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引起儿童腹泻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在感染性腹泻中,大部分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对此通常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一般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就能缓解。其实,对于细菌性腹泻,也并不是常规推荐使用抗生素。因为目前的研究发现,儿童通过腹泻就能够将引发肠道感染的细菌排出,自行好转,而积极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而使腹泻进一步加重。
但是,在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利用益生菌重新恢复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对于细菌或真菌感染性肠炎在用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同时使用益生菌药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当某些因素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有益菌群减少,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來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
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主要包括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乳杆菌、酪酸梭菌、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常见的益生菌药物有:丽珠肠乐、妈咪爱、培菲康、金双歧、思连康、美常安、整肠生、亿活等。
那么,儿童该如何选择益生菌呢?对此,笔者建议可以参考如下——
腹泻:可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布拉氏酵母菌能够有效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迁延性腹泻发生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包含3种菌群,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都是对肠道有益的菌群,可以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或急慢性胃肠炎症,特别是对腹泻、腹胀及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乳糖不耐受:可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缓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便秘:可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刺激肠道蠕动,对症状比较轻的便秘患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被抗生素破坏的肠道菌群,我们可以补充益生菌,利用益生菌重新恢复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对于细菌或真菌感染性肠炎,在用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同时使用益生菌药物。但抗生素和益生菌是一对“欢喜冤家”,使用时需注意几点:
1.避免益生菌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服时,应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以上。
2.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但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不可与抗真菌药物同时使用,如特比萘芬片、咪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等。
3.胃肠道外(静脉点滴)使用抗生素影响较小,一般可同时服用益生菌。使用主要经胆道排泄的药物如: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道菌群作用强的抗生素时,在用药疗程较长时可以考虑经验性给予益生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4.如果需要同时服用保护胃肠黏膜的制剂,如:蒙脱石散(思密达)、铋剂、铝碳酸镁(达喜)等时,这些药物能吸附活菌,不可与益生菌制剂同时服用,需间隔1~2小时。
需注意的是,大部分益生菌都属于活菌制剂,对热不耐受,通常需要冰箱冷藏保存,且建议饭后半小时,选用35~40℃温水或加入牛奶、果汁中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