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陶宇
[摘要] 泉州花灯凭借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福建省民俗工艺中的佼佼者和我国南方花灯的代表。花灯在平日虽不常见,但却是一些地区重要节日的必需品,是地方文化的风向标,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花灯历史与文化,剖析泉州花灯的传统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色彩、纹样装饰之美,展现泉州花灯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为泉州花灯的艺术研究与传承夯实基础。
[关键词] 泉州花灯 制作 装饰 意蕴
在元宵佳节的夜晚,炊烟尚未散尽时,一盏盏花灯沿着泉州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蜿蜒点亮。家家户户、老老小小置身于节日的狂欢中,港口边泊满停运的渔船,远航的商人们不再劳动,妇女们不再编网、筛网,赏花灯成为这个夜晚的重要活动。
在众多传统节日中,元宵节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最繁盛、最热闹、夜间活动最多的节日之一。隋炀帝诗曰:“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1]诗中展现的便是元宵佳节的盛大场景。南宋辛弃疾笔下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2]则描绘了绚丽彩灯犹如繁星雨点、火树银花般飞流转动在上元之夜的场景。清代诗人姚元之的诗句“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更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3]同样将元宵赏灯之盛景表达得淋漓尽致。文人墨客们在诗词中刻画了月盈之夜的赏灯习俗,借由这一枚枚小小花灯所呈现出的,是古往今来百姓对光明、太平的崇尚。
据记载,花灯在唐朝时就已经传到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并在宋元时期得以兴盛,从而一直延续至今。明代谢肇淛在《无杂俎》中记载有“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于闽中者”“其灯,上自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游人士女,车马喧阗,竟夜乃散”[4],这表明了泉州花灯在当时的兴盛。花灯在泉州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间的信仰,这是因为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同音,寓意着家族人丁兴旺。除了逛街赏灯,泉州人还会在元宵节前后举行“挂灯”“送灯”等民俗活动。“挂灯”是在家门口或店铺前悬挂起花灯或大红灯笼,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家中有新生婴儿的还会专门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送灯”是指如果在新年里有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去专门定制和购买一对莲花灯或绣球灯,然后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至于嫁后未生男孩的女儿,娘家还会赠予“观音送子灯”。花灯由此成为人们心头祈愿的承载,被赋予了神性的内涵。花灯在此时已不仅仅具有照明的功能和观赏的作用,而且成为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作为宋元时期的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的古刺桐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中转站,通往各国的轮船每天来往于港口。勤劳的泉州人民有着吃苦耐劳、朝乾夕惕的精神,不断与大海进行着搏斗。在寂静、无边的大海边,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对灯有着特有的期许。灯是光明,可以划破寂寥、幽暗的黑夜。灯也是希望,可以传递对家的思念。每当看见大街小巷中造型各异、五颜六色的花灯,当地人终年劳碌的疲惫和烦恼仿佛可以顷刻烟消云散。
