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的奇幻景观与概念书写

2022-06-21 08:20:32李芳萍
电影文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昂通感奇幻

李芳萍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2022年情人节档的电影中,《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在爱情剧情片的基础上加入了奇幻元素,在时空设定与类型表达上都颇具亮点,以“奇幻小品”的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记忆点。该片叙事建立在身体“通感”设定的基础上,男女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的头部撞击,在听觉、味觉、触觉与痛觉感知上形成了共享,一个人喝冰水,另一个人会肚子痛;一个人喝咖啡,另一个人也会睡不着觉。除此之外,影片还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设定:当一个人的心跳超过100时,就可以控制另一个人的身体。在“被迫绑定”的日子里,他们经历了从试图控制与“报复”对方到逐渐理解彼此、互相产生情愫的心理与关系变化过程,也在此过程中重建自我内心的价值秩序。影片将人物对于爱情的追寻和对于自我的寻找同构在一个新鲜有趣的模子里,糅合了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多维度感知结构,建构起轻松愉悦的爱情轻喜剧叙事风格。在当前国产爱情电影市场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叙事路径、受众人群与传播模式。《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业已成形的国产爱情片的文化传播模式,建构了都市与异国两种空间符号。在都市空间中有写字楼、酒吧、西餐厅、阁楼小屋等元素,在异国空间中有城市街道、教堂等常规元素,融合了爱情电影中常见的摩登都市感与浪漫异国气息,使之能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一、奇幻景观:通感设定下的身体书写

多感官知觉构成了个体对于世界的感知,具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通常情况下,这份感知是独一无二的,是个体独特的经验。通感,或可称为联觉,对应英语synaesthedia一词,指的是“两种处于不同层面的感觉联结或融通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通感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存在,即用某一感觉域中的感知去描述另一感觉域的感知。例如,当我们说“温暖的红色”时,便是用触觉域下的“温暖”去描述视觉域下的“红色”,将这两种感觉域进行了联动。当我们在电影的范围内讨论通感时,其意义发生了改变。这时通常指的是两个不同个体之间感官知觉的联通。

1991年,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两生花》中首次涉及这样的通感设定。《两生花》是关于两个少女的故事,讲述了分别出生在波兰和巴黎的两个年龄、姓名、样貌都相同的少女薇罗妮卡的故事。当一人的手指不小心被灼伤,另一人会不由自主地去摸火;当一人死去后,另一人则陷入无尽的悲伤与空虚之中。两个薇罗尼卡像是这世上的“另一个我”。感官的联通在影片暧昧与充满存在主义哲思的氛围中成为一种神秘而带有寓言性质的力量。《两生花》旨在提供一种“在这世上我并非孤单一人”的超现实设定,在不可知的宿命论中试图建构一个神迹空间,在此“我们”感觉联通,能够体会到彼此的欢愉与痛苦,摆脱人类作为个体的孤独宿命。这样的设定与科幻小说中的平行宇宙有共通之处但不尽相同。平行宇宙向人们传递的是“可能性”的无穷尽与“随机性”的命题,但《两生花》中的通感设定更强调通过身体性的联结,两个个体“合二为一”的可能性。两个薇罗尼卡都热爱音乐,生活在波兰的她因心脏病倒在了歌唱舞台上,而巴黎的她仿佛感知了命运,放弃了自己的音乐天赋,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在一个薇罗尼卡死去后,另一个人也被及时送进了医院,仿佛一个人的死是为了另一人的生。“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薇罗尼卡对自我的寻找,探讨人类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孤独是否能被救赎”。在“冥冥之中”的影片氛围下,导演对于人类命运展现出一种慈悲与博爱的情怀。

