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练习书法的墨池,似乎是环保的“反面教材”。“墨池”的典故源于东汉书法家张芝刻苦练字的故事。那时纸张尚未普及,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勤奋的张芝经常带着家里的衣帛跑到池塘边练习笔法。写满之后,他便就近在池塘里将衣帛洗涤干净。如此反反复复,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
[78] [美]彼得·卡赞斯坦:《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5页。
古代文人把练习书法说成是“临池”,大概是来源于此。不过,张芝的“临池”是真正的临池,他面对的“池”还是一塘“墨色氤氲”的黑水。这跟后辈文人躲在书房里舒舒服服写大字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东晋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的王羲之特别欣赏张芝的这股勤奋劲儿。他感叹道:“张芝练书成痴,‘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因此书法精熟过人。不过,如果我和张芝一样痴迷此道,付出同样的努力的话,未必就不如他!”虽然这话多少有点儿“酸溜溜”的,但是王羲之对张芝“墨池”的向往还是溢于言表的。或许正因如此,后人才给王羲之找了很多“墨池”来纪念他,比方说江西临川、浙江会稽、浙江永嘉、浙江庐山、湖北蕲水,给人一种王羲之到一处便染黑一处池塘的“错觉”。
吕晓英(以下简称吕):我的审美观念,或者说欣赏趣味,可能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我以为,小说、电影的中心应该是故事,音乐、歌曲的中心是旋律,我喜欢有故事性和旋律性的作品。而当今的许多作品却似乎背离了这种传统特征,小说、电影越来越不会讲述一个故事,音乐、歌曲也越来越不会演绎一段旋律。可能就因此,我和许多小说的潜在读者一样,逐渐放弃小说,喜欢看电视剧胜过看电影,因为在电视剧这种文化形态中,故事性被表现得最为充分。
说完墨池这种“费水”的反面教材,再来说说“省纸”的正面典型吧!唐朝书法家怀素,实在不愧为省纸能手。据记载,怀素曾用漆盘、漆板练字,写了擦,擦了写,最后盘板皆穿!他曾在自己居住的寺院周围种了万株芭蕉,拿芭蕉叶作纸练字。为此,他还给这处居所起了个“绿天庵”的雅号。
特别声明:书法家们洗衣帛、洗笔砚的池子多半是自己家的,无伤大雅。大家练字时千万不要跑到公园里去染黑那里的池塘呀!
实际上,后人早已不必像张芝一样跑到池塘边清洗衣帛,用池子里的水来洗笔砚更为常见。所以,这些所谓的“王羲之墨池”有时也被称为“洗砚池”。不过,比起清洗满是墨渍的衣帛,仅凭洗笔砚就想把池水染黑,难度要大得多!
在抗震救灾中水利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地震对玉树州水利基础设施震损严重。在地震发生后,水利部党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响应,统一指挥,科学决策,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精神,全力做好水利抗震救灾工作。目前,水利抗震救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怀素种植芭蕉,不仅美化环境,让自己的居所变成了“绿天庵”,还节约了大量纸张,可谓一举两得!芭蕉叶宽大厚实,可再生、能降解,的确是应对高强度书法练习的理想材料。李渔等后世文人还曾称赞芭蕉为“天授名笺”。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很难在城市里拥有一片自己的“种植园”,即使有地方,我们也不一定种得起“万株芭蕉”!怀素当时出于“经济实用”的选择,放到今天就显得有些“奢侈”啦!尽管如此,“节约纸张”的理念却古今如一。
学好书法免不了大量的临摹和练习,怎样才能在保证训练强度的同时又做到绿色环保呢?或许,铺上一张紧实耐用的水写布、用好家里闲置的废旧报纸,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当然,如果你的臂力足够强劲,还可以效仿公园里“蘸水挥毫”的老者——以水作墨,以地为纸,多么酷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