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本+科技”创投生态发展研究

2022-06-20 14:49肖妙淼潘佳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创业投资苏州市苏州

□文/朱 宇 乐 娟 肖妙淼 潘佳婧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苏州)

[提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打造“资本+科技”创投生态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创业投资政策、创业投资对象和创业服务机构等方面分析苏州创投发展现状,并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对比,针对苏州创投生态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政策不够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建议,以优化苏州“资本+科技”创投生态发展路径。

创业投资是一种与科技、新兴产业紧密关联的金融活动,承受的风险程度较高,并追求较高收益。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还能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将创新技术推广到市场中。

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因此,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将科技与资本结合,形成良好的创投生态无疑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生态角度对创业投资进行研究成为创投界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对创投生态开展探索。例如,尹海英等(2012)研究指出我国创业投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存在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王丹等(2019)研究认为创新创业生态、创投基金生态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三者之间形成循环累积效应,进而促进我国整个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王守仁(2019)研究发现创业投资作为一种独特的投融资制度安排,其“募投管退”的每个环节都要依托相应的发达的生态环境,发达的创业投资才能发挥它的新动能。

苏州工业体系完善且规模强大,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城市。2021 年上半年,苏州工业总产值达到1.97 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苏州市加快推进产业资本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 年)》中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资本中心,形成资本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的资本生态。”这就要求苏州积极打造“资本+科技”创投生态,将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之间进行良性的深度融合。因此,本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苏州“资本+科技”创投发展的路径,深化创业投资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一、创投生态的概念、特征及功能分析

区别于传统通过经营利润来获取投资增额的产业投资,以及通过证券及衍生品投资赚取利润的金融投资,创业投资是一种向处于成长阶段且不够成熟的未上市成长性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创投生态内含有政府、创业投资机构、创业企业、创业服务中介等主要主体,各个主体在履行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协调合作,将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进行良性的深度融合。政府为创业投资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监管,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创业投资提供资金供给。创业投资机构除了对企业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支持,还需提供管理服务,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帮助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实现持续价值的创造。创业企业通常为一些处于创业初期存在融资难等问题的高新技术企业,需吸纳创投资金,致力于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将科技创新推广到市场中,完成盈利的目标。创业服务中介包括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各机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创业投资活动提供针对性帮助。各方参与主体以及投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有机地构成了创业投资生态圈,资金、信息和技术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与循环促进了创投生态的良好发展。

二、苏州推进创投生态建设进展

(一)政府创投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支持是创业投资市场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创业投资活动风险性极高,投资回报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资本短缺和资本压力。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服务中介机构向创业型企业提供投资服务。近年来,苏州市政府积极推进科技与创业投资活动有机结合。截至2021 年上半年,苏州市颁布的涉及科技资本与创业投资的政策文件从创业投资发展、税收政策、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创投机构自主权等方面引导资本汇聚,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为苏州创投生态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苏州市创投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科技”创投生态主要作用于创新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在深入落实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苏州市取得显著成绩,培育出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等多类型创新企业,形成了新型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区。据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2020 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96 家,累计数量为9,772家,总量及增速位居江苏省全省第一。在创新企业的催化机制中,苏州市诞生了很多优质资本。元禾控股荣获清科2020 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十强。纵观2020 年苏州市评定的独角兽企业投资背景,元禾控股参与度占26%。此外,松禾资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北极光创投等30 多家在榜优秀创投机构入驻苏州市,苏州创业投资集聚区逐步形成。同时,依托于雄厚强大的产业支撑,苏州市打造了多个以基金小镇为主体具有标杆性的创投生态圈,为发展实体经济及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目前,已成立了东沙湖基金小镇、苏州金融小镇、金鸡湖基金小镇等多个特色金融小镇,完善了苏州的创投生态圈。以东沙湖基金小镇为例,小镇由元禾控股运营管理,是一个集基金产业集聚、资本科技对接、创新创业服务于一体的平台,更是国内集聚私募基金程度最高的金融产业特色小镇之一。在东沙湖基金小镇入驻基金的支持下,已有190 家企业成功上市或过会。

(三)苏州市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创新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地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难、融资难、发展难”等问题。因此,流程规范、信息全面、资源丰富、公信度高的创业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脱离困境、稳定发展。在国家工业和信息部等七个部门的联合倡导下,各类型企业服务平台相继出现。2020 年,苏州企业服务云平台正式上线,拥有11 个板块和三大客户端,统筹汇集惠企政策、优质的公共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优秀的服务专家等资源,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全面化的服务。目前,苏州市创业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三、苏州与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借鉴现有创投生态环境的研究,从创业投资政策、创业投资主体和创业投资服务三个方面对创投集聚区——京沪深苏的创投生态环境进行分析。

(一)创业投资政策。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创业投资现状之间的差异,各个城市创业投资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从各城市最新的关于创投政策来看,北京市《关于推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改善创业投资机制,重点投资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相关产业政策、产业投资导向的创业期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修订)》在发展投资主体、跨境合作以及人才引进方面进行了重新部署,重点解决三大难题“融资难、增速减慢、投资作用发挥不充分”;上海市《关于促进上海创业投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侧重于有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的投资力度。

