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2-06-22 21:16周春林朱作明崔小花马冬周慧娴唐伶
商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统一要素

周春林 朱作明 崔小花 马冬 周慧娴 唐伶

一盘优化国内经济效率的大棋

练好内功,从大到强。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全面推動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这里的“统一”不是市场水平的统一,更不是GDP数据的统一,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程度也不同,不可能用一纸文件就要求全国齐头并进。

这里讲的统一大市场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制造业体系门类齐全,中国的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一直以来都对全球供需格局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虽然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但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这个大市场还存在3个明显的短板。

一、地区间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

地区间的相互竞争比拼经济增速和规模,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但各地为了本地GDP和税收,拼命上项目,加上产业总体上处于低端环节,以至于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造成大量的过剩产能。地方政府不可避免的倾向本地企业,甚至保护落后产能,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发挥。

二、城乡二元导致市场分割。

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各个方面,劳动力在城乡的流动,区域间的流动仍然受制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农村建设用地像城市建设土地那样同地、同权、同价的机制还在探索,在商品服务方面,受制于监管能力的差异。

在交通物流市场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城乡市场差距比较显著,制约着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

三、部分领域行政配置资源色彩浓厚。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尽管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仍然在一些领域计划和行政色彩浓厚,制约着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能源领域,油气进出口仍然高度管制,中国是能源进口和消费大国,却在能源定价上,在全球上缺乏话语权。这与我们高度管制政策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准入政策不相同,企业在一个地方能注册,再换一个地方就不行等。

资本在部分领域无序扩张,形成市场垄断。

近几年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高企,大量资本裹挟着银行贷款无序涌入房地产业,不仅扰乱了城市规划,还一定程度上“绑架”了中国经济,以至于宏观调控投鼠忌器,被动应战。

金融业脱实就虚,畸形发展,目前金融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制造业的好几倍,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大量资本争夺牌照资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膨胀,大量资金空转在实体经济之外。

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出现了限制竞争,赢者通吃,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坏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

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实质,就是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抓住三个要点:

第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完善统一市场的标准执法标准,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统一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让要素更好地为供给服务,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性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做好国内市场的功课,是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大循环,国际竞争,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的根本所在。

怎么看?怎么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胸怀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市场是稀缺资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必由之路。

正确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科学内涵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实现5个方面的统一。

一是统一的制度规则。现代市场经济有序运转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作为支撑。产权和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具备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是统一的流通体系。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统一的流通体系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有力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流通体系具备软硬两个方面的统一性。硬件方面,重点是运输通道、交易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软件方面,主要是不同区域之间流通体系的衔接畅通,跨区域、跨类型流通平台有效对接,以及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是统一的要素配置。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一方面,要具备有利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要素市场的协同性和一致性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要有效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实现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生产要素的统一高效配置。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四是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商品和服务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市场中,商品跨区域流通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壁垒应被彻底扫除,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对外地企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应被彻底清理,消费者权益应得到有效保护。

五是统一的市场监管。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形成统一的监管格局,提升协同监管能力。监管规则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各地在质量、标准、计量、商标、專利、检验检测等领域的规则逐渐统一,跨行业跨区域互通互认水平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跨区域执法的协同性更强、执法的标准更加一致,综合执法、联动执法效能更高。

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意见》强化目标导向,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着眼于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统一的规则体系完善制度,注重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破除阻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定制度、夯基础,建设高质量市场基础制度与运行规则。市场基础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有统一的基础制度。《意见》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明确为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在此框架下,针对部分领域产权保护不到位的问题,提出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针对部分行业市场准入不畅的问题,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针对一些领域竞争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提出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针对社会信用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提出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是强联接、促畅通,建设高标准流通体系、信息交互渠道与交易平台。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所在。《意见》着眼于现代流通网络、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市场交易平台等重点市场基础设施,通过多种举措实现基础设施之间的融合、联通、对接,最终形成协同高效的市场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和有效配置。《意见》还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疫病疫情多发的问题,提出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针对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保供稳价压力加大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规则。相关举措将推动市场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市场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三是促统一、优市场,建设高水平要素资源市场和商品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领域。《意见》在近年来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以促统一为核心,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要素市场功能的一系列举措。在土地市场,强调完善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在劳动力市场,强调完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与用地政策;在资本市场,强调监管的统一和多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此外,还结合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建设统一能源市场和统一生态环境市场的举措。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意见》从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等不同方面提出了推动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的举措。相关举措将在提升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统一性的基础上,持续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是抓监管、促公平,建设现代化监管体系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重要结合点。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是市场运行秩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保障。

