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微循环及颈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

2022-06-22 12:58:18周千琦王换志张桠铭王剑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硬化

周千琦 王换志 张桠铭 王剑平

(1.鹤壁市人民医院药学,河南 鹤壁 458030;2.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鹤壁 458030)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早期可出现头痛、失眠、健忘等神经官能症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病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1]。

目前临床针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多采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该药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的作用。但临床针对阿托伐他汀的用药剂量尚存在较大争议,明确用药剂量,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及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微循环、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3)。

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7.14±5.29岁;病程2-13 y,平均病程6.27±0.82 y。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56.83±5.57岁;病程2-12 y,平均病程6.09±0.91 y。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符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3];患者及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对阿托伐他汀无过敏反应;病例资料齐全、完整;患者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肿瘤者;合并意识障碍、癫痫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因素,同时注意忌烟、酒、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适当锻炼,保持良好作息习惯。

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 mg)20 mg Qd。观察组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片,40 mg Qd。

两组患者均治疗3 m。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水平

于治疗前1 d及治疗3 m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企业: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40)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

1.3.2 血管微循环状态

于治疗前1 d及治疗3 m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粘度仪(生产企业: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IV3000)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h)、血浆比黏度(Plasma specific viscosity,Np)、全血低切黏度(Whole blood has low shear viscosity,Nbl)、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Nbh)水平。

1.3.3 颈动脉斑块进展

于治疗前1 d及治疗3 m后,采用多功能血管超声仪(生产企业: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MVU-6203)检测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Thickness of endomedia,IMT)并对颈动脉斑块分级。

Ⅰ级,IMT<1.20 mm;Ⅱ级,1.20 mm≤IMT<2.00 mm;Ⅲ级,3.00 mm≤IMT<4.00 mm;Ⅳ级,IMT≥4.00 mm。

1.3.4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血脂水平比较(,mmol·L-1)

表1 血脂水平比较(,mmol·L-1)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血管微循环状态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Fh、Np、Nbl、Nb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血管微循环状态比较()

表2 血管微循环状态比较()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颈动脉斑块进展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IMT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3。

表3 颈动脉斑块进展比较比较()

表3 颈动脉斑块进展比较比较()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腹胀2例(3.13%),便秘1例(1.56%)。对照组出现腹胀2例(3.17%),便秘2例(3.17%)。

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便秘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因血压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外周单核细胞增殖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出现血脂及血浆黏度升高,影响局部血液流动,临床可表现为TC、TG、LDLC、Fh、Np、Nbl、Nbh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4]。

TC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TG是脂质的组成成分,血脂升高时其浓度随之提高。LDL-C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能够携带胆固醇进入人体动脉壁细胞,造成过量胆固醇于血管壁堆积,升高血脂水平;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其浓度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5]。TG、Nbl、Nbh是反映血液粘度的指标,浓度过高提示血液粘度增加;Fh是参与凝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纤维蛋白,当患者血脂及血浆黏度升高时,其水平可显著提高。

本研究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TC、TG、LDL-C、Fh、Np、Nbl、Nbh水平均低于常规剂量治疗者,而HDL-C水平更高,说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更有利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减轻脂质浸润,改善血管微循环。阿托伐他汀属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减少肝脏胆固醇合成,下调血脂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6-7]。本文研究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可能是由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及血液循环,促使心血管功能恢复正常,对抗心血管系统的负性重构[8]。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MT分级优于对照组,提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抑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进展。分析原因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聚集及增殖,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9-10]。此外研究中显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这可能是因为阿托伐他汀的效果与剂量依赖性有关,大剂量用药能够进一步增强降血脂功能,有效对抗血管平滑肌增殖,抑制颈动脉斑块发展。此外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便秘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微循环,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未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后期未随访调查,尚需后期研究加以佐证。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