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学科理论?研究范式

2022-06-23 02:51王艳芳

摘 要: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场域的马华文学研究,其话语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2.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1995—2004);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2005—2020)。在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的张力结构中交错发展的马华文学研究,一方面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华文学研究从东南亚华文文学框架到新马文学一体,再到马华文学自身的微观聚焦。

关键词:中国大陆场域;马华文学研究;话语嬗变

作者简介:王艳芳,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E-mail:1198785380@qq.com;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19BZW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 (19ZDA27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2)03-0022-11

1979年4月,时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的曾敏之先生在广州《花城》杂志创刊号发表《港澳与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一文,引发各方关注。该文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被誉为中国大陆学界发表的第一篇介绍、倡导和关注本土以外有关东南亚汉语文学的文章,不仅成为中国大陆台港澳文学研究的起点,也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起点。尽管此时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还没有起步,但这篇文章连同他随后发表的以《海外文情》为总题的系列文章一起开辟了中国大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河——所有这些,皆来自曾敏之先生极具前瞻性的“面向海外,促进交流”的文学交流观念,这是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对“港澳回归、台海统一”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因应这一产生于特定时代的“改革开放”国家话语,发轫于1980年代中期的马华文学批评话语的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2.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1995—2004);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2005—2020)。(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的确定是根据不同时段研究成果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问题指向以及话语模式厘定的,是一种相对集约的归纳;此外,与之相关联的时间段的切分也基于本时段研究成果呈现出的问题的主要方面而进行的客观而相对的划分,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再者,这三个段落及其所展开的批评话语/学科理论/研究范式之间不是严格或绝对的互相取代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此消彼长、显在和潜在状态的递嬗关系。)正是在曾敏之先生的推动下,1982年6月暨南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港台文学学术研讨会,因此,本时段及其之后开启的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正是在此特定时代观念和国家话语影响下的产物。

一 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

如果说首先开展的台港文学研究是为了打通中国文学内部交流的管道,那么,稍后开展的包括马华文学研究在内的规模浩大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最初也是在“中国文学”的框架内进行。换句话说,尽管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分属于不同国别的文学,但在研究发轫之际,无论被关注的马华作家作品抑或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却大都与中国现代文学有关,而与香港、台湾有密切联系的南洋华侨或归侨作者及其创作也得到更多关注,对他们的发掘和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寻找、钩沉曾经失散在“南洋”的中国现代文学流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新的时代话语机制中重新构建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当代关联。

1984年2月,汕头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夏衍任名誉主任,肖乾、杨越任顾问。海外华文文学,主要指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华文创作。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见《文坛点滴(十二则)》,《当代文坛》1984年第9期。在此之后,1987年暨南大学中文系成立了暨南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1988年11月,福建省臺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在福州成立;198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组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室;1989年7月安徽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成立;1989年12月,江苏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接下来,海口、泉州、武汉、上海、北京、南宁等地高校纷纷成立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1985年伊始,该研究中心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华文文学刊物——《华文文学》。该杂志第1期刊有马华儿童文学作家、曾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的年红的小说《最后一趟巴士》;第2期刊有忠扬的论文《马来西亚华文小说家方北方》(这是笔者查询到的中国大陆第一篇研究马华作家作品的论文,故本文将1985年作为中国大陆场域马华文学研究的起点。);同年6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登李应瞻《应该重视对马华文艺的研究》,这是一篇正面呼吁和提倡学界进行马华文学研究的论文。特别要提到的是,1987年3月,厦门大学首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召开,主题是“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与会学者专家对华文文学的界限问题、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相互影响及其原因、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异同、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行”的此类会议。著名学者王瑶、作家秦牧、郭风、杨嘉以及菲华作家云鹤、新华作家郭永秀、泰华作家巴尔都在会上发言,会后出版《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初步奠定在中国现代文学框架中展开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话语基础。