大部分花灯尺寸虽小,但蕴藏巧思和智慧。《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5]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制造出一件优良的器具,需兼具天时地利等自然因素,还要严格把握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并配合手工匠人们的精湛技巧。花灯虽然在国内各个地方都有,但每个地方花灯的特点和风格因当地环境、经济状况和材料的不同而各有千秋,如北方的宫灯以木质材料为主,呈现出端庄典雅之范。南京的秦淮花燈散发着江南文人雅致的气息。被誉为“民族灯彩中的一枝奇葩”的自贡花灯则在小小的身躯上将宏大的场面与现代声光技术进行了结合。面对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地方花灯,泉州花灯能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在于它精巧的工艺和多种多样的灯型。在花灯艺人的苦心钻研下,泉州花灯的形制可谓丰富多彩,光是品种就有挂灯、座灯、水灯和提灯等。泉州花灯还涵盖了削、扎、糊、刻、雕、刺、染等多种手工工艺,装饰内容取材于传统诗画、民间戏剧、南洋文化等民间综合艺术。从早期的彩扎灯到富丽的刻纸料丝灯,再到璀璨的针刺无骨灯,艺人们不断磨炼、创新,使泉州花灯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特色。
(一)文质相生——彩扎灯
彩扎灯是泉州出现最早的一种花灯。它跟传统的灯笼相似,内部有支撑的骨架。看似简单的彩扎灯,制作起来却十分复杂,无论是内部的骨架搭建还是外部的装饰,都由艺人亲手制作,并且很难用机器代替,称得上是有人文温度的花灯。
一盏花灯好不好,一看灯骨便知。彩扎灯的灯骨在制作上十分考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劈竹篾。手工艺人一般会选取三年以上的竹子,将竹芯和竹皮用刀削去,采用柔韧度最好的中间部分,处理时保证竹篾的厚度一致,这样弯曲时韧度才能一样。第二步,绑扎骨架。根据灯笼的大小选取相应长度、厚度的竹篾弯折、交叉,并在衔接处用棉纸搓捻成条的纸捻或细绳进行捆绑。手工艺人会依据花灯的不同造型使用不同的绑扎方法。第一种是将竹篾相交成锐角、直角或者钝角,然后用纸捻或细绳交叉绑扎,此绑法多用于花灯有棱角的部分。第二种是复杂的曲面绑法。手工艺人先将竹篾弯曲成波浪形,再在波浪的曲折弯转处用纸捻或细绳进行捆绑,波浪的弧度越大对竹篾的韧性和手工艺人的手艺要求越高。第三种是球形绑法,手工艺人先将竹篾弯曲成圆形,然后将面积相等的圆形贴合绑扎成球。此种绑法多用于动物型花灯。竹篾间的捆绑技术也很有讲究,手工艺人一般会在两根竹篾相交或相贴时先打一个稳固的结,这个结必须牢固,不然会导致后面缠绕时越缠越多,形成大块的结,从而影响美观,甚至变形。可见,无论是小型花灯还是大型花灯,想要花样百出且稳定结实,不仅需要手工艺人对结构学和力学熟练掌握,还需要他们在不断训练中提高手感和悟性。
绑扎好的灯骨会被套上单色、透光性强的棉布或者绸缎,随后在上面进行装饰。说到装饰,除了会在花灯外部描绘水墨人物、花鸟、吉祥字体及纹样,彩扎灯还有一个最为巧妙之处便是在内部增加立体造型。这些人物或飞禽走兽与灯体完美契合,形成动静结合的灵动效果。彩扎灯装饰的特点就是抓住一出戏或一个故事的某个片段进行雕刻,其内容题材主要以民间神话、小说和闽南戏曲为主,南音、梨园戏以及《红楼梦》故事等均较为常见。在古代,彩扎是百姓手中简易的雕塑品,是献给长者寿辰的礼品和子女结婚时的陪嫁品。如今,手工艺人将它们放置在花灯内部,观者围着花灯转一圈,情绪被装饰纹样中的某个人物、场景或故事所牵动,元宵节的赏灯活动借此得以添加了不少乐趣。