《意见》结合完善监管规则的目标,提出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并为完善食品药品、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管指明方向;结合强化监管执法的目标,提出强化部门联动,鼓励跨区域联合执法,统筹执法资源,提高综合执法效能;结合提升监管能力要求,提出完善重点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健全协作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开展监督评议等举措。相关举措将为加快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提供有效支撑。

五是破壁垒、拆藩篱,着力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当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痼疾仍未完全消除,一些地方还存在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限制、选择性的支持政策,一些行业还存在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的现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着力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围绕各种不公平竞争现象,《意见》注重政策的延续性,结合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强化反垄断;针对市场主体、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强调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意见》瞄准一些地方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的问题,明确提出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并针对涉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恶性竞争、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禁止性规定。相关举措将有效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工作。必须围绕市场主体关心的痛点问题和制度建设的难点问题,统筹把握好两组关系,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方面,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全面推进统一市场建设,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把“全面推进”误解为“齐头并进”。事实上,不同的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在统一性方面的进展和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家电、日用品等基本实现了全国市场的统一,而电力市场因其物理特性和经济特性,统一市场的推进要更为复杂。因此,要综合考虑不同市场的发展水平与推进难度,选择一些市场呼声高、改革收益大的领域寻求重点突破。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另一方面,处理好全国一盘棋与优先推进区域协作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站在全局的角度系统谋划,坚决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要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持续健全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体制机制。各地方必须摒弃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做法,切实防止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的现象出现。

同时,也要强调优先推进区域合作对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坚持因地制宜,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发挥好各地区比较优势。可以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通过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形成典型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并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引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跨地域协同,畅通物流循环

中国各细分物流领域的头部企业将迎来腾飞,凭借更强的资源整合与数字化能力,来提供更专业和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物流网络犹如经济动脉,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通。”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主要目标,其中重点提出“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并从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引。

而在今年1月底,我国首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对现代流通系统建设进行了战略性、系统性的谋划。如今,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代流通体系的助力作用正在凸显。

物流困局

近年来,物流停摆、不畅,发端于疫情,但症结不仅仅在疫情。物流被困的直接原因是疫情引起的道口关闭、货运人员管控等,背后却反映了一个深层次问题: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地规则接口不一样,市场被行政区化割裂,小市场微循环特征凸显。

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割裂问题,不仅体现在行政区经济的空间色彩上,也反映在线上系统不兼容导致的数字“鸿沟”上。阻碍物流的除了“封闭的路”,还有“交错的码”。单以苏州为例,其下辖的太仓、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地都有自己的App,苏州市区有“苏货码”,昆山市有“鹿路通”,张家港市有“港城防疫”……一个地级市就有5种进出码,问题关键还在于,码与码之间的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互认,导致使用者频繁登录、重复操作线上流程,再一遍遍等待审批结果。

物流行业人士反映,能否申请下来通行证已经成了企业竞争的命门。通行证成为市场“硬通货”之后,就有可能形成新的权力寻租空间。

根据疫情防控政策,保供企业涉及到3种通行证的办理:第1种是针对货运司机,需要办理干线通行证,一人一车通行;第2种是配送骑手的工作证明,需持有抗原检测或 24 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第3种是企业自身的营运证明。由于3类证明涉及的发证部门各不相同,各地政策有差异且在变化,使得沟通成本变高,运营效率难以提升。

线上、线下重重设卡,若某一环节被堵截,一环不通,就全程阻塞。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打通物流“肠梗阻”,提高供给效率和安全。

众所周知,“疏”胜于“堵”。按照逻辑推论,即便受疫情影响,如果所有物流环节都能实现无缝对接,通过系统化的闭环管理,是能够做到“畅”其流的。当然,这将极大考验管理者的水平,尤其还取决于各割裂条块环节之间的系统兼容性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破除局部利益壁垒、盘活要素资源的统一大市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破除跨地域流动壁垒

高效地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亟须对此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实现统一标准、统一调度,从而更好地应对疫情挑战。

