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传统文化思想辨析

2022-06-22 00:42朱敏洁
今古文创 2022年20期
关键词:辨析

朱敏洁

【摘要】 随着时代进步,中国音乐完善发展,产生了现当代音乐。这种音乐本质上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诞生条件和发展基础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带有时代背景所留下的痕迹,内涵中本质上与所处时代文化有较深联系,基本上属于相同的文化价值体现。从文化发展和需求上分析,现当代音乐不是在学习西方的阶段,而是已经走出了西方的局限,逐步实现本土文化的复兴。这一局势说明现当代音乐在创作角度上已经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传统文化思想;辨析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0-008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27

基于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提出,我国文化发展逐步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现当代音乐也不例外。音乐创作者逐步对传统音乐进行剖析,将最层次的文化本质进行探寻,并不断思考、研究,试图尝试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属于自身的文化本质和音乐表达方式,实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树立的音乐体系,完善现当代音乐依托传统文化思想的重新构造。

一、中国现代化音乐创作的历史基础分析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长时间处于对列强、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促使中西方产生较长时间的文化冲突,使得中国文化界开始有两种认识,一种反对西方文化,提倡传统文化;一种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在持久的讨论中,各个流派开始相继上场,在历史过程中留下了不同派系的声音。在数百年的文化转型中,西方文化的科学与民主逐步随着时间而融入传统的文化意识体系,转变了中国文化界对西方文化最本质的态度。在对待西方文化上,选择二者融合的学者则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新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应对中西文化关系的主要方式。而中国现当代音乐由此产生和发展。

直到20世纪,很多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音乐创作者逐步成长,中国的现当代音乐也从历史环境中产生。但是,许多创作者都生于中国,学成海外。传统文化对其产生文化认同的价值性,有较强的文化基础,因其受到西方音乐学习,具有完善的音乐理论知识,也具备现代化的创曲技能。在这些人作品展现的风格基本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将二者在创作环节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融合,构建了现代中国音乐的理论,也实现了艺术风格的创新,并选择和制定了中西融合的文化价值导向,这对中国现当代音乐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从融合的方式和价值导向来看,此时存在较多的时代局限性。该时期的整体音乐发展中国和西方都采取了不同文化进行对接和置换,缺乏更深层次的融合和沟通。

二、中国现代化音乐发展历程

而中国现代音乐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将学堂作为中心来进行音乐创作,这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阶段。该阶段从清朝政府开办新式学堂开始,一直到“五四运动”前结束。基于学堂音乐的大力推进,当时的青少年对西方现代音乐产生了认识,从而对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固有观念具有较强的冲击作用,给中国衰落的传统音乐带来了生机。不仅仅包括演奏方式、器乐使用、记谱法等都在当时得到大力的传播,为中国现代音乐产生坚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也灌输了一种如何通过中国音乐来建立走向现代、与世界接轨的新音乐文化。

学堂音乐在发展中,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音乐文化理念的人,致力于与传播现代音乐文化思想,为之后中国现代音乐储备了较多的音乐人才。从该阶段来说,当时主要的思想基础是儒学,方式采用了“拿来主义”,基本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复制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上并没有深入进行,处于浅层交流,存在不彻底、不自觉的制约性。

二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之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掀起了文化崛起的浪潮,这个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结束。在此期间,中国新的音乐创作者基本上都具备现代意识,并且不断与西方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进行融合,为实现对本民族音乐的创新,想要通过中方和西方融合来进行音乐领域的调和。从整个阶段分析,在这30年的时间中,中方和西方音乐在不断交流中发生碰撞,而还处于萌芽状况的中国现代音乐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逐步产生并得到极大发展的,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在这个时期,从音乐风格来看,基本上深受浪漫主义和民族音乐的影响,将传统音乐的和声作为主要的内容但是作曲的方式完全西化,这种改良版的音乐创作模式是当时的主要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后,中国作曲的理论基础逐步被确定,以“调试功能与色彩相结合”成为当时应对西方作曲办法的基本原则。后来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的,产生了众多与该基本原则契合的优秀音乐。

四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引导,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入新的建设时期,而中国音乐也进入了第四阶段。其中,1979年產生了“新潮音乐”是当时中国当代音乐的标志,也是反映中国当代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具体情况。正是由于“解放思想”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让当代音乐进行了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创作的主要思路。新理念、新技法在中国大地上得以快速传播,从思想上转变了作曲家对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很多作曲家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热情。因此,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基于社会环境和政治来产生的,这是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政治、思想等真实的反映。

三、传统儒家思想在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当代音乐逐步打破了西方文化的制约,改变了逻辑化的束缚。在音乐中更加注重对自我思想认识的展现,而非理性的关注,在文化本质上展现了儒家思想对意识形态的重视。但是,与感性认识和直观化的中国传统有所区别,并没有完全将理性进行消灭,也未将逻辑性思维进行放弃,而是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以此为创新的灵感,实现了将二者的融合体现,让音乐具有了儒家思想,并在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对比下,形成了自由而限度内的生长。这种模式区别了与西方创作方式,又充分展现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者对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本质的体现与认识。

基于音乐本质的认知程度,当代创作者所拥有的理念和传统儒家思想保持着一致性,例如心物相感说就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将音乐源自内心或者真实情感作为创造理念。在诸多的音乐作品所展现的内涵中都是将音乐与心对物体的认识做了说明,而不是西方所拥有的主客观反映,也并不是处于模仿中,这较于以前实现了融合过程,通过世间万物来引发心情变动而实现音乐创作的过程。在这个创作过程是心情和世间万物的互动所产生的反应,也体现了现当代创作者实现了唯物和唯心创作模式的超越。