1985—1994年这一阶段的马华文学研究以知识性、普及性的作家作品介绍和评论为主,以“马华文学”为主题搜索到的知网论文总共为64篇(本文知网论文检索截止日期统一为2020年12月31日,不一一标注。),平均每年不超过7篇。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基本的文学史料或作家信息介绍,主要由马华作家撰写。如韩萌《“马华文艺独特性”的争论及其他》、方北方《九十年代马华文学发展方向》、流军《马华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摘录)》、戴小华《八十年代马华文学的思潮(摘录)》等。二是不同时段南来新马的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主要由大陆学者撰写。王瑶《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着意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中构建两者之间关系的最具权威性的论述;王振科的系列文章《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在新马的传播——兼评许杰和郁达夫在新马的文学活动》《中国话剧艺术对新马华语话剧运动的影响》《中国现代作家在新马的文学活动》等较为细致地梳理和论述了中国现代作家与新马文学的多重关联;马阳《抗战时期的马华文学》、朱二《新马华文杂文创作与鲁迅》也重在强调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作家的某种关联;陈贤茂《中国新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则在更长远的文学史向度和更广阔的文学场域全面论述中国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进一步夯实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中国文学史框架及其批评话语模式。三是对马华资深作家作品的评析。陈实《苗秀前期小说创作论》是较早的作家论,韩江《马华文学二题》则较为细致深入地论述了马华诗人田思、吴天才的诗歌特色。黄万华在《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系列文章,如《“家在吉隆坡”——从戴小华的创作论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前途》《他仍属于河洛这片土地——姚拓创作简论之一》,较早地对马华作家进行了系统论述。四是具有初步文学史意识的马华文学发展状况和态势分析,如陈贤茂《新马华文文学发展概况》《新马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钦鸿《略论马华新文学》《新马华文文学及其九十年代的发展》,潘亚暾《“四热”、“五化”冲向中土——90年代东南亚华文文学新动向》等。五是阶段性的马华文学研究述评。高陶《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全面总结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主要机构、研究人员及其代表作,最后提出四点建议;杜丽秋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当扎实细致的梳理;钦鸿《略谈中国大陆对马华文学的研究》既总结和肯定了大陆马华文学研究的成就,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与此同时,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伴随以上研究而开启,但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新文学或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方面,如庄钟庆等编《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首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专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郭惠芬著《中国南来作者与新马华文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都是这方面的成果;代表性论文有蔡师仁《探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王振科《空间的延伸——新马华文文学与现代文学史的关系》等。除此之外,尚有不少文章探及新文学作家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如郭惠芬关于刘半农对新马华文文学影响的研究,肖怿关于许杰、洪灵菲、马宁对新马华文文学影响的研究等。

苏菲著《战后二十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新马华文小说专论,也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马华文学研究专著。论者将1945-1965年的新马华文小说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论述了其由“中国文学的支流”逐渐走向独立发展的过程,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38位作家作品的分析来阐述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较早且客观而系统地表达了马华文学研究本土化立场的思考。王振科著《同根的文学》(南海出版公司,1996)是新马华文文学研究的结集,主要论证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同根”属性,立足于中国新文学框架内部,梳理马华文学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认为中国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之“根”,是“源出于中国文学又有别于中国文学的具有的独特品格的文学”,主张既要加强“华文文学”意识,又要适应当地的“社会民俗”。钦鸿《海天集——我看新马华文文学》(雪兰莪乌鲁冷岳兴安会馆,1995)也是多年新马华文文学研究的结晶,有新马华文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宏观研究,有具体作家作品的微观评析,也有对新马华文文学发展的展望。论述的文体广泛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儿童文学等。此后出版的《遥望集——东南亚华文文学漫评》(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对新马作家戴小华、尤今、朵拉、忠扬等有专门论述。非常明显地,发掘和梳理现代南来作家在马来西亚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史料,旨在恢复中国现代文学南来作家与马华文学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在进一步研究馬华本土老作家的作品,通过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性进一步拉近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内在联系。这两者其实都是在建构同一种马华文学史——即中国现代文学思维框架下的马华文学史。