“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显然会带来长期利好。”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赵先德看来,中国物流行业正处于从做大到做强的历史进程中,近年来的资源整合速度和数字化应用程度都在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出台措施来推动物流行业的资源整合,中国物流集团的建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过,时至今日,货物跨地域流动时的壁垒仍然存在,规则不统一、执行不一致等管理问题导致中国物流行业的成本和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甚至在突发事件面前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堵点、断点。

虽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不是针对疫情冲击而专门出台的,但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我国目前市场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通等问题更显现了。

统一大市场建设是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需要稳步压茬推进。可以先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比如清理阻碍市场融通和公平竞争的不利规定,打破封闭小市场、局域微循环。

当然,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是要求整齐划一、量化统一,而是要在承认资源禀赋不同、尊重市場规律的前提下,抓好底层规则和接口的统一。重要一点,还要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市场由大到强。

“形成协同效应”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题中要义,也恰是物流困局的破解之道。我们注意到,在交通运输部的协调下以及国务院的统一要求下,全国关闭关停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目前都已开放运营,各地方还针对性推出了关爱货车司机保通畅的措施,比如提供快餐服务等,同时积极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民生保供运输畅通。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跨越数字“鸿沟”

标准化和数字化,是当前阶段跨越线上系统不兼容导致的数字“鸿沟”的关键因素。

“全国统一大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建立高质量的标准,同时这也是当下物流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表示,目前物流行业存在多码和多单号的情况,例如在订单支付、出入库、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都需要增加一个码。

各个物流环节的衔接问题是推高物流成本的主要原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好契合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数字化的实现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那么在流通环节中很难推进物流规则、服务、基础价格的标准化。目前,数字化的实现主要卡在标准化方面。

对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数字化才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真正达到“货畅其流”的效果。

告别割裂的供应链

区块链或许就是将供应链主体串联的关键,疏通产品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堵点的利器。

近期,从东北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都有城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部分经济活动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些地区都是汽车重点销售板块,它们的封控也直接让全国的汽车销售遇上堵点。

根据中汽协会数据,4月,乘用车销量为96.5万辆,同比下降43.4%,环比下降48.2%。如若这时全国已经形成统一大市场,地方保護和市场分割的局势被打破,那么其他没有被封控的城市也能支撑起全国汽车的销量,汽车市场也不会因为极个别区域的停摆而发展受阻。

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是让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商品、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在这其中,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是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生命力所在。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供应链各环节都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化。即使我们的经济经过了40多年的高速成长,国内流通消费市场依然处于相对分散、混乱的格局中,还不能充分发挥成本、价格、效率等调节作用。

割裂的供应链

供应链分为产品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一旦打通这3大关键节点,那么整条供应链都将稳定、畅通。但难点在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等供应链主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散、管理系统难以交互,极易导致供应链协同过程中脱节。

以供应链之根本即产品流举例,产品流涉及采购、生产、仓储、运输等领域。就说采购,过去采购过程中招标时标准太多,有国家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各省市还有自己的标准,也让招采人员在技术标准选择时,不知道该参照哪一个标准,给招标人员造成了极大困扰。

另外,每个企业的技术标准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标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成本造价还不一样,这也给采购人员带来诸多的选型对比。未来各行各业都统一竞争标准之后,那么采购在制定产品选型标准时,将会变得更轻松。

同样在生产环节上,某些产品的生产标准并未实现全国统一,让地方保护主义有机可乘。有地方滥用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职权,以质量监督为借口,阻挠外地企业质量合格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而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地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拓展品牌发展交流平台,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有利于国内品牌与国内物流企业结伴出海,共同打造国际供应链及物流体系。

区块链或许就是将这些分散、割裂的主体串联的关键,疏通产品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堵点的利器。

“区块链+供应链”

区块链被业界人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第二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能解决现在传统供应链的痛点。其技术特有的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的特性,正是供应链质量管理中所需要的。

目前,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很多。纵向上,供应链的各环节,区块链都可以发挥作用;横向上,各行业应用区块链也很多,比如农产品和食品、疫苗和医疗保健、汽车飞机制造、海陆空铁各种运输方式、供应链金融等等,均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广阔空间。

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多主体交易网络,涉及到多人和公司,设计环节多且复杂,在这冗长的链条中,很容易因各环节不衔接造成信息的参差,影响工作效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意味着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大大加强。