当通感设定与类型片相结合时,则更多地作为奇幻景观成为整部影片的叙事前提与基调,如2014年的美国电影《你眼中的世界》。该片有着与《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中一样的奇幻设定叙事背景:女主意外摔到了头,与千里之外的男主产生了感官上的共享。奇幻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其“体裁可以被看作模糊集,意思是它们不是由边界而是由中心来定义的”,奇幻电影在悖离了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超凡的想象构建了各不相同的超现实世界,我们常见的奇幻电影中的形象有精灵、吸血鬼、半人马、美人鱼等。《你眼中的世界》不同的是,它的叙事对象是普通的人类个体,影片创造的奇幻景观并不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起的精灵峡谷抑或是海底世界等具有视觉刺激性的叙事空间,而是一种身体的奇幻体验。可以看到对方眼中的世界、听到对方耳中的声音、甚至感受到对方的触觉体验……除了不能解读对方的思想之外,两个人共享着所有感知。这一切构成了影片中的奇幻景观。此外,影片还进行了细节处的创造,如两个人之间可以“切断”联系,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但一个人悲伤时,另一个人也会莫名地郁郁寡欢。在编剧的脑洞大开下,身体的奇妙体验同样形成了令人惊叹又充满诗意的奇幻景观——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的眼中却下着雪。

《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也遵循了这种奇幻景观的构建方式,并试图加入科学的解释:由于女主摔到了头,与千里之外的男主的脑电波形成了同频共振,“通感”成为一种可人为结束的、可操作的奇幻景观。当男主选择再摔一次头,二人便永远切断了脑电波的联系。当我们对比《你眼中的世界》与《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时可以发现,后者有意识地限定了奇幻景观的书写范围,男女主角“通感”的范围并不包括视觉,这也让这两部影片的叙事方向与人物形象塑造走向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在《你眼中的世界》里,女主丽贝卡已婚,丈夫菲利普是一名医院的院长并深爱她,男主狄伦曾因盗窃入狱服刑,现在是一名洗车工人。二人在社会阶层与现实处境上有着巨大的落差。他们的第一次“通感”联结发生在小时候,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时常能感觉有一个人在陪伴着自己,在自己身上也经常发生无法解释的事情。这让他们都变得有些神经质,女主还进过医院疗养。直到“通感”让二人真正相识,萦绕在个体身上多年的“一种感觉”变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个体,这让二人的心灵感到极大的慰藉。他们几乎无时无刻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并通过“照镜子”很早就知道了对方的样子。因为完全重叠的感知系统,他们深刻地影响着对方的生活,甚至通过对自己(彼此)身体的触摸实现了关系的实质性改变。在丽贝卡与狄伦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类似于《两生花》中的薇罗尼卡般强烈的孤独感。丽贝卡的丈夫深爱她却并不懂得她,最终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而丽贝卡和狄伦是真正能够理解彼此的人,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由此产生的感情具有不容置疑的唯一性。

而《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由于去除了视觉联通的景观呈现,也从某种程度上分割了男女主角的生活,让他们的个体性更加明确。在影片中,女主安易是初入职场的建筑设计师,因为不懂职场的圆滑之道而不受老板喜欢,她暗恋着在公司如鱼得水的“男神”;男主高昂生活在德国,是一名腹黑毒舌的调音师,他有着未能实现的钢琴家梦。影片以人物对于职业的追求与不得志所产生的自我怀疑作为塑造人物的出发点,也让影片的都市轻喜剧气质更加浓厚。但同时,这样的设定也削弱了二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突然拥有了“通感能力”后,二人首先做的是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折磨对方:扎针灸、吃辣酱、听噪音等,影片试图制造矛盾冲突来呈现二人由远及近的距离。在这种模式下,身体仅仅成为一个用以建构叙事情境的客观物体。反观《你眼中的世界》中由视觉、到身体、再到心理的维度建构,《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省略了第一步,削弱了第二步,所以第三步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情节上的说服力便自然薄弱了。在情感层面的变化上,人物给予对方的情感价值也只能是“鼓励”。高昂通过“作弊”的方式帮助安易在年会上以一首钢琴曲惊艳众人,也获得了“男神”的赏识。而当安易为了和“男神”恋爱扭曲了自我后,高昂彻底切断了二人的联系,安易又重新找回了自我。在这样的情节建构中,“男神”充当了一种工具化的叙事元素,他投机取巧且心术不正,安易在识别自己对于“男神”的情感的过程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的本心。作为承载着感觉联通的“身体”,此时已经不作为塑造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联结的主要推动力,叙事层面弱化了奇幻景观的特殊性,重归于传统叙事结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的高潮之处,高昂主动切断了与安易的身体联系,奇幻景观失效。最后的剧情走向了安易去德国寻找高昂——二人错过——安易误会高昂已经离世——三年后再重逢的套路化叙事结构中。“在叙述-修辞层面,身体则具有美学功能,是一个重要的修辞对象,与小说叙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密切相关”,遗憾的是,本片并没有在新颖的奇幻景观的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身体的叙事路径,使得本片没有形成更具突破性的叙事模式审美风格。

