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鸿,蔺正河,冒国伟
(甘肃省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金塔 735300)
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金塔县种植的加工辣椒新品种,为金塔县辣椒产业生产做好新品种储备[1]。
试验地设在金塔县金塔镇塔院村一组,试验地地势开阔,无遮阴,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均匀,近3年未种植过辣椒[2],占地面积0.253 hm2。
参试品种共28个,分别为红丰201、川红1号、干鲜5号、红源6号(CK)、31、色素王、美国红、20s-6、20s-3、20s-5、20s-2、20s-8、20s-1、J33、F1-9、315、1725、深红帅、川椒红颜、红龙 23号、红龙 18号、比干 2号、比干红、润疆红 5号、润疆红 6号、润疆红13号、润疆红16号、红圣207。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共设28个处理,小区面积24 m2,3次重复,处理间距0.6 m,重复间距1 m,四周设保护行。采用平作覆膜移栽栽培模式,膜间距40 cm,移栽行距40 cm,移栽穴距35 cm,每穴移栽1 株,各品种移栽期一致。移栽确保一次全苗,不补苗,每小区缺10 株以上按照缺区处理。
春天结合整地施优质袋装有机肥3 000 kg/hm2[3]、18-18-18 复合肥 225 kg/hm2、过磷酸钙 750 kg/hm2、多菌灵30 kg/hm2,耙耱保墒,重复混匀。全生育期共灌水9次,前期平均15~20 d 左右灌水1次,进入7月,由于气温升高,辣椒生长量大,10 d 左右灌水1次;追肥方面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分别在灌3 水时追提苗肥,施尿素150 kg/hm2,在开花初期追二胺300 kg/hm2、硫酸钾肥150 kg/hm2,生长期加强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4],试验分小区测产。所有参试品种统一进行育苗移栽,各项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同一项管理在同一天完成,不施偏肥[5]。
在辣椒成熟期各小区随机抽取5 株摘取10个果实,调查果长、果宽、果肉厚、单果重、株高、株幅。进入采收期后,统计结果数。
从表1 可以看出,加工辣椒新品种改良美国红生育期最短,生育天数(从移栽至成熟)107 d,比红源 6号(CK)短 2 d;红龙 18号生育期最长,生育天数为 122 d,比红源 6号(CK)长 13 d。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记载
从表2 可以看出,润疆红16号株高最高,为70.5 cm,315 植株最矮,为 40 cm,各品种间株高有明显差异;色素王株幅最大,为51.5 cm,20s-1 株幅最小,为 35.5 cm。20s-5 椒最长,为 15.9 cm,较红源 6号(CK)长 4.5 cm,干鲜 5号椒长最短,为 10 cm,较红源6号(CK)短1.4 cm。平均单果重比干红最重,为35 g,改良美国红单果重最轻,为19.7 g。单株结果数位居第一位的是20s-8,平均单株果数30.5个,其次是 20s-3,平均单株果数 28.7个,F1-9 单株果数最少,平均每株19.3个。
由表2 可以看出,在参试的28个品种中,与红源6号(CK)相比18个品种表现为增产,9个品种表现为减产。所有参试品种中315 产量位居第一位,折合产量 46 240.5 kg/hm2,较红源 6号(CK)增产9 895.5 kg/hm2,增产率 27.23%;新品种 20s-8 产量位居第二,折合产量 45 828 kg/hm2,较红源 6号(CK)增产26.09%;新品种20s-2 折合产量43 752 kg/hm2,较红源6号(CK)增产20.38%,产量位居第三位;深红帅折合产量 29 778 kg/hm2,较红源 6号(CK)减产 -18.07%,产量居最后一位;20s-3 折合产量29 931 kg/hm2,较红源6号(CK)减产17.65%,产量居倒数第二位;润疆红6号折合产量30154.5 kg/hm2,较对照减产17.03%,产量居倒数第三位。其他参试品种中,除川椒红颜、红龙 18号、比干 2号、干鲜 5号、川红 1号、色素王产量低于红源6号(CK)外,其他参试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
表2 参试品种田间性状表现分类调查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出,品种间差异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从表3 差异性比较可以看出,在5%的水平上辣椒新品种 315 与 20s-8、20s-2、1725、红龙 23号、20s-5 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余品种间有显著差异;20s-8 与 20s-2、1725、红龙 23号、20s-5 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余品种间有显著差异;20s-2 与深红帅、川椒红颜、红龙18号、比干2号、干鲜5号、润疆红 6号、红源 6号、20s-3、J33、川红 1号、F1-9、色素王、红圣207 有显著差异,其余品种间均无差异。
表3 差异显著性测验(SSR 法)
通过对28个加工辣椒品种果实性状、熟性、抗病性、产量等方面综合对比,315 长势中等,坐果多且集中,辣度高,折合产量46 240.5 kg/hm2,较对照增产9 895.5 kg/hm2,增产率27.23%,产量居第一位,但该品种抗病性较差,植株较矮,杆性较差,不宜进行大面积推广;20s-8 产量位居第二,折合产量45 828 kg/hm2,较对照增产26.09%,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杆性强,抗病性好,果实商品性较好,单株结果数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生育期比对照长3 d;20s-2折合产量 43 752 kg/hm2,较对照增产20.38%,产量位居第三位。综上所述,所有参试品种中20s-8、20s-2产量表现较为突出,在育苗移栽的条件下可进行小面积示范,建议下年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摸索出适合于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他参试品种与对照红源6号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应予淘汰。