%;其中2013年增速最大,为17.99%,多年平均增速达12.69%;至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0.91%,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相比最低。
2012~2020年贵州省各产业产值见图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至2020年,3种产业比重调整为14.25∶34.84∶50.91,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最高,成为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产业。从增速来看,以农、林、牧、渔业等为主的第一产业在2014年和2015年增速较大,分别为28.24%和28.13%,随后增速放缓,年平均增速达14.27%;以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为主的第二产业在2013年增速达到最大,为22.21%,平均增速达11.18%;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2019年增速达到最大,为22.33%,平均增速达13.61%。根据产业生产特征的不同,贵州省3种产业产值增速达到最大的年份有所区别,但整体以较快速度逐步发展。
1.2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情况
贵州省2009~2017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如表2所示。2009~2017年期间,贵州省逐渐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从2009年的49.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95.90亿元,增长7.05倍;其中2015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较2014年增长145.05亿元,增幅明显,达63.48%。在2015~2017年期间,贵州省持续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年平均投入资金达384.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4%。
1.3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地区生产总值关系分析
(1)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经济对水利投入的承受能力[5]。如图2所示,2012~2017年期间,贵州省水利建设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在2.37%~3.54%之间,最低为2013年,占比2.37%,最高为2015年,占比达3.54%。与逐年增长的地区生产总值和3种产业产值的趋势不同,水利投资占比在2012~2014年及2015~2017年变幅不大,但是在2014~2015年期间增长明显。在2015年,贵州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建设并落实相关措施;全力完成水利部、国家防办下达防汛抗旱工程任务;稳步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其中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水源枢纽工程全部完工;以民生水利为中心,编制完成《贵州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并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满足深化水利改革和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这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相一致的,即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关系[8]用式(1)表示:
式中:ρ为x和y样本的相关系数;xi,yi分别为x,y样本第i个观测值;n为样本总数;[x],[y]分别为x,y样本的均值。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的关系,相关系数是统计学中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参数,其绝对值介于[0,1],通常ρ越接近1,表示x和y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强;当ρ越接近0,表示x和y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弱。以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为x样本,地区生产总值为y样本,经计算,2012 ~2017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ρ为0.93,ρ的绝对值越接近1,二者相关性越强。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十分重要,二者关系相当密切。
(3)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分析[8-9]可用式(2)表示:
式中:et为第t时段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yt为第t时段地区生产总值;xt为第t时段水利建设投入资金。
弹性系数反映的是产出相对变化量与投入相对变化量的比值,即在某一投入水平上,投入变动引起产出量变化的敏感程度[6]。弹性系数衡量了一个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例如常见的投资弹性系数,就是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速度之比,表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分析是在二者相关分析基础上,对水利建设投资相对变化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变化量关系的分析。弹性系数越高,说明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越大。贵州省2012~2017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详见表3。单位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可引起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即水利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率为2.28;不同年份水利投资弹性差异较大,et先逐步减小后明显增大,其中2014~2015年et较小,而2016~2017年et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说明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水利投资所发挥的贡献作用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在“十二五”后期,水利投入弹性变化系数逐渐减小,水利投资贡献作用在减弱;进入“十三五”时期,水利投资贡献作用显著增加。
(4)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效率[8]用式(3)表示:
式中:η为拉动效率;e表示在某区间内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p表示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若η>1,表示这一阶段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是高效率的;若η≤1,则拉动作用是低效率的[8];拉动效率减少了弹性系数中不同影响因素份额的影响。
贵州省2012~2017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拉动效率见表4。在2013~2015年间,建设投资拉动效率η<1,说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拉动效率较低,一方面因为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效益具有一定滞后性,另一方面受其他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水利建设投资发挥的作用在减弱;而在2016~2017年间,水利建设投资拉动效率η>1,说明這一阶段贵州省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效率高,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拉动作用不仅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直接效益,还体现在因水利工程建设所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之中。究其原因,水利建设存在数量大、投资多、建设周期大等特点,影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气象、水文、地质等因素。通常投入水利资金后,受其投资周期长、工程建设艰巨等特点影响,水利工程发挥效益时间较晚。截至2020年10月底,自“十二五”起开工建设的465座水库中仅有161座水库下闸蓄水验收,略超过这一时期开工建设总数的1/3,建设周期较长。结合图2及表4,随着2014~2015年期间贵州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的投入、严格落实各项政策、稳步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等,在2016~2017年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对地区生产总值拉动效率增涨较为明显。
1.4 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3种产业产值关系分析
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建筑材料、机电设备制造业、安装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能就近就业,带来显著的民生效益;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减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城镇供水、灌溉、发电等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在2013~2015年期间,受益于不断加大的水利工程投资力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分别达到28.24%和14.27%。而第三产业涵盖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水利建设对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供水效益、发电效益、防洪社会效益等方面间接体现,随着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2019年其增速达到最大,为22.33%。
2 贵州省水利建设发展措施讨论
回顾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建设情况,贵州民生水利全面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条件进一步改善,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取得全面进步,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序推进。在2016~2017年间,水利建设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效率高,水利建设成为刺激经济发展主要手段之一。新发展阶段对水利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全面提升水利工作标准、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目前,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仍是贵州省水利建设的重点之一,以下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对贵州省水利建设措施进行讨论。