泉州彩扎灯传承人曹淑珍从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和制作彩扎灯。她制作的彩扎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彩扎人物虽然看起来尺寸不大,但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尤其是头部要先选用没有砂质、较细软的泥土放进模具中,等其成型后用颜料刷上皮肤的颜色。上颜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等第一遍干了以后再罩染多层才能形成细腻的肤色。东晋画家顾恺之说过:“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里的“目送归鸿”便是指人物神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露着人物的感受,想要将人物的神态描绘准确,对眼睛的刻画是最难的。仙女娇羞时低垂的眼神、戏曲人物角色里的挑逗眼神都是手工艺人不断推敲和打磨后才能塑造完成的。人物的头发或胡子也是他们抽取布料中的经纬线一根根粘贴在头部才有了逼真的效果。平时手工艺人还会通过看戏或者读书来琢磨特定人物的动态,以此来设计人物的肢体动作,然后用钢丝作骨,棉纱当肉,细绳为发,绢丝成衣,将其生动演绎出来。这些巴掌大小的彩扎人物早期是半立体的,以浮雕状态贴合于花灯表面,后续利用走马灯的结构将其立体化,进而放置在灯内。传统的走马灯是利用蜡烛的热气形成的气流带动走马灯上的叶轮和叶轮轴一起转动,从而使得轴上的剪纸人物或动物随之旋转起来。如今的走马灯在内部安装有一个小型电机,灯亮时可以启动电机,从而带动内部部件的旋转。相较传统走马灯,电动走马灯更加精细安全。
以曹淑贞花灯坊内的一盏仙女花篮挂灯为例。此灯高一米,宽不到半米,大口方唇,曲长颈,肩部丰满,肩往下渐敛,近足部收紧,圈足。灯身通体为胭脂粉红,呈花瓶造型,寓意“平平安安”。从远处看,此灯造型如一朵靓丽的茶花在空中摇曳,近看则发现内有乾坤。灯的颈部由六面围合而成,每面都有一幅手绘水墨彩图,上有花鸟、山水,一个个灯面仿佛一个个立体的画框,观者可以围绕着灯身一幅幅观看。灯的肩腹部呈六边体,中间部分镂空放置了四个翩翩起舞的彩扎仙女,外圈以圆形开口为窗,采用靓白的蕾丝绕圈修饰。灯足以半圆形饰物上下组合缠绕,足部镶嵌六张相同卷曲纹刻纸并加以灯穗。彩扎人物、绘画以及刻纸的多重结合令这盏灯精致巧妙,尤其是花灯中部的彩扎仙女迎风而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灯光点亮时随着电机的启动缓缓旋转,使观众们犹如身处戏曲舞台,颇有趣味。
(二)璀璨玲珑——针刺无骨灯
花灯制作除了对造型有要求,对灯光的呈现同样重要。而从闪亮度来看,较为突出的还要属针刺无骨灯。这种花灯有着大小不一、乱中有序的灯孔,在花灯点亮时,灯光可以得到多个角度的生动展现,届时可见灯火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晃动,光芒忽明忽暗,如同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一般。
针刺无骨灯主要以平面透空的图案为主,因此其造型更加考究,通常有荔枝灯、桂圆灯、宝石灯、花瓶灯、绣球灯、母子灯等近五十种灯型,主体一般是由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框架通过前后折叠并相互贴合而成,整体呈现为凹凸有致的姿态。
针刺无骨灯与彩扎灯不同的是在制作上采用了无骨技术,没有竹篾支撑的灯身靠的是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十分轻巧。其实无骨花灯早在宋代就有,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灯品》中记载:“灯品至多,苏、福为冠……所谓无骨灯者,其法用绢囊贮栗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栗,则浑然玻璃球也,景物奇巧,前無其比。”[6]可见,无骨花灯早期为无骨琉璃灯。不过,如今泉州的无骨花灯都是采用坚韧的纸板支撑而成,整个花灯的成型过程相当复杂,做一盏花灯需要多重工序。第一步,手工艺人要提前构思和设计整个灯体框架,并将其分解成块面图形,画在制图纸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草稿图。然后用线在块面图形中勾勒出符合花灯主题的图案花纹,随后将纸板放置在较软的垫板上。第二步,用型号不一的钢针沿着图案的线扎成密密麻麻的针孔。针刺的过程中需要制作者屏住呼吸,一气呵成,否则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针孔过大或过小,从而使装饰纹样变形。