此外,赖伯疆著《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杨振昆等著《东南亚华文文学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都涉及马华文学的论述,赖伯疆编著《海外华文文学概观》(花城出版社,1991)、陈贤茂等著《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鹭江出版社,1993)、潘亚暾著《海外华文文学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以及赵遐秋、马相武主编《海外华文文学综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等宏观研究成果也分别不同程度地触及到马华文学,特别是《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已经开始尝试从文学史角度对不同国别的华文文学进行研究,并将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其率先对华文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华文文学,顾名思义,凡是用华文(即汉语,海外华人多称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作品,都可称为华文文学。”即“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文学作品,都称为海外华文文学。”(陈贤茂等著:《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第6—7页。)但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对马华新生代作家作品的跟进不够及时。早期的马华文学研究者还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蔡洪声、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林承璜等,研究的对象也多是曾有过新马居留经历的归侨作家、以及一批后来长期居留并入籍的作家。由于其作品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其作品表现的大都是祖国的人和事,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时代风潮,故而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海外支流”。

因此,出于对特定时代国家话语建构的需要,有必要通过文学研究的话语勾连起中国大陆与马来西亚、东南亚以及海外的文学和文化联系。当然,这种勾连是在中国大陆与台港澳新的政治关系格局中产生的,因而其批评或研究话语也是在深度关联台港澳文学的框架和视域下进行。但随着研究的拓展,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第一阶段的马华文学批评正在逐渐由中国文学的框架走向外国文学的框架,正在从中国文学内部的论述即海内,走向中国文学的外部即海外;其话语也在此过程中发生悄然改变,那就是由最初的“同根”的“中国性”话语模式渐渐地向整体观视野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理论过渡。

二 在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话语(1995—2004)

1995年福建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马来西亚卷》(计有云里风、碧澄、孟沙、马仑、马汉、驼铃、曾沛、李忆莙、甄供、陈政欣等人文集共10册。陆续出版的还有“新加坡卷”“泰国卷”

“印度尼西亚卷”和“菲律宾卷”各10种,本套丛书总共五十种,收集了50位东南亚作家的代表作品。),大大弥补和丰富了之前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资料的不足。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系列、传记系列陆续出版,如被曾敏之称为“华文文学史上的拓荒之作”的《世界著名华文女作家传 港澳与东南亚卷1》(邓光东,陈公仲等:《世界著名华文女作家传·港澳与东南亚卷1》,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等。随着研究规模的扩大和研究内涵的深入,研究发轫之初即伏埋于其中的矛盾和悖论——命名的问题逐渐显现。台港澳文学研究始终可以在中国文学的框架内进行,包括东南亚华文文学在内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最初也暂时性地依附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框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分和整合就成为研究者面临的极为迫切的任务。新世纪初年学界关于学科命名以及学科归属的讨论和论争就成为某种必然,争议最终以2002年5月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成立宣告问题的局部解决,内在矛盾的暂时搁置使得研究界推出了大量以“世界华文文学”为名的研究成果,一度使得这个新兴的学科带有几分炙手可热的味道。(还包括相关学术会议的召开、论文集的出版、学术平台的打造、著作和教材的撰写、学科的设置,特别是学位点招生和培养等多方面。)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1995—2004年这一阶段的研究注重对作家作品问题意识的开掘,同时关注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论争等和文学史密切相关的研究,以“马华文学”为主题搜索到知网论文共有170篇,平均每年17篇。最早注意到并撰文论述马华文学本土性和独特性的是黄万华和朱双一,黄万华《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专门论述了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朱双一《赴台马来西亚侨生文学的中华情结和南洋色泽》较早注意到马华留台作家创作中并存的中华情结和南洋色泽,两位学者的研究已经表现出与上一阶段马华文学批评话语不同的新的文学史创见和观念。此后,王国平《论当代马来西亚文学的本土化》、马相武《论当代马华小说的本土意识》《当代马华小说的主体建构》、周宁《重整马华文学独特性》等都对马华文学的“在地性”研究进行了深化和丰富。

