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士特跨入绿色“智造”新赛道

2022-06-21 03:13撰文李瑜摄影郑飞
陕西画报 2022年4期

撰文/李瑜 摄影/郑飞

◁5G技术集中应用示范线

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法士特)高智新公司,年产20万台S变速器工厂即将投产。法士特高智新公司应用了“数字孪生、黑灯生产、万物互联、智能决策、绿色制造、数据闭环”六大核心技术。从半成品到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环节均按照程序自行完成,2分半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个变速箱齿轮轴的精加工和检测。在智慧工厂,通过集中供油、供液和收集油污,可有效防止油料的抛洒和渗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光伏发电、智慧能源、环保辅料、循环包装等31项技术,实现三废无害处理,年降碳7000吨。

始建于1968年的法士特,从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代重型汽车变速器到累计产销变速器超过11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屹立市场的“制胜法宝”是什么?法士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鉴铂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唯有自主创新,坚持自己淘汰自己,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严鉴铂说。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英国创新中心”做支撑,法士特拥有核心技术专利1700余项,其中95%转化为各类科技成果,技术专利数量与科技创新优势位居中国齿轮行业领先水平,部分自主创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法士特高端重型变速器智能生产线

▽准备装箱的齿轮

“法士特多年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上,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全力促进企业迈向全球产业链更高端。”法士特集团总经理马旭耀介绍。作为中国最大的重型汽车变速器研发制造基地,法士特具备年产销汽车变速器12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铸造件2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16年来稳居全球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第一。其自主研发推出的AT、AMT、S变速器、客车变速器、轻型变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离合器、减速机等八大系列新产品,以及轮边减速机、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等智能化新能源产品,在品牌效应、质量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为商用车升级换代提供了全新优化配置。

◁法士特高智新公司变速器零部件数字化生产线

为了确保产品始终引领市场,法士特潜心研究汽车混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人、流程、数据、事物结合让网络连接更加相关、更有价值)、5G、大数据、区块链等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高效利用创新平台资源和大数据资源,构建云制造协同研发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大数据销服平台、竞品分析平台、电控平台、测试平台,加速布局汽车电子、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智能制动等新兴业务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形成,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的智能)与实体主业深度融合,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十三五”期间,法士特产销收入由103亿元提升至249亿元,变速器产销量由50万台提升至118万台。其中累计实施科研投入27亿元,完成1026项重点科研项目,获得技术专利超过870项。

瞄准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法士特研发生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缓速器、纯电动传动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新能源高端新品,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成为企业重要战略支撑。2021年,法士特新能源产品销量增长5倍以上,国内市场上超过50%的新能源重卡搭载法士特电驱动系统,全面配套国内60余家主流整车企业。今年,法士特将新能源市场份额目标设定为60%,立志于在“十四五”期间将智能化和新能源产品市场销售收入提升30%。

聚焦数字化转型,法士特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生产装备和客户服务四个方向全面推进,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信息化(将线下的业务移到线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管理与数字化(改变产业链,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管业双管齐下,设计研发数字化和生产制造数字化齐头并进。通过协同研发平台,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紧密结合,有效实现设计与工艺并行协同工作,促进研发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缩短研发周期33%。随着原有产线智能化(基于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普通物理对象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升级改造相继完工、缓速器数字化工厂形成规模生产、高端变速器数字化智能工厂建成投产,数字化制造平台搭建到位,使得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减低14%,人均产值提高5倍多。面向商用车数字化供应链大数据平台的建成,满足数据采集、存储、应用等需求,支撑各级组织对供应链流程的实时智能分析。售后服务及配件销售管理平台,实现售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协同。

秉承“传动世界 智造非凡”的发展理念,法士特在专注国内市场的同时,与多家跨国公司深度合作,建有4个控股合资公司,在美国设立分销公司,在泰国建有独资厂,在白俄罗斯马兹成立合资公司,并依托中欧班列的贸易物流,成为东欧几十家汽车厂的主要变速器提供商之一,形成立足“一带一路”、辐射东南亚、东盟、东欧、北美的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