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炜,刘道钦,郑国洪
(西南政法大学 监察审计学院,重庆 401120)
尽管国家先后出台多部遏制公司违规的法律法规,公司违规现象仍屡见不鲜,且呈现出涉猎行业范围广、形式多样化、违规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据统计,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9年间被证券监管部门披露的3253次违规处罚中,公司违规现象涉及农林牧渔业、卫生体育娱乐业等众多行业,且以会计处理不当、虚构利润、操纵股价等形式为主,监管部门的处罚形式也包括批评、罚款、取消企业营业许可、市场禁入等多种类型,据此,公司违规的情节和惩戒力度在整体上呈现出差异化的现状。在此背景下,探讨审计师会对违规公告及其文本内容做出何种反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以往文献来看,关于公司违规与审计收费的因果关系,过往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尚未形成一致性的研究结论。一类研究持“不影响”观,认为正常公司与违规公司之间的审计收费差异不显著,原因是审计师未考虑风险溢价或者风险溢价占整体审计收费的比重过低[1-2];另一类研究持“影响”观,认为公司发生违规会导致审计收费增加[3-4]。现有研究把违规公司视为同质性违规,没有区分违规公告中不同文本的内容属性和多样化特征,这导致已有研究结论不能够解释如下现象:都存在违规现象的不同公司,审计收费却存在差异。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尝试着分析:审计师为了从如此数量之多且种类繁杂的公司违规事件中捕捉到风险点,他们会采纳违规公告中的哪些内容?换言之,证券监督部门在违规公告中披露的哪部分文本内容能够协助审计师进行风险评估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这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研究问题。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扩充事务所审计收费的诱因分析文献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认可公司违规会诱发审计收费增加的基础上,延伸性地探究了违规行为与处罚方式的程度属性与多样性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而融合违规与处罚两个方面揭示其影响审计收费的因果关系,形成对公司违规-审计收费关系研究的理论拓展,这是本文与既有文献在研究结果层面上的一个差异。此外,本文聚焦于违规公告的具体文本内容,考察事务所审计师对违规公告中的敏感内容并反映至审计收费中,这可能为违规公告的制度设计和内容安排提供有益的学术文献参考。第二,阐明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内在机理,并且丰富公司违规在会计师事务所范畴的经济后果研究。本文基于审计成本和内控缺陷风险两个视角,试图解密违规诱增事务所审计收费是否由审计成本和违规风险溢价两个机制共同构成,这一实证检验结果将助于在经验证据层面丰富对公司违规-审计收费内在机理的讨论,缓解以往研究的分歧,这是本文与既有文献在研究方法层面上的一个不同。第三,拓宽公司违规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理论边界解释。本文拟考察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在企业产权性质、事务所规模、事务所任期长短、事务所是否更换等四个截面分组变量下的中介效应差异性,进而揭示不同情境下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差异化传导路径,这是本文与既有文献在研究结果层面上的另一个差异。
审计收费的研究起源于Simunic在1980年的元分析[5],该文主要分析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实证研究聚焦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逐渐形成两大研究脉络:一是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业务难易程度和需要投入审计资源多寡的角度展开[6-7],可称之为审计成本因素;二是从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后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角度展开[8-9],可称之为审计风险因素。
围绕审计成本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审计资源投入状况,从审计师视角出发探讨盈余管理[10]、战略变化[11]、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12]、企业社会责任行为[13]等公司特征对事务所资源投入情况的影响,进而由审计资源的增加推导出审计收费的提高。例如,张心灵等研究发现生物资产种类、数量和价值存在难以确认和计量的问题,资产监盘对实质性程序的需求更高,因而审计成本往往更高[14];李莎等指出战略变化度会诱使业务的变化,管理层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会提高,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审计[11]。上述影响因素大都来自于企业内部,其对审计成本的影响源自经济因素波动所带来的被审计事项的内容更迭,且通常蕴含着不可预见性,致使审计的调查范围扩大。这样,由公司行为引发审计资源投入变化所带来的审计成本变化,是解释审计收费变动的一条重要路径。
围绕审计风险因素的研究则聚焦于风险溢价水平,基于审计师视角分析法律诉讼[15-16]、媒体报道风险[17]、审计失败[18-19]等未来不确定风险对事务所后续年度业务和利润的影响,进而由风险损失的增加演绎出审计收费的提高。例如,纪亚方等挖掘发现公司诉讼案件会增加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审计师需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诉讼纠纷提前收取诉讼风险溢价[15];刘启亮等实证检验发现公司被媒体负面报道,可能导致诉讼风险的增加,事务所会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费用[17]。上述影响因素多数来自企业外部,其对审计风险溢价的影响主要是鉴于未来年度可能发生的诉讼风险和声誉损失。为之,会计师事务所会通过收取超额审计费用来弥补风险带来的预期损失。因此,外部因素带来的违规风险溢价,是解释审计收费变动的另一重要路径。