除了发现并强调马华文学的本土性、独特性和主体性,对于本时期已经在文坛上引领风骚的马华新生代作家的研究亦成为热点,事实上,正是马华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促使研究者发现马华文学的本土性特征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标志,使得马华文学具备了走向世界文学的异质性特征。王振科《一道亮丽的风景——关于马华“新生代”作家群》、朱立立《历史记忆· 始源想象·身份建构——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书写及属性意识》、陈大为《寂静的浮雕——论潘雨桐的自然写作》、刘小新《论马华作家黄锦树的小说创作》《马华旅台文学现象论》都是关于新生代研究的重要篇什,朱崇科《吊诡中国性——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本土性的纠葛——浅论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穿》、赵牧《试论马华新生代创作中的族群意识》《诉说离乱与建构主体——论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创作》则深入到新生代作家作品的中国性、本土性、族群意识、主体建构等国族与自我的认同问题研究。

马华文学史的研究首推黄万华的论述,其《东南亚华文文学百年流变的一种轮廓描述》对马华文学80年(1919—1998)的发展有宏观的把握和独到的认识。刘小新《近期马华文学研究管窥》就马华文学史的分期、马华当代文学大系的编纂、马华文学的未来发展和困境以及马华文学的文化屬性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其《“黄锦树”现象与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嬗变》《世代更替与范式转换——近十年马华文学发展考察》也是关于马华文学史某个方面的深入思考。刘小新、朱立立对马华文学的文化属性、独特性与主体性、文化诗学、后殖民限度等理论有深入分析,如朱立立、刘小新合写《略谈马华文学的文化属性》,刘小新《文化属性意识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从华文文学批评到华人文化诗学》,朱立立《论新生代马华作家的文化属性意识》《华文文学后殖民批评的可能性及限度》等;另外,王列耀《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文化个性》、许文荣《挪用“他者”的言说策略——从殖民话语到后殖民话语的马华文学》、朱文斌《新马华文文学独特性与主体性的确立研究——以“侨民意识”与“本土意识”论争为视角》《后殖民论述与去中国性——以东南亚华文文学为例》也在运用新的文化研究方法或后殖民理论重新审视马华文学。

仍有不少文章继续探讨中国新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如赵顺宏《中国现代作家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论略》,但这时期对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的研究指向已经发生微妙变化。如果说之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中国现代文学对马华现代文学的影响,那么此后的研究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关系;而且在具体的影响主体上,也不再是笼统的中国文学,而具体到中国文学的不同时段和区域,如香港文学、台湾文学对马华文学曾经的直接、深入和持久的影响作用。莫嘉丽《60年代台湾文学与香港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首次将其影响关系进行了具体化和明确化,沿着这一思路,她的《中国抗战文艺思潮与马华的文艺运动》进行更加细致的历史追溯,专门探讨两地文艺思潮之间的影响关系。此外,马华学者潘碧华《香港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1949—1975)》,刘登翰、刘小新《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李丽《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也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影响研究;古远清《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台港澳文学之比较》、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初步比较》则是横向的比较研究。更多的研究关注旅台马华作家的创作,分别探讨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张贵兴、李永平、商晚筠等马华作家和台湾文学场域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黄华《椰风蕉雨话诗坛——从十年<蕉风>看当代马华诗坛》迈出了对马华期刊研究的重要一步。专门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的硕士论文开始出现:施敏《东南亚华文文学与种族想象》(施敏:《东南亚华文文学与种族想象》,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黄素华《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黄素华:《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1。)、颜泉发《分流与整合——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概念的梳理与思考》(颜泉发:《分流与整合——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概念的梳理与思考》,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彼时马华文学的被关注程度和研究的热闹态势可从王蒙、雷达、杨匡汉、古远清、马相武等人的对谈(王蒙、雷达、杨匡汉、古远清、马相武:《马华文学五人谈》,《南方文坛》1997年第5期,第54—56页。)中窥见一斑。

