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2022-06-23 14:46陈树超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处理技术基础工程软土地基

陈树超

【摘要】在建筑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力量。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以及建筑项目在日后投入使用以后的维修频率都能够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无论建筑项目的大小以及规模如何,在项目开始投产之前,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都需要对施工地域展开科学、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并以该项工作最终取得的数据结果,来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建筑项目施工策略与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的地基勘察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类型则是软土地基。该种地基由于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处理,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不断深入,土木建筑工程所承受的荷载将会逐渐加大,由于软土地基的载荷能力较差,因此会造成土木建筑工程的地基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并且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地基沉降。对于建筑工程的墙体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为建筑工程日后投入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随着现阶段内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的国土空间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为了有效提升城市内国土资源的利用率,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内的相关人员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都呈现出高度重视的现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现阶段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层面,为城市内的经济发展以及建设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本文将以土木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作为研究背景,对软土地基的概念以及特点展开论述,分析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遇到软土地基能够造成的问题,探讨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3.029

引言:

软土地基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地基类型。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软如地基,相关工作人员需其进行科学勘测,并妥善处理,如此方能够确保土木工程的地基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载荷要求,最终有效提升这一地基的载荷能力以及稳定性。随着我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相关工作人员亦提出了多元化的处理方式。因此,在土木建筑工程投产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投产地域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并根据软土地基的类型以及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如此方能够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使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得到比较稳定的发展局面。

1、软土地基概述

1.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其主要是指地区内距离水资源相对较近,或者地势比较低洼的一些地理位置。这些地理位置的地层都具有同一个特点,即土层内部的含水量非常大。随着我国城市内的国土资源的紧张以及社会大众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都会建立的距离城市内的水资源相对较近,如此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城市内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带来了比较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1]。在对这种类型的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由于前期具有含水量较大,并且土层之间的压缩性能相对比较高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地基上进行建设过程中,一旦建筑结构的荷载达到一定数值,则会使软土地基该发生沉降现象,最终造成土木工程建筑中的结构或者外部墙体出现裂缝状态,最终为建筑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起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会为建筑工程日后投产以后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工作人员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过程中,在确定地基的结构、性能以及地层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设类型、建筑形式。建筑规模等基本信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最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最终有效规避软土地基对土木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提升建筑地基的载荷能力。

1.2软土地基特征

(1)结构疏松多孔

与建设工程一般的地基结构相比,构成软土地基的土体多为松散颗粒状粘土和粉砂,土质松软,形成松散多孔的软土基础结构。一方面,软土地基松散多孔的性质造成土壤中电荷分布不均,严重影响地基结构性能。还有的软土地基不仅由黏土组成,还混合有松散的沙子等杂质,进一步增加软土地基中的空位量和孔隙的大小。雨水通过土层渗透到这些空隙中,进一步增加了软土地基内部的含水量,显着降低了地基结构的密实度和硬度,严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此,采用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确保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达到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2)流动性能较强

流动性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软土基础松散,含有大量孔隙和水分。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加,软土地基中的空气在压实过程中不断消散,致使软土层不断运动,表现出一定的流动性。再者,在软土地基内部,饱含自然水,水分在温度影响下,蒸发和扩散会导致周围土壤不断运动。建筑完工后,外力作用于建筑物,随着外部压力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这一问题的出现将导致更严重的地基坍塌和结构破坏。

(3)抗剪强度相对较低

软土地基松散多孔的结构使其在高强度外荷载作用下难以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和良好的结构强度。因此,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模量一般较低。同时,由于这种地基结构本身的压缩性比较高,以这种软土地基为主要地基结构的工程在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实际施工中常见的地基塌陷、下沉等问题,多是由于施工现场地基中存在未被发现的软土地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地基的承载力不足以抵消上层建筑的重力和下沉趋势,会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

2、软土地基施工管理不足引发的问题

2.1软土地基治理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地基的现象不断提升,现阶段这种类型的基地已经受到行业内相关人士的广泛重视,但建筑领域内对该种地基的施工经验修昂对比较匮乏,在进行这类地基的考察与勘测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有限,因此会对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错误的误导[2]。最终造成这种地基的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以后,仍然没有达到建筑工程对地基的载荷能力的实际需求,最终造成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相对比较低迷,导致建筑项目在施工环节甚至日后投入使用过程中,都出现的墙体裂缝的现象。