看似小小的无骨花灯上实际有成千上万个灯孔。手工艺人用针十分讲究,有十几种型号不同的针可供使用,小的细如发丝,大的堪比毛笔,用针之法也极其讲究,有直线针刺法、弧线针刺法、背景针刺法、图案针刺法等。针刺手法的不同将展现不一样的图案效果。背景针刺法是在图案周围的背景上进行针刺,呈现阴刺之美。图案针刺法则是沿着图案的线边针刺,有的地方针孔小,有的地方针孔大,可以将图案的细节完美展现出来。第三步,将相同的纸板折起边角,两两相叠,涂上黏胶,用夹子固定住。经过重重拼贴后,平面的纸板被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取下内部的夹子,灯体便在一步步重叠中形成了。最后在组装好的灯体上挂上流苏、饰花、珠穗等各种配件进行装饰,一盏美丽的针刺无骨灯就算完成了。在点亮灯光时,光既可以从灯壁上映出,又可以从针孔中射出,针刺出来的图案在夜间借由灯火得以完美展现,看起来灵动而浪漫。
每当泉州的大街小巷亮起一盏盏花灯,针刺无骨灯总是能吸引人驻足观赏。这不仅仅因为其繁复精致,更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素雅古朴的气质。这样的气质来源于它的家乡——浙江仙居。早在唐代,浙江仙居就有针刺花灯的存在。这种花灯独特的针刺技艺、不加粉饰的优雅外表深深吸引了泉州花灯传承人蔡炳汉。他们一家至今一直传承并延续制作着针刺无骨灯。不过,他们制作的花灯在保留仙居花灯千变万化的独特造型之外,还加上了自家独有的绝技,就是从不用机器碾压好的彩色纸板,而是自己动手将选好的颜色浸染在白色的晒图纸上。通过手工浸染的晒图纸在灯光的照耀下形成了苍茫迷蒙、虚幻缥缈之感,增强了花灯的空间深度和色彩深浅变化,灯火幢幢间令人浮想联翩。随着花灯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泉州花灯艺人们也在针刺无骨灯上有所改进,让泉州针刺无骨灯在花灯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细观浙江仙居和泉州的针刺无骨灯,会发现它们之间其实差异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体积。仙居的花灯基本不超过半米,小巧玲珑。泉州的花灯则有的高于一米,有的甚至是多个灯体的组合,体量上更为壮观、大气。第二点是色彩。两地花灯虽然都注重色彩表现,但仙居的花灯以素雅为主,大多是将素色或者饱和度较低的颜色进行搭配,泉州的花灯则无论是在色彩明度还是饱和度上都更加鲜艳、大胆。第三点是工艺。即使两地花灯都使用针刺工艺,但仙居的针刺无骨灯在针刺上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整体花灯装饰主要体现在针刺布局上,而泉州的针刺无骨灯除针刺之外,还与刻纸、图腾等闽南元素结合,在原有的文人气息中增添了些许活泼、烂漫之感。
比如泉州花灯传承人杨铭制作的花灯便不仅拥有针刺无骨灯原有的俊秀之美,还带有闽南独有的撞色质感。这里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厅中悬挂的一盏杨铭制作的多福子母灯为例。这是一盏组合挂灯,灯体直径近一米。花灯组合的中间部分是一盏针刺无骨的六方花灯,体积最大,为母灯。在母灯的四周,延伸出六根宛如屋脊般的曲线柱,柱上分别支撑着六个针刺子灯,其造型虽然与母灯相同,但体积小了很多。整体花灯为翠绿色,每盏灯四周用针镂刺花草纹样,中间贴有金属色泽的刻纸图案以作装饰,子灯的足部各衔一束翠绿流苏,使子母灯显得端庄、稳重而又华贵。灯光点亮时,七盏灯透过针孔映入眼帘,像极了盛夏夜空中的银河,如梦如幻,令人沉醉不已。
(三)錯彩镂金——刻纸料丝灯
精美雕琢的刻纸料丝灯可谓泉州花灯的金色名片。顾名思义,刻纸料丝灯最大的特色便是“刻纸”和“料丝”。说到刻纸,很多人会联想到剪纸,它们确实同为一门,不过各有千秋。一方面,刻纸使用的工具不是剪刀而是刻刀。这些刻刀并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现成刀具,而是由艺人们亲自挑选并自行磨制的“定制刀片”。他们会在握刀处放两片磨好的竹片,然后用黑色的绳子捆绑起来。刻刀看起来虽然带有稚拙和古朴之感,但在手工艺人手上却肆意翻飞,表现出灵活、优美的一面。许慎谦是泉州刻纸花灯的代表人物,其手中的刻刀已经使用了五十多年,每一片弯刃的弧度和每一片平刃的斜度仿佛都已经渗入他的掌纹。他在用刀时一深一浅、一勾一划,虽轻巧无声但力透纸皮。另一方面,相较于剪纸,刻纸的艺术表现力更加平面化,图案的表现也更为丰富。艺人们会将大小相同的纸张层层固定,放置在木板上。这里的木板不是普通的木板,而是中间挖去了一个圈,上面放着如泥土般的固体蜂蜡。刻制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密后疏,刀法整齐规范、纤毫毕露,线条细腻婉转、刚柔并济。刀在纸间划动时,其间仿佛上演着一场紧张刺激的武术表演,营造出独特的韵律之美和运筹帷幄的气势。在观者眼中,不过是寥寥数下,一幅精美、镂空的刻纸作品便跃然眼前了。
