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波卓波央艺术表演特色及当代的发展

2022-06-23 23:29何丞颉韩若晨徐丽雯钟祺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何丞颉 韩若晨 徐丽雯 钟祺

(广州大学)

一、波卓波央艺术表演特色

波卓波央是西藏林芝波密地区重要的艺术文化,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旋律、舞姿、情绪等多个方面体现着高原艺术特色。“波卓”又称为歌庄、波密锅庄等,藏语“卓”在辞书上是指西藏区域内的舞蹈,常在开阔的野外进行。“波央”是指波密地区的民间歌曲,曲调婉转悦耳、轻松愉快。藏语“央”在辞书上是指西藏区域内的民族歌曲,常在生产劳动中进行。

改革开放前正式的波卓波央表演一年只进行两次,一次是从藏历大年初三进行一直到年十五结束,另一次是寺庙进行朝拜、佛事活动的时候。且表演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第一天的开头必须是供奉“卓拉索”,最后一天的结尾必须是“扎西雪”以表达出当地农牧民群众一年来丰收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可见跳波卓波央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神圣的地位。

(一)波卓表演的艺术特点

1.队形变化

波卓作为一种集体性的舞蹈,其表演的队形与走位都充满着圆圈的元素,这与藏族人民信奉的宗教有关,圆圈在藏传佛教中体现着因果观、轮回观。

从队形来看,波卓队伍的形态以圆形为主,可以分为单层大圆和多层叠加大圆。队形的形成方式基本有三种:对角汇入形成圆形、四角汇入形成圆形和分散状态通过前后进退形成圆形。圆形的直径大小通常与参与人数相关,下至三人通过不断走位可围成小圆形,上至千人围成大圆形、多层圆形等等。除此之外,圆形的直径大小也与场地面积相关,小圆和大圆中心都会留出空白的地方,空白的面积与圆形半径相关。但这种空白并不会因人数增多而无止境地扩大,领舞者在看到圆形大到一定程度且还有人不断地加入时,会脱离队伍尾巴,成为龙头并利用内圈和外圈旋转速度不同,沿着队伍尾巴不断向前就可以形成双层或多层圆形。

从舞蹈进行路线来看,波卓队伍大致走向与转经筒和绕寺庙的方向是一致的。波卓以圆形为基础,整体自左向右绕圈进行,从鸟瞰角度即为顺时针方向进行,中途会有逆时针进行的步伐,但反向进行的距离不会长,一到两个反向动作后便会回到顺时针方向。

从舞蹈动作来看,波卓的动作大多绕自身为中心点进行,有大量以身体为中心点的缓慢平转动作和缓慢点翻动作,方向不定有向左转的也有向右转的,通常旋转幅度为完整的一周,少数为一周半或不满一周。

2.舞蹈动作

波卓在当地人民的心中是神圣的、庄严的,所以在跳波卓之前的时候有一定的要求,先男女对唱完后才开始进入舞蹈部分,这是固有的规律。跳波卓之前男女双方进行对唱,男子唱完女子继续跟着男子重复唱一遍,然后开始边唱边跳。波卓的脚部动作以钩脚为主,腿部和手部基本动作有“三步一踢”“迈步翻身”“双夹手”“碎踏”“旁虚步”“交换抬腿小跳”“晃盖手”等。“波卓”的基本特点是慢板大方、优美自如,快板奔放潇洒、欢快热情,而且跳“波卓”的时候,人越多越好看。在这片绮丽的高原上,女人们舞出了优雅俏丽,男人们舞出了豪放飒爽,从波卓中你可以感受到高原人的淳朴、豪爽。

早期锅庄与图腾文化有关,是部落原始图腾歌舞,这对后世波卓有着深层且持久的影响。现今的波卓舞蹈上仍然保留着大量模仿动物形体的动作,如:雄鹰即藏族文化中的金鸟,常以展翅的形态出现于立体雕塑或平面图腾,体现了人们对天空的敬畏和崇尚自由的精神。在波卓舞蹈中体现为双臂自由展开呈一百八十度后稍作停留,再收回双臂弯曲向上,手掌高于头顶,双肘对齐呈平行状态,在双臂展开过程中,上半身肢体向身体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微微倾斜,倾斜角度在三十度到六十度之间。通过展开动作和收回动作的交替,完成模仿雄鹰翱翔时翅膀挥动的形态。

