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CLP方案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2-06-22 08:06:10任艳霞李战华商留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左旋酰胺白血病

任艳霞 李战华 商留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起源于T系淋巴祖细胞,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出现贫血,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下降[1];严重可诱发死亡。ALL发病率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多在3~7岁发病。目前临床ALL的治疗仍以联合化疗为主[2-3],前期进行诱导治疗,之后行巩固和维持治疗,同时辅助其他预防措施,以实现最佳的效果。本研究探讨改良VDCLP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LL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生存预后,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ALL患儿,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男女不限;②符合ALL诊断标准;③初次化疗者;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肾、肝、肺等功能严重异常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严重代谢性疾病及免疫疾病者;④严重感染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42例采用VDLP方案治疗,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2~8岁,平均(5.7±0.7) 岁;FAB分型:L1型6例,L2型36例。观察组40例采用VDCLP方案治疗,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8岁,平均(5.8±0.8) 岁;FAB分型:L1型7例,L2型33例。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FAB分型等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VDLP方案治疗,长春新碱:2 mg/m2,于第1、8、15、22天静脉注射;柔红霉素:30~40 mg/m2,第1~3天和第15~17天静脉注射;左旋门冬酰氨酶:6000 U/m2,第19~28天静脉滴注;泼尼松:30~40 mg/m2,第1~14天,第15~28天开始适当减量,口服。化疗第14天开始给予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三联鞘内注射,1~2次/周。观察组患儿给予VDCLP方案,长春新碱:1.5 mg/m2,于第1、8、15、22天静脉注射;柔红霉素:45 mg/m2,于第1~3天和第15~17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第1、15天;培门冬酶:2500 U/m2肌内注射,每2周1次;泼尼松:40 mg/m2,第1~14天,第15~28天开始适当减量,口服。后续治疗方案与VDLP方案相同,2组患儿均于此疗程完成后间隔2周行强化巩固治疗。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可对症治疗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3]:①完全缓解(CR):血红蛋白(Hb)≥90 g/L,白细胞计数(WBC)绝对值≥1.5×109/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5%;②部分缓解(PR):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为5%~20%,且Hb、WBC、PLT中有一项未达标;③无缓解(NR):上述指标均未达标。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低蛋白血症、胃肠道反应等。(3)生存预后。总生存(OS)时间:从确诊日到死亡或随访截止的时间。无事件生存(EFS)时间:从诊断日至白血病再次发作、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复发:获得CR患儿骨髓中再现ALL细胞>0.05或髓外浸润。随访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670,P=0.031),见表1。

表1 2组临床效果对比(例,%)

2.2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过敏反应低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2组患儿远期预后比较

观察组患儿OS率、EFS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远期预后比较

3 讨论

ALL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占比较高[4-7],其治疗原则是确诊后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升高WBC,快速实现完全缓解,从而阻止耐药细胞株的快速生成,达到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效果。目前针对ALL有多种治疗方案,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较差[8-9]。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发挥较好效果,但大部分患者的治愈率低于40%,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临床联合化疗仍是ALL的首选方法,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进行诱导化疗,诱导后行巩固和强化治疗,从而实现最佳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DLP与VDCLP方案整体类似,VDLP方案发挥治疗ALL疾病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其在诱导期应用了大剂量强化化疗,快速地最大程度地灭活白血病细胞,耐药细胞生成受到阻止[10-11]。本研究VDCLP方案将左旋门冬酰胺酶更改为培门冬酶,门冬酰胺在细胞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ALL患儿因自身不能合成门冬酰胺,需要从外界摄取[12-13]。门冬酰胺酶可以催化门冬酰胺分解,使肿瘤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门冬酰胺,从而阻断其蛋白质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发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由于正常细胞可以自身合成门冬酰胺,受影响的可能性低,这样门冬酰胺酶成为治疗儿童ALL的重要药物[14]。左旋门冬酰胺酶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增殖,同时还可干扰细胞DNA、RNA的合成,近年来广泛应用于ALL的长期化疗中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有报道提示虽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ALL疗效已获得广泛认可,但用药后易出现超敏反应,药物再次应用受到影响,也导致整体疗效下降[1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上述观点,为此临床治疗一直尝试寻求更佳的药物治疗方法。培门冬酶为左旋门冬酰胺酶与一定数量的活化态聚乙二醇5000经过共价结合而制成的酶制剂,能够阻止蛋白质合成,破坏肿瘤细胞生长环境,使肿瘤细胞不能生长和存活[16-17]。同时远期随访显示,观察组患儿OS率、EFS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VDCLP方案更有利于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VDLP与VDCLP用于ALL治疗的近期预后均较满意,但改良VDCLP方案能降低过敏反应,更好地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猜你喜欢
左旋酰胺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6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4
左旋的柳
布达拉(2019年3期)2019-06-11 05:34:00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51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
火炸药学报(2014年3期)2014-03-20 1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