所有这些研究都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走向“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独立奠定了学术的基石。早在90年代初,钟帜《走向世界的华文文学研究》就呼唤华文文学走向世界,而许翼心、陈实合写的《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则明确提出了关于这门新学科的设想。事实上,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马华文文学研究,经过前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对扎实的研究成果,从苏菲《战后二十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到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新马华文文学研究已经具备严谨完备的文学史框架。21世纪初年,关于马华文学的研究更被纳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体系之中,被从诸多方面论述其理论的合法性和自洽性。陈贤茂、黄万华、饶芃子、郭惠芬等学者做出了重要的论述,逐步完成了在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的学科理论话语建构。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1—4)(鹭江出版社,1999)是在《海外华文文学初编》的基础上形成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在该文学史中占有相当比重,新马华文文学有合有分,1965年以前新马合论,1965年以后各设两章,共有五章的论述篇幅。特别是第一卷第一章导论部分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与发展前景”“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整部文学史的书写奠定了理论基调,即将海外华文文学置于中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视野中观照并审视,这正是本阶段华文文学研究的基本话语方式。

黄万华《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马华小说史的专著,逐章论述了马华文学如何由对中国新文学的呼应而逐渐走向本土化和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本书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对马华文学本土话语和现代话语的重视,也不仅在于百年文学史分期的科学与清晰,更在于对马华文学史发展脉络和轮廓的理解和确认。相关著作《文化转换中的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之第一编“20世纪华文文学整体观”、第三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都涉及到对华文文学的整体性论述和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独特性的专门论述。

郭惠芬《中国南来作者与新马华文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重在论述中国不同时期的南来作家对新马华文文学的影响和贡献,这种思路和话语方式基本属于中国大陆马华文学研究第一个阶段的话语模式,由于作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接触到更多的原始资料,所以其论述有更多文学史细节的发现,因而其论证更有依据并显示出很多的新意。其《新马华文文学的现代与当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借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方法,将1965年以前即1919—1965之间的文学称为新马华文文学现代文学,而将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的文学称之为新马华文文学的当代,认为新马华文文学既有继承性,又有独特性。既不回避中国新文学给予早期马华文学的影响,又更为注重马华文学的独立特色及其价值,将新马华文文学置于多元文化撞击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此外,郭惠芬《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东南亚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进行研究,另有专门研究马华新诗的《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如果说饶芃子主编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主要解决的是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如何影响了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创作的问题,那么论文集《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则回答了有关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理论话题,全面系统地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科话语。尤其是在“史”的撰写上,针对如何梳理和研究被历史遮蔽的若干重要文学事件、问题和社团等提出独到的思考,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开辟了更加宏阔的学术空间。但是,“世界华文文学”概念实际运用过程中最大的悖论在于,事实上将“中国文学”这一华文文学的最大主体“包括在外”了——这也是造成概念自身不能自足、以致迄今为止仍然暧昧不明的学科身份及其事实存在的原因所在。既有的传统学科的地位不可撼动,而“世界华文文学”持续以内涵和外延皆有残缺的学科身份运行,在全球化的话语时代愈加洞见其自身的缺陷与分裂。于是,整体观视野下的“世界华文文学”遂逐渐让渡为“独特性”“本体性”的马华文学批评话语,并进一步在理论观念、阐释框架和方法论等方面体现出“文化关系”研究的新范式。

三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建构(2005—2020)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张力对抗中,学界关于“华语语系”文学的讨论和争议具有某种必然性。以王德威、史书美、石静远等为代表的“华语语系文学”理论最终遭到中国大陆学界的集体抵制,论争于“各执一词”中告一段落。但由命名之争端带来的后果不得不使更多的研究者暂时或局部放弃“世界”的执念,一方面关注带有地方经验的创作,另一方面以区域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或范畴,“整合”的热情已过,更加强调不同区域之间华文文学的差异性特质及其交流影响关系。马华文学的研究自然也顺应潮流,理性回归,在微观聚焦和宏观整合的张力结构中交错行进和螺旋发展,一方面,從20世纪70年代末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框架到新世纪初年世界华文文学框架中马华文学研究的扩张,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另一方面,从东南亚文学框架中的华文文学到新马一体的华文文学再到马华文学自身的凸显,既显示出研究者对马华文学的逐渐重视和层层聚焦,也表明马华文学自身的发展成长所渐次凸显出的文学性、艺术性,独特性和主体性。