公司违规是公司存在风险的信号,其产生的经济后果为大量文献所关注,其中关于公司违规诱发审计收费增加的探讨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尚无一致性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公司违规会促使审计收费的增加。例如,朱春艳等认为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年度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被处罚前年度,但受处罚的严重程度与审计收费不相关[3];宋衍蘅也认可违规公司审计收费比同类型公司更高,且会计师事务所对违规公司的经济依赖度越低,审计收费越高[4]。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公司违规不会明显诱增审计收费。比如,吕凡等发现审计收费在普通公司和违规公司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以违规风险溢价诱增的审计收费水平过低这一假说作为观点支撑[1];孔德全也发现违规公司当年的审计费用并没有因监管处罚而显著增加[2]。概括上述文献,既有研究存在如下局限:一是现有研究在公司违规是否影响审计收费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二是未深层剖析违规处罚的程度属性和内容属性,导致现有研究能够解释公司是否违规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却不能够解释违规公司之间审计收费的差异性;三是缺乏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中间机制方面的实证分析,这导致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路径尚不清晰。
公司违规的危害不言而喻,但不同的公司违规行为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从历年发布的公司违规公告看,证券监管部门打击的违规行为形式多样,涉及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内幕交易、违规担保、操纵股价、占用公司资产等,对于每种违规行为的危害性质和情节都有着明确的界定。其中,一般会计处理不当和推迟披露等严重程度低,危害性小,经上市公司积极矫正后监管部门可不予进一步追究;虚构利润、虚增成本、内幕交易等则严重程度高,危害性极大,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是监管部门坚决打击的类型。
当上市公司被披露的违规行为具有高严重性时,其会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一方面,从信号理论来看,证券监管部门所披露公司违规行为的严重性信号,会同时传递给上市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当会计师事务所接收到公司违规严重性信号时,其对违规提示的问题进行审计调查的投入度更高。例如华仪电气(股票代码:600290)被指涉嫌违规占用资金10.5亿元,先后8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导致其股价跌幅超90%,说明违规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诸如违规占用大额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内容都会成为审计调查的新增事项,要求审计师对这些事项进行深挖特挖,增加其对审计资源成本的投入,具体如在审计底稿中对违规公司经营管理业务进行更加翔实的记载。另一方面,当会计师事务所接收到公司违规严重性信号时,其会提高对公司审计风险的评级,且违规严重程度越高,审计评级风险越高。基于违规严重性所引发的审计评级风险提高,会导致事务所要求更高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审计收费水平,这是违规类型严重性通过违规风险溢价来诱增审计收费的一条重要解释路径。根据上述推理归纳,我们认为违规类型严重性提高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载成本和审计风险评级,进而导致审计收费增加,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违规公告中的违规类型严重性越高,事务所审计收费水平越高。
从证券监管公告的内容来看,违规公司不仅在违规的程度属性上有差异,违规内容属性也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当上市公司被披露出多样的违规行为时,其会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一方面,基于信息搜寻成本理论,公司违规形式多样性本质上体现出违规的内容属性,这种多样性会造成审计取证过程中调查事项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以及调查取证的范围扩大。例如,獐子岛(股票代码:002069)涉嫌虚增营业成本、虚增营业外支出、虚增资产减值损失等多项违法事实。并且,公司违规形式呈现多样性,意味着公司在较多会计科目和会计事项上存在舞弊,这提高了审计取证的复杂性,因而,审计师就需要在承接业务后针对涉及违规的众多会计科目和会计事项实施专项审计程序,以保障财务报表可靠性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是违规类型多样性通过审计成本来诱增审计收费的一条关键的解释路径。另一方面,基于举证责任风险,违规公司的违规行为可能会给投资者起诉审计师埋下法律诉讼隐患,因此,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证据以承担可能的举证责任,这会加重审计工作底稿的记载任务。此外,由于违规类型多样性衍生出多样化的法律诉讼风险,审计师需要在广泛的经济业务上承受举证责任风险,并且,多样化的违规类型表明违规企业拥有更高的财务报表固有风险,审计失败风险也会更高,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对违规类型更多样的公司收取更高的违规风险溢价。依据上述演绎推理,违规形式的多样化特征会扩大审计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经济事项范围,诱增审计成本的上升,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违规公告中的违规类型多样性越高,事务所审计收费水平越高。
