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突破农村地区源头监管传统管理手段和方式的瓶颈问题,推动重点车辆运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发并启用了重点企业远程监管系统,创新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远程监管、线上监管机制,着力解决涉农地区辖区面积大、车管警力少、运输企业分散等管理难题,实现市域重点车辆源头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南京市“两客一危”、渣土运输车、校车重点监管车辆共2.36万辆,其中新六区8600余辆(江北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等六区,为南京市主要涉农区域,简称新六区),对这些车辆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是源头监管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重要阵地。以往,安全责任书的签订、日常车辆安全检查、驾驶人安全教育等常规管理工作,都需要深入企业,近年来在警力缺乏的情况下,重点车辆的监管范围又扩大至重型货车,给传统管理模式带来更大挑战,源头监管工作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人工监管效率低下。基层监管力量有限,无法应付大批量增长的重点车辆及驾驶人。二是监管手段失之于软。工作方法依赖于上门约谈、现场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手段,缺乏更有效的监管制约措施。三是存在落管失控风险。部分客运、危运车辆长期在外地运营,在不回南京的情况下日常监管措施无法落实到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南京交警支队开发了重点企业远程监管系统。系统以“源头监管互联网化应用、企业安全管理互联网化应用”和“系统移动端应用”建设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可视、可追溯、可排查的监管目的”为保障,突出监管性、真实性、指导性、规范性、平台性和易用性,发挥互联网优势,运用面部识别、GPS定位、电子签名、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建立完善各级重点车辆源头监管信息化应用,对各项大数据深度分析、挖掘、预测,全面提高监管效能。
目前,平台已实现安全责任远程监管、安全教育远程监管、车辆巡检远程监管、监管职责远程监管、主防系统预警处置等功能,监管部门和企业分别从不同互联网端登录即可实现在线监管和管理,监管效率大幅提升。2021年南京全市重点车辆亡人事故起数下降6.2%。
安全责任远程监管。传统的责任书都是成堆的签订,数量、真假无法识别,而使用新系统后,所有责任书系统采集留存,签订人和责任书合影,人脸识别进一步验证,做到责任签订,拍照留存,系统比对,逐人过关,确保一个不漏。
安全教育远程监管。针对运输车辆长期在道路上行驶,客观上无法满足传统的集中教育模式,易导致弄虚作假现象,平台补充了网上学习形式,让驾驶人可以通过微信不受时空限制开展学习,登录时予以人脸识别,学习完毕要答题检验效果,做到月度教育,线上远程,线下集中,双轨并行,确保一个不假。
车辆巡检远程监管。以前的车辆检查全靠企业自觉,车辆安全状况、安全系数难掌握,现在的车辆巡检由安全员根据手机终端上的系统提示操作,对检查项目逐一确认,照片上传,时间、地点自动生成,做到车辆巡检,终端采集,关键部位,拍照留痕,确保一览无遗。
监管职责远程监管。传统的监管必须去企业、查台账,现在通过远程监管系统,就可以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目了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远程监管,排查隐患,发现问题,立即督导,确保一网打尽。
主防系统预警处置。为进一步深度运用车辆数据、消除交通安全风险,支队车管所自2020年底开始,安排专人通过平台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运输车辆实行7×24小时实时监控,通过车辆正前方、驾驶室和左右盲区的主防设备,抽查监测重点车辆的运行状态,对超速、2:00-5:00禁行、疲劳驾驶、抽烟、玩手机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产生预警后,企业需在15分钟内进行处置干预,并填写上传处理结果,超过15分钟未处理的,监控中心会进行二次提醒,24小时后仍未处理的将由大队民警进行上门追处,目前已累计对系统产生的2.7万余条报警数据进行闭环处置,切实将一批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利用该远程监管系统,南京交警支队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管理理念的突破。将“互联网+”管理理念引入源头监管,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瓶颈,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的各项措施变成了规范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内容,对于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基本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为源头监管提供有力抓手。二是监管方法的突破。系统采用实名制认证、人脸识别、定位采集、拍照留痕等方式,使企业安全管理台账、学习记录、签字无法造假,实现了人工监管向科技监管、智慧监管的转变,线下监管模式向线上监管模式的转变,监管责任单位对“两客一危”企业的巡查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4个小时。同时,对接交通运输部门,通过系统实现两家的联合监管,合并“两客一危”企业管理台账重复部分,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为企业减负。三是长效机制的突破。依托系统的运用,南京交警对“两客一危”的监管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并将使用情况纳入源头监管绩效考核,目前,企业责任书签订、驾驶人安全教育、车辆安全检查、远程监管等考核比率均达100%。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以“保畅通、压事故、护平安”为工作落脚点,探索科技赋能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改革应用,创新打造数字化交通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和群众交通出行体验。
大丰区交警大队按照“基础平台+业务平台+场景应用系统”的建设思路,投资6259万元建设“智慧交通”项目,包含1个基础应用平台、10个前端采集系统和8个数据应用系统,实现对流量统计、违法预警、事故分析等6项交通管理职能的“一站式支撑”和“全过程赋能”,大幅提升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先后被省公安厅评为“智慧技防应用典型”,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十大创新项目”。
大队主动跟进现代综合交通路网体系建设,累计投入2.6亿元,全域升级交通管控前端设施,推动“智慧技防”“安全设施”两个同步到位。在国省道,共新增监控球机562个、电子警察49个、流量检测器49个、交通诱导屏43块、雷达测速32套、违停抓拍设施470套,实现机动车全程可视化监管、货车全线右侧通行。在农村道路,所有交叉路口均增设“监控探头、电子哨兵、语音提示器、爆闪灯”等设施,新增146处非机动车不戴头盔抓拍监控,全力消除事故黑点,大力压降因不戴头盔引发的非机动车伤亡事故。