泉州刻纸向来凭借巧妙的刀工和精细的图案闻名于世。当地的手工艺人创造出博古、龙凤、交枝曲己等纹饰,继而采用简易、精炼的白描手法刻制纹饰,使之产生阴阳相合的视觉效果。刻纸花灯也采用了无骨技术,是刻纸纸板拼贴而成的。镂空的刻纸纹饰在灯光的照射下产生出一种既“露”又“透”的艺术效果。从力学角度来看,无骨灯与闽南古建筑的四梁八柱有异曲同工之妙——灯的四周长柱就如同古代建筑房屋中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各灯柱之间贴合得是否紧实决定着花灯整体的坚实程度。很多刻纸花灯在外部装饰上采用了建筑中的雀替。雀替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被安置在梁或阑额与柱交之间,起到装饰和抗剪的作用。泉州的刻纸花灯在灯柱外延处放置镂空雕刻有吉祥图案、形如雀替的刻纸,起到的便是支撑和装饰作用。
闽南古建筑中屋顶、墙面以及门窗处都会有彩画装饰,这些色彩的搭配也让许慎谦深受启发。他制作的花灯并不是单一的色彩,也不是简单的色彩拼贴,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色彩跟随刻纸的线条蔓延开来。这些颜色通常为多层叠加,最内的一层颜色最深,越往外颜色越淡,有的地方还会用白色封边,既有同色系的渐变也有相邻色的混搭。这些层层相叠的色彩搭配花鸟、博古等刻纸纹饰,使花灯的装饰画面看起来清新脱俗且立体感十足。绣球灯是许慎谦花灯作品中的典型形制。这种圆形挂灯的直径不到半米,虽然看似小巧,但却是由上百片三角形部件拼贴而成的。由他制作的绣球灯通体以蓝调为底,刻有桃粉和暖黄色的花草纹饰,色彩上冷暖呼应,看起来柔和典雅。花灯的顶部四周还镶嵌有雀替般的刻纸纹样,宛如为花灯戴上了皇冠,可谓别出心裁。
至于料丝,其实是在花灯纸板内侧镶上并排的一种玻璃丝。《滇略》曾记载道:“永昌人善造料丝,初由镇守内使有之,珍秘殊甚,永昌人试效为之,及成反精于彼,又长大数倍,其法以紫英石、赭石合饶瓷诸料煅之于烈火中,抽其丝织以成片,加之彩绘以为灯屏,故曰料丝。”[7]料丝的主要材料是石英,需要采用赭石、天花菜等药料作为助溶剂和着色剂,继而融煮而成。姜绍书所著《韵石斋笔谈》记载:“丝灯之制,始于云南弘治间……随杨文襄公至滇中……于是丹阳丝灯达于海内。余历北平、金陵、维扬、苏、杭,素称繁华之地……灯虽种种,唯料丝之光,皎洁晶莹,不啻明珠……”[8]可见,料丝花灯最早出现在云南永昌,后来在江浙一带得以兴盛起来。然而,小众且工艺复杂的料丝灯技术在清末因战乱等原因而失传。民国时期以后,在李尧宝的带领下,料丝灯制作工艺开始恢复,此类花灯又开始出现在泉州的花灯市场上。料丝灯最大的特点是用一排排晶莹的玻璃丝贴合在灯体镂空的内侧,光亮起时,能够很好地产生光的折射,花灯内原本圆形的灯泡会因折射变成长形的灯管并透出光谱的颜色,因而使花灯显得富丽堂皇。配上料丝的刻纸花灯自带逆光效果,图案轮廓也更加清晰,花灯的整体魅力得以显著提升。
这些极细的玻璃丝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泉州在材料的使用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早年间,储存热水的家用保温瓶的内胆一般为玻璃制作而成。玻璃匠人吹内胆时常常会在收口处形成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玻璃丝,这些废掉的玻璃丝正好成了花灯艺人的创新材料。他们将这些玻璃丝并排放置在灯板内侧,点亮时折射的长型灯管会根据料丝排列的方向不同而产生不同形状的灯光,如横向排列的料丝会呈现竖向的灯光,竖向排列的料丝则会呈现横向灯光。料丝在花灯的排布可以产生流光溢彩的效果。不过,由于玻璃丝产量低、体量重、易断且易划破手指,花灯艺人没有局限于此,而是一直在寻找新的材料。许慎谦就利用过鱼线代替料丝,只是鱼线的透明度不够且由于较软而不易固定,故而呈现出的效果不够乐观。有的手工艺人则采用塑料光纤、透明吸管等透明材料代替玻璃丝,最终呈现的效果虽没有玻璃丝那种清亮感,但依旧美轮美奂。
泉州花灯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手工艺人潜心钻研的手工技艺上,而且体现在整体的创作过程中,并借由花灯的造型、色彩和装饰而彰显出来。
