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无情的,有些本该流芳千秋的人却往往被岁月的尘土掩埋;但历史又是公正的,是金子总有它发光的时候。因为历史的尘埃总有被清扫的那一天。今天咱们再次“挖掘”一位并不广为人知的抗日女英雄。她被誉为“最美抗日女兵”,被日寇俘获后,惨遭敌人的凌辱并杀害,但后来她的照片为何三次登上日本的报刊?
由两张旧照片引出的“最美抗日女兵”
历史对她太无情了。有许多抗日英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早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而她的名字还让人很陌生。她的名字甚至在2005年才被发现,而她的事迹在2009年之后才逐渐被“发掘”……
2005年秋,网上传出了两张老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是位被俘的抗日女兵,在日军的淫威下,她昂首挺胸,巍然屹立,面带微笑,无所畏惧,她就是被网友们誉为“最美抗日女兵”的成本华。人们称她的微笑让13亿中国人心碎,然而她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成本华于1914年出生于安徽和县历阳镇的高巷村,其长兄叫成本林,二哥成本鑫,她排行老三,又被称为三姑娘,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其始祖成永通在明朝曾被封为“武德将军”。也许是武德遗风的影响,成本华自小就性格刚强而豪爽。上中学时,她积极参加了中国童子军1194团的学生组织,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就与许多爱国青年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贴标语、唱战歌、演话剧等。在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中,开朗活泼的成本华也收获了爱情,同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为伉俪。自此二人携手并肩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中,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
誓死拼杀,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年12月,日军开始进入安徽和县。当时的和县县长叫赵永智,其人骁勇善战,他组织了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并任总司令。当时成本华和爱人刘志谊都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
1938年5月11日,一部日军在炮兵的协助下,由金河口登陆,以强大的火力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安徽省第五区督查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队伍同日军遭遇,战斗处于不利局势,于是进行了撤退。当时,为掩护王营的主力部队从小西门向十里埠转移,李本一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在小市口堵截日军。
这场小市口阻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此战日军伤亡200多人,但这个班的战士也全部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拔出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成本华的丈夫刘志谊也参加了战斗,并在战斗中牺牲。成本华当时作为自卫军女兵本留守在城里,此时大部队已经撤走,但她为了守住城池,准备带领少数战士继续战斗。尤其是当她闻知爱人牺牲之后,家仇国恨,齐集于胸,她发誓要同敌人血拼!
一寸山河一寸血。哪怕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誓死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此成本华做到了最好,做到了无怨无悔。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
日寇得知她是这次战斗的指挥后,便想从她嘴里得到有用的情报,得到自卫军在和县的分布以及去向等,但成本华都拒绝答复。敌人又想诱降她,也被成本华严词拒绝。她还大骂日寇,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个震慑世界的微笑
后来一个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头子回忆说:“我所在的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山下弘一又说,这个漂亮的女人叫成本华,她负责指挥那次战斗。她被俘后,日军让她投降,她却微笑着轻蔑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当时日军的一名随军记者(名渡边)拍下了她的一张照片。
接着成本华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最后的严刑逼供没有丝毫作用,最终,日寇将成本华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她的面前有很多被捆绑着的老百姓,他们都将被日军枪决。日军把成本华带到这里,是让她看看他们是如何枪杀老百姓的,想吓唬她,让她屈服。
成本华知道跟这帮野兽没有任何话要说,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的日军刽子手们也许是累了,他们坐在板凳上,靠着大西门城根的碉堡休息。他们一个个脸上狞笑着看着前面的成本华。
一阵枪声过后,成本华的眼前一片血海……
在残阳下的血光中,日本鬼子解开了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轻轻地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短发,然后面朝残阳,镇定自若地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也许她知道跟这帮野兽们没有必要讲任何话语,他们是听不懂人话的——她只是再次微笑着,眼中带着轻蔑,带着鄙视。这不仅是一种悲壮,不仅是一种从容,不仅是一种大义凛然,这微笑的目光有震慑世界的力量……
也许感叹成本华的与众不同,日军的随军记者渡边再次拍下了一張照片。拍完后,几个披着人皮的狼便举起刺刀疯狂地刺向了她。
年仅24岁的成本华倒在了血泊里。
三次登上日本报刊的照片
同其他抗日烈士不同的是,成本华生前留下了日军记者拍下的两张照片。如果不是这两张照片,也许成本华的事迹将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因为在成本华牺牲之前,她面前的所有百姓都被日寇枪杀了。
后来成本华的照片曾三次登上日本的报刊,日本人为何要这样做?