在音乐题材的选择上,自然和生命是中国音乐的主要内容。然而西方音乐也有类似的内容,但是现代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与西方是不同的体现,最主要的区别在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上。西方强调往往采用抽象化或者刻意的形式去反映真实事件背后的本质,而中国更多的是将心灵感受作为与世间万物交融所体现的精神作为最初的感受,去深挖内心深处的灵性,然后结合理论和逻辑进行导入,用音乐作品来体现这种直观的感受。

四、中国传统语言逻辑对现当代音乐的影响

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语言逻辑是其最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在音乐审美观念上,传统模式更加追求虚幻的美,在音乐的体现主要以意境、韵味等进行美学上的体现,并实现价值认同;在音乐的原始素材上传统模式更加注重与多个学科的结合,包括历史、美学、戏剧、诗词等,实现音乐创作的积累和沉淀,逐步尝试通过音乐原始素材来支撑音乐内涵,让音乐体现得更加丰富,实现独特的音乐价值;在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上,传统模式结合天人合一进行有机地统一,将音乐视为生命灵魂的载体;在音乐意识形态表现上,传统音乐将线条作为表现形式的基本手段,对线条的高度使用也符合传统问题的内在价值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环节,采用内涵语言逻辑的使用程度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从音乐结构实现了语言逻辑的构造,多数音乐作品都将意象化作为主要逻辑理念,逐步取代其他思维模式,并对声音的诞生和消散做了清楚描述,也将能量增减充分运用,大幅度使用呼吸节奏来构成音乐的意象化,实现了现代和当代音乐的独特化以及感性化;二从音高展示上现当代音乐将至完全运用,通过单个音高的运动过程来凸显高潮的呈现,让音乐走向了感性化,形成了可以引起观众共鸣的意识结构,并引入传统儒学思想。这种音乐的视角将音乐视为生命体进行创作,让音乐产生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不但蕴含了当代化创作者对生命的见解和重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意象;音乐的节奏强度和西方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使用了西方的节奏体系,但是表现上却具有传统音乐对的节奏特点,以自由、散体等为主,这基本上和传统美学是符合的,也是中国历史广大地域和众多民族形成的。不仅仅将传统模式的即兴表演充分运用,也更能体现西方和中方语言逻辑运用的区别。当代作曲家也更加注重音响的运用,重视音响中的人文背景和语境。一般都是将特定的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便于进行清晰的考量,以此找到创造的感觉,并实现多元化趋势,这些独特的音响使用方法体现了音响与现实环境的人文特点、感性化色彩等显著的语言内涵逻辑,其展现的意义符合全世界人类的听觉规律和表现。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当代音乐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艺术模式之一是绘画,但是以线性为表现方式。而线条在中国艺术中并不是直线,而是一贯以曲线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将直线视为非自然产生,是人为结果,是没有生命的创造。但是曲线是自然界产生的现象,很多事物都可以呈现,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也是节奏感极强的。节奏的本质是生命的体现,是生命不息运动的前提条件。因此,中国古代艺术将线条作为生命艺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生命脉动,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最终产生审美效应。基于另一个层次,生命存在的艺术形式是运动,这是生命的本质的体现,但是运动需要在时间中进行。因此,传统艺术也是将时间融合的艺术,这是传统艺术的基础性。而与西方艺术不相符的是,西方因主客体的区分,让艺术普遍处于还原本质的模式,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作为艺术的价值。西方艺术和科学在体现上是一致的,将客观性完全反映,但是这个世界是三维的,为了将世间万物进行完全地展现,也需要分析客观,也要分析外在形式,这与中国传统艺术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传统音乐上也是通过线性来实现音律,因此来表达音乐。西方音乐一般是立体化的呈现,这与中国音乐是不同的。西方音乐将单音逐步实现多样化,将声部也是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是都是通过主调形成的。基于这些变化的不同,西方音乐也随着时代逐步不同。中西方音乐的更多区别必然会让审美存在差异,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二者对音乐艺术体现的不同。因此,西方音乐体现主动客观性事物,也是以具现化客观事物为存在价值的;中国音乐是为了体现生命不同状况而存在的,以探究生命规律和内在律动而实现审美目的,是作为生命艺术来实现价值,都是通过音乐艺术来探寻生命的意义。

六、结语

音乐的产生基础必然是基于文化背景而来的,带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属性,而不同时代文化价值和展现形式不同导致音乐也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从中国当代呈现的文化属性,现当代音乐创作者未来将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实现深度探求,并不断延伸音乐的内涵。在向内角度上,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音乐在创作上也会继承传统,实现文明延续的文化自信,不能逐步失去對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失去文化创作的根源。但继承不能单纯地模仿,而是要将现当代的文化价值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文化内在价值的创新,从更深处感受文化的精神魅力,创作出更具高度的音乐作品。向外应该考虑时代发展,经济在不断交融,各国意识形态处于激烈的碰撞中,要意识到中国思维的变化程度,在继承过程中也要融合新的元素,实现中国音乐创作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莉娜.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8,(18):10.

[2]李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研究——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J].音乐创作,2018,(04):142-144.

[3]韩双黛.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应用与分析[J].音乐创作,2013,(09):116-118.

[4]林忠东,吴思富.传统与当代限制与创造——“2018海峡乐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述评[J].福建艺术,2018,(07):21-26.

[5]孙海钰.新媒体音乐创作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004):236-237.

猜你喜欢
辨析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辨析
中考常考的高频词语辨析
中考常考的高频词语辨析
中考常考的高频词语辨析
中考常考的高频词语辨析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高中英语第一册(上)词语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