(一)造型美
泉州花灯的艺术表现力首先体现在其卓越多姿、丰富多彩的造型上。从传统的几何造型到变化多端的凹凸造型,从各种古朴的写实造型到结构复杂的抽象造型,从静止的造型到可活动的造型,泉州花灯可谓形态万千,结构复杂,构思巧妙。纵观泉州花灯的造型,可发现如下规律。
1.简单概括,以和为美
鉴于花灯的使用环境基本是在大型室内空间或者开阔的户外广场,因此最好以鲜亮、夺目的形象出现。然而由于手工艺人本身对客观事物認知的限制以及经济和材料等方面的局限,泉州花灯早期的造型都较为简单概括。不过,泉州花灯的造型虽然简洁,但形象表现力十足,能够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泉州花灯的造型有绣球、花篮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它们与真实的绣球、花篮或动物形象若即若离。手工艺人通常会捕捉事物生动、典型的动态特征进行定格化处理,弃结构尚神韵,赋予这些造型新的形态和生命。简单不是真的简单,概括也不是纯粹的模糊,凝练传神才是手工艺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比如花灯中经常出现的绣球灯,其整体虽然以圆形为主,但圆球状外形的表面还体现着方形的几何变化。也就是说,它虽然以曲线为主,但曲线之上又有直线的交织。在方、圆、曲、直的转换与融合中,花灯达到了一种“和”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古至今,“和”一直是中华之美的特质。追求中正、主张含蓄不仅是花灯所传递出的直观审美感受,更是泉州这座城市的精神表达。
2.灵动变形,凹凸有致
随着泉州花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市场上对花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拟形和简单的概括不再是花灯艺人的首要选择,创新和突破成了他们的全新时代任务。新时代的泉州花灯在形式上运用了彩绘、刻纸、雕塑等多种表现手法,造型上也像多数民间工艺品一样进行了夸张和变形,目的是使观众在欣赏花灯时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官感受。不受标准比例和透视影响的花灯造型看起来就像一幅儿童画一般,趣味十足又不失雅致。以花灯传承人陈晓萍创作的十二生肖花灯为例,其对现实中多样复杂的动物形象进行简化变形,让矫健高大的马变得憨态可掬,威武雄壮的老虎有了呆萌可爱之态。这些有着生动造型的动物花灯既带动了节日氛围,又凸显出花灯艺人的巧思妙想。
同时,细观泉州花灯的造型变化会发现,其与我国其他地区花灯最大的不同在于,泉州花灯是将多种多样的几何图形进行重复的贴边组合,由此可以营造出凹凸曲折的动感效果。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打破了固有的平面化灯体表面,使灯面能够带给人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也让花灯展现出雕塑与建筑般的美感。这种独特的灯体造型离不开材料的支撑。花灯艺人利用纸张成本低廉、可折叠性强等优点,在平面的纸张上大胆地进行分割、折叠,着力营造凹凸变化的流动空间,使花灯能够具有更加丰富的光影效果,带给观众延绵的视觉体验。在静谧的造型中寻找变化,从而塑造灵动之美,这体现出的是手工艺人对花灯技艺的尊重。
(二)色彩美
《孟子 · 告子章句上 · 第七节》云:“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对色彩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的意识和情感可以通过缤纷的色彩体现出来。泉州花灯是美的造物,其色彩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应用的。在“从于本心,意自求美”的色彩文化观念下,花灯艺人直抒胸襟,痛快地表达心中的色彩之美。这里的“美”既包含视觉之美,又包含伦理、德行之美。花灯是人工造物,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着必然联系,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较为丰富的。这种内涵和情感需要借助色彩来宣泄出来。同时,泉州花灯的色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纵观其演变过程,会发现其与闽南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1.以意赋彩,华衮灿烂