第一次是1938年5月20日,当时成本华刚刚牺牲数日。她的两张照片被刊登在朝日新闻出版社的《支那事变画报》增刊第16期上,当时画报上对照片的描述是:
“和城县门口,抓到的唯一敌军士兵,女俘虏成本华,其腰带上有‘中国女童子军字样。这名抗日顽固分子没有吐露丝毫军事秘密。”
仅一天之后,即1938年5月2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社联合出版的第28期画报上,再次刊登了成本华的照片。其文字描述较为简单:“在和县被抓获的中国女童子军成本华。”
那么这两种专门用来宣传日军军威、美化侵略者的报刊,为何对一个抗日女兵进行“宣传”呢?CB27A9E1-6828-47F4-89C4-F9D5C2FD452F
其一,日本人当然是为了炫耀他们的战绩,所以两家报刊才争相刊登这个新闻;其二,他们在照片描述上称成本华是中国女童子军,其实那时的成本华已经24岁,尽管她曾经参加过童子军训
练,但这时她已经参加了正规的自卫军了,他们再这样称呼她显然有诋毁中国人的作用;其三,他们说成本华是“顽固分子”,并且没有吐露任何军事秘密,其实也证明了他们对成本华的坚强的意志的认可。
成本华的照片第三次出现在日本报刊上已经到了41年之后。1979年,日本每日新闻出版的《日本的战历》中,公开了二战期间日军的照片,其中再次刊登了成本华的照片。这次刊登意欲何为?
且看这次对照片的描述:“昭和13年4月,在中国战场上俘获的中国军队女战士成本华,24岁。对于我军的刑讯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显然,这次日本人对成本华充满了钦佩之情,因为这时的日本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罪行了。当然也说明,成本华的坚强意志,她的魅力征服了日本人!
其实,成本华烈士的这两张照片,长期以来一直震慑着一个人,即当时对成本华犯下极大罪行的日寇头子山下弘一。后来他回国后一直带着这两张照片。
2005年,重庆某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一个日本留学生方军,方军在日本时见到了成本华的原版照片,也是第一个见到此照片的中国人。方军在1990年代见到当年的日寇头子山下弘一,后来他在文章中透露了山下弘一当时的感受。
山下弘一说当年他对坚强不屈的成本华十分佩服,就向随军记者要了她的两张照片。多年来,他把照片带在身上,经常拿出来看,以表达自己的忏悔。每当他看到成本华牺牲前那毫不畏惧,甚至是蔑视的眼光时,他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当时苍老的山下弘一甚至在家里向留学生方军跪下道歉:
“我们杀死了成本华,但我们敬佩她……想起成本华当时的那个样子,我们就感到绝望。她的轻蔑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那场战争的必然结局……”
这应该不是
山下弘一的惺惺作态。因为,当年日本人对中国的挑衅,他们失败了。而他,堂堂一个男子汉,也彻底败给了一位中国的年轻女子。尽管当年他野蛮地摧残了成本华,但烈士的那一瞥微笑一直在震慑着他的灵魂,让他永世不得安宁。
烈士远去,但她的微笑成为永恒。
历史上的她们
浙江平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42年6月产后重病,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日军逮捕。最终惨遭日军杀害。时年23岁。
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缅甸。1937年陈康容在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接上关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0年8月16日夜,陈康容被残酷活埋在抚市的山墩上,犧牲时年仅25岁。
“脑力破案团”答案
书房里的抢劫案 外面有大风,而落地窗一直打开,所以,燃烧着的蜡烛就应很快被熄灭,但是桌上却有一大堆烛液,显然有问题。
成语拼盘 熊掌驼蹄——毛手毛脚;牙医牙痛——不能自拔;愚公之家——开门见山;半夜钟声——一鸣惊人;照相底片——颠倒黑白CB27A9E1-6828-47F4-89C4-F9D5C2FD45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