证券监管部门会对违规公司做出处理处罚,并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及其对证券市场的警示作用,做出不同严厉程度的处罚决定。已有研究对于公司违规的处罚办法是否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源于部分研究主张审计收费对公司违规行为敏感,而对处罚结果不敏感。以威慑效应理论和信号传递效应理论为切入点,证券监管部门秉持引导资本健康有序发展的理念,通过给予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一定的处罚措施来打击资本市场违规乱象。处罚措施提高了公司的违规成本,对违规公司产生了威慑效应,同时也能够作为风险信号传递给证券投资市场的利益相关者。
从信号传递理论来看,处罚措施的程度属性会驱动审计费用的变动。一方面,处罚的严厉程度越高,越可能招致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这提高了证券投资市场利益相关者对违规企业的关注度。此时,如果审计师发生审计失败,则会造成更大的预期声誉损失(1)本文所描述的审计失败是指在违规公司开展审计业务时,审计师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从而形成或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这迫使审计师在对违规企业开展审计任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秉承更加勤勉尽责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职业谨慎和专业判断,严格按照职业准则和工作程序调查取证,甚至针对违法违规事实追加审计程序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但这样会导致审计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证券监管处罚附有“溢出效应”,如钱爱民研究发现审计师会因为承接的客户受处罚而受到牵连[20],这种牵连不仅会使审计师当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受到质疑,而且会影响后续年度的业务承接能力和审计议价能力。因此,审计师出于保障未来经济利益的需求,会收取风险溢价以提前降低声誉损失风险、议价能力损失风险带来的损失,这是处罚严厉性通过审计风险溢价诱增审计收费的一条关键传导路径。综合上述推理,处罚措施严厉性诱增了声誉损失风险、审计失败风险和审计业务成本,审计师需要贡献更多的精力和谨慎性来保证违规公司的审计调查质量,基于此,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违规公告中的处罚措施严厉性越高,事务所审计收费水平越高。
证券监管部门以不同的形式对公司违规做出处罚,其会诱发不同的经济后果和法律后果,同时对事务所和审计师二者的声誉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审计收费的变动。证券监管部门发布的处罚公告的内容属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涉及批评、警告、谴责、罚款、没收非法收入、取消营业许可、市场禁入等众多种类。基于保险理论视角,当证券监管部门发布的违规公告中披露的处罚措施多样性较高时,这意味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固有风险更高,审计师需要对处罚内容涉及的会计科目和会计事项的真实性承担更高的合理保证责任。这些责任风险既包括中注协罚款惩戒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也包括证券投资者起诉审计师和事务所带来的法律风险,还包括行政处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职业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收取更高的违规风险溢价。此外,当违规公司因违规事实类型较多而受到不同形式的监管处罚时,如严厉程度较低和严厉程度较高的处罚方式混合在一起,此时审计师对处罚所传递的信号更不容易识别。同时,处罚事项类型较多会分散审计师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因此,概括上述推理,处罚措施多样性增加了审计师的责任风险种类、提高了识别风险信号的成本,这构成审计收费上升的重要诱因,基于此,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违规公告中的处罚措施多样性越高,事务所审计收费水平越高。
本文采用证券市场2014—2019年的上市公司作为实验样本,并选取前置一期的审计收费数据与本年度的违规公告文本信息进行Merge匹配。全部样本按如下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ST和*ST的上市公司;(3)剔除负债总额大于资产总额的上市公司;(4)剔除未披露年度审计收费的上市公司;(5)剔除控制变量有缺失值及相关数据明显异常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本文最后一共得到17674个样本数据,其中违规样本1659个,违规率约为9.4%,这表明证券市场中的公司违规现象较为广泛。本文的财务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和RESST数据库两个数据库,并进行比对。违规文本信息通过CSMAR数据库、政府官网公开信息栏(手工收集)和巨潮网披露的违规公告(手工收集)获取,其余少数变量通过计算公式间接得到,所有连续变量均执行了1%分位向下和99%分位向上的Winsorize缩尾处理。本文使用Stata1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 被解释变量:审计收费(Auditfee),上市公司下一年度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