二、概念先行的人物形象塑造

在知觉一体的设定下,影片的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物形象从一开始就被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许多不可预料与把控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发生,产生了喜剧效果。但正如上文所说,影片否认了作为一种重要感官的视觉感官在“通感”设定中的存在,限制了影片的想象空间与喜剧元素的表达。而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影片加入了“当一方心跳超过100时,就可以控制另一方的身体”这样的设定。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喜剧效果与情节转折也主要产生于此。如当安易在会议上发表演讲时,正在洗澡的高昂心跳超过了100,安易便无法控制身体的扭动;再如,通过做俯卧撑的方式,高昂控制着安易完成了一曲钢琴弹奏。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对于“强行控制对方身体”的时长、精准度等必要条件都没有进行交代,仅仅是依靠“心跳超过100”的触发条件,就建构了无法承受推敲的叙事逻辑的闭环。当影片将概念化的设定直接塞入情节发展中后,整部影片也呈现出一种爱情小品式的审美气质,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生发、对自我的反思、对彼此的救赎等深厚的情感价值找不到一条可供承托的夯实的叙事链,最终只能化为概念化、符号化的“爱情糖水”。

先来说影片对女主安易的人物形象塑造。安易初入职场,对于建筑设计有很多想法,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对于客户提出的“在徽派建筑里加罗马柱”的需求委婉拒绝。但老板却认为她是在“惹麻烦”,安易的“男神”陈工帮她收拾了“烂摊子”。陈工为人圆滑,客户的原则就是他的原则,在设计界如鱼得水。安易非常崇拜他,却被他误会。安易陷入了对自我的怀疑中,认为自己在事业与爱情上都陷入僵局。影片将安易放置一个非常模板化的叙事情境中:势利的老板、油腻的“男神”、心机的同事、陪伴的闺密……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扁平而功能性明显的。安易对于陈工的情感生发也很莫名,期间陈工不断说出“你们女人空间想象力有限,不要那么拼命”等具有明显性别歧视感的话,而安易却没有做出反驳与反抗。和陈工在一起后,她穿着不喜欢的高跟鞋、当中被逼迫弹钢琴,做了许多自己不喜欢的事。但在影片前半段安易与高昂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安易是机智灵动、有仇必报的爽朗性格。前后的对比让安易这个人物形象出现了不实的割裂感。对比《你眼中的世界》中的女主丽贝卡的形象。丽贝卡多年来因为自己的“特殊能力”与母亲的离世形成了内向而略带神经质的性格,丈夫菲利普已陪伴她数年光阴,彼此有着深厚的情感。当《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放弃了对人物家庭与身世背景的纵向拓宽后,情感的生发变得单薄。观众无法理解安易对陈工的情感,以至于安易与高昂的冲突也是被强行赋予戏剧必要性。安易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矛盾性:在陈工面前,她乖巧听话;在高昂面前,无理质问他为何不帮助自己。