2005—2020年这一阶段以“马华文学”为主题搜索到的论文共620篇,平均每年39篇。2016年甚至达到50篇以上。论文篇数呈飞速增长的状态,论文研究的问题也更加多元,特别是关于马华文学的问题走向和理论建构研究非常集中,如中国性、本土性、独特性、现代性以及族群、认同、跨界、报刊、传播、影响、比较、关系等。这意味着中国大陆场域的马华文学研究经由第一阶段(1985—1994)的时代批评话语、第二阶段(1995—2004)的学科理论建构,已经抵达了学术研究范式建构的第三阶段。关于文学“研究范式”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应某种观念体系,二是对应某种阐释框架;但有学者指出“研究范式”更应该是根本性的研究方法:“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研究方法倒是最接近库恩所谓‘范式的本意的,因为每一种范式都会对应着特定的研究方法,而与范式转换相伴随的也必然是整套研究方法的更新。”(洪亮:《“民国视野”与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7期,第56页。)马华文学研究进入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并重的研究阶段,集中体现为“文化研究”的整套研究方法的更新,原有的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思潮和论争研究以及文学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响比较关系研究、传播接受研究以及文化认同研究所替代。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首先,这一阶段的作家作品研究不仅被赋予了强烈的问题指向和深厚的理论内涵,而且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全新的文化研究方法。朱崇科《后殖民时代的身份焦虑与本土形构——台湾经验与潘雨桐的南洋叙述》《马华女作家商晚筠作品中的本土纠结》《台砂并置:原乡/异乡的技艺与迷思——以李永平、张贵兴的小说书写为中心》等多篇论文都从“本土性”角度出发对马华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或剖析其身份意识,或探讨其敘述技艺。从作家论到专著《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唐山出版社,2004)、《考古文学“南洋”》,已然形成成熟的研究风格和范式,那就是“更加关注文学的历史现场、文化意义和一些被压抑的可能性……重视和挖掘此段历史中的某些断裂处,并且关注本土话语、意象和可能的本土视维实践”(朱崇科:《考古文学“南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0页。),在时空迁移中构建了“本土性”观念的想象性历史建构。其《马华文学12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则是马华文学研究的集大成,集中论述了马华文学史上的12位重要作家,潜隐着作者对于马华文学本土性迁移的探幽发微。

如果说朱崇科的马华作家研究侧重于其本土性的在地元素考察,那么金进的马华作家研究则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文学现场中发掘他们和中国大陆文学、香港文学、台湾文学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关系。金进《马华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编为南来作家专辑,除了对马华文学发展观念、发展历程、与南来作家的关系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证之外,特别论述了郁达夫、胡愈之、林语堂在马华文学与马华华文教育史上的成就、贡献及其作用;第二编为马华资深作家专辑,分别论述了韦晕、方北方、苗秀、原上草的文学创作,姚拓的文学活动以及方修的马华文学史撰写;第三编为马华本土作家专辑,分别论述了吴岸、温任平及其天狼星诗社、小黑、李天葆、黎紫书等作家及其文学社团的创作;第四编为马华旅台作家专辑,选取了商晚筠、潘雨桐、李永平、张贵兴、陈大为、钟怡雯等六位代表性作家进行了专章论述和研究。虽为作家论,但其华文文学的整体意识、互动影响关系理念始终在场。

温明明著《离境与跨界——在台马华文学研究(1963—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则针对马华作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行研究。在台马华文学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台湾的侨生教育政策,该著作从离境与跨界两个层面入手,还原在台马华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语境,剖析其文学创作,试图描绘在台马华文学传统及其谱系生成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并深入辨析台湾作为在台马华文学生成的场域及中介对(在台)马华文学的影响,归纳了其南洋情境与台湾色彩相结合的另类美学风格,以及台湾场域内的马华文学论述对当代马华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其他较有代表性的论文还有陈祖君《马华文学的在地经验与空间表征——以黎紫书小说创作为例》,再有朱文斌的马华诗歌研究,陈庆妃的马华散文研究也已形成了个人的研究特色。多篇博士论文涉及新生代作家论,如张琴凤《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研究》(张琴凤:《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刘征《华人到处有花踪——近30年来马华女性小说创作论》(刘征:《华人到处有花踪——近30年来马华女性小说创作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前者侧重历史叙事的横向比较,后者侧重性别研究。