虽然苏州创投生态较北上深三市的深度平衡阶段而言,依然处于初级构建阶段,但苏州现阶段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国有背景创投基金的杠杆效应,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不断增强对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核心技术行业的投资力度,致力于形成科技、产业与资本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对整个苏州创投生态的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创业投资主体。创业投资主体的规模是创投生态发展的直观表现,一个地区创投生态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培育和创业投资机构的运营。现选取2016~2020 年四个地区投资金额和投资案例数作为创业投资机构的衡量指标,国家认定的独角兽企业数作为创新企业的衡量指标,该部分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表1)

表1 地区创投规模状况比较一览表

表1中,纵向看,2015~2018 年四个地区投资金额增长较快,规模正在逐渐扩大,2019 年由于疫情原因有所下降,但2020 年苏州市的投资金额回升,形势好于其他三市。在投资案例方面,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市基本呈下降趋势,而苏州市前三年在不断增长,后两年开始下降。在独角兽企业方面,四市的企业数均不断增加。横向看,四个地区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苏州市。除此之外,苏州市国家认定的独角兽企业数目远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三市。由此可见,虽然苏州市创投规模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发展过程较为坎坷,尚处于摸索阶段。

(三)创业投资服务。为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步伐,打造“创客空间”,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成为了重中之重。通过调研四个地区的企业服务云平台,根据发展时间长短,四个城市的排名依次为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根据服务板块的详与略,四个城市的排名依次为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苏州市。苏州市发展时间最短,功能的全面性也有所欠缺。相较于其他三座城市,苏州市企业服务主要以政务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缺少法律服务、资产服务、技术服务等具体专业性公司业务服务板块。

四、苏州创投生态建设的不足

(一)相关政策有待优化。第一,对重大创新型项目支持不足。重大创新团队各方面要求较高,苏州市每年新团队申报数都不足20 个,重大创新团队的缺失导致苏州创新型项目数量短缺,严重制约创投基金选择空间。第二,虽然由苏州市政府牵头举办的创新创业活动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属于独立运作,社会影响力低,创新发展资源及资本无法有效整合。第三,相关政策在精准度和时效性方面欠缺。政策落实流程复杂,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困难,导致政策实际落地效率不高。第四,缺乏高效循环引导机制。创业投资基金运行效率偏低,不仅创投机构进入项目难,进入后大部分基金也因缺乏对损失项目的具体清算流程,导致无法享受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难以退出。

(二)规模建设和领军型创投机构引领力有待提升。第一,创业投资规模较小。苏州市创新创业企业培育机制不够完善,缺少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企业和机构衔接受阻,导致苏州市规模相比于北上广地区较小。从最新版中国251 家独角兽企业名单来看,北京有82 家,位列第一;苏州市仅有3 家,且苏州市创投机构大部分为中小规模,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企业和机构,为更深层次的发展造成极大压力。第二,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的匹配度不够,成长期的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推动产业升级,对抗行业竞争,支撑企业站稳脚跟,而目前苏州市的资本推出机制尚不完善。第三,产业层次单一,综合能力不强。2020 年度江苏百强创新型企业名单中,苏州市的重点行业主要为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服务业和互联网业企业占比很小。

(三)创业服务平台精准化和全面化有待升级。第一,规模不大,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多数企业难以匹配到专业的投资机构和技术支持机构的运营发展,企业技术革新和融资发展受到抑制。第二,功能不够齐全,未能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具体问题。对比发现,苏州公共服务云平台缺少法律咨询、技术改进、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板块服务,特别是在面对专业设备仪器、医疗研究等科技型领域服务性较弱。第三,资源共享开放程度不够,行业之间的联动性较弱,平台缺乏整合产业链、投融资链、市场渠道有机统一机制,导致创业服务平台的服务精准度不够,影响了创投生态的健康循环。

五、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人才补贴的方式吸收世界各地的人才,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研发的鼓励,拓宽创业投资项目渠道,对创投行业实行减税政策,以此提高收益,鼓励发展。分析苏州创投短板,精准把握政策需求,简化政策落实流程,加强政策时效性。监督管理创业资本进入和退出路径,优化资本整合方式,督促政府风险补偿政策的落实。只有在有利政策引导下,才能培育更多技术型人才,提高创投活跃度,进而实现苏州市创投规模的扩大。

(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扩大创投规模。调研苏州市科技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不同发展情况的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加快推进企业成长,从而拓宽创投机构投资对象的选择。同时,完善创投资本推出机制,扶持优质创投机构。鼓励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等入股创投基金,提升创投机构贷款额度,聚焦培育优质创投机构,支持创投机构上市。鼓励苏州市主导行业与股权投资基金高效对接,集聚优质资本,并加大社会对创投非热门行业的投资力度,设立专项政府引导基金,引领创投基金投资新方向,实现苏州创投行业多元化。

(三)进一步丰富细化创业服务公共平台功能,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在政策的支持下,结合创新创业企业的实际需求,鼓励多元化主体进驻平台。区域政府、各大高校科研所、大小“双创”企业、各规模创业投资机构、律师所、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等可以联动起来,形成全面化、精准化的服务网,以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创新需求,加快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化对外开放能力,各企业依靠“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创业服务平台引进外部资源,推广本市资源,更深层次推进“资本+科技”创投生态,增强苏州市的科技科研硬实力。

猜你喜欢
创业投资苏州市苏州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
关于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