2. 解释变量:(1)公司违规(Vioif),上市公司本年度被证监会、两家交易所、财政部、税务稽查局、银保监、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披露监管公告,则赋值为1,否则为0。(2)违规类型严重性(Viostr),参考牟卫卫等[21]探讨违规类型的研究,根据上市公司被披露的违规事实的类型信息,以其严重程度为分类标准,将“其他”赋值为1,“推迟披露”赋值为2,“一般会计处理不当”赋值为3,“重大遗漏”赋值为4,“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披露不实”赋值为5,“虚构利润、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占用公司资产、违规买卖股票、欺诈上市、出资违规、违规担保、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赋值为6。之所以把虚构利润、欺诈上市类同等赋值为6,是因为这些违规类型涉及的样本数量极少且均可以表示样本违规很严重。当违规公告中披露多个违规类型时,按数个违规类型中的最严重的违规类型予以赋值。(3)违规类型多样性(Vionum),我们根据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披露的公司违规类型的数量赋值,数值范围为1至5。(4)处罚措施严厉性(Punishstr),根据被披露的违规类型信息,依次给“其他”赋值为1,“警告”赋值为2,“谴责”赋值为3,“批评”赋值为4,“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取消营业许可”赋值为5。当违规公告中存在多个处罚措施时,按数个处罚措施中的最严厉的处理措施予以赋值。(5)处罚措施多样性(Punishnum),依据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披露的公司涉及的处理措施种类来赋值,数值范围为1~3。
3. 控制变量: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22],在回归方程中对公司规模(Size)、资产结构(GURR)、是否亏损(Loss)、公司成长性(growth)、资产净利率(Roa)、应收账款资产比(Rec)、审计意见类型(OP)、事务所类型(Big4)、产权性质(Soe)、资产负债率(Lev)、注册地所在城市(AREA)等变量加以控制,以优化方程的拟合效果。
为了缓解公司违规与审计收费这一存在分歧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公司违规(Vioif)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构建控制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的模型,如公式(1)所示:
Auditfee=β0+β1Vioif+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1)
为了考察违规公告中违规类型的程度属性和内容属性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采用违规类型严重性(Viostr)和多样性(Vionum)两个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构建控制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的模型,如公式(2)所示:
Auditfee=β0+β1ViostrorVionum+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2)
为了考察违规公告中处罚措施的程度属性和内容属性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采用处罚措施严厉性(Punishstr)和多样性(Punishnum)两个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构建控制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的模型,如公式(3)所示:
Auditfee=β0+β1PunishstrorPunishnum+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3)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审计收费(Auditfee)最小值为12.6,最大值为16.2,说明沪深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收费差异较大,所选样本在变量取值上的异质性较理想,审计收费(Auditfee)中位数13.7和平均数13.8较为接近,说明审计收费的样本可能趋于正态分布。公司违规(Vioif)的平均值是0.094,这一数据表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违规率达9.4%,表明公司违规的现象较为普遍。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 违规公告异质性与审计收费
表2报告了违规公告异质性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表2第(1)列中公司违规(Vioif)与审计收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审计收费,说明违规会导致审计收费增加。表2第(2)列和第(4)列显示,违规类型严重性(Viostr)与审计收费在1%水平上显著,处罚措施严厉性(Punishstr)与审计收费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均违规的上市公司中,违规公告中的违规类型严重性和处罚措施严厉性两方面的文本信息会被审计师捕捉到,并且审计师会在审计收费中反映这方面的成本和风险,研究假设H1和研究假设H3得证。在表2中第(3)列和第(5)列中,违规类型多样性(Vionum)与审计收费在1%水平上正相关,处罚措施多样性(Punishnum)则不显著,这说明违规处罚公告中披露的违规事项越多,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需要调查取证的范围越扩大,需要取证的事项数量也越多,因为审计成本的增加进而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研究假设H2得证,并且,披露的处罚措施事项多寡则对审计收费无影响,审计师难以从处罚措施的多样性特征中捕捉风险信号,研究假设H4未得证。