其次,相较于上述马华文学研究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本阶段研究者文学史写作和研究的热情有所降低。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对马华文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更愿意就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报刊传媒甚至某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细部探讨;二是在整个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态势中,研究者因应全球化时代理论话语的变迁,更注重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研究。华文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基于生产、阅读、传播、接受等的研究带来文化研究,特别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盛行,加之对世界华文文学史存在及其建构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部分质疑,使得文学史撰写变得较为冷清。本阶段文学史研究的收获主要集中于一些长期躬耕于此园地并具备深厚学术积淀的学者的成果。厦门大学庄钟庆等编著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将整个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马华文学史占有绝对重要的篇幅。黄万华深耕马华文学多年,其《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上编为全球化语境中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比较考察,纯粹的理论性探讨,涉及到世界范围内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系列关键词。下编为多元对话中的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论,对陈大为、黄锦树、钟怡雯、黎紫书等重要作家进行了专论,是在数年扎实的作家论、作品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马华文学史。

此外,王列耀著《隔海之望: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也是针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问题研究,分别从华文文学的故乡想象、历史想象着手,既有对作家作品的精到分析,又有文学史问题的思辨和考论,其对马华文学研究的侧重也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马华文学史的书写和研究。苏永延《论马华文学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就文学史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进行专门的梳理和探讨;王列耀、龙扬志《身份的焦虑:论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对贯穿整个90年代的马华文学论争有客观的分析,究其实还是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温明明、王列耀《何为马华?怎样重写?——论黄锦树与张锦忠的重写马华文学史论述》则具体分析了“重写马华文学史”争论中以黄锦树和张锦忠所代表的文学史观,对于不同世代、不同区域、不同国别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和研究诉求有清晰的分析和论定。

贯穿本阶段研究范式建构最为重要的争论围绕着“华语语系文学”展开,“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由华裔美国学者史书美、王德威、石静远等人先后提出,并逐渐在论述中丰富,随后在华文学界传播开来。其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大陆学界“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反拔,一系列核心概念也都隐隐指向“世界华文文学”概念中潜在着的中国大陆学界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的所谓“收编意图”。争论的本质其实就是全球化和本土化冲突的结果,是这一冲突在世界范围内的华文文学创作与华文文学研究中留下的裂痕,同时也是对中国大陆华文文学学术研究范式的一次考验,论争的过程也给既有的研究范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反思。由于这场争论的肇始和马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故不少马华作家和研究者、包括马华旅台作家和学者参与讨论。(相关专书有金进著《冷战与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张松建著《重建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刘俊著《世界华文文学:历史·记忆·语系》(花城出版社,2017)等。)概而言之,史书美等的“华语语系文学”不仅将中国大陆的主流话语书写排除在外,不能合理解释各华语区域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特别是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目的,必须要警惕和批判。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本阶段关于马华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和范式建构除了上述“华语语系文学”论争,还有“华人文化诗学”重要理论的提出。刘小新、刘登翰合写《文化诗学与华文文学批评——关于“华人文化诗学”的构想》提出应重视中国文化/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到突出华人与华文文学主体性的转移, 从中国视域为主导的批评范式转向以华人为中心的“共同诗学”与“地方知识”双重视域的整合,在此意义上,“华人文化诗学”主张从纯审美研究视域转向文化政治阐释。刘小新、朱立立合写《海外华文文学的后殖民批评实践——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中心的初步观察与思考》《海外华人文学与“承认的政治”》则分别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考察新马华文文学、从政治文化认同的角度去研究海外华文文学。(这一观点在他们各自的学术专著中有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即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刘小新《华文文学与文化政治》(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朱崇科的论文《马华文化/文学本土性的建构策略及其限度析论》《如何中华文化,怎样本土文学?——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论纲》及专著《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皆立足本土化立场,探讨其与中国性、中华文化之间的混杂与嬗变关系。朱文斌《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冲突》从诗歌研究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创作中的几种缠绕关系。龙扬志《正名:文学史书写与马华文学身份重建》重新梳理和确立马华文学的身份,胡星灿博士论文《困境与策略——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系统地研究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过程。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体现出马华文学研究的文化关系新范式。

