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地铁认知文化遗产,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2022-06-23 02:50缪凌云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5期

摘 要:基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要求,亦基于中职英语课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学生专业实践的要求,笔者尝试探索中职英语教学与城轨专业相融合,通过使学生认知地铁沿线文化遗产、用英语讲述遗产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发展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专业能力发展。本文重点从精选主题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手段等方面对这一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关键词:认知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与城轨专业融合;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缪凌云,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一、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道:“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任务,其中包括“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跨文化理解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目标之一为“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课标》还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实施要“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语言实践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发展学生跨文化理解素养方面

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在发展学生跨文化理解素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文化知识的涵盖不够全面。《课标》对于中职英语教材编写中的文化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精选西方优秀文化素材的同时,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证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素材占有一定比例。”然而,现行中职英语教材以西方文化素材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比较小。其次,文化思维的培养不够到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观察文化现象及对表层文化信息的获取,而要进一步思考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本源并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领悟思维方法,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在目前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思维活动很有限,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理解、探索、体验、对比、评价和评判等手段来分析文化背后的故事。第三,文化行为的实践不够充分。学生对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开展文化交流以及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与学生专业实践的融合方面

當前中职英语教师偏重基础模块的教学,以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为主,很少开展旨在为学生专业英语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服务的职业模块和旨在满足学生专业需要的拓展模块的教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学生专业学习、职业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师也很少探索英语教育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

三、与城轨专业融合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与城轨专业融洽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引入我国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扩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引领学生积极探索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培养了文化思维;引导学生讲好遗产背后的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了文化行为,弥补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发展学生跨文化理解素养方面的不足。同时,本教学实践与学生所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简称城轨)专业相结合,探索英语教育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高职业竞争力。

下面将从精选主题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手段等几个方面对本教学实践展开论述。

(一)精选主题内容

笔者充分考虑了本地文化要素、学生情况及与教材相关内容的结合。

笔者所在的杭州拥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莲莲”“宸宸”以及“琮琮”的取名与设计分别对应了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杭州的城市轨道交通已将这三者串联起来,乘坐地铁1号线、5号线和2号线可分别到达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每年,我校城轨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杭州地铁参加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城轨专业学生需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和常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五年一贯制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但是英语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还不足;他们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对其认识和了解还不充分;他们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但其专业学习和英语语言学习之间缺乏融通;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爱国情感强烈,善于在网络上发声,乐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城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地铁站务、司机、维修等。近几年,站务方向的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而站务工作以服务为主,对技能要求更高,对英语能力要求也更高。

综上,笔者在教学中以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为载体,以城轨专业学生在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服务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将中职英语教学与城轨专业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沿着三条地铁线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认知我国文化遗产,探索并用英语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分别结合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2》的第7、9、10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情况见表1。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以任务提出、知识输入、实践开展、成果展示的模式开展。下文将以表1中的教学实践3为例来具体阐述。

1.任务提出——引出任务,开展调查。观看有关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短片,引出任务:找出途经良渚古城遗址的杭州地铁2号线周边最具特色的四座建筑,在能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完成良渚古城建造往事的戏剧表演。

调查过程:首先列出杭州地铁2号线各站点周边的著名建筑,然后采访外国友人,调查出最具特色的四座建筑。调查结果: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武林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江寺。它们分别对应良渚、武林门、钱江世纪城、人民路四个站点。

2.知识输入——头脑风暴,情景对话。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哪些信息与建筑相关。头脑风暴结果:建筑名称、建造年代、原因、设计者或建造者、用途與特点等。课后,学生对这些信息内容开展自主搜索,搜集相关的知识点,初步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以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nd complete, Listen and underline等听力训练形式输入可以用来讲授介绍建筑基本信息的句型,如“Where was it built?/ When was it built? / Who designed/built it? / Why was it built?”。利用以上句型,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等不同角色,针对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开展对话训练和情景表演,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开展——设计剧本,表演评价。每名学生在原有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组内共享交流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与玉琮前世传奇之间的故事。在该故事情节基础上设计角色,并运用谈论建筑的基本句型撰写古城建造往事的剧本。随后各组进行排练,开展戏剧表演,演后加以反思,并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音奖获得者等。

4.成果展示——制成视频,文化推广。各组根据师生的评价和建议完善表演,完成表演视频的拍摄和制作。课后,挖掘杭州地铁2号线沿线更多建筑背后的故事,尝试更多戏剧表演,将戏剧视频生成二维码印制在地铁2号线沿线建筑文化宣传手册上,借助网络平台和地铁站内的服务做好文化推广。

(三)优化方法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1.特色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本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西湖特产带货直播、制订运河一日游计划以及古城建造往事戏剧表演等任务,以了解文化遗产、讲好遗产背后的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组调查、研学研究、产出成果。

(2)教育戏剧教学法。“‘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简称DIE。是指将戏剧方法、技巧和形式运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通过即兴表演、戏剧游戏、角色扮演、剧场或戏剧训练等戏剧实践,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学生以戏剧角色的身份去进行听和说。以古城建造往事戏剧表演为例,采用教育戏剧教学法,学生乐于参与,在演绎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经历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文化遗产之旅,坚定了文化自信,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圆桌教学法。“‘圆桌式’授课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研讨合作教学模式,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大胆地发言,树立自信”。圆桌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辅助,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推理和论证技巧。本教学实践主要将圆桌教学法应用于阅读课。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小组每个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先独立阅读文本,完成承担的角色任务,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补充与总结。

2.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思维导图主要用于头脑风暴,以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梳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问卷星主要用于问卷调查以及投票等环节,为各项任务的开展提供依据;二维码技术在视听资源上传中的运用方便了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该技术还被运用于上传戏剧视频等教学成果,将戏剧视频生成二维码印制在各地铁沿线的宣传手册上,助力文化推广。

四、结语

将中职英语教学与城轨专业相融合,引导学生认知地铁沿线的文化遗产、用英语讲好文化遗产背后的中国故事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新尝试,是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中职英语课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学生专业实践的一次探索,旨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高职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主题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方法手段的优化,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文晓.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96-97.

[2]邵尉.“圆桌式”授课:一种新的教学合作模式[J].江西教育,2019(30):12-1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张玉娟.戏里戏外,“戏”说英语——教育戏剧在中职旅游专业英语选修课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2(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