表2 违规公告异质性与审计收费
1. 替换被解释变量
为了排除由于审计收费测量方式差异性所导致的研究结论偏误,本文构建了刻画被解释变量审计收费的新变量,具体为使用审计收费除以公司资产总规模,进而计算得到新的审计收费代理变量(Fee)。研究结果与主检验回归结果无本质区别。
2. Heckman两阶段检验
为了排除由于样本选择偏误所形成的内生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检验方法加以检验。鉴于部分公司存在违规行为且未被证券监管部门处罚,但被审计师识别,这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选用公司违规被处罚与否(Vioif)作为结果变量,选用资产规模(Size)、流动比率(GURR)等11个控制变量和行业固定效应与年份固定效应作为解释变量,进行Probit回归计算Imr(逆米尔斯比系数)。然后,把Imr放入到回归方程(1)至(3)中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在排除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稳健。
3. 更改样本回归区间
为了缓解偶然偏差和经济发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实验年份进行了调整,选用2014年至2017年的样本对公司违规及其异质性公告内容和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重新验证,进而剔除可能存在的实证误差。回归结果与前述检验相一致。
4. 剔除解释变量之间的相互干扰
为了剔除违规公告中同源文本特征之间相互影响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例如,违规性质较轻但违规类型较多的公司可能会比违规性质严重但违规类型少的公司审计收费更高;被证券监管部门实施处罚轻但处罚措施多的公司可能比处罚措施重但处罚措施少的公司审计收费高。剔除这一部分同源文本特征的数据后,研究结论仍然具备稳健性。
现有关于审计定价模型的研究从理论上阐释了审计定价等于事务所的审计投入加上风险溢价[23]。审计资源成本投入和审计风险溢价是违规公司影响审计收费的两条可能存在的平行中介路径。基于此,公司违规诱使审计收费增加的作用机制是单条路径造成,还是两条路径兼有之?鲜有文献探讨,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揭示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作用机制,使得违规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的内在机理更加清晰。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决定对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路径,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异质性表现进行实证检验。作用机制检验的变量测量、实证方法、回归方程分别如下:在相关变量的测量方面,关于审计投入的测量,本文采用杨清香等[24]的变量选取方法,选用财务报表报告日至审计报告披露日的时间间隔天数作为审计资源成本(Auditday)的衡量变量;关于风险溢价的刻画,本文参考杨肃昌等选取控制风险作为审计收费中介路径变量的方法[25],使用上市公司本年度是否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审计风险(Auditrisk)的代理变量。在实证检验方法方面,本文使用温忠麟等的三步法中介检验程序[26],并佐以Sobel中介检验程序对作用机制巩固证明。在回归方程设计方面,本文遵循依次验证审计成本(Auditday)和审计风险(Auditrisk)两个中介变量的显著性来判断传导路径是否存在的研究思路,构建方程(4)—(6),回归方程采用的控制变量与固定效应与回归方程(1)保持一致。
Auditday=β0+β1Vioif+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4)
Auditfee=β0+β1Vioif+β2Auditday+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5)
Auditrisk=β0+β1Vioif+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6)
Auditfee=β0+β1Vioif+β2Auditrisk+βiControls+IndFE+YearFE+ε
(7)
一方面,表3中第(1)列、第(2)列和第(3)列报告了“公司违规(Vioif)—审计成本(Auditday)—审计收费(Auditfee)”的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3第(2)列中的公司违规(Vioif)在1%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审计成本(Auditday),且第(3)列中的公司违规(Vioif)与审计成本(Auditday)两个变量均在1%水平上正向促进审计收费(Auditfee),说明“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的部分中介路径成立,与此同时,最后一行的Sobel检验的系数值3.428在1%水平上显著,两个结果相互印证。因此,审计成本(Auditday)是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一个关键机制。