(1) 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做好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水利行业本身具有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为产业发展、促进增收提供基础条件,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水利建设的关注点。为做好相关工作,要落实国家政策,明确相关部署;要明确部门职责、做好分工,将水利建设工作逐个分解;需结合贵州具体情况,编制相应专项规划,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工作重点则是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为中心,在巩固脱贫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升级。即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农田用水效率、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修复治理水生态水环境[9-10]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等,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水利优势带动就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监管,培养一批水利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2) 着力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强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绿色现代水利转型发展。在工程建设上:① 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补短板的质量水平,落实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使用情况,保障在建大中型水库顺利完工及拟建工程开工,进一步保障城乡水源;② 结合城镇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建设配套引提水工程和输配水管网,加快构建贵州大水网,对已建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保障城镇供水及现代化农业水利建设;③ 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工作机制,推进水利工程监测和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监测预警等工作,同时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等,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④ 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方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河(湖)长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对具备条件的小水电站实施绿色改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3)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决策。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以保障流域防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能力为核心,以提升水利监测现代化水平为支撑,围绕“一云一网一平台”(水利云、水利互联感知网、民生水利大数据管理平台)总体框架,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3S、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活动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空间全域化、时间序列化、过程自动化、应用智能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加强水利基础感知能力,即监测能力、网络传输能力、视频监测能力等;加强智慧水利应用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深度融合,支撑水利业务智慧化;提升智慧水利保障体系,形成安全化、标准化、制度化运行和管理。
(4) 完善监管体系,深化水利改革。新发展阶段对水利行业监管提出新要求,专业领域监管从重点突破向纵深发展转变,建立一整套相关法制体制机制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即在工作中要贯彻落实“全面覆盖、上下贯通、保障到位”的要求,推进水利行业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监管。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御等重点领域,需明确落实综合监管、专业监管、专职监管、日常监管四个层次职责定位及任务分工;同时还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监管信息平台,规范日常工作,形成相关规章法规,从而推动强监管工作开展。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推动水价调整落实到位,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良性运行;推进水权和水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推动管护体质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监管有效”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3 结 语
本文结合2012~2020年期间贵州省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和地区生产总值情况,梳理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弹性分析,计算了拉动效率。在2016~2017年间,水利建设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效率高(η>1),水利建设成为刺激经济发展主要手段之一。结合“十四五”发展階段,讨论了贵州省水利建设措施,即在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强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绿色现代水利转型发展;同时要贯彻落实“全面覆盖、上下贯通、保障到位”的要求,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监管,深化水利改革。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同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关系和制定地区水利建设措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雅程,刘建华.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2):27-30.
[2] 栗欣如,姜文来,关鑫,等.我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1):49-55.
[3] 左其亭,费小霞,李东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思路与内容框架[J].人民黄河,2020,42(9):21-25.
[4] 方卫华,陈允平,钱雨佳.基于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8):193-197.
[5] 杨俊杰,张尚忠,罗伟锋,等.供给侧改革形势下的水利投资绩效评估[J].水利发展研究,2017,17(12):17-21.
[6] 曹文英,袁汝华.长江经济带水利投资效率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8,40(4):450-454.
[7] 付强,郭佳,崔嵩,等.基于PPC-DEA模型中国水利投资经济效率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11):66-75.
[8] 张天明.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影响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2.
[9] 杜荣江.我国水利投资状况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6):76-78.
[10] 郝志斌,商崇菊.大保护背景下贵州水利要素协同发展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3):10-13.
Discussion on driving eff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n region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in Guizhou
LIAO Wenjun1,2, LI Xinan1,2, PAN Yan1,2, WANG Mengqi1,2
(1. Guizhou Water & Power Survey-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uiyang 550000,China; 2. Guizh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Karst Region, Guiyang 550000,China)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it enter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stage, how to develop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ystematically and with high qua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gross regional prod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20,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rom 2016 to 2017, the driving efficiency η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on the gross regional production is high (η>1),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ns to sti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when formulating relevant measures, it needs to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water conservancy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o a good job in ensuring water conservancy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water conservancy.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Guizhou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relevant 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formulating region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national economy; correlation; development measure; effect analysis; Guizho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