艳丽的色彩是泉州花灯的一大特色。用色鲜亮的泉州花灯不仅可以吸引观众眼球,带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同时可以表达和传递制作者的主观情感,表现丰富的人文内涵。从古至今,手工艺品的色彩运用都植根于先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因此,花灯制作者在用色和配色方面的能力也与其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依山傍水的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个城市的植物生长旺盛、色彩俏丽。三角梅紫到绚烂,刺桐花火红热烈,天空碧蓝如洗,红砖堆砌的民间建筑装饰着斑斓的瓷雕,海边的惠安女身着靓丽的服饰,各式花灯更是五彩缤纷。这些纯净、鲜艳的色彩染就了泉州的灼灼风姿,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手工匠人,为他们发现色彩、捕捉色彩、表现色彩提供了灵感。在精美的刻纸料丝灯的色彩搭配中,红、绿、白、黄、蓝等颜色被花灯制作者们大量使用,其中又尤以红、黄二色为主。花灯制作者们深谙色彩规律,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创作意图,故通常用鲜红配暗绿、亮黄配深紫、橙色配蓝色,让明度高、纯度强的暖色和同纯度而明度较暗的冷色相结合,另外配上白色、黑色等中间色加以过渡或提亮,从而使色彩变得鲜艳、醒目、生动、跳跃,使花灯显得绮丽无比。正所谓“三分塑,七分彩”。通过精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花灯的表现力。即使是在自然光下,这样的花灯也是一件令人叹服的艺术品。
2.不失瑰丽,光彩照人
花灯是光与彩的艺术组合。夜晚,被点亮的花灯为城市的街角抹上了一道道亮丽的色彩。光的运用使花灯的审美效果在视觉上得到延伸。在灯光的照射下,花灯的色彩更加鲜艳,光与色彼此呼应,相互作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有利于营造出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人们在观赏花灯时,通常先会被其精美的外表所吸引,而当点亮的那一刻,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被轻轻触及。可以说,光赋予了花灯第二生命,使花灯的艺术表现在此刻得以升华,从而带给观者双重的审美享受。白炽灯原本没有任何颜色,这样的灯被置于花灯内部,光线通过具有透光性的纸、绢或者玻璃等透出,开始变得柔和起来并仿佛被染上了色彩,增添了明朗和浪漫的观赏气氛。针刺无骨灯是夜间的小精灵。通常来说,花灯制作者们不会在其外表加上过多的色彩装饰,并且这种花灯的色彩饱和度偏低,带有一些文人气质,更符合现当代的色彩流行趋势。没有华丽外表的针刺无骨灯想要在众多精美花灯中脱颖而出,少不了光带来的帮助。明亮的光源从灯的无数针孔中透出,使花灯散发出唯美、温润的柔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三)纹饰美
花灯制作者们以纷繁多变的图案、连绵缠绕的吉祥纹样将泉州花灯打扮得既俏丽活泼,又粉润秀雅。包括花灯在内的工艺制品上的纹饰可以体现一个地方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对泉州花灯而言,灯上的纹饰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展现着泉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延续着建构于海洋文化下共生、开放的理念。
1.图含多义,意蕴吉祥