另一方面,表3中第(1)列、第(4)列和第(5)列报告了“公司违规(Vioif)—审计风险(Auditrisk)—审计收费(Auditfee)”的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3第(4)列中的公司违规(Vioif)在5%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审计风险(Auditrisk),且第(5)列中公司违规(Vioif)和审计风险(Auditrisk)都在1%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审计收费(Auditfee),说明“公司违规—审计风险—审计收费”的部分中介路径成立,与此同时,最后一行的Sobel检验的系数2.603在1%水平上显著,两类中介检验方法的结果实现相互印证。因此,审计风险(Auditrisk)也是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一个关键机制。
在电子电气方面,李尔全覆盖的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可以方便地优化整车的电气系统,艾汉缘先生说道:“我们完整的电气化产品组合,例如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无线充电技术和整车的电气系统,都能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的需求。除此之外,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也是一大趋势,我们的互联技术和产品,例如网络安全和EXO高精度车辆定位,都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同时我们的研发团队也在不断突破新的技术壁垒,李尔在未来全球汽车的电子电气化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表3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因违规被处罚,既会引起审计成本的上涨,也会诱发更高的审计风险,因而,公司违规经过审计成本和违规风险溢价两组传导路径作用于审计收费。但是,Simunic的元分析将审计收费的诱因划分为企业特征和事务所特征[5],所以公司违规影响审计审计收费的传导路径可能会因为企业和事务所的特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特征的会计师事务所样本中,这两组传导路径会不会因为企业和事务所的类型与特征变化而被阻断?在不同情境下,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机制是否会不同,是不是仍然是二者共存,还是只存在一个?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揭开差异化情境下审计师为何要提高审计收费的谜团。
表3 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机制检验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从审计服务供需双方的特点出发,选用事务所规模(Big4)、事务所任期(Tenure)、事务所变更(Firmchange)、企业产权性质(Soe)等四个变量进行截面分析。在截面分组变量的赋值方面,关于事务所任期长短的刻画,本文将事务所任期按照全样本的中位数为标准赋值为虚拟变量,进而得到事务所任期(Tenure)这一变量;关于事务所更换的测量,若企业在下一年发生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则赋值为1,否则为0,进而得到事务所更换(Firmchange)这一变量。审计师实际面临的风险不仅仅包含内部控制缺陷风险,还包括经营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其他风险。因此,如果内控风险的中介效应显著,可以说明风险溢价这条传导路径存在。但是如果内控风险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则不能说明风险溢价这条传导路径不存在。所以内部控制缺陷风险难以满足全面反映审计风险的要求,而使用财务报表披露日至审计报告报出日二者的时间间隔来刻画审计成本已得到既有文献的观点支撑[24]。所以,本文通过验证审计成本(Auditday)的不中介、部分中介、完全中介三种可能结果来回答审计成本(Auditday)和审计风险(Auditrisk)是否同时存在的问题。并且,本文将参考温忠麟等和Preacher等提到的亚组分析法[27-28],进行中介效应的截面分析。
表4报告了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类型(Big4)对“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条传导路径进行截面分析的检验结果。在聘用国内四大事务所的样本中,第(3)列中的Auditday不能够显著影响审计收费,表明样本整体的中介效应可能不显著,Sobel Z的检验值为1.153且不显著,说明“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条传导路径被阻断。在聘用非国内四大事务所的样本中,主要变量均显著,说明部分中介假说成立。综上,聘用国内四大事务所样本的审计成本路径被阻断,只存在审计风险路径。聘用非国内四大事务所样本同时存在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路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内四大事务所实力雄厚,客户资源多,因而在违规调查方面比其他事务所拥有更多的违规取证经验,且可以更便捷地比对不同客户之间的信息,降低成本,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优势。
表4 中介机制的截面分析: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表5报告了基于会计师事务所任期(Tenure)对“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条传导路径进行截面分析的检验结果。在事务所任期长的样本中,表5第(2)列公司违规不能显著影响审计成本,整体的中介效应可能不显著,这样,我们使用Sobel检验进行验证,Sobel Z为0.872且不显著,表明审计成本这条路径被阻断。在事务所任期短的样本中,主要变量均显著,审计成本的部分中介效应机制成立。综上,事务所任期长的样本中的审计成本路径被阻断,只存在审计风险路径,在事务所任期短的样本中同时存在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路径,这主要因为聘用期长的事务所对违规企业的熟悉程度更高,能够更全面地评价风险和找到审计线索,因而审计取证的成本相对较低,审计成本的传导路径不显著。