(二)波央表演的艺术特点

1.歌词

波央产生于生产生活之中,因此波央的歌词大多来源于波密藏族同胞的劳动、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歌词通常以青稞、金鸟、牛、四季、帕隆藏布江、四面环绕的山脉等为主题,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当地人对波密的爱恋,对来世的期望,对今年收成的祈祷。如:

《小小的山谷》

小小山谷满是黄金多开心,幸福的人们。

三只金鸟飞到天空多开心,幸福的人们。

飞到空中自由翱翔多开心,幸福的人们。

如能盘旋着飞到地多开心,幸福的人们。

小小山谷中把成熟的粮食比作满地的黄金,人们在丰硕的收成中感到幸福喜悦。金鸟是藏传佛教中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在宗教中是保护佛陀不受邪恶侵害的凶猛神兽,翱翔的金鸟保护着山谷的人们,歌词以金鸟为抒情对象,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愿景。

波央展示出了勤劳勇敢的波密劳动人民日常的生活劳作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人们通过歌唱波央抒发祈盼来世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表达对中国共产党解放西藏的恩情,赞扬辛勤付出不求回报的父母教师,抒发对心上人的爱恋等等丰富感情。除了赞扬功能外,波央对唱形式中还有吵架功能,双方通过歌唱特定的波央抒发对对方的不满,吵得不可开交时由一名老者演唱“调(tiáo)和调”终止双方,并要求双方握手言和。

可以说,波央在倡导社会团结、人民互助,鼓励劳动者勤劳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

2.演唱方式

波央演唱以真声为基础,假声作辅助。想将波央唱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与其成波浪形的迂回的装饰旋律有关,装饰旋律经常由高音快速滑落到低音或者由低音快速向高音抛起,急剧的上升和下降使得歌唱富有难度,需要有良好的真假声快速交替的能力,且波央单句旋律多有重复,即同旋律填入不同歌词,因此演唱者要熟练掌握大量歌词技巧以演唱复杂的旋律。

波央旋律具有自由舒展的特点,体现在旋律中有较多的自由延长装饰音,多数位于乐句的中段或乐句的结尾,演唱者可以依据自身能力自由的对装饰音进行延长。这要求演唱波央的人声音必须通透且富有活力、气息宽广,对演唱者的自身气息把握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二、波卓波央现状

改革开放后,现代文明不断地冲击着波卓波央,使波卓波央逐渐地淡出了人们视线。在党中央强调的文化自信的指导下,波密县政府携手相关部门对波卓波央进行挖掘、保护,在今天波卓波央又逐渐地回归到了波密县人民生活中。本文从政策支持、传承与保护、推广与发展三方面描述了波卓波央现状。

(一)政策支持方面

从政府申报资料来看,2008年波卓成功申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波央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间波卓波央成功登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2017年林芝波密波央传承人次宗卓玛被评选为西藏十佳非遗传承人。

一个国家是由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方面构成的,习总书记在会议上也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波密县政府将波卓波央作为文化遗产申报至非遗名录,这样既有利于波卓波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权威指导下进行科学且有成效的行政保护,使波卓波央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政策保障和法律法规理论依据,同样也能在非遗保护法的规范下,使波卓波央传承人和保护人后续努力的方向变得清晰明朗,从而更好地推动波密县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承与保护方面

近年来,波密县政府开展了大量针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工作,通过下乡寻找艺人等方式采集现存的波卓波央,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存档,将采集到的波卓波央制作成光碟并先后出版了《波密民俗三套集成》《波密故事》《波密民歌》《波密传奇》等多个光碟。经过了多年的采集将歌曲整理成册,2005年11月出版了《波密县民歌汇集》一书,全书以藏文的形式记录了七百余首波密民歌,共计15万字,使得原本口耳相传的波密民歌有书面资料可考究。

波密县政府结合波密县实际情况,为解决非遗传承断代、后备年轻力量不足等问题,开展了公开表演比赛、波卓波央进校园等传承行动,在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