这就是供应链的魅力所在,当信息被写入区块链后,就会实时分享给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的所有人,利用区块链技术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查验每个环节的相关信息,供应链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可以防止篡改和修改,由于区块链上的每个操作都是完全透明的,比如进口的冷冻食品出现病毒,利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精准溯源,不但可以知道这批货是从哪来的,还可以知道这批货经过了哪些港口、批发和零售环节,以及涉及的公司和人。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也曾表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各产业的供应链是复杂且多变的,要完整涵盖到生命周期,必然仰赖全国性范围的溯源系统,确保全供应链的信息能完善存储、互通互联与监管。

不过区块链大部分场景仍处于试验起步阶段,中国在“区块链+供应链”方面没有体系,缺乏应用标准。当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并非一蹴而就,将来区块链将与供应链全国统一化共同成长。

反垄断,为创新注入活力

唯有创新,才能打败垄断。

在经过5年维权之后,89岁的赵德馨教授在和知网的官司中全部胜诉。同时,由于涉嫌垄断行为,知网被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进行立案调查。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不仅是知网,今年腾讯、阿里、哔哩哔哩、京东、海信等企业都因涉嫌垄断问题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

从2021年开始,“反垄断”一词频繁进入公众视野。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市场主体成为我国独特的发展优势,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到,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其中从破的角度明确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从着力强化反垄断和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两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

这些垄断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为什么要反对垄断?

深陷垄断的互联网

今年4月,阿里巴巴接到了天价罚单,被罚182.28亿元,原因是从2015年以来,阿里要求商家,参加“618”和“双11”活动时,只能在天猫和京东中二选一。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调查通报里对阿里的处罚依据是这么说的:

调查表明,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行为排除、限制了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的竞争,妨碍了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影响了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侵害了平台内商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构成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禁止“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互联网是近年反垄断案件的“重灾区”。

仅2021一年,就有39家互联网企业被喊话,9家互联网企业被依法处罚,罚款金额近200亿元,堪称互联網反垄断元年。

为什么是互联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互联网巨头早已渗入各行各业,成长为足以撼动社会日常经营的庞大资本,其发展和运营的方式合规与否将对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基本面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来看,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抓住时代红利的互联网巨头,手上握着大量的资本和最优秀的人才,更是掌握着流量的开关,把控着海量的信息,甚至是用户的隐私。

这些头部企业的无限扩张,吞食了小企业、新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在2021年反垄断局通报的118件“反垄断”行政处罚案件中,有93件属于“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的类别,涉及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其中最早的是2011年,腾讯收购了猎豹移动10%的股份,同年7月7日完成股权交割前未提交申报。10年后的2021年7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就此事件对腾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认为,相比起传统行业,对互联网领域的调查、执法难度确实大大增加,出现了监管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不适应的现象。而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既落实了中央关于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的重要部署,表明了中国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决心,也进一步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了平台经济、互联网平台企业出现的新问题:

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限制竞争、赢者通吃、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害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监管空白。

黄勇表示,平台经济是近20年来迅猛发展的新业态,有多边市场、网络效应、国际性等许多特点,利益主体多元、商业行为多变,竞争影响也有多个分析判断的维度和方法。

竞争vs垄断

垄断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概念被经济学家关注,有超过200年的历史。

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垄断”与“完全竞争”是截然对立的,“垄断”会通过价格调节损害社会福利。这不仅赋予“垄断”全新的经济学含义,也为后来的反垄断埋下了伏笔。市场独占、掠夺性定价、倾销、捆绑销售、限制竞争等成为“垄断”的标签。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要素。

因为有竞争,市场经济才能注入灵魂和活力。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稀缺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技术进步,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让消费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经济自由,创造社会平等的经济基础。

但是,伴随市场竞争也会产生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问题,前者使竞争开展不起来,后者使竞争无序发展。无论是垄断行为还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使竞争的积极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破坏,经济的活力受到抑制,市场被人为分割。

因此,竞争作为市场机制这一“无形之手”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本身也会带来某些消极后果,因而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去维护。