表5 中介机制的截面分析:基于会计师事务所任期
表6报告了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Firmchange)对“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条传导路径进行截面分析的检验结果。在事务所发生变更的样本中,表6第(3)列审计成本不能显著地影响审计收费,中介效应可能不显著,然后,我们使用Sobel检验进行测试,Sobel Z为1.194且不显著,表明审计成本这一路径被阻断。在事务所未发生变更的样本中,主要变量都显著,审计成本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综上,事务所发生变更的样本中的审计成本路径被阻断,只存在审计风险路径,在事务所未发生变更的样本中同时存在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两条路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新任会计师事务所在调查取证时不太会因为存续的审计合同契约关系而碍于情面取证,新任会计师事务所在取证时可能表现地大胆和果断,也更青睐于借助审计风险这一途径来收取溢价,致使审计成本的传导路径不显著。
表6 中介机制的截面分析: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此外,本文还对企业产权性质(Soe)在“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条传导路径上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截面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同时存在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两组传导路径,限于篇幅原因未列出。
本文选用沪深A股2014年—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通过运用审计定价模型的理论方法,研究了违规公告文本内容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违规公告异质性的文本内容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差异化影响,具体而言,公司违规会引起下一年度的审计收费增加,违规类型严重性、违规类型多样性和处罚措施严厉性会显著诱增审计收费,而处罚措施多样性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经过替换审计收费衡量变量、Heckman两阶段检验、改变违规公司的年份分布、剔除异常数据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围绕公司违规影响审计收费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是由“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溢价”两个机制共同所致,因而审计定价模型中的两条平行中介均存在。(3)从中介机制的截面分析来看,“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一条路径会受到事务所规模、事务所任期长短、事务所是否发生更换等三个截面分组变量的显著调节,具体表现为“公司违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这一传导路径在事务所规模大、事务所任期较长、事务所发生更换的三类样本显著,而在事务所规模小、事务所任期较短、事务所未发生更换等三类样本中不显著,据此说明事务所规模大和任期较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调查上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且新聘用的事务所更青睐于提高风险溢价水平。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企业内部权力监督与制衡。本文通过对违规类型严重性及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涉嫌违规的会计事项及会计科目的严重程度及范围深刻影响了证券市场中介机构对于违规公司的风险评估水平,因此,上市公司应该严格做到经济业务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保障不出现系统性的违规风险。第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本文发现内部控制缺陷风险是公司违规诱增审计收费的重要机制之一,这启示我们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合规管理制度框架,把相关权力牢牢锁定在合规框架下。第三,监管部门要继续丰富处罚措施的多样性。丰富监管处罚措施的多样性能够辅助审计师识别违规公司的风险水平,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公司内部的审计调查,因此,证券投资市场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增加细化处罚措施的制度建设,从而帮助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如审计师、分析师)更精确地评估违规风险的高低。第四,增加证券市场中介机构在虚假陈述案件中如何进行法律责任分配等方面的法治供给。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保险理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赔偿责任进而收取更高的费用。由此,如何完善好民事诉讼中的中介机构责任分配制度,能有效帮助事务所精准评估违规风险并降低公司的财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