正是由于世界的开放性和传媒资讯的发达,马华文学的媒介和传播研究成为本阶段最丰富的学术收获之一。颜敏《“世界性”的差异表述——19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新马和香港文学期刊的华文文学传播》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文学杂志《上海文学》《当代》《收获》《花城》等为例,与同时期的新马文学期刊《蕉风》、香港文学期刊《香港文学》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其在华文文学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方面呈现出的不同世界性。王文艳《论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以<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认为《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推动了新生代作家的发展壮大,推进了马华文学的世代更替与范式转换,推动了马华文学批评的改革。陈庆妃《九十年代马华散文的新势力与副刊现象考察》基于马华散文和副刊之间的依存度较高的事实,论证其明显的文化消费的商业性特征。贾颖妮《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星洲日报》报纸副刊和《南洋文艺》《文艺春秋》《星云》等文艺副刊为例,条分缕析其华文文学论述本土化的表现与贡献。相关专著有颜敏《在文学的现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王列耀、温明明等《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王列耀、颜敏等《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易淑琼《<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等。

随着华文文学区域间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加强,影响、关系和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一批拥有东南亚留学背景的青年学者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推出一批全新的研究成果,使得马华文学的研究具备了宏观的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内涵,对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比较和影响研究也在逐渐摆脱中国文学的框架,而是在文化比较的意义上进行。比较文学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还是一种学科理论。饶芃子著《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从比较文艺学的角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兴起,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探讨对象和新的学术空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视阈、新的对话模式、新的融合和超越的机缘;还为比较文学的国别、地域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有助于比较文学去发现、拓展新的诗学命题和学科‘边界,有助于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获得一种新的突破。” (饶芃子:《代序:我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朱崇科著《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则针对饶芃子的观点“接着说”,从学科创新的角度提出“华语比较文学”,“即是指在华语语系文学内部的比较。它同样也是立足世界性的背景,对所有华语书写的文学,包括离散书写进行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比较。” (朱崇科:《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10页。)认为华语比较文学是文学发展内驱力的必然,强调大陆文学和其他区域华文文学的互动关系和更多可能。

结 语

综上可见,近40年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总体上呈现为“中国性”和“在地性”两种基本模式。21世纪之后出现的“文化关系”研究的第三种模式意味着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的出现。这种范式关注到马华本土和中国大陆场域之间深层的历史政治文化关系的态势,还发现和探究了马华文学所受到的中国香港、台湾以及西方欧美文学影响。鉴于此,当下的马华文学研究还必须在以下方面持续探索。首先,破除马华文学诗学研究的匮乏,创新研究范式。包括从基本概念辨析、理论建构、地方性知识、后殖民理论、第三空间、华语语系、想象的共同体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在“中国性”“本土化”“現代性”以及“文化关系”等研究范式之外探讨更多的学术生长点和可能性;其次,各体文学史的书写,包括思潮史、小说史、散文史、戏剧史、诗歌史、报刊史、传播接受史、关系影响史等,特别是香港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关系史、台湾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关系史、中国大陆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关系史等的梳理和撰写;再者,跨区域、跨国别、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入,包括与台港澳文学的比较、与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比较、与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的比较、与美华、加华、欧华、澳华文学的比较等涉及华文文学内部和外部的全方位的文化关系和比较研究。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

Critical discourse, Disciplinary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Research o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in Resent 40 Years

WANG Yan-fang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mid-1980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its critical discourse: first, the contemporary critical discours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literature (1985-1994), second, the disciplinary theories in the historic view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1995-2004), and third, the academic research paradigm in the tension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2005-2020). The study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developed in a tension structure of macro integration and micro focusing, on the one hand, shows the macroscopic vis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and Hong Kong to overseas and then to the integrated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ighlights the study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Southeast Asia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ingapore and Malaysia literature and then to the micro-focus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itself.

Keywords: the mainland of China; research o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discourse change

【責任编辑:陈 雷】D38D0108-D218-4E9E-B95A-B064107A70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