上海交通大学王先林教授认为,当前阻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顽疾仍然存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存在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限制、选择性的支持政策,一些行业存在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的现象。因此,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规制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反垄断不是简单地反大,也不是反对技术垄断,是通过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背公平竞争的行为,恢复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以反垄断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为例。美国1890年颁布了反垄断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那之后的近100年里,一直在盲目反大。1911年,最高法院宣布,美国烟草公司和标准石油公司因“欺行霸市”,违反了反垄断法,勒令两公司解散。1945年,美国铝公司又被判决触犯反垄断法。其实该公司并无不当竞争行为,只是法院认为,它“独占90%的市场,实在太大了”。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但这一系列反垄断司法行动并没有给经济效率、技术创新、商业秩序、社会福利等带来预期的后果,倒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唯有创新,才能打败垄断。

一旦企业只是靠市场占有而形成垄断,对于大企业来说,市场上已经对自己无法产生竞争力,大可以“躺平”坐享其成;对于小企业来说,一方面没有资金和人才来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现状,被龙头企业收购成了创新企业最好的出路。长此以往,市场会失去活力,创新也会止步不前。

这才是反垄断的意义,鼓励竞争,鼓励创新,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才能保护良性的竞争,为市场注入生命力。

数据要素 多元链接

以数据为黏合剂,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目前,我国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加大开放力度,畅通内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要求国内市场具备充分的制度支持、高效的市场联通机制、资源要素价值的充分发挥。

而在另一边,数字化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正深刻重塑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重塑,引发社会经济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深刻变革。

当今,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数字改革驱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数字化发展,所产生的高质量海量数据成为国家的战略性资产和关键生产要素、国内多地推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也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新时代条件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从国家战略最高层面考虑,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数字化规律,立足国内国际大循环来统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数据主权,牢牢掌握国家制信息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治理与市场化利用之路。

其整体目标是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要抓手,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数据要素价值创造、价值交换和价值实现的全链条,培育“统一、开放、法治、安全、高效”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动规范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全面赋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

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是一场涉及面广、兼具根本性和全局性影响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供需结构不匹配、主体结构不平衡、层级结构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亟须法治支撑。地方立法权限不足且适用范围有限而中央层面数据产权、交易、流通、监管等基础性法规制度尚未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数字服务、数字治理的基本规则仍不完善。三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建设亟待提高。市场主体对数据要素及全面数字化发展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误区,数字化能力仍需提升。

在完善统一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上先行先试。好的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好的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一要以“整体性治理”优化顶层设计,理顺“中央管总、省级统筹、市县创新”的权责分工,明确中央层面数据要素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中央与地方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地方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力度。二要以“数字化治理”重塑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结构与功能配置和边界划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大规模跨界互动、平台协作与价值协同。

在健全公平公正的数据要素市场法治体系上先行先试。按照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分工负责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配套法律法規,健全数据产权、数据治理、共享开放、融合应用、交易流通、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率先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机制,落实数据分级分类标准,深化数据要素统计核算试点推广,促进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有序流动。建立数据交易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度,健全投诉举报查处机制,严格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执法。

在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体系上先行先试。市场化配置一般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4个关键环节,当前数据要素市场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旺盛,而分配和流通环节“结构性梗阻”,有效的市场化配置需要发挥政府行政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志愿机制的比较优势。

当下,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全球竞争的新赛道。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助于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要积极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关键期,破除数据价值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协同各方共同挖掘数据价值,加快占领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制高点,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将改变现有数字经济的形态,要进一步提高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促使数据要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最后是,有助于释放数字化转型潜力。以数据为黏合剂,推动各类产业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既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以数字化带动制造业全面升级、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亟须建立健全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数据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难点、痛点,从源头上矫正数据资源失衡错配、无序滥用、安全隐患,促进形成畅通的数据经络,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不意味着“一刀切”,也不是直接与平均主义画上等号,更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定是在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对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至关重要。

全国上下要凝心聚力建设统一大市场,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将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从而有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背后的机遇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绝不是重回计划经济,而是市场化改革的一次深化升级。

当前中国的市场还是割裂的,内部有很多阻力,一旦把这些阻力移除,那么经济将获得新的发展红利。

统一大市场的未来

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国家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这两年,互联网公司的风评急转直下,既有反垄断政策的因素,也有行业天花板初现的行业因素,“批判互联网996”的舆论压力等。总之在几方面因素的叠加下,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所谓的“休眠期”,因此各家互联网公司都采取了“降本增效”的策略,以应对寒冬。

同样的,现阶段国内既面临疫情压力,又面临通缩压力,还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压力,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处于承压阶段,经济周期也处于下行阶段。

而在这个时点提出统一大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各类不利因素叠加,被动的需要取暖过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主动调整策略,从单纯追求发展,转变为追求效率和公平。

因此,与互联网企业一样,统一大市场的最终目的便是实现“降本增效”。

那么,随着统一大市场的逐步落实,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呢?

