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玥,张 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
碘海醇为三碘苯环衍生物,是临床上常用的X线对比剂,其属于非离子型次高渗类对比剂,可用于腔道造影、介入和CT增强检查。随着造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展,对比剂的用药安全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1-3]。研究结果表明,碘对比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0.34%~2.49%,重度ADR发生率为0.01%~0.02%[4]。本研究将国家ADR监测系统中北京地区收集到的碘海醇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碘海醇致ADR的上报情况进行总结,对其ADR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把握该药特性、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检索国家ADR监测系统北京地区数据库,以“碘海醇”为检索词,检索2016—2020年收集到的ADR报告。对碘海醇的ADR报告进行整理,筛选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可能”及以上的报告。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可能与碘海醇有关的ADR报告表进行整理,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将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发生情况、ADR的转归以及ADR上报情况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WHO-ART,2015版)的分类标准,分别对已知的ADR和新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进行统计分析[5-6]。
2016—2020年碘海醇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可能”及以上的ADR报告有803例。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定义以及ADR报告表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属于ADR,并对ADR类型进行重新判定。根据情况,剔除4例报告,具体原因包括描述缺乏判断要素(1例)、重复病例(3例),最终纳入79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2016—2020年碘海醇致ADR报告分布见表1。
表1 2016—2020年碘海醇致ADR报告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reports of ADR induced by iohexol from 2016 to 2020
799例ADR报告中,对于各基本项的描述为不详的情况:年龄不详占0.50%(4例),体重不详占10.76%(86例),原患疾病不详占2.25%(18例),既往ADR/药品不良事件不详占46.31%(370例),家族ADR/药品不良事件不详占61.20%(489例)。
799例ADR报告中,记录性别的有797例,其中男性患者占49.44%(395例),女性患者占50.31%(402例),性别不详2例,患者性别占比均衡;详细记录年龄的有795例,年龄段为5~91岁,年龄不详4例,平均年龄为(54.72±14.55)岁,其中>50~7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与我国临床使用碘对比剂检查的高峰年龄段相符合[7],见表2。
表2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2 Gender and age distribution in patients with ADR
既往有ADR史的患者44例,其中本次用药发生严重ADR的有2例(占4.55%);无ADR史的患者385例,其中本次用药发生严重ADR的有12例(占3.12%);ADR史不详的患者370例,其中本次用药发生严重ADR的有15例(占4.05%)。
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37例,其中2例患者同时对2种过敏源过敏;无过敏史的患者51例;过敏史不详的患者711例。发生ADR患者的过敏源分布见表3。
表3 发生ADR患者的过敏源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ADR
所有患者均依照药品说明书,根据检查种类、年龄、体重、心输出量、全身情况及使用技术确定给药剂量、给药途径,采用单次给药的方案。
799例ADR共累及器官和(或)系统15种,每例患者发生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数量为1~7种,其中519例患者的ADR表现为单系统-器官损害,其余280例患者表现为2~7种的多系统-器官损害,平均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数量为(1.57±0.97)种,见表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整体损害和胃肠道损害多见,见表5。
表4 碘海醇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的数量分布Tab 4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ADR-involved organs and (or) systems induced by iohexol
表5 碘海醇致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Tab 5 Organs and (or)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induced by iohexol
799例ADR报告的临床表现共1 741例次,其中已知的ADR临床表现1 364例次,新的ADR临床表现377例次,见表6—7。
表6 碘海醇已知ADR的临床表现Tab 6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known ADR induced by iohexol
799例ADR的转归方面,治愈252例(占31.54%),好转522例(占65.33%),未好转5例(占0.63%),有后遗症2例(占0.25%),死亡1例(占0.13%),不详17例(占2.13%);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方面,病程延长11例(占1.38%),病情加重2例(占0.25%)。(1)1例死亡病例:患者使用碘海醇行左心房+肺静脉增强CT扫描,检查后出现过敏、急性呼吸衰竭和血管迷走神经兴奋,临床判断直接死亡原因为过敏性休克。(2)2例后遗症病例:1例患者使用碘海醇行肺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用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对症治疗后病情平稳,肌酐清除率稳定在20.13 mL/(min·1.73 m2)(以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1例患者行肝区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出现重度休克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遗留右下肢肌力Ⅱ级,临床考虑为因休克致灌注不足造成的脑损伤后遗症。(3)5例未好转病例:分别为高血压2例、咳嗽1例、肺栓塞1例和呃逆1例。(4)11例病程延长病例:分别为休克2例,过敏性休克2例,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哮喘2例,面部水肿合并低血压、心动过缓合并面部水肿1例,过敏1例,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
