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016-10-19 09:17余军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8期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

余军

[摘 要]当前建设用地十分紧缺,但由于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也使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由于受制于建设用地紧张的影响,在当前房屋建设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软土地基无法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因此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需要进行有效处理,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采用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固性,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22-01

引言

软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比较大的难题,所以做好这部分的技术处理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最适合当地环境和施工的方法,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很多的,目的都是要不断的对软土地基的土层进行改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由于软土地基的土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软土地基是不适合做持力层的,而是需要对这部分软土地基做一定的处理,从而给地基的形成打下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房屋建筑的项目也逐渐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就要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上和技术的处理上做得更好。

2.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触变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及不均匀性等特点。当软土地基保持原状时,其会呈现出固态的特征,一旦受到外力破坏或是扰动时,则会转变为流动状态。同时软土压缩系数较大,只有当垂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变形,变形发生时会导致地基上部的建筑发生较大的沉降量。同时软土自身渗透性较差,由于其不透水性,这也导致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排水固结的效果,这也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由于软土组成颗粒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这也导致软土土质缺乏均匀性,从而使房屋建筑面差异沉降量增加,严重时会使房屋建筑出现裂缝。

3.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 垫层技术

所谓垫层,即根据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等因素,将地基下面一定范围或深度的软土挖掉,并随之用砂石、石灰土、矿渣、煤渣等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承载力较强的材料进行替换。一般来说,这种垫层技术所适用的软土厚度一般需小于3米,由于处理技术难度较低,因而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地形中。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这种垫层技术时,一方面要保证垫层的底面平整,保证垫层结实;另一方面要选用良好的垫层材料,将基坑的尘土和积水进行彻底的清除,使垫层物充分发挥其强度和承载力。

3.2 粒料桩技术

粒料桩处理技术可以说是在垫层技术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一般采用碎石、砂砾等较为强度较高的材料做成直径较大的桩体,与此同时再使用专业的机械和设备制造出结实、稳固的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对建筑的整个地基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在采用这种粒料桩处理技术时,要考虑到桩体和地基坑内土地的兼容性,将桩体以及地基土地的置换率和桩土承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准确的计算和测量。同时,桩料的粒料采用方面要尽量选择多样化的粒料,保证粒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厘米,含泥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3.3 深层拌和技术

深层拌和技术是通过将石灰、水泥等固结材料注入软土地基中,发挥固结材料的凝聚和粘合作用,进而对柱体进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建筑强度。值得一提的是,深层拌和技术根据拌和方法和地质特点的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泥浆拌和、粉状拌和、水泥砂浆喷射等等。一般来说,根据我国大部分软土地区的特点来说,深层水泥搅拌桩和深层石灰搅拌桩在深层拌和技术中采用较为普遍。这两种深层拌和技术即通过采用水泥、石灰等固结材料使软土不断的凝聚和加固,提高其强度和承载力。其中,由于水泥和石灰的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深层水泥搅拌桩较适用于淤泥、泥炭土、粉土类软土地基的处理中。而深层石灰搅拌桩则较适用于难凝结和加固的软性粘土地基的施工处理中。

3.4 静立排水技术

除了上述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之外,要保证建筑地基的质量,做好地基的排水工作同样重要。所谓静立排水就是通过建立综合的地基排水系统,将地基表面积水、降水等排放干净,避免其在建筑地基表面长期积存从而对地基造成削弱强度和承载力的情况出现。一般来说,可在建筑地基中可设置缝隙式圆形集水管,在一定的距离内安置检查井、泄水口等设施,一方面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另一方面保证其与横向排水管相连接,以达到排放地基表面降水的作用,同时防止建筑地基因长期受多余积水侵蚀而塌陷,减少因软土地基沉降而造成建筑坍塌。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跟房屋建筑的质量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每一种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都具有针对性、局限性及适用范围,由此要根据条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我国的土地面积较广,地质类型也相对复杂多样,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土地类型和性质远不止软土地基这一种,而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也远不止上述的这些。因而,在我们实际的施工和应用这些技术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地质、地形情况,这样才能够发挥不同地质地形处理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转不利因素为有力条件,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2] 黄玉兴.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J].科技资讯,2006(20).

[3] 李红霞.高层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的深层搅拌法[J].洛阳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S1).

猜你喜欢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简析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浅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