当高昂选择彻底切断联系后,安易又一次推开了试图与她亲密接触的陈工,终于明白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安易所处的环境中,男性形象——老板、陈工,都是打压者,只有高昂是理解她的人,而安易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通过高昂的离开实现的。“女性主体意识是一个有待生成的过程,并非一切生而为女者与生俱来的意识”,而在影片所建构的叙事情境中,在每日试图形塑安易的男权氛围下,安易的思想转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过程。女性的成长始终被安排在与男性的情感纠葛中,以致于“三年后”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拥有独立办公室的建筑精英也充满了既定的设计感。影片在挂靠在职场的背景下,却没有很好地利用情感与职业两种叙事元素,而是将其混为一谈,在极为概念化的情节设定中,女主仿佛提线木偶般在“痴情女子”与“人间清醒”,“职场菜鸟”与“建筑精英”的身份中“变身”,所以,尽管该片是一部贴近现代生活的都市题材影片,也让观众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再来说男主高昂的人物形象塑造。高昂独自来到德国,寄住在好友家,好友因为车祸成为植物人后,高昂感到非常孤独。他有着出色的钢琴特长,却在教堂里做着连挤奶工都瞧不起的调音师。在对于高昂的形象塑造上,影片给出的叙事路径是较为单一的。他为何来到德国、又为何空有一身特长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影片都没有给出合理的交代,而试图直接给他套上符号化的“壳子”。高昂喜欢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用《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来诉说对于梦想的追求。毛姆的小说在21世纪之后在国内形成了翻译与传播的热潮,“《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毛姆小说在中国翻译出版发行版次最多的一部……截至2020年1月,《月亮与六便士》可查询到的中译本达到了17本之多”。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到中年、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银行家突然弃家出走,追求绘画梦想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六便士”代表着对世俗利益的追求,而“月亮”则象征着心中的理想。小说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符号价值,但这种符号化是文本性的,影片直接将具有广泛大众接受度的文本中的意象挪用以塑造主角人物的主要性格,试图将读者对于《月亮与六便士》本身的期待视野移情到人物身上,从而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因为抛却了具体情节的建构,象征符号也只能变成无法落地的空中楼阁,难以构建人物的精神内核。

高昂对于安易情感的产生也如上文所述,缺乏更具说服力的理由。同样对比《你眼中的世界》,男女双方对于对方都有着重塑般的影响力。狄伦曾因帮助盗窃团伙开锁而入狱,出狱后时刻受到警官的监控,但他其实心地纯良。是丽贝卡的存在,让他产生新的期待与希望,提醒自己不要变成“真正的罪犯”,在经过内心的挣扎后,拒绝了盗窃团伙再次作案的请求,人物的形象在选择中建立。纵观整部影片,安易对于高昂的影响,我们仅能在“鼓励他钢琴弹得很好听”“戴上手套保护自己的手”这两处情节中短暂瞥见,情感的生发路径较为生硬而缺乏合理性,同样难以让人共情。

《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采用了新颖的剧情架构,在奇幻景观的框架下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爱情故事。但影片没有进一步发掘更多维度的叙事可能性,只是在国产爱情片既定的套路内进行叙事,缩窄了影片的探讨空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影片没有深挖人物的家庭与成长背景,仅将其放置在职场环境内进行叙事,特别是对于男二号的塑造,具有非常明显的工具性。整体来看,该片更倾向于“爆米花式”爱情轻喜剧的定位,尽管其身体“通感”的设定让人眼前一亮,最终却难免落入噱头大于内容的窠臼。

猜你喜欢
高昂通感奇幻
说通感
中华诗词(2023年4期)2023-02-06 06:06:00
Origin of the low formation energy of oxygen vacancies in CeO2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 01:32:42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高昂书法作品欣赏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艺术启蒙(2018年10期)2018-10-26 07:36:48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2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中华诗词(2018年1期)2018-06-26 08:46:44
Material microstructures analyzed by using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