从降本的角度来看,企业过冬最容易做的是什么——裁员。企业通过裁员能快速降低当期及未来的成本费用,从而让企业在不影响业务发展的前提下(降低其他成本费用可能会影响业务,例如营销费用),有了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而一旦涉及到裁员,大概率便是两条规律:一是砍掉不赚钱业务的人员,二是砍掉绩效一般的人员。

同样的,在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企业跟人一样,效益差的企业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将会被市场所淘汰,那么,接下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便逐步展开。

特别是效益差但是受地方政府保护的企业被清退,政府便缺少了税收来源,工作岗位也将进一步减少,小城市的吸引力将进一步降低,年轻人只能去更大的城市谋求生活。

另一方面,效率更高的大企业将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逐渐形成寡头格局,而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将产生更高薪的岗位,进一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这种戴维斯双击式的叠加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城市的虹吸效应。那些产能效率偏低,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将逐步边缘化。哪怕如杭州這种新一线城市,也可能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阵痛。

当然,除了降直接成本外,还需降低隐性成本——“代理人成本”。比如集团层面的战略目标,与下属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往往存在偏差,导致业务部门仅有动力完成绩效考核目标,这便是经济学上的“代理人成本”。

那么发现这个问题的企业如何解决“代理人成本”呢,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公司业务由高层直接负责,牵头形成专项项目,而非层层下发任务。

同理来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各地政府的核心指标便是GDP,而这并不完全符合国家追求公平效率的大方针。因此,国家为了降低“代理人成本”,在核心产业和核心平台上,譬如能源、航运、金融等,将进一步实现“国有化”,由地方国资委甚至中央国资委直接管理。

这种加剧国有化的方式,除了显著降低“代理人成本”外,还能防范上述提及的寡头格局。

而从增效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公司做得最多的便是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维护原有核心业务,另一方面鼓励内部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延伸企业的生命周期。

从这点来说,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统一大市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核心要求。

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然,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国家一方面需要资金和技术扶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市场基础制度,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说得更直白一点:对于那些存量的核心产业,国家需要通过资本和行政手段,加强管控,降低成本。而对于那些待开发的新兴产业,国家提供生存环境,鼓励民营资本野蛮生长,实现“破坏式创新”。

当然,在增效方面,也存在增加隐性效能——提高信息流转效率。而这一点,最能体现的,便是“数字化”。一方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华为,都在进军B端企业服务和云服务市场,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数字经济等概念变得越来越火。

在统一大市场意见中,对于推动数字化,完善平台升级,信息交互渠道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而这一点恰恰印证了增效的本质。

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将更追求“降本增效”。在存量行业上,寡头格局将进一步加剧。

市场割裂在带来效率下降的同时,也有“好处”,那就是增加了就业机会。事实上,现在不少城市里,靠着政策保护而活着的企业并不少。

比如,有些城市的政府采购名录里,会设置各种“奇葩”要求,目的就是为了选择本地的生产厂商。所以,即便本地厂商的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依然能够依靠当地政策的庇护而活下来。

然而,一旦全国统一市场建立,这种地方保护将彻底消失。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国内的销售将毫无阻力,迅速地占领市场。所以,我们需要看清当地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具有产业优势。

改革都是有阵痛的,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时有大批企业改制,引发了“下岗潮”。这次的改革也势必会引发阵痛,但我们相信,从长远来看,整个社会和国家都会因此获益,未来一定会更好。

王兴曾在饭否上转发过一条动态:“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在未来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们都将过着较为艰难的日子。

这个时间点,国家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是正确的,我相信落地会很快、很坚决。虽然短期可能会有阵痛,但放眼到中长期,国家的发展是利大于弊。7E7FADAE-84AC-4018-96D4-3CA7FEBCE3C3

猜你喜欢
统一要素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UC统一通信在高速公路的应用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