2.2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

在现阶段的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随着专业人员对该类型地基的全面掌握,现阶段建筑领域内的相关人士已经逐渐总结出了多种比较成熟的地基处理技术。因此在面对这一地基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基的特性以及建筑工程的基本信息,选择最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此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较少,且专业技术不强,因此在对地基的特性以及建筑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并没有选择最佳的处理技术,因此造成该类型地基的最终处理结果不进入人意,造成后续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

2.3软土层面积不足或处理不均匀

在土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遇软土地基,通常意味着建筑目的地内部的软土层的规模与面积通常会比较大。但在对其进行后续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在施工环节中对这一施工作业的质量以及作业进程没有起到有效的管理,并且相关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最终使地基在处理过后,仍然存在一些基础强化不够均匀,或面积较大的地基出现部分沉降等质量现象,最终造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隨着施工环节的不断深入,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等现象[3]。

3、土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3.1换填处理技术

换填处理技术,其主要的作业原理是将土木工程建设地域内的软土地基进行开挖处理,将软土层挖出以后,运用一些具有非常强度压缩性能以及自身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原材料对地基下方进行填充,通过将软土转换成强度以及压缩性能都比较高的材料,来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固化作用,进而使土木工程在日后投入使用过后,能够满足建筑施工项目对地基载荷能力的实际需求[4]。在此技术进行过程中,首先相关设计人员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软土换填材料,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对于地基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考察以后,确保选择出来的换填材料能够切实满足该地基对建筑的载荷需要以后,方能够运用该类换填材料。通常来讲,运用该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相关工作人员会选择不同尺寸的砂石、碎石等。另一方面,在对两个不同材料进行换填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开展每个施工环节,并在换填完毕后,运用相关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碾压,有效提升地基的压实度。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地基的换填深度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人员需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来科学计算出地基换填的深度以及面积,确保这一类型的地基运用该种处理技术能够更加符合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

3.2夯实处理技术

在运用夯实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其主要工作原理是运用相关机械设备,将重锤吊起,在其达到相关高度以后,进行自由落体,利用重锤下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的力量对这一类型的地基进行加固。在这一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注意对夯实设备的质量以及作业过程中重锤设定的高度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最终根据对软土地基的夯实深度需求,来确定作业设备的夯击能。最终通过对操作设备的作业频率,作业高度以及重锤的大小的合理设定,有效提升这一类型的地基的处理水平[5]。施工方在采用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表面时,首先要准确测量软土地基的受力点和基体的内压,并结合测量数据合理设置强夯点,最大限度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之后,需要用强化材料填充基础以增加地基的整体密度。在选择填充材料时,要选择耐用、结实、坚硬、可塑性强的材料,这样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和填补软土地基中的大量空隙。

3.3灌浆加固技术

在对这一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利用灌浆加固技术亦能够起到良好的处理水平。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运用相关设备对地基下方钻出一定深度的孔隙,并运用高压灌浆设备将调制好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化学浆液注入到地层中[6]。使地层中的土壤能够与浆液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使土层与灌入的化学浆液在发生反应以后能够充分胶结在一起,进而有效加强地基的强度与载荷能力,使基地在日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稳定的字载荷能力,能够完全支撑起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环节。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手表工作人员在运用这一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应根据地基中软辅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配置化学浆液,进而使地基的加固效果能够更加完善与稳定,确保土木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3.4振动挤密技术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运用振动挤密技术能够对地基中出现的杂填土、黄土或呈现细小颗粒的土层类型进行有效处理。在振动挤密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地基中的地层之间存在的孔隙进行处理,通过相关操作设备对其进行振动挤密,能够有效提升地基中土层之间的紧实度,有效降低地基下方土层之间的控孔隙。在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运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原材料进行回填,在将具有一定强度的原材料与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结合以后,在对其开展打实处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理作用,但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束缚性,因此在该技术应用之前,需根据地基的类型实际状态,来确定是否能够运用该种处理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建筑工程日常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在发现施工地域为软土地基以后,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该地域的情况以及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在确定目标地域的土层特性以及土层类型以后。为其选择科学合理,且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地基稳定性与强度的处理技术,最终使土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够不受地基影响,确保施工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沈丽君.土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1):96-97.

[2]银萍.简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J].建筑发展,2019(1):120-121.

[3]袁昌宪,高倩.简析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0):285.

[4]蒋其龙、钱玉、黄志杰.浅论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J].居舍,2020(23):49-50+58.

[5]曹林.土建基础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5):225.

[6]贾新军.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03):190.

猜你喜欢
施工处理技术基础工程软土地基
探析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