1.2018年,波密县多吉乡少儿“波卓波央”队受邀参加林芝市春节藏历土狗年新年电视联欢晚会录制,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并荣获2018年林芝春节藏历土狗新年联欢晚会“集体奖”。2.传承人次宗卓玛每个月都到波密县多吉乡小学,给孩子们传授波央,在央宗老师的教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唱波央,也使得波央这种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3.从2015年起,每年都会举行“中小学生少儿波卓波央原生态歌舞”比赛,县内包括周边乡镇小学都会组织起一支波卓波央队,精心准备,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比赛当日会有大批本地居民和游客聚在广场上观看,通过比赛的形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开来。

(三)推广与发展

近年来,波密县政府不断开拓传播当地民族文化路径。一方面是录制波卓波央视频音频,便于波卓波央在群众中传播,另一方面是将传统的艺术表演与旅游经济相结合,促进波密县文化事业和经济事业发展。

1.录制波卓波央视频、音频

改革开放后,波卓波央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为引导波卓波央回归群众中,近年由波密县文化旅游局出版了一张波密民歌专辑《桃源天籁》,该专辑共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11首独立波央和1首联唱,并安排专人在波茂广场进行播放,播放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六晚上七点半到九点。

每当时钟到达七点半,在波茂广场便会准时响起《桃源天籁》的音乐,在一旁等候已久的“舞者们”闻声走到广场中心,自觉地围成一个圈,一般由年级较大或者功底较深的人做领头“舞者们”,跟着音乐跳起波卓波央。随着音乐的进行,附近的村民也逐渐加入,人数不断地增加,圈子也会由一圈增加到两三圈,这时候通常跳得比较熟练的人会站在内圈,不太熟悉或正在学习的人会站在外圈跟着内圈的人跳。在调查同时也发现,每一首波央都有对应的波卓,这种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的,然而由于波央波卓在流传过程中的遗失,除了《桃源天籁》中的12首波央歌曲外,当播放另外的波央时,当地居民无法跳出其对应的波卓,意味着波央并未完全回归到群众生活中,还有极大的努力空间。

2.波卓波央与旅游经济相结合

将地方特色旅游与波卓波央结合起来,开展大型公开表演,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宣传的方式,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波密传统民族文化的保留。

波密县文旅局下属民间艺术团对非遗进行了创作改编,成功打造了一支舞蹈《桃花深处——波密》,其中的舞蹈部分是从“波卓”中提炼素材,与现代舞蹈艺术相结合进行二次改编创作。该舞蹈在拉萨、林芝多地进行演出超20场,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

2005年10月16日的“林芝第一届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活动开幕式上,波密县各个乡镇的民间波卓波央表演队在现场进行了原生态的波卓波央表演,让流传千年的旋律再一次回荡在第一代藏王故里的雪山与绿林间。

2021年桃花节开幕式上,邀请了传承人次宗卓玛演唱波央,通过前期的大力宣传吸引了大批藏族文化爱好者和西藏旅游爱好者的关注,开幕当天“波密县桃花节开幕仪式”词条登上了抖音热度榜,在线观看人数超过十万人。线上直播的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波卓波央对外的传播。

除此之外,近年来,波密县政府投资修建了波茂广场,波茂广场的出现打破了过去波卓波央一年只跳两次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波密县县城及周边居民提供了集中载歌载舞的场所,居民可以根据喜好前往广场与大家一起跳波卓波央。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体验波密当地的独特艺术。大部分到波密县旅行的游客会对波卓波央这种传统民俗产生兴趣。一方面游客会主动参与到波卓波央的队伍中,融入到村民的队伍中简略的学习波卓波央,另一方面游客会通过拍视频、照片发布抖音、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不论是简略的学习还是发布视频照片的方式,都是有利于波卓波央的推广和发展的,提高了波卓波央的曝光度。

由此可见,目前的推广方式是有利于波卓波央发展的,各界需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波卓波央进一步回到群众生活之中。

三、结语

在波密县政府和各界专家的大力推动下,波卓波央的保护已初见成效。波卓波央进校园这一项目促进了非遗在青少年间的传播。人们自发地聚集行为,算是波密县政府刻录波卓波央光盘行动的进一步深化。总而言之,可以认为波卓波央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相信距离波卓波央完全融入回当地人生活中就在不远处了,波密县政府要携手各界专家继续努力。终有一天,波卓波央会成为儿童生活中的日常游戏,会成为居民随时随地想唱就唱、想跳就跳的歌舞,同样,波卓波央也会走出小县城,让全世界都能欣赏到来自青藏高原令人震撼的歌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