为主动应对大车流、大客流带来的交通管理形势新变化,大队在机制、手段、功能等方面创新探索,积极打造研判指挥智能化、交通组织科学化、基础设施规范化和动态管控实战化的数字化交警中队,实现交通路网一目了然、指挥调度一呼百应、交通违法一网打尽、勤务考核一图展示,推动交通勤务智慧化、可视化、精准化。
大丰区交警大队建设了24小时运行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和各中队勤务指挥室,构建区局、大队、中队三级数字化实战指挥体系,通过对道路交通要素进行智能化全量采集,构建1600余公里的可计算数字路网,同时集成信号灯、视频监控、警员、警车、警情等12类指挥要素,实时展现当前路网警力和警情点位信息,对发现的交通拥堵路段、警情分布位置,及时指令就近警力前往处置疏导。
为有效加强对交通违法的精准打击,大队坚持视频巡控与路面管控、网上研判与落地查缉相结合,勤务指挥室根据对辖区交通流量、事故警情和违法数据的分析研判,灵活转变勤务模式,指挥路面巡逻警力落实先期处警、巡逻防范、缉查堵控等工作,大幅提高勤务效率。今年以来共指令巡逻警力查处假牌假证违法行为35起、机动车逾期未年检违法行为805起,查处货车超载违法行为471起,其中夜间查处255起,占比54.14%。
此外,大队还着手建立数字化宣传服务体系,依托农村铁骑队和一村一辅警,开展实有驾驶人、车辆、交通设施等“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形成电子台账,确保纳管率达100%;利用“双微一抖”平台和交通诱导屏,定期发布交通宣传信息,及时引导群众合理出行;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入户宣传,通过每月面对面普法、每日大喇叭播报的方式,切实提升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
为扎实推进“双创双升”,大丰区交警大队投入5500万元开展平安示范大道创建,整改交通安全隐患726处,渠化灯控路口9处,增设标志标牌267块、信号灯LED辅助灯带15处,构建国省道每300米一处监控的视频走廊,全面提升群众的交通出行安全感。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农村交通管理阵地创建,每乡镇至少建设1条农村示范路、1个交通安全劝导站和1个农村交通宣传基地,全面提升群众交通出行体验感。
大队紧盯问题车、问题人,完善毒驾、精神病人、非法营运、高危驾驶人、失(限)驾五大数据库,平台自动预警违法人员及车辆行驶轨迹,指令民警现场查处。针对交通流量较大的国省道,特别是过境危化品车辆管控难的情况,平台自动采集过境危化品车辆电子档案3万份,预警查处夜间违规通行违法342起,坚决管住重点道路、管住突出违法行为。
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失管、漏管问题,大队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建立“区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各乡镇参与”的责任体系,将农村交通安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全面压实属地领导责任。建设84人的农村铁骑队、316名驻村辅警队伍,全面加强源头监管、隐患排查、交通巡逻、违法劝导等工作,确保不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不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伤亡交通事故,年内交通事故和亡人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2.6%、23.8%。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交警大队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农村交通管理科技应用创新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在甘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科技赋能,探索出一条农村交通管理智慧路径。
临洮县交警大队积极推动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完善过境国省道等重点路段信号灯28处、警示灯176处和减速让行、道路限速等标志标牌147块,向一线执勤交警辅警配发4G+350M融合通讯设备119台、执法记录仪220台、移动警务终端30部。升级改造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推动实体化运行;通过自建和协调接入“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监控设备50余路,借助互联网地图路况信息,扩大道路交通监控覆盖面,提升网上巡逻监测能力。在交通事故多发的国道212线与170乡道等重要平交路口和急转陡坡安装会车预警系统,通过视频分析、超声波雷达等手段主动感知路况,边缘计算数字终端分析出预警信息,触发声光联动警示预警。
临洮县交警大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农村地区典型交通违法自动发现、交通乱象自动分析、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等模型,自动开展远程视频巡逻、交通违法分析和交通事件检测,精准提示首次途经车辆的驾驶人注意路况,精准识别三轮车违法载人、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等农村典型交通违法。试点安装激光透窗检测设备1套,有效提升面包车超员突出违法行为发现能力。打通数据链路,实现前端感知设备、集成指挥平台、移动警务终端、农交安App间数据联动,交通违法预警信息实时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农交安App推送路面执勤民警、劝导员及时进行查处劝导。自今年1月以来,交通违法自动发现模型、激光透窗检测设备累计预警各类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340起,民警根据预警信息现场查处超员载客32起、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117起,向农交安App推送预警信息201条,劝导三轮车违法载人、摩托车驾驶人不戴头盔171人次,有效提升路面管控效能。
临洮县交警大队建立农村中队民警、警保劝导员、农村基层干部三方联合的农村交通管理机制,通过数据的融合、流转、应用,驱动农村交管业务重塑、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传统警务为数据警务、单一警务为综合警务,积极构建前端预警信息推送、劝导员拦截车辆、民警查处违法行为、基层干部上门宣传、处置完毕后反馈的“情指勤督宣”五位一体业务闭环,推动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向智能研判、主动发现、精准打击、有效管控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压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建立奖惩考核体系,按拦截次数、事故降低比率、隐患整改及时率等多维度指标进行排名,根据排名情况对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奖励,将考评结果与村财政资金划拨挂钩,压实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各方责任。今年以来,临洮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现质的提升,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其中死亡、受伤人数分别下降6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