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灾难报道,内心也会受伤

2022-06-23 03:54:37杨剑兰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镜像共情灾难

杨剑兰

人们普遍认为,当灾难发生时,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的人才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之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仅仅是看与灾难相关的报道,人们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事件,或受到死亡、重伤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与精神障碍。那么,为何看灾难报道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是因为出现了替代性创伤,即人们虽然没有亲历创伤事件,但通过看、听、读相关新闻报道或讨论该事件等方式,间接暴露于严重创伤性事件下,出于对他人遭受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产生了仿佛亲历现场的创伤反应。

既然越看越难受,为什么人们不主动拒绝负面消息以保护自己呢?这是因为人脑具有能即时感应他人苦难并感同身受的神经元网络——镜像神经元。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共情(同理心)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镜像神经元使得情绪具有传染性,而情绪的传染是在动物潜意识层面自动发生的。

除了生理原因,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对负面信息更为敏感,对负面情绪记得更牢,也更容易从负面角度去解读一个事件。而人类在记忆、情绪、决策等方面给予负面信息更大權重的现象,被称为负性偏向。而这或与人类进化有关,相比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可能更加生死攸关,当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负面事件)时,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情绪、记忆,以避免死亡、延续自我和种族。

为避免出现替代性创伤,我们要有适度的抽离心态,提醒自己不要过度沉浸于悲痛之中。此外,人们还要有社会支持系统,有家人和朋友的相互陪伴与支持。如果感到情绪特别异常,反应过度,建议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帮助。

(摘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镜像共情灾难
网红会和打工人共情吗
雷击灾难
环球时报(2022-08-08)2022-08-08 15:15:24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镜像
当代党员(2020年20期)2020-11-06 04:17:52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6
镜像
小康(2018年23期)2018-08-23 06:18:52
镜像
小康(2015年4期)2015-03-31 14:57:40
镜像
小康(2015年6期)2015-03-26 14: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