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超
(西华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河南 西华 466600)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习惯发生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因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冠心病临床类型也大不相同,其中心绞痛为冠心病临床常见类,多发作于患者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的时候,用药后可缓解症状[2,3]。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心肌出现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部出现疼痛、窒息性疼痛、胸闷等,严重时甚至出现死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是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硝酸甘油具有降低血管阻力、阻止静脉发生回流现象、降低心脏负担,是临床治疗心绞痛常用的药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抗心绞痛药物被研发出,如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改善患者胸痛的效果。硝苯地平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但单一药物无法完全治愈疾病,有报道提出[4],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强于单一用药。对此,对硝苯地平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4例老年冠心病合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
对照组女32例,男20例;年龄53~73岁,平均年龄为62.85±3.4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5.85±1.96年;其中劳力型心绞痛23例、变异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19例。研究组女29例,男23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为63.15±3.78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53±1.43年;其中劳力型心绞痛20例、变异型心绞痛15例、混合型心绞痛17例。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合心绞痛;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均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病变者;有恶性肿瘤者;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停止使用其他硝酸酯及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规格:20 mg;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95)20 mg·次-1,Bid,不间断医治1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硝苯地平(规格:20 mg;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2)20 mg·次-1,Bid,不间断治1个月。
1.3.1 临床疗效[5]
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疼痛状况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80%为显效;心绞痛疼痛状况大幅度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为有效;心绞痛疼痛状况及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心悸、腹痛、胃肠道不适、头痛。
1.3.3 心绞痛发生情况
记录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
1.3.4 血脂水平
抽取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pm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水平。
使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69%,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1例恶心、1例心悸、2例腹痛、1例其他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62%;研究组患者中发生2例恶心、2例腹痛、2例其他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n=52)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n=52)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水平均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n=5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n=52)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有研究曾将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其发现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满意,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8]。但临床少有研究将两者联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此本文将两组联合使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药物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心绞痛发生情况、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且随着动脉硬化病情的发展,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导致出血后,形成血栓堵塞在管腔内,出现内膜损伤,血管无法发挥扩张保护内皮作用,从而引发动脉痉挛,而血栓还会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影响着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7]。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如果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其对余患者及家属生活、心理及生命存在不容小觑的影响。临床对于心绞痛常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具有降低血管阻力、减少静脉回流现象,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动脉供血、改善的效果。而临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重点在于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情况。临床上治疗方法冠心病心绞痛多使用药物与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较为安全有效[6,7]。药物治疗使得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胸痛情况得到减轻和控制,有效降低动脉硬化程度以及阻止血栓的形成,从而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硝酸异山梨酯属于硝酸酯类药物,具有扩张动脉、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但药物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患者频繁服用药物,机体易产生耐药性;硝苯地平属于吡啶类钙拮抗剂类药物,用于预防、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但易兴奋神经,导致心率过快,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而两者合用时可增强药物疗效,减少心绞痛发生,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危险性,且并不会大量增加临床不良反应[9,10]。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