表7 碘海醇新的ADR的临床表现Tab 7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ewly-discovered ADR induced by iohexol
799例ADR中,一般的ADR 770例;严重的ADR 29例,其中导致死亡1例,导致严重后遗症 2例,危及生命12例,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12例,危及生命且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2例,见表8。
表8 碘海醇致ADR的严重程度分布Tab 8 Distribution of severity of ADR induced by iohexol
本研究中发现,自发上报的疑似碘海醇致ADR报告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 1.02,性别比例分布均衡;严重的ADR报告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 1.23,可见女性发生严重ADR的例数多于男性,与Kalaiselvan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Palkowitsch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为急性严重ADR的危险因素,其认为可能与有过敏史人群中女性占比高有关,或与环境污染物中的雌激素样物质与生理性雌激素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过敏反应有关。发生ADR患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50~70岁,占全部ADR报告的55.32%;严重的ADR报告中,>50~70岁患者占68.97%,提示严重ADR的发生可能与高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可能与老龄人群心肺疾病患病率高,且存在联合用药情况有关[9-10]。
研究结果显示,碘海醇的常见ADR为皮疹、恶心和乏力,少见过敏反应[8]。本研究中发现,碘海醇致ADR的临床表现共1 741例次,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整体损害、胃肠损害和呼吸系统损害。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例次数占比最高,为44.40%(773例次),多为轻度的ADR,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和荨麻疹等,临床多予以口服或静脉补液、加用H1受体阻断剂或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药物外敷治疗,多数患者可好转。
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碘海醇新的ADR的临床表现共377例次,涉及14个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全身整体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其中,全身整体损害主要表现为局部和全身性水肿;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炎症反应和气道阻力变化;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心动过速和循环障碍。收集到1例新的、严重的ADR,该患者表现出全身、皮肤和黏膜受累,临床诊断为重症多形性红斑,经治疗后好转。未见国内有关使用碘海醇后出现重症多形性红斑的报道,但该ADR可见于其他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药品说明书。
既往有ADR史或过敏史者为使用碘海醇发生ADR的高危人群[2,11-12]。本研究中,已知既往有ADR史的患者44例(占5.51%),有过敏史的患者37例(占4.63%)。有4例患者既往有碘对比剂ADR史,其中1例患者既往出现过碘对比剂相关过敏性休克,本次静脉用药后出现呕吐、呼吸困难;3例患者既往使用碘对比剂出现过轻度皮肤损害,本次用药后,其中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皮肤受累,1例患者出现休克。上述4例患者均在隐瞒既往碘对比剂ADR史的情况下进行了检查,提示临床在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既往ADR史、过敏史,对于既往存在含碘对比剂严重ADR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碘海醇。
本研究中发现,有25例患者检查前碘海醇皮试阳性,并因此未进行对比剂检查。有15例患者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使用碘海醇检查后出现了多系统受累的ADR,包括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全身整体、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的损害。对于上述15例患者,皮试反应并没有预测出该群体对碘海醇的过敏反应。Trautmann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皮试对速发和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敏感度高,可用于碘对比剂使用前的药物过敏预测,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碘对比剂使用相关专家共识指出,预试验对于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致过敏反应预测的准确性极低,且预试验本身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不建议进行预试验[2,14]。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与ADR相关,并且焦虑会增加患者的ADR发生风险[15]。本研究中,5例患者在检查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恐惧和紧张性颤抖,检查过程中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和不能配合检查的情况。Li等[16]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ADR由血管迷走神经兴奋导致,且与心理因素相关。因此,在进行造影检查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开始检查。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纳入的799例碘海醇致ADR报告进行分析,大多数ADR为轻度,重度的ADR较少;适当预防或治疗后,约97%的患者ADR症状缓解,2例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1例患者死亡。医师应在造影检查前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以排除绝对禁忌证,并评估用药的风险/获益[17]。检查前后需对患者进行水化,以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18-19]。患者检查后需在观察区休息30 min,如出现不适应,应予以对症处理[20]。
尽管不能通过自发报告数据直接推断ADR发生率,但自发报告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可填补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有助于ADR循证证据的收集及药品说明书的修订,以指导碘海醇的临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