细观泉州花灯,可以发现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有独立图案的点缀。这些图案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增加了美的气氛,营造出美妙灵动的生活情趣。在泉州花灯的纹样中,既有单独纹样,又有组合纹样。单独的图案纹样是指在构成上具有完整性的装饰图案。这些独立的图案大多源于自然,经过花灯制作者们巧妙的简化与设计,在形式上变得规律而平衡、抽象而简洁,不仅可以以自身的形态进行装饰,还可以完美地嵌入合适的纹样框架中。用独立的图案进行装饰时,花灯制作者们表达的内容也会更加鲜明,传递的寓意也会更加直接。闽南人崇尚自然,因此会将自然界的一花一草融进花灯中,使小小的花灯暗含自然的力量。這其中尤以刻纸料丝灯上的图案装饰最为精彩。花灯制作者们将构思好的吉祥图案用刻刀在纸张上刻出,再将其粘贴或组装在花灯上,营造出透视、立体的效果。泉州花灯的独立图案在内容题材上多通过比喻、假借、谐音等巧妙的手法来呈现,展现当地人对生存繁衍、纳吉求福、避邪祛灾的精神需求。这样的图案通常由动植物、人物、文字等单个图形或者多个图形组成,其中牡丹象征富贵圆满、鸳鸯象征爱情甜蜜、锦鲤象征吉祥顺遂、喜鹊象征喜事来临、荷花象征纯洁高雅等,传递出的均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兼收并蓄,融贯中西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与世界各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泉商把中国文化和中国的茶叶、瓷器等商品带到世界各地,也将西方文化和世界各地的材料、信息、物品带回泉州。贸易的繁盛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在繁荣盛景中,不同文化也得以在此交融互联。泉州地区曾经有外来的多种宗教文化,包容、开放的泉州花灯艺人将这些外来文化元素与本土风格相互结合,设计出了全新的花灯纹样。此类装饰纹样种类繁多,既有莲花纹、卷草纹等佛教纹样,又有隐隐透露出南洋风格的几何纹样。这些纹样以独立复制或连续延绵的形式点缀在花灯表面,而尤以连续纹样在泉州花灯中的使用较多,其中二方连续纹样多用作花灯的边饰,四方连续纹样则多用作内侧图案的外围装饰。无论是外来纹样还是传统纹样,都被泉州的花灯制作者们利用刻、刺、剪等方法巧妙地进行简化、概括,继而向四周连续循环排列,在花灯表面构成散点、连缀、重叠的骨式造型,为静态的花灯带来了动感、韵律之美。此时的花灯宛如一位待嫁的新娘,鬓上插着华丽且富有吉祥寓意的发簪,身着美丽的裙裳,光彩亮丽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令人在惊艳中赞叹不已。
小小花灯,见证着手工艺人的光辉岁月,展现着泉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脉络。泉州花灯不仅是百姓在重要节日的必需品,也是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体。泉州民间匠人以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彰显了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泉州花灯是在社会发展和宗教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造型多元、色彩缤纷、魅力十足的手工艺品,是我国具有较高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地方性典型民俗工艺制品。品花灯之美,可展闽南之魂。
注释
[1]王延鹏,编著.元宵节[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9:3.
[2]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M].武汉:崇文书局,2016:214-216.
[3]翁秀美.诗词中的元宵节[N].徐州日报,2008-2-20.
[4]参见谢肇淛《五杂俎·卷二·天部二》。
[5]崔高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77-86.
[6][宋]周密.武林旧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7]吴枫,主编.简明中国古籍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905.
[8][明]姜绍书,印晓峰.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